我要一个画家的资料,要有他画画的风格,或者对他的画的评价

2024-05-12 23:55

1. 我要一个画家的资料,要有他画画的风格,或者对他的画的评价

印象派大师毕加索

毕加索(1881~1973)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是一位多产画家。他逝世后,人们花了 5 年的时间对他的作品进行了整理。据统计,他的作品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 幅,总计近 37000 件。  
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

一、蓝色时期  
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并在1904年定居在那里。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时期作品背景蓝,人物蓝, 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背景简化(《熨烫衣服的人》),避开光感和深度的感觉,把人物结合成一种简单的图样,其中沉重,强烈而流动的线条,给人以不真实的、虚拟世界的印象(《两姐妹》)。这种线条具有情感的重量。画家后来的作品大多具有这种富于表现力的线条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从观察人的动作和姿势中得到的。这一时期也是毕加索对现实生活关注的时期,他还没有脱离普通群众太远去追求某些哲理性强于艺术性的表现。那时候的蓝色,是贫穷和世纪末的象征,于是作品多表现一些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独。至于为什么毕加索会采用蓝色作为主调,尚没有确定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受法国画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响,认为这种色调加强了画面中的诗意成分。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毕加索之所以偏爱蓝色是因为它代表着忧郁。也就在那片单色的浅蓝、粉蓝、深蓝、湛蓝中,毕加索开始走上他的成功之路。 

二、粉红时期 
毕加索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红时期”的典型画法。 
1904年春,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区永久地定居下来,随着他迁居巴黎、与菲尔南德·奥里威尔的同居,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柔和的粉红色调开始渗透到他的画布上的单一蓝色中去(《扇子女人》),很快成为他画布上主要的颜色(《花篮女人》)。那种暖洋洋的、娇滴滴的玫瑰红色代替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郁的一片蓝色。青春和爱情活生生地出现在画面上,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玫瑰红时期"就这样开始了,毕加索的油画进入了完全新的世界,一个与流浪艺人和杂技演员接轨的世界,于是也有人称之为"马戏团风格"(《马上的姑娘》)。在这时,毕加索的声望使他得到了与众多女人接触的机会,在这个充满欲望和希图的时代,他用公牛一般的意志统辖着他的女人们(《玫瑰色的裸女们》)。  

三、黑人时期  
1905年下半年,与奥里威尔关系破裂后,毕加索进入了他的第一个古典主义时期,表现出他对艺术形式无休无止的探索(《土耳其装束的夫人》)。他预示着毕加索艺术思想中的一个新的倾向,他追求古典式的单纯线条,匀称和永恒的和谐。粗大的造型如同雕像一样简练,没有偶像的背景和与主题无关的任何细节(《立着的裸女》)。造型人物,开始带上了某种几何形的棱角和简化了的结构,不再用什么玫瑰色和淡蓝色,而是用简朴的褐黄色;与此同时,又有力图强调和保持画面的平衡感。 

毕加索年表:
父:荷西·路易兹-布拉斯科  
母:玛莉亚·毕加索-洛培兹  
1881 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8/9 7/8岁 在父亲(美术教师)指导下画画。  
1889 8岁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画的是斗牛士。  
1895 14岁 进入巴塞隆纳的隆哈美术学校,其父于该校任教。入学考试是古典艺术与静物写生,依规定可有一个月时间完成,毕加索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  
1896 15岁 作品“初次领圣体”参加巴塞隆纳美术与工业展。  
1897 16岁 进入马德里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但常不去上课,比较喜欢去“普拉多美术馆”参观。在那里,他可以接触到西班牙大师的作品:葛雷柯、委拉斯盖兹及哥雅等。 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898 17岁 经常出入“四只猫”酒馆,开始与前卫艺术圈往来。结织卡萨吉玛斯及日后成为其私人秘书的沙巴特斯。  
1900 19岁 在“四只猫”酒馆举行首次个展。与卡萨吉玛斯首次前往巴黎,居住于蒙马特区。  
1901 20岁 好友卡萨吉玛斯因失恋自杀,触发毕加索以蓝色调作画,蓝色时期开始。在弗拉画廊举行巴黎首次个展,开幕前就卖出15张画。  
1902 21岁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 22岁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1900-1903年间三度回西班牙。  
1904 23岁 定居于巴黎“洗衣船”。邂逅费尔南德.奥立维并同居,常去观赏马戏团的演出,粉红色时期开始。  
1905 24岁 以马戏团题材创作“卖艺人家”等。画展受到重视。结识洁楚·斯坦因兄妹。  
1906 25岁 在罗浮宫看到伊比利亚半岛的雕塑展,印象深刻。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  
1907 26岁 创作“亚维农的少女”。到民俗博物馆看非洲雕塑。参观两个塞尚回顾展。结识布拉克。  
1908 27岁布拉克第一次举行立体派画作展。  
1909 28岁 解析立体派开始。与布拉克成为邻居。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1 30岁 首次把印刷字母放到构图中。邂逅艾娃·谷维。  
1912 31岁 与费尔南德分手。完成第一个拼贴作品“藤椅静物”。与布拉克合作纸贴画,发展出合成立体主义。  
1915 34岁 艾娃因肺结核逝世。  
1917 36岁 至意大利为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台设计,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瓦。  
1918 37岁 与欧嘉结婚。因芭蕾而与上流社会接触。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19 38岁 认识米罗。 
1921 40岁 长子保罗(1921-1975)出世。  
1922 41岁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4 43岁 以装饰性立体派风格作许多静物画。  
1916/7-1924年间多次为芭蕾舞台作设计。  
1925 44岁 创作“舞”,首次影射与欧嘉的紧张关系。参加超现实主义的首次展出。 
1926 45岁 以集合物手法作“吉他”系列。  
1927 46岁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雷莎·华特。  
1929 48岁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姻婚危机。结识达利。  
1931 50岁 于柏吉卢城堡设立雕塑工作室。参加超现实主义于美国的首展。  
1932 51岁 以玛丽-德雷莎为模特儿。  
1933 52岁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佛拉系列版画)。费尔南德.奥立维出版回忆录。  
1934 53岁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发表用织物做模型翻制的雕塑作品。 
1935 54岁 6月与欧嘉及保罗分居。9月玛丽-德雷莎与毕加索的女儿玛亚出生。  
1936 55岁 邂逅南斯拉夫女摄影师兼画家多拉·玛尔。 
1937 56岁 创作“格尔尼卡”。  
1939 58岁 同时画玛丽-德雷莎与多拉的同姿势肖像。  
1943 62岁 邂逅22岁的方斯华姿·吉洛。作集合物“牛头”。  
1944 63岁 加入法国共产党。  
1945 64岁 于慕洛完成第一批石版画。  
1946 65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同居。访马蒂斯。  
1947 66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子克罗德。首次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中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  
1949 68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女帕乐玛。为世界和平会议作“鸽子”石版海报。  
1950 69岁 获颁列宁和平奖章。  
1953 72岁 于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 73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分手。马蒂斯逝世(毕加索曾说:“只有马蒂斯才是真正的画家”)。开始创作德拉克洛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5 74岁 欧嘉逝世。  
1956 75岁 与克鲁佐共同拍摄电影“毕加索之谜”公映。写信给共产党,抗议俄罗斯入侵匈牙利。  
1957 76岁 画委拉斯盖兹“宫女”变奏40余张。  
1959 78岁 作马内“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 80岁 与35岁的杰奎琳结婚。  
1963 82岁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系列。巴塞隆纳的毕加索美术馆开幕。布拉克逝世。  
1964 83岁 方斯华姿·吉洛出版回忆录,造成毕加索与克罗德及帕乐玛决裂。  
1966 85岁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  
1970 89岁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画作捐赠给巴塞隆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3 92岁 4月8日逝于坎城附近的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的花园里。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我要一个画家的资料,要有他画画的风格,或者对他的画的评价

2. 春天是位伟大的画家,他画出了什么?

画出绿草茵茵,山花烂漫;画出了杨柳依依,流水潺潺;画出这醉人的春光,也画出了农人播下的希望。

拓展资料春天:
春天又称春季,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北半球为公历3—5月份,而在南半球(如澳大利亚)则从9—11月。气候学上以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为春季的开始。春天气候温暖适中,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有降雨,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

3. 作为一位知名画家的吴冠中,他最好的画是什么?

最好的画《北国风光》吧我认为,因为他等我一生画了很多画,而这个好坏程度是看大家的审美它没有一定的标准去决定,任何作品都有不同的评价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但是我觉得综合下来《北国风光》是最好的一幅画。
他的名声享誉世界,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师这评价是非常高的。可是谁知道他却过了一辈子的平民生活,晚年的他,住着简陋的房子,吃着咯牙的煎饼,总穿着朴素的衣服他一生都非常的,他凭借诗意风景画,一举成名的画坛巨匠吴冠中先生的一生,他是一位有真性情、不说假话的人,是有思想、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
   

      他对艺术有很高的见解,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希望他将来成为一名小学教书先生,可后来他爱上了绘画,不停父亲劝他开始了绘画生涯,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出国留学,回国后他结合两国的绘画风格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当代中国艺术有重大贡献。他的艺术在文化界和广大群众心目中引起广泛的共鸣,他为中国艺术在世界上争得了荣誉,他作为革新家的形象会永远记载在中国艺术史册上



他的一生几乎都把时间花在了艺术上面,他背后的努力与成就都是我们平常人想象不到的,他出生贫寒,不能靠父母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吴冠中1950年秋回国,他先后任教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他的绘画功底是公认的好,一直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还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

作为一位知名画家的吴冠中,他最好的画是什么?

4. 杨子华是哪个时代的画家?他的画作风格有哪些特点?

杨子华,北齐宫廷画家。善画贵族人物、宫苑、车马。他画的马生动逼真,曾使观者在夜间产生听到马索水草而嘶鸣的幻觉,他的人物画造型准确,技艺精湛,在当时被称为“画圣”。他供职于宫廷,得到北齐世祖的重视,成为专门御用画家。现存《北齐校书图》被认为是杨子华的作品。1981年山西太原发现的北齐娄睿墓壁画,也被推断为杨子华手笔或接近杨子华画风者所作。

5. 谈一下你最喜欢的一位画家,为什么喜欢他?

谷内六郎,绘本画家中的夏加儿,日本人中有许多画家都非常有个人特点,像谷内六郎,质朴天真,想象力如孩子一样烂漫。画面也是一种拙朴的笔法,但这种拙朴不是很多中国国画家书法家有意识的拙,而是出自本我的简单。

谈一下你最喜欢的一位画家,为什么喜欢他?

6. 曹仲达是哪个时代的画家?他的画作风格有哪些特点?

曹仲达,北齐画家,来自西域。以画“外国佛像”著称,被称为佛教形象的“曹家样”。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即运用一系列稠密的细线,以表现薄质贴身衣服上的褶纹,仿佛从水中而出,故世称“曹衣出水”。他的绘画样式反映了佛教艺术传入中国时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对佛教绘画与雕塑都有重大影响。

7. 有一个画家,画了一幅肖像画,他把画挂出来,说如有人指出他画的缺点,就有重赏,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他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上做上记号。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画家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他又画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到市场展出。而这一次,他要每位观赏者将其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
       当画家再取回画时,发现画面又被涂遍了记号——所有被指责的笔画,如今却都换上赞美的标记。
      “哦!”画家不无感慨地说道,“我现在发现了一个奥妙,那就是: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是丑恶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眼里恰恰是美好的。”

有一个画家,画了一幅肖像画,他把画挂出来,说如有人指出他画的缺点,就有重赏,

8. 印象画派的画有什么特点?

印象派画家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尤其着重于光影的改变、对时间的印象。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和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印象画派常见的特色是笔触未经修饰而显见,构图宽广无边。

色彩手法
采用原色并列、重叠和补色手法,形成印象派新的绘画语言。为了表现物体的动态变化和光色的斑斓绚丽、光怪陆离,印象派画家采用小笔触和色调并列方法,有些颜色不再在调色板上调配,而是红、黄、蓝三原色并列,时而重叠,并把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色补互对比,使色彩在强烈视觉冲击中产生新的和谐。印象派新的“光色”技法形成了新的绘画语言,令人耳目一新。

户外画作
印象派画家最基本的绘画技法是竭力探索一种有效方法,以突破物体单一的、表面看来一成不变的“固有”色;他们力图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自然呈现的瞬息色彩,那种受一定环境条件、空间距离和周围其他物体影响的颜色。
“把画架搬到户外”,成为印象派的重要绘画方式。它不是简单的绘画场所位移,而是绘画方式变革,改变了西方传统绘画方式,是为了在阳光下对景写生,捕捉和描绘物体在阳光照耀下色彩的微妙效果。“阳光下的绘画”,为印象派绘画的崛起和发展在绘画方式上奠定了基础。

扩展资料:
将绘画从客观自然再现转向主观精神表现,反映印象派具有绘画独立性的美学观念。印象派在艺术精神上对立于西方古典传统绘画,强调创造新时代的艺术形态;他们对主题性地再现现实不以为然,提出应自然而随意地表现生活与客观物象。
他们游离于传统艺术所关注的社会功用与教育职能,离开了艺术表现现实的情节化和戏剧性结构,排除叙事性的文学内容,注重画家对现实情境的自我感受和自觉表现,擅长对现实情景的生命状态和存在形式进行直觉式的客观再现与描绘,将绘画从客观自然再现转向主观精神表现,以迎合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努力反映印象派绘画独立性的美学观念。
印象派并不反对以自然为师,只是强调“不要失掉你所感觉到的第一印象”。印象派认为“记忆”和“想象”可以“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塞尚还提醒画家“应防止倾向于文学”,在绘画中排除叙事性的文学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象画派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