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求均衡如何实现,以及利率是如何决定的?

2024-05-05 14:42

1. 货币供求均衡如何实现,以及利率是如何决定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有赖于三个条件,即健全的利率机制、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有效的中央银行调控机制。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最主要的实现机制是利率机制。除利率机制之外,还有:1、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2、国家财政收支状况;3、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4、国际收支是否基本平衡等四个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不仅是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信号,而且对货币供求具有明显的调节功能。因此,货币均衡便可以通过利率机制的作用而实现。拓展资料:一、货币均衡是货币供求作用的一种状态,使社会上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一致,而非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价值上的完全相等。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短期内货币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长期内是大体一致的。货币均衡不是货币供给量和实际货币需求量一致,而是货币供给量与适度货币需要量基本一致。二、货币均衡的标志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商品市场物价稳定。2.商品供求平衡。社会上既没有商品供给过多引起的积压,也没有商品供给不足引起的短缺。3.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平衡,形成均衡利率。社会有限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货币购买力既非过多,也非不足。4.通过债券控制货币。这个其实通常指的是一国的央行通过控制市场上流通的国债量,来达到控制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的一种简单、广泛使用的行为。比如说,央行决定买100亿国债,就等于央行印了100亿钱给政府。央行决定卖出100亿国债,就等于说,从市场上收回了100亿流通中的钱。这里的钱指的都是M0,所以放大之后,效果十分明显。

货币供求均衡如何实现,以及利率是如何决定的?

2. 货币供求均衡如何实现,以及利率是如何决定的

我觉得如果能理解下面这2点,能更加方便继续讨论问题。
债券的运作机制
通过债券市场的操作,来控制市场中流通的货币
供需平衡

我下面就简单说一下好了,详细的你可以去网上慢慢看。我就说下基本要点,方便你直接了解这个问题。
债券的运作机制
首先,债券是由一方发行代表债务的券,来集资的一种行为。比如说,1年期A公司的债券。比如,所有债券的面值都是1000元,利息10%,银行同期利率是5%(即无风险收益率)。在最开始募资卖债券的时候,买入方并不是以1000元的价格买入这份面值1000元的债券。在不考虑风险的情况下,设X是买入价,则X = 1000 * (1+10%) ÷ (1+5%)= 1047.62元。而这个就是当前的市场均衡下的价格。但是,考虑了风险的问题之后,实际买入价格就会变成1047元±一个合理的幅度。
在我国,银行利率是固定的,不会随市场浮动(当然指的是今年8月前,之后会逐步放开利率市场化了),所以说影响债券价格的最大因素是“票面利息”和“公司的风险”。
通过债券控制货币
这个其实通常指的是一国的央行通过控制市场上流通的国债量,来达到控制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的一种简单、广泛使用的行为。
比如说,央行决定买100亿国债,就等于央行印了100亿钱给政府。央行决定卖出100亿国债,就等于说,从市场上收回了100亿流通中的钱。这里的钱指的都是M0,所以放大之后,效果十分明显。
供需平衡
供需平衡是整个经济学的要点之一,分析事物都离不开这个工具。通过供需曲线,能直观分析市场变化。

知道这2点了,那么来看你的问题。
1)有价证券价格与市场利率究竟谁影响谁?是债券价格变动从而债券收益率变动,还是相反?进而有,国债收益率与市场利率趋同,但谁是因谁是果?

投资者先设定一个他们想要的预期回报率,比如10%,然后更加债券的具体情况通过计算,得到一个他们认为的合理的债券回报率。比如说,综合考虑风险后,投资者普遍认为A公司,因为有一定风险,风险抵对的合理收益率差不多6%,加上5%的无风险收益率,债券的合理回报率是11%(包含了其中10%票面利息),那么在这个情况下,A公司的债券发行价就变成了1100/1.11=990.99元了。
于是,一般认为,是债券的风险影响了债券的回报率(即你说的该债券的市场利率),从而确定了债券的价格。

而国债又有一些不一样,因为国债是被认为是一种“无风险”投资产品,国家作为主体100%不会违约,肯定能在到期的时候,连本带利支付给投资者。所以,通常国债的回报率等于市场上的无风险回报率。比如10年期的国债回报率,比银行10年定期存款利率(即10年期无风险回报率)略高一点点。然后,因为我国的银行利率是没有市场浮动,所以我国国债价格也相对较稳定,只有在上面决定加息/降息的时候,会显著影响国债价格。

在国外市场上,因为利率是随着市场波动的,大部分投资者会用该类货币的10年期国债回报率来参考。当然,这个10年期国债回报率也是在波动的,但是振幅是不大的,被认为是可以用作参考的重要依据。

但是,市场利率和国债收益率又应该分开来讨论,因为市场上出现大的波动的时候,也会影响到国债收益率。比如次贷,就使得收益率激增,债券流通的价格大跌。


2)有观点认为:“市场利率低于均衡利率,货币需求超过货币供给,人们感觉手中货币太少,就会卖出证券,证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

我把这句话补充一下,中括号内为补充。观点认为:“市场[上的利息]利率低于均衡[利息]利率,[此时,因为利息利率降低,使得借贷成本降低,市场上许多人更愿意借款,这导致了]货币需求超过货币供给,[在这样的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市场上的人们普遍想要持有更多的货币,因为货币将会升值(因为有需求),所以]人们感觉手中货币太少,就会卖出证券,[增加货币的持有;与此同时,因为有大量人抛售有价证券,供大于求,这使得]证券价格下降,[因为价格下降,而有价证券的票面价值没有改变,根据证券估值公式,有价证券的回报率上升了,这也拉动了市场上的利息]利率上升[,利息利率上升,有效缩小了货币需求规模,减少借贷者的数量,也同时增加了更多债权人愿意把钱借出去,这就导致了货币市场上有更多的钱流通,M1和M2上升;如此作用下,直到利息利率上升到均衡利率,同时货币供需也趋于平衡,市场到达新的均衡态]。”


3)经济繁荣时期,价格水平的上升,使得实际货币供给的相对减少,导致了货币的过剩需求。但这种需求是为满足产品市场交易的需求。人们感觉手中的持有的货币太少,于是就卖出有价证券以套现,来补充旺盛的交易需求。这样证券市场上的大量抛售,也促使证券价格下跌。由于货币市场的供不应求导致市场利率上调,直到市场产生新的均衡。这样看来,利率上调,同时投机需求下降。但不知这样解释有没有不足之处。

经济繁荣时期,通常央行也在大量印新钞。不过,对货币流通量(你所说的货币供给量)作出更大影响的是货币的流通速度。比如,假设市场有现金(物理的纸币、硬币)1万亿元,央行设定的存款准备金率是8%,那么理论上这1万亿元可以通过金融系统,放大到1万亿÷8%=12.5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而这8%的准备金率,就对应了该政策下最大的货币乘数12.5。但是一般时期,就算繁荣时期,也很难达到理论上的最高值;尤其是在繁荣期,央行会引发更多的现钞,有效地将货币乘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说这些,关键一点是,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可控的。尤其在繁荣时期,人们更加愿意消费,使得市场调节更加有效。而在萧条时期,例如08次贷带来的金融危机后,货币流通量反而变得很难控制了。美联储带来的2次QE,效果越来越差,使得美国市场上的货币乘数一跌再跌,市场上物价在增涨的同时,货币总体流通量增速却还没物价涨得快。顺带一提,美国BLS通过“合理操控”CPI篮子内项目,硬是把CPI值限在了“合理范围”内,使一般人觉得物价涨了是错觉。

人们觉得货币太少的问题
首先就是,为什么人们觉得手上货币少了?答案:因为有很多在在需求货币,需求上升了,当然有更多人想要前了。
于是,我再把问题2)当中的关键点再说一下:有很多人想借钱,因为市场上的钱不够多,不难满足所有借款人,于是就有了竞争关系。这竞争促使借款人给出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举个例子,就是债券的券息上升),使得市场上的很多人愿意把钱借给这些人。同时,市场上已有的有价证券的回报率变得小于新的债券回报率。在这种息差情况下,原来的债券持有人会把手中的债券卖出套现,再买入新的债券。而这个过程会导致老的债券价格下跌(使得这些债券的回报率也上升了),新的债券回报率降低(因为有更多人愿意借钱给借款人,借款人间的竞争缓和了,投资回报率就下降了),如此往复,知道到达市场均衡。
这个本质上其实和人们觉得钱多了/少了没什么太大关系,关系在于“人类是贪婪的,愿意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有更高回报的项目中”这个概念的延生。这种行为会使得利息利率的供需曲线定向发生运动,寻求新的均衡点。
举个例子,6月中旬开始的SHIBOR波动就是可以拿这些个理论来分析的。只不过因为国内一些政策比较敏感,使得SHIBOR正常波动被大幅度放大了。


4)补充说明

1. 关于货币的说明
首先,要理解货币,要先去搞懂M0,M1,M2。这些是理论基础,也是现实基础。任何抛开M0,M1,M2谈货币,都是容易理解出偏差的。
M0基本就是货币发行量,基本就是央行印出来的钱
M1是狭义货币流通量,就是M0加上存款(其中因为货币乘数的关系,被放大)
M2是广义货币流通量,是M1再加上一堆流动性小的存款,同样也被放大的。
货币供需通常不太会影响到金融市场,但是自从QE之后,因为货币流通量上升,货币价值其实变得变相贬值了,所以投资者就会追求更高的回报率,来拉平贬值这部分的损失。同理,债券回报率上市,流通价格就下降了。这导致发行债券的就少了,直到到达市场均衡。

2. 关于供需的说明
基本上宏观经济上分析某种事物对社会的影响,会用“供需曲线”来表示。例如下图。

红线是需求,蓝线是供给。你可以根据市场供需变化,适当左右移动这些曲线,来观测可能的市场变化。如上图,比如需求曲线变化了,在D0和D1之间变动。假设这是你上面说的利率市场,如市场利率P0小于均衡利率P1,那么D0向D1移动,促使市场上的利率上升,直到到达市场均衡。再有,如果有人抛掉原有债权,来购入新的这些债权,那么蓝色的供给曲线也会向右移动,来获取新的市场均衡态。
不过上图针对的是小型市场,针对大型市场的关于货币需求和利率的供需曲线中,供应线通常是一条竖直的线。
至于移动幅度、变动量,实乃需要根据市场上对不同变化的弹性来进一步探讨。
关于“弹性(Elasticity)”,和这个问题关系不是太大,就不讲了。有兴趣可以弄本微观经济的书看一下(虽然弹性对宏观经济影响很大,但是一般宏经的书都默认读者已有一定知识储备,讲弹性经常一笔带过,有关弹性的很多详细内容多见于微经书籍)。

----------------------------------------
理论依据参考:
曼昆:《宏观经济学》
Mishkin: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kets

3. 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中,当利率小于均衡利率时,为什么最后利率会升高以趋于均衡?

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中,货币需求与利率为反比,货币供给为外生变量,当利率小于均衡利率时,储蓄不利,市场供给资金下降;同时,货币需求增加,两者将导致利率上升。经过多次反复,市场利率围绕均衡利率变化,并逐渐向均衡利率靠拢。
  
     当利率小于均衡利率时,会导致有价证券的价格下降,证券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而此时利率较低,贷款从事证券投机变得有利可图,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简单理解就是这样!

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中,当利率小于均衡利率时,为什么最后利率会升高以趋于均衡?

4.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与利率的关系

货币的需求增加,利率增加,反之则利率则降。货币的供给量增加,利率下降,反之利率上则升。
根据利率好比做货币的价格一样,依据其供求原理理解这个关系!当然利率还受政府的干预。
1、存款方面,货币供应量增加了,流动性增加,有更多的钱用于储蓄,银行向储户借钱的成本压力减小,于是利率就下降,反之,货币供应量少了,用于储蓄的钱也就相应减少,银行借钱成本压力增加,就会提高利率。
投资方面,货币供应量多了,流动性增加,银行借钱成本减小,就会降低贷款利率,反之,货币供应量少了,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增加,就会相应提高利率。
2、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投机性需求主要与货币市场的利率有关,而且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多,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通俗的讲就是利率越高,需要钱的人们因为成本增加而更不愿意贷款,货币需求减少,即负相关。

扩展资料:
贷款平均利息率的高低,受各项贷款中高息贷款和低息贷款构成的影响。高息贷款比重大,则贷款平均利息率就高;反之,则贷款平均利息率就低。
货币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该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以便随时转换成可以流通的货币。
它的存在,一方面满足了借款者的短期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为暂时闲置的资金找到了出路。货币市场一般指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定期存单、回购协议等短期信用工具买卖的市场。
货币市场就其结构而言,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证券回购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各有其优缺点。
长期贷款利率和短期贷款利率:根据贷款期限贷款利率可分为长期贷款利率和短期贷款利率,长期利率是短期利率的对称。
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如各种中长期债券利率、各种中长期贷款利率等,是资本市场的利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贷款利率
百度百科-货币市场

5. 简述货币供求与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

存款方面,货币供应量增加了,流动性增加,有更多的钱用于储蓄,银行向储户借钱的成本压力减小,于是利率就下降,反之,货币供应量少了,用于储蓄的钱也就相应减少,银行借钱成本压力增加,就会提高利率.
  投资方面,货币供应量多了,流动性增加,银行借钱成本减小,就会降低贷款利率,反之,货币供应量少了,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增加,就会相应提高利率
  2.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投机性需求主要与货币市场的利率有关,而且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多,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通俗的讲就是利率越高,需要钱的人们因为成本增加而更不愿意贷款,货币需求减少,即负相关。
望采纳,谢谢!

简述货币供求与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

6. 货币均衡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2.货币供求与利率之间有何关系?试以LS―LM模型加以说明。 
(1)利率是货币市场的价格,货币供求的对比对于利率水平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相对于货币需求,如果供给偏多,利率下降;供给偏少,则利率上升。而当供给与需求处于均衡点时的利率即为均衡利率。 
(2)利率对于货币供求具有调节作用:利率下降会抑制货币供给,刺激货币需求;利率上升会刺激货币供给,抑制货币需求。 
(3)LS―LM模型,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考虑国际收支平衡,一国经济总供求均衡条件下的货币均衡实质上反映了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状态。这种均衡是在利率与收入水平的不同组合下实现的(见下图)。 
①IS为投资与储蓄曲线,它代表了在不同的收入和利率组合条件下商品市场所有均衡点的轨迹,又被称为商品市场均衡曲线。该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商品市场的均衡点;不在该曲线上的点则表示商品市场的非均衡状态。 
②LM为货币市场均衡曲线,它代表了在不同收入和利率组合条件下货币市场所有均衡点
的轨迹。该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货币市场的均衡点;不在该曲线上的点则表示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状态。

7. 利率对货币需求供给和均衡价值的影响

如果欧元区的利率高于美国利率,将对外汇市场的套息交易有影响。
套息交易有两个重要因素,即利率和汇率。如果一种货币利率偏低或汇率偏弱,都可能成为套息交易的对象。套息交易会使得投资者从低息市场借贷资金,然后再投资于高回报资产如货币、股票及其它资产市场,以赚取息差和资本收益的交易行为。因此,投资者可以把低息美元或日元兑换成高息货币欧元,随后投机于他处高收益资产(欧元,澳元等高收益产品)。
欧元目前属于高息货币,美元和日元属于低息货币。若风险偏好情绪升温,外汇市场套息交易盛行,借入美元日元转而投资高息货币欧元的交易将大幅增加,货币需求随之增加。

套息交易是金融全球化,世界经济扩大和自由化的产物。
目前股市汇市债市期市衍生品市场,房产市场均有泡沫问题,具有复杂化和重大化。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强国的衰退危险,世界游资的泛滥,金融创新的发展及国际政治经济演变。在美元连续走低、非美和高息货币稳步攀升的过程中,套息交易跟随外汇市场的波段震荡不断出现反复,典型为美日,日元交叉盘,瑞郎交叉盘。日本是世界利差交易的典型,还有欧美主要金融机构等。汇市日均成交3万亿美元中,利差交易占近半。 

日元深广的流动性以及无穷无尽的供应能力,政府刻意维持日元长期低利率,日元套息交易盛行。日本已经十几年了保持了零利率。

美国持续降低联邦基金利率,日元和欧元一样,一开始对美元升值。随着次贷危机向全球蔓延,发达国家陷入经济衰退,日元并没有像欧元那样,对美元贬值,反而对美元升值,这主要是日元套息交易机制导致的。目前由于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的担忧,避险偏好改变,对日元需求增加,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日元对美元汇率从5月1日的94.25070升值到10月8日的82.08516,升值幅度达到12.91%。根据日本8月份公布的数据,日本出口增速连续5个月放缓,而日元又大幅度升值,出口形势异常严峻。疲弱的经济数据加剧了日本政府对日元升值的担忧,日本央行开始直接干预汇率。10月8日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日本政府将继续密切监控外汇市场走势,并将继续在必要时采取果断措施,意味着日本政府将会继续干预外汇市场。

随着美元贬值,其他国家货币纷纷被动升值,一些国家开始干预本国汇率。日本首先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日本央行10月5日意外宣布把利率从0.1%降至0-0.1%区间,同时,央行还将创建基金用以购买日本公债和其它资产,旨在压低长期市场利率,降低风险溢价。此前,美国于2008年12月16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降到历史最低点,从1%下调到0.0%-0.25%,宣布进入“零利率”时代,至今已创22个月零利率纪录。

日本央行意外降低利率,这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面临着二次探底的威胁。G7主要工业国家经济减速,复苏过程“摇摇欲坠”,通货紧缩阴影蔓延。美国、英国等主要国家央行纷纷计划祭出大规模购买资产,成为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QE2)的前奏曲。尤其是美国再次推出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同时加大马力开足美元印钞机,来加快美元的贬值速度,迫使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日本央行再次推出零利率政策,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日本央行降低利率,对于日本经济来说至少有双重意义。
其一,就是阻止日元的进一步升值。今年8月以来,日元汇率飙升不止,为此,日本政府和央行协调行动阻止日元进一步升值。8月30日,日本央行决定,通过公开操作手段把向市场注资的规模从20万亿日元增加到30万亿日元。9月15日,日本政府开始干预汇市,并一度使日元对美元汇率降至85比1。但是,随后日元对美元再度升至83比1的水平,并居高不下。因此,日本央行这次降低利率,是对最近一个时期日元大幅升值的最直接回应。
其二,就是阻止日本经济的下滑,成为日本政府救市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日本经济复苏的脚步缓慢,8月份日本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下降1.0%,显示日本经济仍处在通货紧缩中。因此,刺激日本经济发展也就成了日本政府现阶段的最主要任务。降息显然是创造宽松金融政策的需要。实际上就在降息的同时,日本央行还决定成立一规模35万亿日元的资金池,购买公债、商业票据及资产担保证券或接受作为担保资产。而10月8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还通过了规模约5.05万亿日元(约合4100亿元人民币)的新经济刺激方案。很显然,降息是日本政府整个救市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利率对货币需求供给和均衡价值的影响

8. 当货币供给不变收入增加时均衡利率将如何变化请作图分析?

货币供应量变化对国民收入影响的传导机制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利率的降低、投资的增加以及国民收入相应的乘数增长。当货币供应量和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货币市场的均衡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均衡状态向新的均衡状态转变,均衡利率也随之调整为新的均衡利率。货币供给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图示如下: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