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及摊余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2024-05-07 03:40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及摊余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需要减去减值准备 (报表列示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在没有减值时等于账面价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只有债券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才存在这个,期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就是和摊余成本比较,差额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扩展资料: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核算:
一、日常核算科目
本科目应当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有类似之处,但也有不同。具体而言:
⑴初始确认时,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应计入初始入账金额;
⑵资产负债表日,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而通常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及摊余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及摊余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需要减去减值准备 (报表列示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在没有减值时等于账面价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只有债券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才存在这个,期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就是和摊余成本比较,差额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扩展资料: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核算:
一、日常核算科目
本科目应当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有类似之处,但也有不同。具体而言:
⑴初始确认时,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应计入初始入账金额;
⑵资产负债表日,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而通常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 为什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不等

因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未发生减值前,再计算投资收益的时候摊余成本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减值后需要考虑。
公允价值就是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摊余成本就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下“成本”和“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减值准备”这几个子目余额之和。账面价值就是在摊余成本下,再加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账户余额,应该等于公允价值。

为什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不等

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怎么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若仅仅是公允价值的暂时性下跌,那么计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时,不需要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的金额,此时摊余成本不等于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①实际利率法摊销是折现的反向处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 现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③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④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⑤未实现融资收益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问题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以公允价值计价。

但是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进入损益表,公允价值变动的部分算作未实现收入,直接进入所有者权益,不在当期净利润中体现。既然是以公允价值计价的,也就不涉及摊销问题。

而且金融资产,不论是否是以持有到期,还是交易用途还是可供出售,都不做摊销。
如果该笔债券是strike形式的,不涉及分期偿还本金的,那就不需要对账面价值进行减值。持有债券和发行债券不同,也不需要因为折价溢价而进行摊销。摊余成本的产生只有公允价值变动。

发生正常公允价值变动,分录可以借该项债券,贷未实现收入,计入所有者权益。

与下期投资收益无关。债券的下期收益属于固定的票息,直接按照固定额度计入损益表中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问题

6.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怎么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包括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的处理类似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股票投资的处理类似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债券投资要根据减值后的摊余成本进行计量。
摊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调整后的结果。

7. 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的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

“摊余成本法”是指,估值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收益。
  目前债券基金的估值方法主要有三种可以选择:成本法、市价法和摊余成本法。成本法主要为用于银行间债券投资的估值,但该方法可能导致基金净值严重偏离公允价值。市价法则主要用于交易所债券,不过,由于收盘价格可能异常且波动频繁,该方法容易降低基金净值的稳定性,不利于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理性的投资。
  通用公式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①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本期摊余价值=上期摊余价值+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现金流出或流出[应付性质的为减已付或应付,应收性质的为减已收或应收,到期一次还息的为0]]-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注意:
  ①分期付款时,如题目要求计算“还本额”,本期还本额=本期付款额-实际利率计算的损益(该损益即“借: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贷:未确认融资费用”的金额)。
  ②分期收款时,如题目要求计算“收款额”,本期收款额=本期收款-实际利率计算的损益(该损益即“借:未实现融资费用,货:财务费用”的金额)。

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的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

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既按摊余成本计量,又按公允价值计量,无法理解。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有关系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在按照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时,要采用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来计算。
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不影响摊余成本,所以在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不等于摊余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是影响摊余成本的,因此在确认减值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摊余成本。

扩展资料
算法: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4、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5、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6、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1)实际利率法摊销是折现的反向处理。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 现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3)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4)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5)未实现融资收益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摊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