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原理及光路图

2024-05-18 02:32

1. 望远镜原理及光路图

        望远镜的作用就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望远镜的另一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约8mm)粗得多的光束,送如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以下就是一款典型双筒望远镜。 
        物镜是会聚透镜而目镜是发散透镜的望远镜。光线经过物镜折射所成的实像在目镜的后方(靠近人目的后方)焦点上,这像对目镜是一个虚像,因此经它折射后成一放大的正立虚像。伽利略望远镜的放大率等于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的比值。其优点是镜筒短而能成正像,但它的视野比较小。把两个放大倍数不高的伽利略望远镜并列一起、中间用一个螺栓钮可以同时调节其清晰程度的装置,称为“观剧镜”;因携带方便,常用以观看表演等。  你可以用很低的费用制作一架伽利略式望远镜。从文化用品商店买一块直径、焦距大一些的眼镜片作为物镜和一块焦距、直径较小的透镜作为目镜。用胶水和小槽把两块镜片装在硬纸筒内,再做一个简单的台座,于是一架能够看到月亮上的群山、银河中的繁星和木星的卫星的望远镜便制成了。想想看,伽利略就是用这人发现的。但是切记,不要通过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以免高温灼伤眼睛!伽利略的折射望远镜有一个令人讨厌的缺点,就是在明亮物体周围产生“假色”。“假色”产生的症结在于通常所谓的“白光”根本不是白颜色的光,而是由组成彩虹的从红到紫的所有色光混合而成的。当光束进入物镜并被折射时,各种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因此成像的焦点也不同,模糊就产生了。  
  1611年,另一位天文学家开普勒用两片双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使放大倍数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后人们将这种光学系统称为开普勒式望远镜。现在人们用的折射式望远镜还是这两种形式。但是“假色”问题仍然未能解决。  利珀希不是天文学家,从未想过把自己的新装置对准天空。但是没过多久,关于他的发现的消息传开了。幸运地是,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教授伽利略得知了此事。伽利略很快就制造了一台折射望远镜。他以平凸透镜作为物镜,凹透镜作为目镜。从待研究的物体发出的光照射到望远镜物镜的一个玻璃透镜上,物镜使光线折射并把它集中于称为焦点的一点上,在那里便形成了发光体的像。这个像被目镜的透镜放大,进入人眼。 



望远镜原理及光路图

2. 望远镜光线原理图


3. 单筒望远镜工作原理 光路图

其实你要是学过物理的光学,你应该知道,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是没有偏折的,换言之,我们完全可以将凸透镜的成像当作小孔成像来处理。
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焦距/目镜焦距。物镜的大小只是影响像的亮度以及理论分辨角,而倍数只是跟焦距有关。
望远镜的放大原理是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增大远处物体的视角,从而达到放大的目的,我们看起来物体就好像变大了。

单筒望远镜工作原理 光路图

4. 望远镜的光学原理

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1、 物体通过物镜,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
2、成的实像透过目镜,在目镜的一倍焦距内,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
因为进入光源的光线进入物镜后拉近了距离,使视角变大,所以成放大的像。即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
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
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望远镜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

扩展资料:
如果只有物镜和目镜,那么望远镜产生的影像会成倒立状,这对于观看天文并不会产生影响,因为在太空中的物体是不分正立倒立和左右的。然而在观鸟或是观看棒球赛事时,正立的影像却是必需的。这正是为什么双筒望远镜会在物镜和目镜之间放入矫正镜、棱镜。 
双筒望远镜有左右对称的镜头,便于人用双眼观察。而单筒望远镜是用单眼观察。不过,我们并不能武断地认为双筒望远镜更好。一般来讲单筒望远镜的倍率比双筒望远镜高,可以将远处的物体放得更大。
而双筒望远镜虽然比单筒望远镜的倍率低,但由于可以用双眼观察,可以得到立体感。同时由于倍率较低,可以用手拿着使用,便携性较好。并且由于其视野较广,比较适合用于观看室外的体育比赛棱镜被安置在物镜和目镜之间,并由镜筒外层机壳环绕,起到保护作用。
棱镜的功能跟普通镜子无异,只是没有反射背面而已。棱镜系统可分为屋脊棱镜式和普罗棱镜式,按材质又可分为BaK-4材质和BK7材质。在此,我们只讨论棱镜的功能。
双筒望远镜有左右对称的镜头,便于人用双眼观察。而单筒望远镜是用单眼观察。不过,我们并不能武断地认为双筒望远镜更好。一般来讲单筒望远镜的倍率比双筒望远镜高,可以将远处的物体放得更大。
而双筒望远镜虽然比单筒望远镜的倍率低,但由于可以用双眼观察,可以得到立体感。同时由于倍率较低,可以用手拿着使用,便携性较好。并且由于其视野较广,比较适合用于观看室外的体育比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望远镜

5. 反射式望远镜光路图

原理我也说一下:远处的一个目标A射来的光线束透过了焦距(f1)很长的物镜L1以后,在L1的焦点平面外很近的地方(F)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I1,。目镜L2是个焦距(f2)很短的凸透镜,它离实像的距离通常调节成焦距f2的长度,这样,当光线束继续通过L2以后,便成为平行光束,在远处形成一个倒立的虚像I2。I2对眼的视角β比起直接用肉眼观察目标A的视角(阿拉法)要扩大许多倍,因为视角大了,和原物相比之下,我们就觉得物体仿佛被挪进了。视角扩大的倍数m=β/阿拉法。m就是望远镜放大的倍率,这个数差不多等于物镜和目镜焦距之比,即m=f1/f2.
我这有望远镜的制作的书,里面有配图,想要的话,给你发QQ上去。

反射式望远镜光路图

6. 普通望远镜的光路图怎么画

望远镜的光路主要有:伽利略式(倒像),开普勒式(正相),牛顿式(反射)三种


7. 望远镜的光学原理

望远镜是如何把远处的景物移到我们眼前来的呢?
这靠的是组成望远镜的两块透镜。望远镜的前面有一块直径大、焦距长的凸透镜,名叫物镜;后面的一块透镜直径小焦距短,叫目镜。物镜把来自远处景物的光线,在它的后面汇聚成倒立的缩小了的实像,相当于把远处景物一下子移近到成像的地方。而这景物的倒像又恰好落在目镜的前焦点处,这样对着目镜望去,就好象拿放大镜看东西一样,可以看到一个放大了许多倍的虚像。这样,很远很远的景物,在望远镜里看来就仿佛近在眼前一样。
望远镜同其他光学仪器一样,经过一段漫长的发展历史,各种结构形式的望远镜相继问世。根据光学原理,可归纳为折射式和反射式两大类。折射式望远镜,常见的有棱镜双筒望远镜,因它镜简短、视野大,携带方便,常用于军事和野外考察;反射式望远镜是由凹面镜作物镜,凸透镜做目镜,用于天文台观察天体。目前,最大的反射镜口径已达6米,整个望远镜竟有十几层楼房那么高!它“捕捉”的光,比自然进入人眼的光要强大1000万倍;用它观察天体,距离可达100亿光年(一光年行经的距离约等于94608亿公里)之外,可以看见的星星数目有几十亿颗之多
常见望远镜可简单分为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和牛顿式望远镜。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由一个凹透镜(目镜)和一个凸透镜(物镜)构成。其优点是结构简单,能直接成正像。但自从开普勒望远镜发明后此种结构已不被专业级的望远镜采用,而多被玩具级的望远镜采用,所以又被称做观剧镜。
开普勒望远镜:原理由两个凸透镜构成。由于两者之间有一个实像,可方便的安装分划板,并且各种性能优良,所以目前军用望远镜,小型天文望远镜等专业级的望远镜都采用此种结构。但这种结构成像是倒立的,所以要在中间增加正像系统。
正像系统分为两类:棱镜正像系统和透镜正像系统。我们常见的前宽后窄的典型双筒望远镜既采用了双直角棱镜正像系统。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在正像的同时将光轴两次折叠,从而大大减小了望远镜的体积和重量。透镜正像系统采用一组复杂的透镜来将像倒转,成本较高,但俄罗斯20×50三节伸缩古典型单筒望远镜既采用设计精良的透镜正像系统。

望远镜的光学原理

8. 望远镜的光学原理

望远镜是如何把远处的景物移到我们眼前来的呢?
这靠的是组成望远镜的两块透镜。望远镜的前面有一块直径大、焦距长的凸透镜,名叫物镜;后面的一块透镜直径小焦距短,叫目镜。物镜把来自远处景物的光线,在它的后面汇聚成倒立的缩小了的实像,相当于把远处景物一下子移近到成像的地方。而这景物的倒像又恰好落在目镜的前焦点处,这样对着目镜望去,就好象拿放大镜看东西一样,可以看到一个放大了许多倍的虚像。这样,很远很远的景物,在望远镜里看来就仿佛近在眼前一样。
望远镜同其他光学仪器一样,经过一段漫长的发展历史,各种结构形式的望远镜相继问世。根据光学原理,可归纳为折射式和反射式两大类。折射式望远镜,常见的有棱镜双筒望远镜,因它镜简短、视野大,携带方便,常用于军事和野外考察;反射式望远镜是由凹面镜作物镜,凸透镜做目镜,用于天文台观察天体。目前,最大的反射镜口径已达6米,整个望远镜竟有十几层楼房那么高!它“捕捉”的光,比自然进入人眼的光要强大1000万倍;用它观察天体,距离可达100亿光年(一光年行经的距离约等于94608亿公里)之外,可以看见的星星数目有几十亿颗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