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学习的好处?

2024-05-04 03:26

1. 文学学习的好处?

1、提高素养,提升自身的品位。
2、是感知社会的触角,各个学科都是融会贯通的,学习文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个人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触类旁通。
3、学习文学,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文学中所含括的智慧、人文精神是其他学科难以媲美的。
4、学习本国文学,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何况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其文化更是渊源流长,传承这些文化精髓——文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隐而不现但真真实实的责任。

扩展资料: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
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
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文学学习的好处?

2. 文学学习途径

学习文学,就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要有好的文学功底就要积累。但是,我个人觉得,并不是书读得越多的一定积累的越多,文学底蕴就越深厚,我不是这样认为的。
首先,多看文学方面的书籍是肯定的,但是不要图快,图数量,要求精,求细。把一本一本的书看好了,看透彻了,看得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了,那么就稍微把这本书放一放,不要着急地去看下一本。因为也许你此刻的心情还停留在书的情节中,先放松一下,听听音乐,或者聊聊天,都行。等心情从书中恢复过来,就可以再看下一本了
有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就是在看书的时候,不要一心想着怎么把这句话读透,读深,要自然些,先把书大致看一遍后,再仔细研究。
还有一点,是我个人学习文学的时候的一点心得,就是读了再多的书,如果不把它们联系到现实生活中,还是没用的。文学是什么?其实,文学就是人性,就是性格,就是为人处事。什么样的文字,体现出什么样的人物性格品质。文学的根本源于生活,仔细体会生活,也就是在体会文学。

3. 学习文学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

我同学觉得!
我从本科开始就读文学,一直到现在,除了中间三年在美国和以色列学习犹太历史以外,我都在搞文学研究,只不过从中文系念着念着就念到了外文系。在这漫长的学习生涯当中,我从无知小本时期对文学作品的无脑崇拜到现今连自己写的小说都恨不得拿来科学分析一番,我愈发清楚地看到人类灵感的规律以及在此规律支配下、虚构作品对真实历史和人类情感的反映。文学阅读不是感悟,文学研究是依靠理性与逻辑的科学——所以我反对“学了文学等于活了好几辈子”的这种十分不专业的说法,因为它把文学研究等同于一般的、体验式的文学阅读,依靠感觉与心灵,不借助理性与逻辑,这种说法只能让文学研究以外的人认为文学研究的门槛很低、文学甚至不需要学习只要识字即可。具体原因与体验一起写在下面(长文警告:本来只想写1000字,但写着写着就写了4000多字,耶):


我在北师大宇宙第一文院读本科时,曾有很长一段时间认为阅读文学作品就是靠体悟与感受完成的,这些体悟与感受有时可遇不可求,有时可感不可言——当时我坚定地认为,文学作品的产生是偶然的,好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灵光一闪、脑门一拍就写出来了,可遇而不可求。而至于读者从文学作品中读出了什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现我也不能让它现,能不能从文本中读出能让我攒出一篇对付诸如康震等一干文学院老师的论文的感受大概取决于前一天晚上我睡觉梦到了什么。也就是说,当时我也认为,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也是偶发的、体悟性的、不稳定且不可控的,感受到了就感受到了,感受不到就死乞白赖、硬着头皮在图书馆对着一张白纸瞎写——对,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笔记本电脑,只能先靠爪写论文然后回宿舍台式机上敲。


这大概也代表了大部分人对阅读文学作品的认知——只要识字,读个小说看个诗歌都能看懂,看懂了也能谈谈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然后你让我说点其他的?那得看这部小说或这首诗歌和我心灵的契合程度有多高,很高的话我就能多说几句,不高的话我就很无感。其他人还好,可可怜的中文系学生在大多数无感的情况下还要编出两三千字的论文,真是要了我娇嫩的老命。


这种情况大概持续了两年之后——当然,我的论文成绩也一直不高,康震期末给了我78分,我一直记到现在——大二下期末考文字学之前,我在北师大教二二楼的一个教室里,对着一本我当时男朋友给我打印的复习资料发呆。因为我对文字学实在没啥兴趣,一学期上课不是聊天就是打扰同学,到了期末只记得老师无意中把电脑里不该给学生看的东西投到了大屏幕上。男朋友给我补课,补一次我俩吵一次,后来他没辙了把资料打印给我,下午就要考试了我上午才看了三分之一不到,然后就开始发呆想事情。当时已经上过文学理论、一部分中国文学史(古代、现代、当代)以及东方文学史,还有一些作品选读,我一直只是机械性地上课,并关注学术八卦,从来也没有好好想过为什么我们要上这三方面的课。


那天这个问题就鬼使神差地进入到我的脑子里,久久不曾消退。文学史是做什么的?告诉在你之前人类都写过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是做什么的?关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那作品选读呢?虽然文学有一般规律,但每部文学作品也都有其个性,而这种个性则需要具体作品具体分析。大概是这样,我暗暗想。但如果文学有一般规律,那么分析文学作品是不是也就有方法可循?这个方法又是什么呢?


我就趴在桌子上一堆文字学打印资料上,一边想一边吃MM豆,吃完在打印资料上画了很多个小人儿。那天的文字学考好考坏已经不重要了——后来证明,我考得还挺好的,都过了75了,看来我那男朋友把重要的都总结在前三分之一了——我开始想这个问题以后,就觉得人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里面有一个金光闪闪的世界。


从那天起,我有意识地开始系统阅读,不再囿于某一单个作品好不好看、精不精彩、吸不吸引人,而是按照文学史的顺序从粗到细地逐层阅读文学作品,同时也以此方法阅读文学理论。我的方法大概是第一遍读时,先选出20-30本最重要的文学(论)作品,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比如从古希腊读到20世纪)读一遍。然后第二遍再选这么多书读一遍。然后第三遍第四遍,如果对某个时期或者某个作家特别感兴趣,我就会多读一些这个时期或者这个作家的。

学习文学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

4. 如何学习文学

个人感觉先看一些文学味道比较浓的历史书籍或者古典感觉比较深的文学作品,首先培养兴趣,利用里面比较有吸引力的情节使自己能够沉下心来看一些东西。慢慢习惯了自己就会对那种文学味道比较浓的东西感兴趣了。我们班有一个学理科的后来也比较喜欢文学方面的东西就是从看关于历史的东西开始的。

5. 学习文学的意义

学习文学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加自己的见识;最重要的是你可以通过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不管是喜怒哀乐,还是悲欢离合,如果你真的学好了文学,你都可以通过它在你的笔尖上释放你的情感。文学能陶冶人的情操,洗涤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在生活中更真实的体会到人性的至情至爱,领悟人生的真谛。这一点都不夸张,当你满怀情绪却表达不出的时候应该是最痛苦的,学习文学的过程就是修身养性的过程,就是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的过程!!!

学习文学的意义

6. 如何学好文学?


7. 怎样学习文学?

我想习文者首先要葆有一颗赤诚的心,不因外物的变迁而波动自己的意念,更不应急功近利,以早日功成名就,显耀亲朋之间为目地。文者,应以修身为前任,在暴雨中磨砺坚韧,在失意中灼见真知,在迷茫中洗练人生,在困苦中铸造品格。再是博览群书,习百家之长,筑一家之言,知能并重,亦不废兴邦之任。借用尧峰先生的训谕: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此乃为读书习文者切莫忘怀之言,至于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如文中所说的精博相互应推为上乘!一番拙见,仅供参考,愿楼主如其所愿,潜心学术,将来必有所成!

怎样学习文学?

8. 怎么才能 学好文学?

想有好的文学修养,首先要从字开始,不懂字是不可以成文的,它就象砌积木一样每一块积木就是每个字,所以首先从字开始。也许有人说,我识字,几千个是不成问题,我可以看得明所有的报章和书本,这不是一件难事,现在还有多少个人是文盲呢?对不起,字不是你识读就可以了。我举个例子,比如“一”字,你懂得多少呢?“一”除代表数字外,还有:始,开,起,首,单,独,元,等等意思。你从这些意思就可以理解到不少的词语,一元之始,一石二鸟,一生一世,一声令下,一分为二,一人独行。你看有多少个各种意思。另外 你还可以从部首去了解字的来源,从繁体字到简体字去了解字的发展,了解书法中的草书。总之你一定要以字去开始。
大概在开始对字有兴趣之后,你自然慢慢对词有深的理解,从词开始你又会觉得对书本文章有比以前更深的认识,这就一步一步地深入去。有些人总是不能写好一篇文章,写出来总是东一角西一角,杂乱无章。这种现象多出于小孩的作文,原因是架构不清的现象,文如其人,一个平时做事没有条理的人,一个不善于与人沟通,不善于与人交谈的人,写的文章多是乱七八糟的。所以小孩子平时引导他们有条理去做事,多与别人交谈是有助他们对文章的结构认识的,比起学什么语法更有作用。小学生的文章,只要清楚地交待好事情的始末,也就是一篇较好的文章了,不要期望他能有什么好的漂亮的词句。如果辛弃疾不是生于战乱之中,不是生于外族入侵,家国沦陷之际,不是一生怀才不遇,际遇坎坷。他能有这样悲壮的词句吗?“故将军饮罢夜归来”这个“故”字就是他借汉代李广的遭遇,来发泄自己的心情。试问一个小孩子能有什么社会经历,能感受到多少山河风景的渲染?
我记得小时候老师就是要我们写旅游文章,要多少个字,要有那些什么的形容词,讲句笑话,“真是难为家嫂了”。那时我只好生硬地堆一些美丽词句,只求速速完成,快快地去玩耍吧。我们小孩子去公园郊游,只不过是想大家一起,在宽阔的草地上,追追逐逐,玩玩兵捉贼吧,那有闲情逸致去欣赏湖光山色。
多读书一定有收益,收益多少就看各人的修为了。但有一样要注意的,不要多看近期的文学作品,因为低下得很,要看就看一些名著。明清代小说不错,元曲神韵,唐宋的诗词,这都是很好的熏陶。不过现代的人已经是不会这样做了,因为费时费力,似乎与时代脱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