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推进,你觉得对长三角城市有哪些影响?

2024-05-05 13:21

1.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推进,你觉得对长三角城市有哪些影响?

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
 
有助于推进战略落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让各个城市之间优势互补,而且有助于充分调动国家资源推进战略落地。我国的三大城市群,分别是京津翼、长三角、粤港澳,其中一体化程度极高的粤港澳人口最少、城市群最少,人均 GDP 、城镇化率却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城市群。在长三角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长三角需要一个新的经济爆发点,一体化的推进将有助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结构转型、互通互补,加快推进战略落地。

 
给各个长三角城市带来发展契机
 
同样的分工、城市定位,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唯有城市特色才能快速发展,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有傲视群雄的实力,董明珠谈小米空调:如果你的质量没有别人好,技术没有别人强,才会感觉到有压力。长三角一超多强,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国家战略,国家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将给无锡、宁波、南通等城市发展带来契机,形成完整格局带来新的方向。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推进,你觉得对长三角城市有哪些影响?

2. 长三角一体化有哪些城市?

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
公开资料显示,长三角城市群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2.3%,拥有2.25亿人口,贡献了全国1/4左右的GDP,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 。

扩展资料: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加之有着发达的水系、丰饶的土地优于中国的农业、手工业,使其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就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可观的城市群。
从明代到清代,长江三角洲出现了九座较大的商业与手工业城市纺织业及其交易中心南京、杭州、苏州、松江;粮食集散地扬州、无锡、常州,印刷及文具制作交易中心湖州。上海(元代始设县)此时已发展成为沿海南北贸易的重要商业中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乐观吗?

新一轮长三角一体化始于协作机制创新,抓手则是发展规划的一体化,长三角将创新体制机制,长三角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正驶上快车道。

报道称,6月1日,以“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为主题的2018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上海举行,审议并原则同意《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一体化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推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上海嘉定区和江苏昆山市、太仓市日前签订协议,联合打造“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就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生态治理、小城镇发展编制统一规划;“嘉太生态区”等15个项目开展合作,在集成电路及物联网、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协同打造产业链。

此外,上海“一网通办”、江苏“不见面审批”、浙江“最多跑一次”,长三角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同频共振、实招迭出,营造公平便利的市场环境,长三角以占全国3.8%的地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25%经济总量的长三角四省市,正以一体化发展的新进程,孕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文章来源:央广网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乐观吗?

4.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是什么?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印发,该《纲要》是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更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重大政策机遇。
根据本《规划纲要》,政策所称的“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总面积35.8万平方公里;设立中心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三大功能分区:
中心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包括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
同时《纲要》以上海临港等地区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5.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何独特优势?

从1982年提出“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三角经济圈”,到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历经36年之久,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已跻身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因此,长三角地区在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先进实体经济的引领区。生产方面,长三角 汽车 产业产值占全国26.23%,造船产业产值占全国30.8%,通讯产业产值占全国29.9%;公司方面,长三角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33.96%,上市公司融资占全国29.54%;贸易方面,长三角进口贸易额占全国44.48%,出口贸易额占全国69.62%,各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39.55%。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长三角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对内辐射的龙头。
  
 第二,长三角不仅经济总量大,发展也较为均衡。在最新的全国百强县排名中,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共占据43席,强大的县域经济为区域间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长三角 科技 创新资源密集。在中国 科技 部发布的综合 科技 创新水平指数排名中,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各省市中分别排名第一、第五和第六位,安徽位居第十一位。《2018福布斯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报告显示,长三角有18个城市入围,包括上海、苏州、杭州、合肥、南京等城市。而珠三角只有6个城市,京津冀也只有1个城市,长三角地区引领 科技 发展创新的地位愈加凸显。
  
 
  
 在此背景下,近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在长海召开,提出要充分发挥长三角优势,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从坚持高水平开放、追求高质量创新、强化高效协同、以及强化组织协调四个方面实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设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具体来看,一体化是重要发展路径,通过有效一体化,使长三角三省一市形成合力,其最终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一体化方面,区域一体化的本质是实现资源要素的无障碍自由流动和地区间的全方位开放合作。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必须要打破行政壁垒,让各城市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协同发展,各地区任何政策的出台都要考虑到左右邻居。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既要让政府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也要强调市场的作用。长三角更高质量发展将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创新、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共同推进,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因此,长三角区域要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自觉把经济 社会 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加强沿江污染性工业管控,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其次,坚持创新驱动,让 科技 创新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另外,积极发挥长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引领作用,带动城市群周边协同发展;最后,构建稳定、高效、共建、共享共用的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的组织协调功能,推动长三角区域项目、人才、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张雨陶)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何独特优势?

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乐观吗

1聚力创新中心地,打造群落的科创引擎
创新中心地在创新城市群落的发展中具有基因性作用,是决定创新城市群落发展的关键因素。
首先,根据群落的创新优势、世界的技术创新格局和市场的需求,以创新核的原点强化或新区培育为破题点,如建立新的科创示范区或国家新区,围绕其建立创新核评价体系、发展目标,创新重点和发展时序。
其次,完善中心地的核心圈层、支撑圈层和辐射圈层的培育和联动,强化创新人才的吸引集聚,创新主体的扶持以及创新环境营造等内容,通过创新发展战略和政策完善创新核及其创新生态体系,使之成为群落发展的新引擎。

2强化“流”动与智慧交互,突出网络性
一方面明确中心地的创新内容、等级层次分工,明确创新辐射等级并增强多方式的技术创新合作,增强近域合作、跨区域合作、多节点联系尤其是企业和人才的流动。比如上海在城市内部发挥上海原有"四大中心"(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以及与新的"全球科创中心"在政策、资源,空间、主体等要素上的联动合作,创造根植于上海文化和创新土壤的"创新发展模式"。

另一方面,建设便于"流"动的机制和平台,如设立长三角协同创新中心,引领上海等创新中心城市与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创新协同发展;构建长三角政府工作小组、专业委员会、企业联盟等合作共享平台,共同策划区域性创新文化事件,建立区域的创新需求库,协同长三角实施重大战略项目,布局重大基础工程等。

3关联开放,突出支撑和反哺,强化全球参与和引领
强化创新核的支撑圈层的营建,重点加强在基础设施、创新氛围、生活服务、生态环境等四个方面对创新中心打造的支撑服务及其关系研究,并形成有效的政策措施。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创新氛围、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以及绿色宜居的生态生活环境是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条件。

强化外围次级地区对创新中心地的反哺功能。小城市、城镇具有广袤的空间,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相对好的空气环境、相对保护较好的文化基因。两种优势黏在一起形成群落,大都市可以从周边的群落汲取能量改善内部的脆弱性,增强韧性,譬如处在上海、杭州外围辐射圈层的乡镇区域,可以借助良好的生态、人文环境,承担中心地的部分功能(思想年会,行业中心、高校分校、企业总部等)。

强化全球参与和引领能力的培育。长三角旨在打造全球城市群落,需要积极融入全球网络并在某些领域逐渐占据全球引领的位置。首先是积极吸纳,如上海以创新核为依托,促进全球重要金融、服务机构落户上海:通过创新创意产业,建立上海全球品牌标识;通过创新带动,建设未来导向的产业集聚区如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等。其次逐步突破,如借助具有全球影响的要素(如上海、杭州的高校资源)或产业(如永康的五金产业),在局部领域和地区培育和打造引领全球的科创中心地。

7. 长三角一体化是什么?

长三角一体化包含三省一市,实际上一体化不一定要从这么大空间来讲,可以从区域内部进行规划,若干个都市圈里的一体化就是长三角一体化,所以更加需要在长三角内部推动都市圈规划。
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也是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推动,中国大部分地方没有形成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长三角是例外。一个都市圈的创新生态、产业体系、产业链和营商环境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奔走于1小时通勤圈的广大从业者,他们是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有生力量。

扩展资料:
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坚持主流价值引领,筑牢精神支柱,建设精神家园,从更高层面、更大范围丰富和充实群众的精神世界,是必不可少的人文基础和精神支撑。长期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现实淬炼,形成了江南文化勤勉、机敏、敦行、坚韧、崇文、重商、开放、进取、精致、雅逸等文化基因和开放求新、明达致远、精进图强的区域精神。
江南的优秀文化基因和区域精神,必将会以其人文光辉照亮江南地区继续前行的方向和路径,对江南地区在新时代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起到激发精神动力、引领发展方向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 
人民网-抓住并用好长三角一体化重大机遇

长三角一体化是什么?

8. 如何促进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

据报道,根据中央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今年以来沪苏浙皖顺势而为、乘势而进,在规划对接、战略协同和市场统一等方面共同谱写一首“协奏曲”。

报道称,5月21日,江苏省苏州市与上海市嘉定区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共同构建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23日,上海市青浦区与浙江省嘉兴市签订战略框架协议,上海的西大门和浙江的北大门嘉兴再度“联姻”。

此外,三省一市民政部门联手,推动异地养老政策“通关”。沪苏浙皖四地检察长举行座谈会,决定建立区域环境保护的司法协作机制,这一系列动作,说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高度共识和热切期盼。

分析人士表示,大家普遍意识到,长三角一体化正迎来难得的时间窗口:“天时”上,十九大报告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地利”上,三省一市经济水平较为均衡,是全国最有条件率先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区域。
文章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