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清末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

2024-05-05 10:32

1. 简述清末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

就社会经济的问题进行解释。社会经济问题,包括财政的不足,政府腐败等方面。首先,严重的财政困难是造成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
经费问题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不但未能搜集到改革所需的资财,反而激发了民众对清廷和宪政改革的抵触情绪”,完全使得新政无法正常的运作。
在这些种种阻力之下,清朝统治者必然会没有勇气去面对,见好就收,不会让新政阻碍自己发财的道路的,所以新政失败在所难免。

扩展资料:
晚清政府之所以实行预备立宪,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从国际环境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进一步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
但是,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粉碎了他们企图瓜分中国的迷梦,迫使他们转而采取“保全”、扶植清朝傀儡政权,实行“以华治华”,从而维护其殖民利益的政策。
从自身利益出发,他们要求清政府披上“民主宪政”的外衣。就国内形势而言,十九世纪晚期,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已发生了明显变化,
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正在兴起,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与不断高涨的民主思潮的矛盾,都已十分尖锐;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反清民主革命蓬勃发展,而代表资产阶级右翼和一部分地主官僚的君主立宪派也积极活动,企图通过立宪 分得一点权力。

简述清末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

2. 清朝末年的预备立宪失败原因是什么?

  清末新政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勇敢尝试,但是其最终还是走向了失败。它为什么会失败呢?又给现今中国政治制度改革有哪些启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来探索的,同样也是历史考试中一个很重要的考点。下面就来就来探索下清朝末年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失败的原因。
  从新政领导和施行者的素质与个性上看
  首先,中央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清末政治制度改革的前期领导是慈禧太后,后期是摄政王载沣。纵观慈禧一生,思想并不守旧。认为她同意改革“不过是对于国内不满的搪塞、贿赂和对于外国无力的软弱屈服,都是政府无能的表现”。其次,地方督抚对改革态度冷淡、倍加阻挠,使改革流于形式。从上述可知清末新政的施行,没有一个完整的过程,中间出现了无数的断点,使得政策的施行没有很好的衔接上,这必然导致新政失败的命运。
  从新政受到的阻力上看
  就社会经济的问题进行解释。社会经济问题,包括财政的不足,政府腐败等方面。首先,严重的财政困难是造成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经费问题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不但未能搜集到改革所需的资财,反而激发了民众对清廷和宪政改革的抵触情绪”,完全使得新政无法正常的运作。在这些种种阻力之下,清朝统治者必然会没有勇气去面对,见好就收,不会让新政阻碍自己发财的道路的,所以新政失败在所难免。
  从新政的结果上看
  首先,科举制的废除“斩断了两千多年来逐渐累积加强起来的社会整合制度的根基”,堵塞了学而优则仕的人生之途,从而“割断了社会精英与政治系统的传统联系,直接破坏了原先的支持系统与社会基础,使原来效忠于清廷的士绅阶层变为无所凭依、不安现状的游离分子”,并不断将其推到自己的反面去,加剧了社会结构与政治结构的分化与解体;革新学制和奖励游学,并没有获得多少为清王朝所用的人才,反而培养出的一批新型知识分子,他们具有新思想,新的价值观,更是王朝的掘墓人,而非拥护者;主要是由于清朝统治者采取了生搬硬套的拿来主义。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之初,便确立了师法日本的指导思想,但是由于清政府没有考虑到两国国情和历史条件的差异,又没有考虑到两国所处国际环境的区别,故而使这种拿来主义变成了东施效颦。清政府一厢情愿地把日本模式移植过来,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
  以上就是清末新政失败原因分析了。

3. 清末为何要发起君主立宪?它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清末要发起君主立宪因为清朝的弱小,最后失败因为封建主义统治阶级的强大。慈禧太后晚年已经认识到清朝腐朽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慈禧也希望为大清王朝走出一条光明大道,他不想成为亡国之君,不想200多年的清朝亡于自己之手。而且当时签订马关条约以后,全国群情激愤。以清朝当时的情况根本无力镇压这场举国上下的示威游行,所以慈禧只能采取缓兵之计,暂时稳定人心。

康有为等人推行君主立宪制,慈禧深入的了解君主立宪。康有为等人提出的政治制度并没有威胁到自己手中的权力,以慈禧为首的皇族仍然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慈禧的个人利益没有受到任何的损失。慈禧对于当时的近代中国已经无能为力,死马当成活马医,如果推行君主立宪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全国上下的反抗情绪会被大大削减,同样有可能走出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

但是君主立宪制的推行并没有慈禧想象的那么简单。康有为等人开始逼迫慈禧交出手中的权力,恢复光绪的帝位,这一切引起了慈禧的反感,触及了慈禧脑海当中最紧绷的那根神经线。康有为等人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推行君主立宪制,很大程度依赖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支持,而如今支持他们的人却成为了自己的政敌,维新派也成为了空中楼阁无水之源。

当时人们深受封建统治阶级的迫害,落后的思想还完全没有转变过来。维新派推行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得到众人的支持和认可,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也失去了最深厚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比较起来还是一颗没有长大的树苗。

清末为何要发起君主立宪?它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4. 清末立宪为什么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因为清朝的腐败已经没有挽救的机会,而人们接受了新民主主义的概念。
经济原因这是很重要的因素,纵观历史,17世纪末的英国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因为经济的腾飞,所以推翻了王朝建立了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19世纪中叶是日本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所以明治维新开始了。而清末呢,连资本都还没有。民间重农抑商的观念存在了几千年,没有哪一个资本家愿意抗衡清政府的的。

政治传统与文化差异可以这么说,历史真的很戏剧。明朝后期的内阁制度也算是共和式的国家雏形了。但是被清朝个破坏了,一群坑货进来,把有知识的人和没知识的p民用政策分开了。矛盾在人民和贵族之间激化,可是呢,任命并没有起义的资本和途径。所以清朝真的是我本人最讨厌的朝代了,没有之一。

权利清朝不可能交出权利。立宪法的前提是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而清朝的满清贵族都在在汉族人和各族人民的头上。这就是清朝最后出现在帝国内阁的原因。

     
满清是真正的毒瘤,外族的他们是连渔猎文明入住中原却连升级到农耕文明都拒绝的觉悟,还想着联合汉族人去立宪?所以想要发展并不仅仅是需要全备的人才还需要一个健全的制度和许多的清醒的人民,所以多方的原因综合下来,清朝末年的立宪还是失败了。

5. 清末立宪为什么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 封建守旧势力庞大,阻挠封建帝制进行根本的政治改革。
2 民众尚未完全觉醒,社会根基不牢固,无法进行彻底的改革。
3 维新派和洋务派都是以封建制为体制,立宪只是表面改革,并没有深入体制。
4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帝国主义不希望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的强大中国。
5 清末立宪时的中央政权已经威望大跌,很多地方已经不服从清政府管制。就算改革,也是纸上谈兵。

清末立宪为什么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 为什么清末的预备立宪反而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呢?

预备立宪指的是清政府迫于压力,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亦称“筹备立宪”。晚清政府之所以实行预备立宪,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预备立宪的工作相当艰巨,非一朝一夕,清末的“预备立宪”,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行政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其核心是官制改革;
二是设立议会;
三是实行地方自治。

义和团运动后,各地群众的反抗斗争此伏彼起,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国广泛传播,反清武装起义接连不断;资产阶级改良派为抵制革命,展开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的立宪运动,并取得了清廷中央和地方一些汉族官僚的支持。这些情况,使清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姿态,应付立宪运动,并乘此加强皇权,以便镇压正在兴起的民主革命,挽救清朝统治的灭亡。

中国清政府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置。又称筹备立宪。次年,五大臣归国,拟出立宪方案。慈禧太后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各地纷纷建立立宪团体,海外的立宪派也积极响应。1909年3月下诏重申预备立宪,命各省当年内成立咨议局。12月,16省咨议局代表组成国会请愿同志会。
预备立宪的最初步骤是,1905年10月(光绪三十一年九月),清政府派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

同年11月,又命政务处王大臣等筹定立宪大纲,设立“考察宪政馆”。1906年8月,出洋考察的五大臣经由欧、美各国及日本考查后归国,拟出立宪方案。载泽并在《奏请宣布立宪密折》中指出,立宪可以使“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弥”,并说明“今日宣布立宪,不过明示宗旨为立宪之预备。至于实行之期,原可宽立年限”。慈禧太后很赏识载泽的意见,七次召见出洋大臣,并经御前会议反复筹划,于9月1日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
1906年,清政府设立考察政治馆,次年改建为宪政编查馆,作为预备立宪的办事机构,此后,进行了一些预备立宪活动。比如,设立谘议局和筹建资政院。谘议局作为各省的议事机构,其权限是讨论本省应兴应革事宜,讨论本省的预决算、税收、公债以及单行章程规则的增删和修改,选举资政院议员,申复资政院或督抚的咨询等。但是,它的权力受到本省督抚的严格限制,同时也是极少数有产阶级上层男子的代表活动场所,它并不具备资本主义制度下地方议会的性质。
资政院于1907年开始筹建,它的宗旨是“取决公论,预立上下议院基础”。它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议会,从它的人员组成、议事内容和程序看,它是完全受制于皇帝、毫无实际权力的一个御用机构。
另外,慈禧太后于1906年9月1日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各地纷纷建立立宪团体,海外的立宪派也积极响应。
清政府于1908年8月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其中关于“君上大权”的14条,规定皇帝有权颁行法律、黜陟百司、设官制禄、宣战议和、解散议院、统帅海陆军、总揽司法权等。11月,溥仪继位。
1909年3月下诏重申预备立宪,命各省当年内成立谘议局。
12月,16省谘议局代表组成国会请愿同志会,在1910年又3次请愿要求速开国会。10月,资政院在北京成立,亦要求1911年召开国会。
清政府不得已将预备立宪期9年改为5年,定于1913年召开国会,1911年先成立内阁。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等机构,公布所订内阁官制,组成新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在13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官僚4名,蒙古旗人1名,满族8名,其中皇族又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至此,清政府借预备立宪欺骗国人已不言而明。
清末钦定宪法大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皇帝专权,人民无权,以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为根本目的,它一方面激起了人民的激愤,同时也让立宪派大失所望。《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则是在武昌起义的沉重打击下,清政府为了渡过危机而临时炮制的“宪法”。没有实质意义,并成为清朝政府预备立宪最后走向破产的记录。
晚清预备立宪这项政治活动有着保守性和欺骗性,这场宪政改革涉及的内容极其庞杂,触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预备立宪的措施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预备立宪的直接后果: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催生了新的政治制度。

7. 清末立宪运动的失败原因是什么?为何最终没有成型?

清末立宪运动的失败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过于弱小,封建阶级过于强大。清末立宪运动是以梁启超、康有为等民族资产阶级为首的人物发起的救国运功,不过仅仅100天左右就以失败而告终,成为了一场闹剧,历史是国内称之为戊戌变法。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大清王朝再也不能用闭关锁国的政策断绝中华大地和外界之间的联系,西方列强的科学技术和商品不断涌入国内,从而衍生出了一个新的社会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在获得了强大的经济力量之前之后。希望在政治上也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当时社会各个阶层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民族资产阶级在清朝末期算是一个比较先进的社会阶级,他们主张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强大自己的国家,他们也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自己所用,在政治方面他们也在模仿西方世界的政治制度,民族资产阶级希望通过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来挽救中华大地的危亡,但这仅仅是一个每好的设想,最后的事实证明君主立宪制并不能成为挽救中华大地的一种社会制度,这不符合当时中国国情。

封建统治阶级也意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他们希望出现一种全新的制度来延续大清王朝的寿命。封建统治阶级并没有真正理解君主立宪制度的内涵,所以刚开始他们被蒙蔽的双眼竟然承认了君主立宪的合法性,但是,当他们真正意识到君主立宪制威胁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他们毫无保留的推翻了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

民族资产阶级无法承担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使命。这是被事件检验过的真理。

清末立宪运动的失败原因是什么?为何最终没有成型?

8.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缓和阶级矛盾。
1906年9月1日(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清廷颁发了《宣示预备立宪谕》,“预备立宪”由此而来。1909年3月下诏重申预备立宪,命各省当年内成立咨议局。12月,16省咨议局代表组成国会请愿同志会。
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

扩展资料:
清末的“预备立宪”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是他的意义仍然重大,他是中国二千年封建与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向“宪制”的过渡,是中国封建与专制社会的第一次“政治改革”,也是中国封建与专制向“宪制”的第一次“和平过渡。他的重要意义其主要有:
首先,他是中国二千年封建与专制向“宪制”的一次“和平过渡。中国二千年爆发了无数次的“农民革命”“农民暴动”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农民王朝”,从来都是一个专制代替另一个专制,一个“农民帝王”代替另一个“农民帝王”,都是”专制”。
从来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宪制”,虽然清末的“预备立宪”准备在中国实行的是“君主宪制”,但是“君主宪制”也是一种“宪制制度”,表面上他似乎还没有“共和宪制”那样完全,还有一个“君主”,但实际上他是一种按不同国家的历史而产的“宪制制度”,他是不同的国家按实际历史条件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