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认会计原则

2024-05-06 04:42

1. 公认会计原则

会计的基本原则如下: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包括真实性和可靠性两方面的要求。真实性要求会计核算的结果应当与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一致;可靠性是指对于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报告,应当做到不偏不倚,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不受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左右,避免错误并减少偏差。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能够充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4、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公认会计原则

2. 公认会计原则的介绍

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GAAP)为会计界普遍接受并有相当权威支持的,用以指导和规范企业财务会计行为的各项原则的总称,它指会计实务中普遍运用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约束条件的概括,是体现会计规律、基本特征的原理性规范。它大致包括三个层次,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原则,对会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 公认会计原则的原则

公认会计原则一词最早是出现在20世纪30 年代的美国,是由美国会计师协会在1939年的年会上第一次使用,普遍适应性及拥有相当的权威性支持是其“公认”的本质规定与基本特征。这一种公认,通常是由授权的全国性的会计职业团体表决通过,或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按一定程序组织相应的专门机构制定与审核和颁布。公认会计原则产生依循着“会计实务→会计惯例→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以及“会计原理→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两条基本途径,并且逐步从以前者为主向以后者为主转化(会计规范体系不够发达但欲同主要受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体系影响的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接轨的国家尤其如此)以及国际化。公认会计原则实际上为上承会计法律及下接企业会计(西方国家更多的是使用“会计政策”一词)的会计规范的总称,其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称谓、结构、内容与作用。

公认会计原则的原则

4.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与非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区别

在西方国家,会计原则基本上来自会计惯例。例如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会计的实务、惯例和原则并无严格区分。30年代以后,由民间的会计权威组织对流行的会计惯例加以挑选,并对一些得到会计职业界支持的、较为合理的做法予以肯定,形成所谓“公认会计原则”。

目前,以下一些会计文告所表达的见解,代表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①《会计研究公报》;②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③财务会计准则公告;④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解释。此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的《财务报告文集》(1982年前为《会计文告集》),也具有公认会计原则的性质。类似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会计文告,在英国有《标准会计惯例公告》;日本有《企业会计原则》;澳大利亚有《会计推荐书》等。为使公认会计原则从现在主要限于描述会计惯例转变为将来能指导会计实务,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致力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现已陆续发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1~5号,努力促进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从描述性向规范性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会计活动超出国家界线和跨国公司的兴起,产生了国际会计准则。

在中国,会计原则体现在国家所统一规定的会计制度中。

5. 公认会计原则的原则分析

公认会计原则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是由美国会计师协会在1939年年会上首次使用,普遍适应性和拥有相当的权威性支持为其公认的本质规定与基本特征。这种公认通常要由授权全国性的会计职业团体表决通过,或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按一定程序组织相应专门机构制定和审核与颁布。公认会计原则产生依循着“会计实务→会计惯例→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及“会计原理→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两条基本途径,并且逐步从以前者为主向以后者为主转化(会计规范体系不够发达但欲同主要受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体系影响的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接轨国家,尤其如此。)与国际化。公认会计原则实际上为上承会计法律和下接企业会计(西方国家更多的是使用“会计政策”一词)的会计规范的总称,其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称谓与结构、内容与作用。

公认会计原则的原则分析

6. 国际会计公认的准则有哪几个

1、会计政策的表达
2、在原始成本制度下存货的计价和呈报
3、合并会计报表
4、折旧会计
5、会计报表应提供的资料
6、会计对物价变动的反映
7、财务状况变动表
8、非常项目、前期项目和会计政策的改变
9、研究和开发活动的会计
10、意外事项和发生于资产负债表编制日以后的事项

扩展资料:
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的比较
美国会计准则通常被称为“公认会计准则”,主要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包括150多项财务会计准则。按照美国法律,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或管理权力属于美国证监会,美国证监会将制定会计准则的工作委托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但保留了否决权。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于1972年,性质上是民间专业机构,由高等院校专家、会计师事务所专家等组成,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共同点:
一是运作机制相似,二者均为民间机构,由企业、专业团体资助,专门制定会计准则,不过FASB获得了SEC的授权。
二是制定准则程序相似,二者制定准则都经过大量的调研、征求意见、投票批准等程序,且透明度非常高。
三是准则内容相似。尽管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会计准则数量多于国际会计准则,但其对相同业务的会计处理原则、方法等基本相似。
不同点:
一是出发点不同。 国际会计准则的出发点是制定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则主要根据美国国内经济活动的需要制定会计原则,主要适用于美国。
二是基础不同。国际会计准则发布的会计准则主要是原则导向的,目的是在基本原则一致的条件下,兼顾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因而比较精练、粗线条,其核心思想是只要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满足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要求,那么报表就是真实、公允的。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会计准则主要是规则导向,其准则数量多,内容具体、细致,其核心思想是尽可能多的将规则细化,是的每一项业务都有具体的准则作为指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会计准则

7. 公认会计原则的准绳

是对会计实际问题的方法指导和具体标准或准绳。通常是由一系列只适应于某些工作环节或某一类问题的条文与示例构成,比如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原则。

公认会计原则的准绳

8. 公认会计原则的层次

为会计界普遍接受并有相当权威支持的,用以指导和规范企业财务会计行为的各项原则的总称。它大致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原则。即会计的基本原则。它指会计实务中普遍运用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约束条件的概括,是体现会计规律、基本特征的原理性规范。如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权责发生制等;二是对会计实际问题的方法指导和具体标准或准绳。通常由一系列只适应于某些工作环节或某一类问题的条文、示例构成,如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原则;三是会计处理的方法程序,即具体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领,属于技术规范的范畴,通常具体说明某一个步骤或某种总是体操作方法,因而很少有自由选择的作地。如记账规则、改错规则等。公认会计原则既可以由官方机构制定,也可由民间机构制定。在美国,人会计原则指那些受到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权威团体支持认可的会计原则,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包括以前的会计程序委员会制定和发布的《会计原则意见书》)和一些公认的会计惯例。在英国,公认会计原则是指由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等六个会计职业团体联合制定发布的《标准会计惯例公告》。日本的公认会计原则则主要是指范体系。我国企业基本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与公认的其他两个层次相当的内容则见于企业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及其他有关规定中。公认会计原则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 年代的美国,由美国会计师协会在1939年的年会上首次使用,普遍适应性及拥有相当的权威性支持为其“公认”的本质规定与基本特征。这种“公认”,通常要由授权的全国性的会计职业团体表决通过,或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按一定程序组织相应的专门机构制定、审核和颁布。公认会计原则的产生依循着“会计实务→会计惯例→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以及“会计原理→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两条基本途径,并逐步从以前者为主向以后者为主转化(会计规范体系不够发达但欲同主要受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体系影响的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接轨的国家尤其如此)和国际化。公认会计原则实际上是上承会计法律、下接企业会计(西方国家更多的是使用“会计政策”一词)的会计规范的总称,其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称谓、结构、内容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