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员工的热情干劲

2024-05-10 09:46

1. 如何激发员工的热情干劲

人是很复杂的,要让他们努力工作,需要你施展更细微的手段。 有几个方法可以让下属的需求获得充分满足,同时又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干劲,提高工作效率 (1)向他们描绘远景 领导者要让下属了解工作计划的全貌及看到他们自己努力的成果,员工愈了解公司目标,对公司的向心力愈高,也会更愿意充实自己,以配合公司的发展需要。 所以领导要弄清楚自己在讲什么,不要把事实和意见混淆。不断提供给他们与工作有关的公司重大信息。若未充分告,员工不必浪费时间、精力去听小道消息,也能专心投入工作。 (2)授予他们的权力 授予不仅仅是封官任命,领导者在向下属人派工作时,也要授予他们权力,否则就不算授予,所以,要帮被授权者清除心理障碍,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在"独挑大梁",肩负着一项完整的职责。 方法之一是让所有的相关人士知道被授权者的权责;另一个要点是,一旦授权之后,就不再干涉。 (3)给他们好的评价 有些员工总是会抱怨说,领导只要在员工出错的时候,才会注意到他们的存在。身为领导人的你,最好尽量给予下属下面的回馈,就是公开赞美你的员工,至于负面批评可以私下再提出。 (4)听他们诉苦 不要打断下属的汇报,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随便诊断,除非对方要否则不要随便提供建议,以免流于"瞎指挥"。 就算下属真的来找你商量工作,你的职责应该是协助下属发掘他的问题。所以,你只要提供信息和情绪上的支持,并避免说出类似像"你一向都做得不错,不要搞砸了"之类的话。 (5)奖励他们的成就 认可下属的努力和成就,不但右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士气,同时也可以有效建立其信心。 (6)提供必要的训练 支持员工参加职业培训,如参加学习班,或公司付费的各种研讨会等,不但可提升下属士气,也可提供其必要的训练。教育训练会有助于减轻无耻情绪,降低工作压力,提高员工的创造力。

如何激发员工的热情干劲

2. 如何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激发员工热情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鼓励不同意见 尽管许多企业都在消除层级制度,让组织扁平化,但是强大的文化和公司规范仍然排斥不同意见。你必须努力从员工那里收集直接反馈,特别是唱反调的意见。在较为开放的文化中,老板们会认为这个问题并不常见。但要考虑到你团队中的所有成员,尤其是那些来自不同年代、文化或职业背景的员工,他们的声音可能淹没在其他同事的畅所欲言中。私下单独交谈的方式,会让你得到更多。
突出重点 通往地狱之路是由良好的愿望铺成的。我常常看到企业管理者愿意听取不同的意见,但是却以散漫的方式来听取这些不同意见,尤其是在“把所有想法都摆在台面上”的会议中。问题是,除非会议的时间可以拉得很长,否则议程安排越多,每个人发言的时间就越少。如果你设定了时间限制,最终只能将议程的各个部分草草过一遍,这会让员工感到不安。
不坚持必须做决策 传统的管理智慧认为,有缺陷的决策好过没有决策。毕竟,你随时可以改变方向,并且至少还可以从错误中学习。实际上,如果决策得不到下属的赞同,那就不要急着强行做决定。不妨考虑这样一个决策流程:虽然决策过程也许较慢,但是产生的决策即便不能取得一致同意,也能为每个人所接受。
4
谦虚 尽管谦虚是一种美德,却往往与基本的恐惧相冲突。许多新管理者急于证明自己,导致下属无法畅所欲言,也就无法从下属的经验中获益。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卖弄过去,请立刻停止喋喋不休,并向大家道歉。你只是在展现自己缺乏安全感。讲述自己的经验要简明扼要,并且只在和解决下属的问题相关时才谈。你要向下属证明的,不是你过去解决了多少问题,而是你现在的想法和建议如何能够帮到他们。
5
认真倾听并表现出来 总的来说,管理者现在变得越来越善于倾听员工意见。但是,他们所带领的团队并不一定都看到了这一点。沟通是多方面的。人们会注意你的身体语言,观察你在看什么,你的手在做什么。开会时,你可能很难记起这一点,但管理这类信号其实非常重要。
6
承认力有不逮 解决问题是所有管理者自我意识的核心,找不到解决方案时,他们就会感到缺乏信心,无法胜任工作。所以,每当遇到困难时,有些管理者就会试图当场找到答案。要获得成功,管理者必须更多地将自身视为解决问题的催化剂,而不是问题的解决者。我已经学会了怀疑那些貌似拥有所有问题答案的管理者。如果愿意承认“我不太确定答案是什么,找大家来集思广益吧”,这就意味着更好的管理技能。

企业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一定要调动起来,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没有员工的热情是不行的呢,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效益。

3. 如何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下面是一个激励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对人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通过激励来实现的。所谓激励,就是管理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激励机制运用得好坏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影响激励的主要因素     纵观佛鲁姆的期望理论和波特的综合激励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员工工作努力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员工对奖酬价值的主观评价,以及对努力与绩效关系、绩效与奖酬关系的感知情况。一个员工的绩效如何,是由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是最重要的因素。     首先,员工是否相信他们的努力可以反映到绩效评估中去。对于有些员工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可能是他们缺少必要的技能,这意味着不管他们多么努力,绩效也不可能很高。或者评估系统的标准是非绩效因素,如忠诚度等,那么努力再多也不一定能得到更高的评价。还有一种可能是员工认为经理不喜欢自己,因此,他觉得不管自己的努力程度如何,在绩效评价上都不会得到高分。这些现象表明,员工激励程度低的一种原因就是员工认为自己的努力不会得到回报。     其次,员工是否相信高绩效评估能带来高报酬。许多员工认为,绩效与报酬之间没有太大关系,原因是公司的报酬不是以绩效为依据。例如,如果薪酬是按资历计算或者对经理的献媚程度,员工就可能认为绩效和报酬之间没有多大关系,因而很难受到激励。因此,公司需要建立科学的、公正的绩效评估制度和体系,并进行宣传贯彻,让全体员工了解。     最后,员工得到的报酬是否是他们希望得到的。一个员工努力工作,希望得到晋升,结果得到的是加薪;或者一个员工希望能做更有乐趣和挑战性的工作,却只得到了几句表扬的话语。在这两种情况下,员工的激励都只能达到局部最优化。这些例子说明,将报酬个别化以适应不同员工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管理者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员工有着相同的需求,因而忽视了差异化报酬手段的激励性效果。因此,公司对不同需求的员工,需要采取个性化的激励手段。     很多员工在工作中没有受到激励,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努力与绩效的关系、绩效与报酬的关系,以及他们得到的报酬与实际想要的报酬之间的关系。如果想要激励员工,就必须强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员工激励应注意的问题     1、激励不等于奖励     很多管理者简单地认为激励就是奖励,因此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往往只片面地考虑正面的奖励措施,而轻视或不考虑约束和惩罚措施。从完整意义上说,激励应包括激发和约束两层含义,奖励和惩罚是对立统一的。激励并不全是鼓励,它也包括许多负激励措施,如罚款、降职、淘汰激励等。         在每个企业中,员工都有各种各样的行为方式,但其中有部分行为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对希望出现的行为,公司可以采用奖励进行强化;对不希望出现的行为,按照激励中的强化理论,可采用约束措施和惩罚措施,即利用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控制技术,如批评、罚款、淘汰等,来创造一种令人不快或带有压力的条件,将员工行为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上。     2、精神激励不容忽视       提到员工激励,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物质激励。许多管理者认为:员工上班就是为了挣钱,因此金钱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最有效工具。有些管理者一味地认为只有奖金发足了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不少企业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反倒贻误了组织发展的契机。美国管理学家皮特指出:“重赏会带来副作用,因为高额的奖金会使大家彼此封锁消息,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不会正。”             客观看待和正确理解员工的需求,尊重他们的正当需求是激励的基础,是激励的出发点。如果对于员工的需求和价值观理解错误,那激励也就无从谈起。事实上人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美国的一项有关激励因素的研究表明,员工把经理对其某项完成工作的赞扬列为所有激励中最重要的。但不幸的是,在这项研究中,58%的员工说管理者一般不会给予这样的表扬。可见企业不能仅用物质来激励员工,精神激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平均分配等于无激励    有的企业在建立起激励制度后,员工不但没有受到激励,努力水平反而下降了。原因是没有辅以系统科学的评估标准,最终导致实施过程中的“平均主义”,例如评优中的“轮庄法”、“抓阉法”等等,打击了贡献大的员工的积极性。奖金本来是激励因素,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使员工产生不满意感,反而抑制和消减了员工的努力水平。   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是孤立的,应当与企业的一系列相关体制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其中,评估体系是激励的基础,有了准确的评估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在激励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公平原则,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受到了公平对待,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否则激励会产生负面效应。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1、建立科学的、公正的激励机制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薪酬福利和工作环境等,这些因素对于不同文化的企业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在制定激励制度时要体现科学性,企业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不断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GE的奖励制度使员工们工作得更有效率,也更出色,其秘诀是只奖励那些完成了高难度工作指标的员工。此外,有研究表明,要让奖金真正地发挥激励作用,那么奖金的金额至少要高于被奖励者基本工资的10%。     激励必须公正,激励制度一定要体现公正的原则。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要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通过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对待,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态度。因此,企业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     2、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重     对于一些工作表现比较突出的优秀员工,我们完全可以采用精神激励的方法,给予必要的荣誉奖励。例如,管理者可以向干得好的员工表示祝贺,最简单的方式是说一句“干得不错”;或者写一张手写的条子或一封电子邮件称赞员工的行为,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认可。对于渴望社会赞同的员工,管理者可以公开对他们的成绩表示认可,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也可以设计一定的级别和头衔并创造出足够的层次,以便让员工一次又一次地提升。为了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激励,管理者还可以召开会议来表扬那些有成效的团队。     世界著名化妆品企业Mary Kay公司,每年都要为当年的销售状元举行一次集会。专门租借一个体育场召开表彰大会,请一个演艺明星,让销售状元和明星同乘一辆车徐徐进入会场。与此同时,全场的员工一起大声呼喊销售状元的名字。这种至高无上的荣誉感激励着其他员工向着销售状元的目标努力。在美国的Fine Host公司,其激励措施之一是把工作出色的员工的名字张贴在公司大楼内,为受到奖励的员工颁奖时,大张旗鼓地宣传。           3、综合运用工作激励和参与激励     工作本身具有激励力量,没有人喜欢平庸,尤其对于那些年纪轻、干劲足的员工来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成功的满足感,比实际拿多少薪水更有激励作用。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灵活运用工作激励。为了更好地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管理者要进行“工作设计”,使工作内容丰富化和扩大化,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此外,还可通过员工与岗位的双向选择,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选择权。尽量把员工放在他所适合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一下工作以增加员工的新奇感,培养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毫无疑问,很少有人参与商讨和自己有关的行为而不受激励的。因此,让员工恰当地参与管理,既能激励员工,又能为企业的成功获得有价值的知识。通过参与,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管理者要根据员工的要求,适当进行授权,让员工参与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工作,一方面是对员工的培养和锻炼,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员工满意度。     韩国精密机械株式会社实行一种独特的“一日厂长制”管理,即让员工轮流当厂长管理厂务,一日厂长和真正的厂长一样,拥有处理厂务的权力,若一日厂长对工厂管理、生产、工人工作等方面有意见时,记录在工作日记上,让相关部门员工收阅,部门主管依照批评意见纠正自己的工作。这一制度实行后,大部分员工都当过“厂长”,工厂的向心力因此大为加强,实施当年即为工厂节约成本300多万美元。     4、对员工分层次进行激励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企业的不同层次的员工对于激励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很多企业在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求进行认真的分析,“一刀切”地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   从事简单劳动的员工,创造的价值较低,人力市场供应充足,对于他们采用物质激励是适用的和经济的,采用物质激励会更有效。相反,高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自于内在精神方面对成就的需要更多些,而且他们是企业价值的重要创造者,公司希望将他们留住。因此公司除尽量提供优厚的物质待遇外,还要注重精神激励和工作激励,如优秀员工奖、晋升、授予更重要的工作、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以及尽量提供有挑战性的工作来满足这些人的需要。      5、了解员工需求,实施个性化激励     在管理实践中,如何对企业中的个人实施有效的激励,首先是以对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要想激励员工,必须了解其动机或需求。管理者首先要明确两点:一是没有相同的员工;二是在不同的阶段,员工有不同的需求。对于不同的员工应当考虑个体差异,具体分析,找到激励他们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例如,年轻员工比较重视拥有自主权及创新的工作环境,中年员工比较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及事业发展的机会,年龄较大的员工则比较重视工作的稳定性。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员工则更注重企业和自身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力。     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需求,一个特定的员工在不同的时期、环境也是有不同需求的。这些需求主要是受自身的愿望变化、自身工作与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时尚的变迁、家庭的直接或间接需求等因素影响的。由于影响员工需求的因素很多,而且既可以独立变化,又可以交叉影响变化,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员工的主导需求,才能进行有效的激励。     6、奖惩并用,引入末位淘汰机制     激励之有效,原因在于人们在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就会对事情的成败分外关注,而趋利避害的本能会使面临危机的压力转变为动力。可以想像,人们在降低收入、失去工作等威胁面前,定会发奋工作。末位淘汰制是为提高组织的竞争力,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对员工进行合理排序,对排名在后的员工,按一定的比例或数量进行调岗、降职或辞退。其目的是通过对末位的强行淘汰来增强员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以达到推动组织的整体进步。     许多企业对于绩效考核的分布有着硬性的要求,如伊莱克斯公司规定,绩效考核中得9分、10分的人不能超过10%;得2分的人不能低于5%,这部分人要进行改进;得1分的人小于5%,但不能是0,这部分人肯定要淘汰。韦尔奇也奉行自己的活力曲线,每年都要求GE公司的领导对他们领导的团队进行区分,必须区分出哪些人是属于最好的20%,哪些人是属于中间的70%。哪些人是属于最差的10%,表现最差的员工通常都必须走人。末位淘汰要和考核制度紧密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人力资源管理是运用科学的手段、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激励体系,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4. 如何做好农村党建工作

乡镇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胜利完成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关键是要把农村党组织建设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到位。当前,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普遍存在队伍老化、文化水平偏低、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从大坡镇的情况来看,全镇农村党员中年龄60岁及以上的占21.2%,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62.4%。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农村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员队伍中思想发生了变化,一些党员思想境界不高不起作用,一些党员素质能力不强起不了作用,一些党员长期外出失去了作用,一些党员品质不佳起了消极作用。这些都成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问题。
  (二)党员教育治理方式滞后,效果不理想。一是开展活动少,活动方式单调。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开展党建活动存在被动应付现象,开展党建活动的次数普遍较少。平常组织活动时除了开会就是学习,活动缺乏生动性、趣味性,造成一些党员对参加组织活动比较反感,对过组织生活毫无爱好,更谈不上取得多少实效。二是相当一部分总支部的下设党支部由于无阵地、无经费,无热心党建工作的负责人,开展党建活动不积极、不主动,党组织对党员凝聚力和吸引力下降。
  (三) 村级班子关系不够协调。个别村级班子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出现“两委”争权、独权、揽权、越权、搁权等现象,“两委”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削弱了整体战斗力。个别村级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难落实,村内一些重大事项都由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说了算,班子成员互相猜疑、不团结,难以形成合力。
  (四)机制体制尚未完善。近几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新农村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变,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也取得了不少突破,村级办公场所和办公条件有了较大改观,村级工作制度和村民议事规程也相继得到制订和完善,但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个科学的机制,一个顶用的管理办法,没有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和施行,没有得到较好的监督执行,使得村级工作运行机制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有了折扣,也滋生了一些干部腐败的现象和个人乱作为的行为,引发了一些人民群众内部矛盾,挫伤了一些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二、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对策
  (一)强化教育治理,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在新形势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党员的教育方式要与时俱进。要坚持分类施教,针对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职业、职务、年龄、经济和生活状况,不断探索党员的教育治理方式,制定合适的教育规划。一是要对农村党员高看一眼。农村党员是我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量众多,承担的任务艰巨,他们在农村中的具有威信,同时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其他党员无法替代的。我们要尊重农村党员的党性、奉献精神和工作热情,并在此基础进行农村党员的教育。二是要结合农村党员的优势开展教育。要找到并利用农村党员的优势和特殊性,扬长避短,达到教育的目的。要以农村党员的特点和优点为教育的起点和突破口,根据农村工作的实际出发,理解农村党员的经验和方法,制度教育计划并付诸实施。三是为农村党员量身订做制定合适的教育规划。党员教育是为党员服务的,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平等的态度下,从农村党员的实际出发,制定专门针对农村党员的教育规划势在必行。实事求是地了解农村党员的具体情况,因农村党员的“材”施合适的“教”。
  (二)拓宽发展党员渠道,提高农村党员质量。制定农村基层发展党员规划,拓宽源头,明确标准,严格审批,保证农村党员的数量与质量,有效地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注重从农村青年“双带”能手、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年青妇女、新进村委会成员等六个群体中发展农村党员,按照群众口碑好和对党的认识好、自身致富能力强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思想政治素质高和文化技能高的“两好两高两强”标准建立发展对象名册,跟踪培养,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注重保证党员的质量,在发展党员程序上严格把好“五关”,坚持“五个不准”。实行共产党员承诺制,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对履行公民义务、带头发家致富、维护社会稳定、坚持移风易俗、遵守村规民约等作公开承诺,认真践行。同时,开展党员联系村务设岗定责活动,把党员可做、会做、需做的事情,如群众纠纷调解、村情民意反馈、帮扶困难户等岗位设置为党员先锋岗,党员 带头 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带头学用农科技术,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带头完成支部布置的任务,让党员在农村工作中“有职有位、有岗有责”,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三)理顺领导管理体制,规范好村级工作运行机制。正确处理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充分保障村委会依法行使职权,通过建立健全村“两委”成员岗位责任制度、村“两委”成员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村委会定期向村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村务党务公开制度、党员议事会制度等,进一步规范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工作,形成顺畅的工作体系。理顺村级配套组织建设,把村委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组织、共青团、妇代会等组织建设好,重视党小组、村民小组和治保调解组织的建设,积极引导它们依照各自的章程和规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发挥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整体合力。
  (四)建立完善村级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激发村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一是落实村干部的报酬待遇。将村干部的报酬与工作绩效挂钩,对业绩突出的村干部给予重奖。建立比较稳定和完备的村干部报酬待遇落实以及正常增长机制,使村干部在职有盼头、工作有劲头、离职有靠头。合理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和保障水平,将生活补贴、医疗补贴、救助金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对离任村干部给予补助,任职时间短的可一次性补助,任职多年的可按档次月发放生活补贴。二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党组织自身关怀的能力。村级集体经济是基层组织发展的物质基础。镇、县直各部门一定要加大帮村扶贫工作力度,切实帮助村集体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好发展规划,并从项目、资金、技术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优化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只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了,才有经济实力改善党员生产生活条件,只有基层党员的生活宽裕了,才能更加支持和拥护村党组织的各项工作。通过壮大集体经济,既能够提高村级组织解决自身关怀的能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也可以从中解决部分基层干部的报酬,缓解财政的巨大压力。 三是实施困难党员、老党员重点救助工程。除了政府的力扶助,同时建立从市场和社会筹集扶贫资源的制度,多渠道筹措帮扶资金,采取财政拨一点、留存党费拿一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捐一点、社会单位筹一点等多种途径,设立党内关爱扶助金,对老党员因病、因残、因灾、因祸或年老体弱一时难以解困、基本生活受到影响的党员以及需要助老、助学的特困党员家庭等及时进行救助。四是加大对缺乏资金的党员的创业扶持力度。成立党员创业服务中心,为自主创业的党员、困难党员在选择项目和资金扶持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照顾。财政、民政、计委、工商、税务、农业等部门要研究制定党员创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办法,积极探索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支持农村党员发展增收项目,有重点地对农村党员进行扶助。

5. 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几种有效方法

   
实践证明,对员工进行赞扬、表彰能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工作热情。但这里说的赞扬、表彰可不是评选本月优秀之星那样简单,更有效的对员工进行赞扬、表彰的方式有以下五种:
1、请求他们的帮助
在这里,问题的关键就是应该让请求与工作职责基本或者完全没有关系,并将其当作个人对个人的帮助。我曾经参加过一场关于是否进行裁员的内部会议。在会上我提出了取代裁员的其它选择,但并没有获得大多数成员的支持。在回到工厂的时间,即将进行裁员的消息已经是人人皆知了。就在全厂会议之前,一位员工问我:这么说,要裁员了,不是么?我并没有证实这一点,他也明白。我说道:我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大家。你觉得应该怎么说?
他想了想,然后说道:只要告诉大家你尽力了。然后谈谈我们离开后应该去哪里,就可以了。
实际情况真的就是这么简单?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后来,他告诉我,知道领导愿意了解自己的想法并采纳作出的建议所意味的分量究竟有多重了。
2、询问他们的观点
就以一名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组织能力的人力资源部门员工为例来说。领导者首先应该说的就是:对于你的组织能力,我是非常佩服;我们真希望能克隆你,这样工作就轻松多了。接下来,就可以询问她对于仓库工作的优化提高、招聘新员工所涉及文书工作的简化调整以及其它部门数据收集处理工作的合理有效性等问题是否有自己的观点。这样做,我们不仅可以获得出色的创意,而且还会意识到相比简单的说哇,你真棒以外,还存在更有效的方式来发掘员工潜在的技能和能力。
3、授予他们非正式领导权
对于领导者来说,授予员工临时团队的非正式领导权会带来很大的好处。想象一下,如果老板对你说:现在工作实现是太忙了......我们在客户方面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如果不解决掉,就会导致客户流失。你能不能找几个人,帮我进行处理?,这将会带来多大的动力。 对于领导者来说,授予员工非正式领导权意味着对技能和判断力的信任。更重要的任务、更高的隐含赞誉会更大地提高他们的自尊。
4、双方合作开展工作
对于老板来说,与员工天然就是不平等的。因此,发掘员工价值(尤其是对于公司的独特价值)的有效方法,就是双方共同合作来一起完成任务。
很多年前,老板曾经对我说:为了提高自己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我想参加演讲会培训。你愿意和我一起参加么?这对我们都有好处......他的请求让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想到自己总有一天也会成为需要出色演讲技巧的人带来了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当然,领导者所选择的项目并不一定需要是工作之外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所做事情需要是平等参与的,而不存在老板与员工的差别。毕竟,不平等就会导致离心离德,而平等就意味着全面提高。
5、学习价格线公司的做法
对于领导者来说,可能会对员工选择的奖励将是多么简单而感到惊讶。
归根结底:对于领导者来说,口头表扬员工的激励效果会是非常大,但含蓄赞美的效果则会更好。寻求帮助和建议、将员工放在领导岗位上、忽视等级差别共同协作。所有这一切都属于发掘员工真正价值的出色途径。
还有的就是表现出自己的绝对信任这是所有表彰中的最高等级。

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几种有效方法

6. 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如何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一、目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工作缺乏紧迫性。从基层一线党支部及基层党员的实际状况来看,绝大多数基层党支部还是能够按照部局、总队和支队级党委的工作要求,将党建工作置于队伍建设的核心地位,抓好、抓实。基层广大党员官兵也能够做到立党为公,在本职岗位上以共产党员的标准,尽心尽责地工作。但从基层党建工作与提高队伍素质的密切联系来看,一些单位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本单位内部如何开展好党建工作的分析研究不多,把党建工作的好坏与党员队伍不出问题划上等号、挂起钩来的现象还比较常见。
(二)形式缺乏时代性。从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情况来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工作形式仍然较多地沿用过去传统的老方法、老模式,并没有很好地结合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更没有把解决基层党员队伍的思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未能积极地探索和建立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
(三)内容缺乏针对性。从基层党员教育的内容和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来分析,一些基层党支部在抓党建工作和党员教育管理上,过多地呈“粗放型”状态,对本单位党员思想状况缺乏一个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习惯于“大囫囵式”教育,工作往往较缺乏针对性、有效性。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不够深。表现为有些单位在思想认识上存在“重业务,轻党建”,在抓党的建设上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认为:只要把业务工作完成好了,其它工作也自然而然会上去。因此,往往把工作精力都投入到了业务工作的完成上,本该抓队伍建设、抓党建工作的时间无形中被挤占了。还有的单位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硬任务,而党建工作是软指标、软任务,不能立竿见影,一旦上级部门来检查,只要突击一下就行了。
(二)对党建工作的制度落实不够严。表现为一些单位在抓党建工作制度的落实上,只停留在制度上墙、做表面文章上,存在“党员教育活动形式大于效果”的错误认识。有的单位认为:只要按照上级布置的工作要求,开展几项教育活动,完成党建工作上必须要做的“规定动作”就可以了。还有的单位认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只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关键要靠党员自己。长此以往,由于缺乏很好地检查和督促,基层党员的积极性也有所减退,本该自己写的体会被网上抄袭所替代,本该一次很好的党性教育成了一次“走过场”的教育。
(三)抓党建工作的机制不完善。表现为有些单位和领导对基层党建工作缺乏一种常抓不懈的责任心、坚韧性和紧迫感,存在“党建工作可深可浅、党员教育管理时松时紧”的问题。有的单位认为:基层党建工作无非是在组织管理系统上能有所记载、反映就行了,基层党建工作就算到位了。有的则认为:现在的党员教育管理,只能在口头上说说,党员的“出口”机制要真正实施很难。即使某位党员对自身的要求与一般群众相等同,但只要没有违法违纪的事情,可以“睁一眼,闭一眼”,对党员教育管理缺乏必要的信心。
三、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一)抓住关键,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是从“重业务轻党建”的观念转变到“抓党建、促发展”上来。要使基层领导牢固树立“抓党建不离中心工作,抓业务不离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把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同步进行,做到同部署、同要求、同检查、同考核,并把业务工作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以党建工作促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二是从“抓队建轻党建”的观念转变到“抓党建,带队建”上来。要使基层领导进一步牢固树立“抓党员队伍素质是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关键”的观念,切实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放在核心位置,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积极探索党员队伍建设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逐步建立党建工作的新机制。三是从“党建工作只是务虚”的观念转变到“党建工作思想务虚与工作务实相结合”上来。党建工作从面上看,的确有很多工作都是无形的。但从本质上说,却与其它工作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如干部的任免、考核、教育、监督,离不开党组织的保证作用,激发官兵的工作激情,调动积极性,更离不开党组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等等,为此,在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信心,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目标,使党建工作由虚变实。
(二)以人为本,提升素质,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员的综合素质。党的基层组织是由一个个党员组成的,基层党组织先进与否,基层党员素质是决定因素。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广大基层党员既是党建工作的对象,又是党建工作的主体,更是基层党组织的构成元素,因此必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基层党员素质。一是着力提升党员的道德素质。古语曰: “德者,才之帅也,国之基也”,“有才无德,其行不远”。无数案例表明,一个人有德无才,可能干不成大事,但也不会坏大事;无才无德,坏事也坏不到哪里;最怕是有才无德,不仅能坏事,而且会坏大事。因此,提高基层党员素质,必须把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在党员中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修养,使党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二是着力提升党员的政治素质。政治责任是一个人的政治方向、政治主张、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的综合表现。对基层党员而言,提高政治素质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崇高的理想信念,牢固的宗旨意识,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三是着力提升党员的理论素质。对于基层党员来说,理论素质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掌握上。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复杂形势下不迷失方向;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才能更有效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更加贴近老百姓的要求。
(三)创新方法,完善机制,进一步提升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水平。一是完善学习教育机制,增强学习力。党员的理论素质、业务素质,是党员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这种素质的提高,除了靠党员自身的勤奋学习、自觉实践以及不断积累总结外,基层党组织在这方面也有许多工作要做,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的学习机制就是其中之一。一要坚持和完善学习制度,健全学习体系,落实学习计划,提高学习质量,注重学习实效。特别是制订好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实行党员教育培训目标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责任制,分工负责,形成合力。二要不断拓宽学习教育途径,丰富学习教育形式。包括正面教育、互动教育、自我教育、典型教育、集中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三要强化党员学习培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把党员参加学习的情况作为党员评议的重要依据,切实改变学与不学一个样,学深学浅一个样的状况。二是完善全自我评价管理机制,增强自省力。要进一步完善自我评价管理机制,通过组织的关心和引导,使基层党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建立健全党员思想和行为表现的自我评价管理制度,包括:查党员思想上是否树立了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查党员政治上是否树立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查党员纪律上是否模范地遵守了党章党纪;查党员工作上是否起到了岗位示范作用;查党员作风上是否保持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三是完善组织生活机制,增强驱动力。要进一步完善组织生活制度,让每个基层党员按党章的要求参加严格的组织生活,使党员能够经常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先进党员的要求。要落实党员目标管理制度,上级联系下级,及时了解党员思想、工作、作风情况,有针对性地作好工作;要树立党员严守党纪,增强组织观念,遵纪守法的观念,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及其他形式的学习教育,帮助党员明确做一个合格党员在纪律和法规方面的具体要求;党组织在政治上、生活上和工作上要支持帮助党员,增强党员对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从而强化从严治党的自觉性。四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增强生命力。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建立和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遵循民主平等、公开公正、实事求是等监督原则,落实相关规定。一要严格党内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扩大党内民主,增强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一个党员自我约束的良好氛围,以体现和促进党员先进性。二要拓展监督渠道,大力创新和广泛应用党外监督约束机制,把党外监督、专门监督和群众监督等有机结合,使党员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处于严格的外部监督之中。三要强化廉洁自律,要求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尤其是要将开展党性分析的做法制度化,定期开展,保持队伍的生命力。五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增强创造力。建立健全党员激励机制,是促进基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动力,对唤起党员内在动力,激发、引导党员的思想行为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党员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需要。激励机制的运用,首先要实现激励形式的多样化,积极为党员创造环境条件,为党员发挥先进作用搭建平台;其次是实行目标激励,要根据实际将责任目标落实到人,并通过定期检查,民主评议,督促党员履行义务;再次要以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为标准,认真组织开展好优秀党员评比活动,促使更多的基层党员积极向上,奋发工作。

7. 怎样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如何挖掘人的潜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这是每个管理者苦苦思索与追求的。在实行这一目标时,人们谈的最多的话题,就是激励手段。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人们采取较为普遍的方式与手段是根据绩效,给员工以相应的奖金、高工资、晋升、培训深造、福利等,以此来唤起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的确,高工资、高奖金、晋升机会、培训、优厚的福利,对于有足够经济实力、并且能有效操作这一机制的机构与企业来说,是一副有效激发员工奋发向上的兴奋剂。但如果在企业发展的初期、或一些不具备经济实力的单位,又如何进行激励呢?还有在执行高工资、高奖金、晋升、培训、福利机制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分配不均、相互攀比,所引起的消极怠工等副作用时,又如何评价这些手段和处理这些关系呢?高工资、高奖金、晋升机会、培训、优厚的福利是激励的唯一手段吗?是否还有别的激励途径与手段更完美呢?有,那就是包容与信任!其实,最简单、最持久、最“廉价”、最深刻的激励就来自于包容与信任。 激励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建立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吸引并留下优秀的人才。但作为包容与信任这么一个并不深刻的激励手段,为什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呢?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对人性的曲解,美其名曰人是贪婪的、自私的。因此,更多的人往往不愿往更深处去开采、去挖掘。只有靠物质与利益的诱惑来获取彼此利益的平衡与共享。其实,高工资、高奖金、晋升机会、培训、优厚的福利等手法只是满足人性最初期,最原始的本性。能唤起人最光辉、最有价值、最宝贵的忠诚与创新还是包容与信任,这是不能被冷落更不能放弃的最好的绿色激励。 人的激励机制粗浅的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资激励、荣誉激励、个人价值激励。 个人价值的激励则是人的最高追求,也是最成熟的境界。这种激励就是信任。信任,通俗的讲,就是是否把人当人看。包容即是体谅、理解和唤醒人内心良知的工具及过程。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对多次与己为敌并设法杀害自己的王佐的包容,最后唤起王佐的良知,以致王佐砍断臂膀、施苦肉计、深入虎穴这个流传千古的美谈,就是最好的例证。 人,最重要的不是他是什么,而是你把他当作什么。你给他信任多少,他就会给你回报多少。关键是你对他的导向。你的沟通、你的行为、你的认识、你的习惯而形成你固有的用人文化。一个对他人总不放心的人,最终是孤独、孤立而失望的。 有一副讽刺调侃人事制度的对联是这样写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如果把它看成一副哲理性的对联又何尝不是呢?“说你行,你就行”,这就给了你信任,有了信任,你自然也就有了信心。工作过程中,即使有了错误,也会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嘛。“说不行,就不行”,这就人为的给人下了一个定论,把人给封杀了。现实生活中这种成就人与遏制人的例子彼彼该是。其实人的潜力,不要说别人难以知道,就连自己也是不清楚的。谁也不能给谁下一个绝对的好与坏、能与不能的定论。当然,信任不是独立的。信任必须与包容形影相随。否则,信任就缺乏根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有过失,就倍加防范,就悲观的认为这是人的本质,这是不公正的。用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半杯水”的理论来面对人的弱点,那岂不是对人最好、最高的奖赏与鼓励?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被人理解、得到人的宽容和尊重,更能唤起人的热情,唤起人的自尊,更加让人难忘呢? 当然,给人以信任,不是无原则的不管,信任不是放任,有问题不能视而不见,以及盲目的理解与认可。这也就是目前最时髦的讲法,授权不等于放权,放权不等于弃权,对问题必须敏锐的去发现、去防范、而且要去寻找问题,再把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千万别被人看成是好欺骗,好糊弄的“慈善组织”。这样的“包容”不是包容,是纵容、是无能,也是滋生腐败与个人邪念的温床。看什么都是问题,好象什么人都值得怀疑,不行;看不到问题,什么都随他去,更不行。要敢于看到问题,并准确判断其本质,然后,不要大惊小怪,恰到好处的予以扭转和斧正,多一些理解,再多一些理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信任他人,不仅能有效的激励人,更重要的是能塑造人,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氛围中,彼此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思维空前的放松与活跃,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这样的境界里,人性的本能驱使自己要维护这方相互信任的净土,让每一个不光明的念头的出现时,都会让人觉得格格不入、自惭形秽。使其成为一种文化。这种境界是物资激励无法达到的。要承认,物资收入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人有被尊重的需求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什么叫尊重?被人肯定,被人信任,受人爱戴;什么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难道仅是高额的工资?金钱是可量化的财富,受人爱戴是无法用钱购买的,也是无价的。物资能换取人的工作干劲,但换取不到人的忠心与真诚。 激励,这么一个让很多人苦恼的话题,其实,很容易用自己的博大和睿智来诠释。

怎样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8. 如何有效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

实践证明,对员工进行赞扬、表彰能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工作热情。但这里说的赞扬、表彰可不是评选本月优秀之星那样简单,更有效的对员工进行赞扬、表彰的方式有以下五种:
1、请求他们的帮助
在这里,问题的关键就是应该让请求与工作职责基本或者完全没有关系,并将其当作个人对个人的帮助。我曾经参加过一场关于是否进行裁员的内部会议。在会上我提出了取代裁员的其它选择,但并没有获得大多数成员的支持。在回到工厂的时间,即将进行裁员的消息已经是人人皆知了。就在全厂会议之前,一位员工问我:这么说,要裁员了,不是么?我并没有证实这一点,他也明白。我说道:我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大家。你觉得应该怎么说?
他想了想,然后说道:只要告诉大家你尽力了。然后谈谈我们离开后应该去哪里,就可以了。
实际情况真的就是这么简单?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后来,他告诉我,知道领导愿意了解自己的想法并采纳作出的建议所意味的分量究竟有多重了。
2、询问他们的观点
就以一名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组织能力的人力资源部门员工为例来说。领导者首先应该说的就是:对于你的组织能力,我是非常佩服;我们真希望能克隆你,这样工作就轻松多了。接下来,就可以询问她对于仓库工作的优化提高、招聘新员工所涉及文书工作的简化调整以及其它部门数据收集处理工作的合理有效性等问题是否有自己的观点。这样做,我们不仅可以获得出色的创意,而且还会意识到相比简单的说哇,你真棒以外,还存在更有效的方式来发掘员工潜在的技能和能力。
3、授予他们非正式领导权
对于领导者来说,授予员工临时团队的非正式领导权会带来很大的好处。想象一下,如果老板对你说:现在工作实现是太忙了......我们在客户方面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如果不解决掉,就会导致客户流失。你能不能找几个人,帮我进行处理?,这将会带来多大的动力。 
对于领导者来说,授予员工非正式领导权意味着对技能和判断力的信任。更重要的任务、更高的隐含赞誉会更大地提高他们的自尊。
4、双方合作开展工作
对于老板来说,与员工天然就是不平等的。因此,发掘员工价值(尤其是对于公司的独特价值)的有效方法,就是双方共同合作来一起完成任务。
很多年前,老板曾经对我说:为了提高自己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我想参加演讲会培训。你愿意和我一起参加么?这对我们都有好处......他的请求让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想到自己总有一天也会成为需要出色演讲技巧的人带来了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当然,领导者所选择的项目并不一定需要是工作之外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所做事情需要是平等参与的,而不存在老板与员工的差别。毕竟,不平等就会导致离心离德,而平等就意味着全面提高。
5、学习价格线公司的做法
对于领导者来说,可能会对员工选择的奖励将是多么简单而感到惊讶。
归根结底:对于领导者来说,口头表扬员工的激励效果会是非常大,但含蓄赞美的效果则会更好。寻求帮助和建议、将员工放在领导岗位上、忽视等级差别共同协作。所有这一切都属于发掘员工真正价值的出色途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