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辅导

2024-05-18 12:20

1. 心理健康辅导

 心理健康辅导
                         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工作者,建立和健全心理保健体系,维护对方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目的 
         1、给予被辅导者情感支持。
         2、激励被辅导者摆脱生活困境的信心和勇气。
         3、让被辅导者更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
         4、让被辅导者学会管理自己,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5、纠正被辅导者的错误观念,提高其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水平。
         6、获得积极情感的体验。
          二、内容 
         1、耐心倾听被辅导者的倾诉,给予相应的安慰和鼓励。
         2、进行必要的心理测查。
         3、对被辅导者的理论学习进行辅导。
         4、对被辅导者的日常生活进行督促。
         5、进行现场演练以提高被辅导者的生活技能和情感体验水平。
         6、帮助被辅导者及时化解生活中遇到的困惑。
          三、分类 
         心理辅导模式是体现某种心理辅导思想、目标定向、促进其心理辅导功能发挥的操作思路。心理辅导基本模式的确立是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心理辅导模式的分类会因为不同学派的理论、不同技术、不同的服务对象而有所不同。
         根据在心理辅导中采取的技术和理论可以划分为:个人中心辅导模式、心理分析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交互分析治疗模式等;
         1、按学科划分有:医学(生理)模式、教育学模式、心理学模式;
         2、按服务的对象和目标不同,还可以分为:障碍性心理辅导模式、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
         (1)、障碍性心理辅导模式是针对有心理障碍、患某种心理疾病,并已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学习的辅导对象,其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心理辅导来克服障碍、缓解症状、恢复心理平衡,因而障碍性心理辅导模式具有矫治功能;
         (2)、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是包括正常个体在内的心理服务,其目的是通过心理辅导,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改善适应能力。因而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具有预防功能;
         (3)、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是针对所有发展中的个体,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圆***满地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完善。
          四、学校心理辅导 
         学校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学校心理辅导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学习辅导
         学习辅导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辅导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如认知技能、知识障碍、动机,情绪等)进行辅导;狭义的学习辅导是对学生经历了学习挫折和困难时产生的心理困扰和行为障碍进行辅导。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意义上讲,广义学习辅导更具有积极意义,它符合学校心理辅导以发展性目标为主的精神。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学习辅导与现时家长请“家教”帮助孩子“补缺”或“加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也和教师课后对学生进行辅导有区别,但后者是学习辅导的一小部分。学习辅导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技能、学习动机、学习情绪与学习习惯进行训练与辅导。
         人格辅导
         这里的人格是指与个人对己、对人、对事方面的个性心理品质。它着重对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的自我调适、意志品质、人际交往与沟通,以及群体协作技能进行辅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
         生活辅导
         它主要是通过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日常生活技能辅导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技能。这对于学生将来获得幸福而充实的生活具有潜在的影响,同时对他们发展个性、增长才干、提高学习效率也具有有力的迁移作用。
         职业辅导
         升学与择业是人生发展的必然过程,是事关个人前途的重要事件。职业辅导是为学生未来的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职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为今后顺利地踏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存在着一些“非智力因素”,影响、制约着学生的学习。1991年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德·赛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秉承“非智力因素”的概念而提出了情商(英文缩写EQ)这一术语。
         何为“情商”?即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默的品性、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同情和关心他人的善良、善于与人相处、把握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等等。简言之,情商是人的情感和社会技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用以表示人的认识自身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水平。从心理学角度讲,则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求知欲望、学习热情、成就动机、坚持性、独立性、自制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都是情商的表现,属于动力系统。
         近年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情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智力因素相比,非智力因素的矛盾更为突出。也可以说,积极的情商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情商的培养则越显重要。另外心理健康也属于情商的范畴。健康的心理一般有以下几个标准:乐于学习和工作;情绪适当;乐于交往;接纳自己别人;性格健全、行为正常。
         学习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主要对象是因心理问题而引起的学业不良的学生。研究与事实表明,中小学生大量的心理问题,都与其学习心理有关。本文拟对情商(非智力因素)学生造成学业不良,提出积极开展心理辅导的几项具体措施。
         学业不良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引导使该种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内在的历程。
         严格地说,动机不能象兴趣、情感、意志、性格那样去培养。通常所说的培养动机,并不是指对动机本身的培养,而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或措施,去激发、转化和强化动机。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学业不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他们的能力更多为学习动机的不足所抑制。如何调动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机是一个关键。学习动机激发的途径主要包含外部动机激发和内部动机激发两个方面:
         (1)、 外部动机激发。首先,适当运用奖励和惩罚。奖励要与学业不良学生实际付了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感到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奖励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因为对学业不良学生而言,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微笑。惩罚包括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和取消某种喜爱的刺激(如取消娱乐活动等)。但若惩罚不当,非但不能改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引起学生产生对立情绪。
         其次,创设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目前教学中的弊端之一是过于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由于课堂竞争中优胜者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学生是竞争的失败者,因而更容易诱发学生学业不良学生的自卑、自暴自弃心理。因此,应通过创设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来激发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改进评分方法,采用鼓励性评价,淡化竞争气氛,用类似分层作业的方法提倡互助与协作,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协作,有效地调动学业不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2)、 内部动机激发。 内部动机激发的措施主要包括:
         1)、进行有效的归因训练。它有利于学业不良学生分析失败的主、客观原因。
         2)、帮助学业不良学生实现角色转换。
         3)、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
         4)、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胜任感。 激发可以产生学习动机,反复激发及创设各种条件,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可以转化为学习动机。激发、转化、强化三者轮流交替、相互影响,就会使学生学习动机得到加强、巩固,并持久地维持下去,始终发挥作用。
          五、实现渠道 
         1、门诊咨询
         即在心理咨询室坐等来访者上门咨询,一周集中固定时间进行
         若在咨询时间外有来仿者,也接受咨询。
         2、书信咨询
         即通过书信交流形式进行心理辅导。操作简单,运用方便,非常适合对自己的心理障碍有顾虑,比较胆小、怯懦的人群,这种咨询方式随时进行,及时回复。
         3、电话咨询
         公布办公室电话、与辅导对象通过电话进行沟通。
         4、专栏咨询
         专栏咨询是结合实际,通过广播、报纸等形式对群体的典型心理辅导进行解答。这可充分调动辅导对象共同完成。广播则可根据实际随时进行。
         5、团体心理讲座
         针对团体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当面集中指导和咨询。结合群体对象的实际开展团体辅导项目。
         6、网络心理咨询
         是指以网络为媒介,运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帮助当事人以恰当的方式解决其心理问题的过程:就目前而言,网络咨询务方式主要包括即时聊天软件(QQ,ICQ)、电子邮件(E—mail)、电子布告(BBS)个别或团体交谈等。
    ;

心理健康辅导

2.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师对于每一位来访者,都带有共情的心去聆听他们的每一个苦恼,他们就像是情绪垃圾桶一样,其实有的苦难不要憋在心里,只要把它说出来、痛哭一场就会还很多。
  
 健康是什么?
  
 老一辈人可能会说,就是身体健康。
  
 父母那一代可能会说,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心理健康提出: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
  
 ①智力发展正常
  
 ②情绪稳定乐观
  
 ③意志品质健全
  
 ④人格稳定协调(统一完整)
  
 ⑤自我意识正确
  
 ⑥人际关系和谐
  
 ⑦社会适应良好
  
 ⑧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就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的原则:
  
 必须要遵循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尊重与理解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性,个别化对待学生,促进学生整体性发展的原则。
  
 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一)精神分析理论
  
 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他是历史上赞誉最多和诋毁最多的人,观点是①无意识理论(潜意识)②人格结构论③泛性论。
  
 人格结构论:本我、自我、超我。
  
 宣泄疗法就是要通过痛快淋漓的倾诉,把心头的郁闷释放出来,从而恢复心理平衡,防止躯体和精神发生疾病。
  
 领悟疗法是指利用阐述、解释的方法来说明行为、情感和心理活动。
  
 系统脱敏法是讲放松训练和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焦虑、恐惧症状,如害怕某些动物、考试焦虑、社交恐惧、广场恐惧等。
  
 比如一个学生过分怕猫,在咨询中,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猫的事情;等习惯了再进一步给他看远远地关在笼子里的猫;接着伸手去摸;最后去抱猫,逐渐消除怕猫的情绪反应。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创伤事件后产生的恐怖症等。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首创了一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在这个举个例子,两个在操场大汗淋漓的打篮球的男生,一起回到教室,都很渴,然后看到了半杯水后的看法。
  
 男生A高兴地说,
  
 真好呀,还有半杯水呢!
  
 男生B很苦恼说,
  
 怎么只有半杯水呢?
  
 认知行为理论,简称“情绪ABC”。它是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A指诱发事件;B是指个体对诱发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信念。C是指事件发生后,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
  
 ABC理论认为,抑郁、焦虑、、沮丧等情绪结果C并不是由所发生的事件A直接引起的,而是由想法B引起的。
  
 因此,相同的事情不同的看法也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长此下去将最终导致情绪障碍和各种类型的神经症。

3. 心理健康培训内容

心理健康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社会环境的转变愈发迅速,可能会出现不能适应的情况,而造成心理压力。要培训人们提高环境的适应能力,缓解压力,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2)维护人格的健全和完整。现代人们容易受到各方压力,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培训要维护人格的统一于完整,培养人们自信、自强、自我肯定的心态。

(3)形成稳定的心态。心理健康培训要帮助人们形成积极的心理素质和稳定的心理结构,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4)形成良好的心理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培训要引领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道德品质,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个人和社会之间的互动。

心理健康培训内容

4. 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下:
(1)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
指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跳出以“我”为中心的怪圈,对他人要热忱、坦率、谦虚、友爱;要为人宽厚,能屈能伸,生活中不斤斤计较;能正确对待各种不公平的现象,能容人、让人、能冷静处事,能理智待人。

(2)挫折承受力与意志的培养
教育学生能承受挫折,经得起打击;培养学生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奋斗精神不因一时的挫折而消沉;在艰苦环境下不悲观、不气馁;能吃苦耐劳,能意志坚强地坚持工作、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

(3)健康人格的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定性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健康人格的培育,包括提高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良好的性格,形成广泛的兴趣,提高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掌握正确的心理防御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4)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教育
培养学生以社会需要为己任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正确地把个人需要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要具备自我认识,自我了解的能力,对个人的条件、气质、兴趣进行分析,确定切合实际的自我期望值和奋斗目标。

5.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辅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性心理教育等。

(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而言,包括学习适应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惧症、厌学等问题的咨询和调适;情绪问题,
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情绪的调节与辅导:常见行为问题,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行为的咨询与矫正,身心疾患,如神经衰弱、失眠、神经性强迫症等身心疾患的治疗和矫正。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

含义及目标
中国全民健心网首席专家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其目标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即育性、启智、强能、激力、健心、导行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6.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你知道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什么吗?很多家长对于心理健康内容并不知晓,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并没法做到结合孩子的心理去教育。我为大家搜集和整理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1  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2、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3、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4、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
  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转变,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令人堪忧。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备知识,更要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
  小学是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有必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社会观的形成。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2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2、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3、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
  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4、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
  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7.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自我充分实现的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人;适应良好的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人;适应与发展和谐统一的人是心理健康的人(对现实的有效知觉;自知、自尊和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在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心理健康既是一种适应状态,也是一种发展状态;心理健康作为一种整体的心理状态,反映出一个人健康的人生态度与生存方式。总之,心理健康的人在生活中多持一种积极的、开放的、现实的、发展的、辩证的、通达的人生态度。

二、中小学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校生活适应;自我概念问题;与青春期性心理有关的问题

三、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1)从根本上说,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都是人的心理现象,但二者处在人的心理现象两个不同的层面。心理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而心理健康则是一种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

(2)从心理素质的功能来看,心理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关系。

(3)从心理测量和评定来看,心理素质的测量常常包含许多心理健康的指标;心理健康的测量标准也包含许多心理素质的成分。

(4)从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与功能作用的统一性意义来看,心理健康只是心理素质的表现层面,即功能性层面。

(5)从总体上看,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本”与“标”的关系。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8.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安全感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可能会使其成为刚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2、规则
规则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规则是安全感的来源,规则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

3、被爱与价值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学到是非观念。
4、良好的家庭氛围
你必须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让孩子愿意和你沟通,有说话的欲望。交流和沟通是建立在彼此尊重、平等的基础上的。让孩子也养成这样的一种家庭氛围习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5、价值观的讲解
除了钱,我们能留给孩子未来最好的护身符就是一颗乐观、坚毅、从容的心,“性格决定命运”并不是一句空穴来风的鸡汤,教育孩子有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充满正能量,对生活充满热爱,敢于尝试的孩子总是能遭遇更多“好运”。
6、培养正确的兴趣爱好
孩子的当务之急是努力学习,学习依然是跨域阶级局限的必经之路,但若想把“勤奋”化为成就,还是离不开兴趣的指引与成人的鼓励。勤奋依旧是逆袭人生最重要的那张牌,而兴趣与鼓励则是勤奋的起点。培养正确的兴趣爱好,更有利于孩子的正确成长。
7、新的学习经验
现代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其心智能力的发展是其生理学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学习经验而形成的。从出生起,儿童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以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技巧、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