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的概念

2024-05-18 00:02

1. 经济管理的概念

经济管理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经济管理专业》是一门科学课程,专业主要面向在职从业人员,培养能胜任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工作和企事业单位实际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事综合及部门经济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

核心能力:综合及部门经济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比较全面地、系统地掌握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经济管理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经济应用文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社会经济调查和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能深刻地分析、有效地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专科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产业政策、投资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财政与税收、基层岗位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就业面向: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及经济咨询部门。

经济管理的概念

2. 外国经济与管理的介绍

本刊创刊于1979年1月,《外国经济与管理》的特点是内容新、信息多,集综合性、学术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于一体。本刊深受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企业管理人员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公务员的欢迎。

3. 外部经济理论的简介

这种理论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私人生产成本和社会生产成本、私人经济福利和社会经济福利并不完全吻合。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能消除外部不经济现象,政府必须对市场进行适当干预。

外部经济理论的简介

4.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的介绍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是国家级综合性经济刊物。是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央级综合性经济与管理学术月刊,创刊于1981年1月。

5. 外部经济理论的介绍

外部经济理论又称外部性理论,是研究外部经济性活动对福利的影响以及如何限制或利用这些影响的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的介绍

6. 外部经济理论的特点

70年代以前的外部经济理论由马歇尔和庇古创立,随后奈特、杜生贝、鲍莫尔、西托夫斯基和米德等福利经济学家作了补充和发展,其基本内容和特点有:①外部经济的定义、类型,认为外部经济是生产函数相关依赖的结果;②普遍采取比较静态的、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并运用了帕累托一般均衡分析中的最佳概念;③外部性与财产权的关系,认为财产权确定对解决外部性有重大意义;④以某种经济活动的社会影响和个人影响之差来计算外部性。70年代后的外部经济理论提出了非稳定情况下外部性问题和一些与生产力发展有关的问题,特别是有关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及其补偿费用的计算问题,丰富了外部性理论。外部经济是指厂商、个人、社会从某种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有利影响,而受益者原则上不必为此付费。该理论认为,某些产业由于外部性,厂商不能独享创新带来的收益,而且投资的风险很大,私人投资明显不足,这在新兴高科技产业最为明显。然而这些行业又往往具有战略性,其创造的知识、技术、产品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而政府要选择适当的高科技产业加以扶植,降低其投资的风险,吸引私人资本投入该行业,推动战略性产业的成长。

7.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的内容特色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注重研究深度和学术规范,关注经济现实,讲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刊主要组织刊发两类文章:一类是具有原创性的纯理论文章,强调理论创新、思想深度和思辨性;另一类是熟练运用经济数量分析技术和实证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有新的观点和发现的文章。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的内容特色

8. 外部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产业间存在外部经济效应,即一种产业对于另外一种产业的支撑效应,例如,如果半导体产业能够导致计算机、飞机等产业产生更高的生产力。这时就需要政府对能够产生强大外部经济效应的产业给予一定程度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