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次谐波变成方波是什么定理

2024-05-16 16:31

1. 奇次谐波变成方波是什么定理

1.谐波

定义:谐波是我们在信号处理中不需要的成分,它将导致信号波形失真。6Hz和14Hz是2Hz的3倍和7倍,因此它们是2Hz的奇次谐波。
方波:正弦波+奇次谐波≈方波
加的越多,越像方波。因此当我们以后再看到方波时,我们就可以大体上分析出,它是正弦波+奇次谐波。
也可以得出结论:突变的方波比平缓的信号,拥有更多的高频分量。

谐波的例子
1:一个正弦波经过一个放大器,出来后可能被削去了头部,变得更像方波了。这是因为放大器自身的原因,在放大过程中,引入了一些高频分量。
2:钢琴以及以及其他乐器同一频率的声音的主要区别在于,谐波不同,谐波丰富了声音。

2.带宽

定义:一个信号包含的主要频谱能量的频率范围。(不同应用中,定义不同)
人类说话用到的音频信号包含80Hz~7kHz,因此人类说话的信号带宽是7kHz。

错误定义:网络的带宽是1.4M/秒。这种表达是错误的,因为带宽只是指频带宽度,而并非传输速率。

电话公司限制模拟信号的带宽至3.2kHz,因为普通人说话的频率在300Hz~3.5kHz。虽然电话不能高保真,但是能满足通话质量要求。
调幅(AM)电台,带宽为5kHz,调频(FM)电台,带宽15kHz,因此调频电台被称为高保真。

3.数字信号

定义:1.只有两个值的模拟信号被电子硬件师称为数字信号;2.由离散且相互独立的数字组成的序列。
模拟信号产生数字信号:采样,利用模-数转换器的电子器件(ADC)。
为了保证采样后的点信号能够准确还原原来连续的模拟信号(看似我们小时候玩的,通过连点,能够画出一些动物),我们需要做到采样率大于模拟信号的频谱成分中最高频率的二倍。——奈奎斯特采样准则。

采样后的混叠:如果采样时没有按照采样频率二倍的法则,则会出现将不同频率的模拟信号表示为同一数字信号的现象,该现象严重影响了信号处理的准确性。
这也就是我们将一个非周期信号采样后,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的采样频率是否为其最大频率的二倍,因此我们需要考虑混叠现象,因此在频谱上出现了周期性变换的信号,其中某些信号就是原信号的频谱混叠

奇次谐波变成方波是什么定理

2. 方波的几次谐波以下对其波形贡献最大

对于理想方波来说,所有谐波都是需要的也是有效的。

但实际不能搅个理想方波出来,实际典型方波上升时间是周期的10%,
带宽近似值公式BW = 0.35 / RT (RT是上升时间),
那假设该方波的上升时间为周期的7%
那它的带宽就是0.35/0.07 =5倍的方波时钟频率,也就是5次谐波的频率。
就是说5次谐波以内的对波形有效,大于5次的贡献很小。

对于贡献大小的定义是谐波幅度高于理想方波中相同谐波幅度的70% 称为有效。

3. 为什么方波发生器要成为多谐振荡器?

多谐振荡器的“谐”为谐波之意。
因为方波含有非常丰富的谐波,因此,方波发生器要成为多谐振荡器。

为什么方波发生器要成为多谐振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