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业发展有何利和不利条件

2024-05-07 05:34

1. 日本工业发展有何利和不利条件

利:1.技术卓越,研发能力强。
    2.历史性(长期以来日本都是一个擅于吸收他国文化并加以改善的民族)
    3.产品质量高
    4.品牌效益(日本产)
    5.现今汇率有利于做进口(海外生产-国内消费)
    6.有团队精神(教育程度高,容易吸收,工作配合)
弊:1.缺乏原料(对海外依赖性极高)
    2.生产成本过高(特别是人件费,所以才有那么多日企在亚洲开厂)
    3.缺乏长期战略(日企一般目光都很短浅,而且老板大多数是理科出身,对情报不够敏感)
    4.缺乏研究资金(普遍小企业为了减少开支,开始紧缩政策,导致本来的强项越来越弱)
    5.现今汇率不利于出口(日本生产-海外销售)
    6.过分的集体意识(日本人整体缺乏主见,10个人中8个说黑,剩下2人跟着说黑)

等等等

日本工业发展有何利和不利条件

2. 纵观日本近现代史,其国家发展战略经历了“工业立国 科技立国 文化立国” 的演变,日本实行“科技立国

     C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二战,日本知道自己的科技远远不如欧美国家,于是开始学习他们的科技,进入80年代后,日本政府为了继续巩固其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依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开始重新调整其科技发展战略,提出了“ 科技立国 ”的战略口号,答案选C。    

3. 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海岸线曲折,多良港)。
A. 地域辽阔。
B. 人口众多。
C. 海岸线曲折,多良港。
D. 自然资源丰富。
正确答案选C。
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海岸线曲折,多良港,海上运输便利;不利条件是矿产资源贫乏和国内市场狭小。根据题意,故选:C。
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
本题考点: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地理意义。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经济的发展特点。
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太平洋沿岸带状工业地带)。主要有京滨、名古屋、阪神、濑户内和北九州五大工业区。这种工业分布被称为“临海型”工业布局,无论是原材料的进口还是工业产品的出口都极为便利,减少运输成本,而且日本优良港湾众多也为海运提供了便利。

日本工业虽然在二战中受到严重破坏。但是战后日本先后从美国等工业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确立了本国的技术体系,工业迅速发展。无论是轻工业和重工业,还是电子星系产业都形成完善的体系。

日本重视教育和科技创新,汽车,机床,机器人,计算机,金属冶炼等高科技行业在世界有重要的地位。劳动力资源丰富。日本地形狭小,人口众多,是世界人口密度很高的国家之一,劳动力资源丰富使使日本成为制造业大国。

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4. 中国与日本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对比

  学术型比较:
  对中日两国间的经济实力进行比较非常复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比较将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例如,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城市建设、市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已经接近日本,我国在航天技术等领域以及外汇储备方面甚至超过了日本,但我国在更多领域仍落后于日本。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日本现代经济制度、金融制度、法律体系、现代企业制度等已经相当完善成熟,而且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尽管目前由于财政困难导致日本的养老金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其基础并未动摇。而我国的现代经济制度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医疗与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要达到覆盖全社会的程度尚需时日。

  ●从发展阶段看,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目前城市化率高达70%以上,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几乎不存在差距,国内市场处于饱和状态。我国当前仍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城市化率仅为46%,而且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的农民购买力太低,广大的农村市场还没有完成启动。

  ●从产业结构上看,日本早已形成发达国家型的产业结构,不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第一产业已经下降至5%以下,第三产业接近60%。而我国现在农业就业人口仍占50%左右,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60%左右。

  ●从增长模式看,目前我国增长模式还比较粗放,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设备投资和出口牵引。日本则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已完成工业化目标,跨入了成熟阶段的门槛,早已结束“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粗放模式。

  ●从企业层面看,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企业就已相当成熟,拥有丰田、日产、日立、东芝、松下、新日铁等世界顶级企业,而且这些企业,当然也包括许多中小企业,掌握着众多的核心技术,形成了许多世界级品牌。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相比几乎无差距可言,所生产的产品如机器人、半导体、家电、汽车等甚至要超过欧美。而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世界顶级企业极少,世界顶级品牌甚至还没有出现。特别是我国的企业严重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企业大而不强。

  另外,日本企业在附加值高的研发领域和销售领域占有绝对优势,而我国企业的优势主要在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和组装领域。日本的出口产品从研发到生产、销售均可由日本企业完成,几乎可获得其利润的百分之百。而我国的出口产品60%左右是由外资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大多依靠进口,而且越是高端产品,对进口关键零部件的依赖度就越高。我国企业所得到的利润很低,相当一部分企业仅仅是人工费而已。

  ●从公害问题看,日本由于长期追求高速增长,结果导致环境的破坏和公害的泛滥,以至于在上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震惊世界的“四大公害诉讼”事件。我国现在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甚至比日本当时的状况还要糟。而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已不存在明显的环境问题。
  大众化比较

  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
  但是,从经济总量GDP来说,小日本是大中国的2-3倍。

  日本早在70年代就逐步进入了服务业为中心的“后工业化”时代,而中国甚至没有完成向工业化社会的过渡。
  中国目前是城镇化水平是40%,相当于50年代的日本,而那时的日本刚经历过二战,在恢复阶段。

  从工业结构上来说,现在中国大约只相当于日本40年前的水平。
  而且同样的资源和能源,日本人竟创造出比中国高出15倍的产值来。

  日本的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3.12%,而中国是1%,这意味着日本民族是一个富于远见卓识的民族。

  日本人中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已达到12人,中国仍是0。

  日本的恩格尔系数是22.3%,而中国目前城市为37.1%,农村为45.6%。

  中国的初级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00年的水平,落后100年;中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10年的水平,落后90年;高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20年的水平,落后80年。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教育经费只相当于日本1920年左右的水平。

  中国要达到和日本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许多方面可能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有些方面甚至可能需要上百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