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国名将的排名

2024-05-16 14:36

1.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的排名

诸葛亮 人称卧龙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其手摇羽扇,运筹帷幄的潇洒形象,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心中“智慧”的代名词.
庞统 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
张飞 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飞义释严颜,有国士之风.然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徐晃 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
郭嘉少有远量.
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
姜伯约 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张辽 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
周瑜 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的排名

2. 三国时期魏国有哪些名将

三国时期魏国有哪些名将

许储,魏武卫将军。太褚素呆滞,征战英勇,人称“虎痴”,曾裸衣恶斗马超。后汉中之战护粮,因醉为张飞所败。为曹操争战各地,曹操死后不久许褚亦病逝。
典韦,典韦是陈留己吾人。他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大志气节,性格任侠,醉酒被杀。
李典,李典年少好学,博览群书,有才华。从父李乾,早期跟随曹操破黄巾、击袁术。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三国时曹魏名将。最早投到曹操帐下,胆勇过人,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
徐晃,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生年不详,卒年太和元年(公元 227年)。徐晃一生做事谨慎细心,初为河东小吏,随杨奉讨敌有功而升任骑都尉,后封为都亭侯。在曹操讨伐杨奉时投降曹操,此后曾任裨将军、偏将军。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
张颌,字儁乂,河间鄚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191年,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此后,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
曹洪,字子廉,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三国曹魏名将。乐城侯,谥曰恭侯。
曹真,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武将,曹操的族子。其父为曹操招募人马时被州郡所杀,曹操因怜悯曹真少年丧父而待其如亲子一般,因赞赏曹真的勇猛而让他率领虎豹骑。曹真在镇守曹魏西北边境时表现突出,魏明帝时期屡次对抗诸葛亮的北伐。公元231年,曹真病逝,谥曰元侯。
夏候渊,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名将。群雄征讨董卓时随曹操一同起兵,后征战四方,屡立功勋。在平定马超叛乱后负责西北防线的镇守。公元219年刘备攻打汉中,他被刘备部将黄忠所杀。
夏候惇,年轻多刚烈,早年对曹操帮助很大,可以说是魏国武装的缔造者之一。无论治理地方,还是统军都为曹操所信赖。
庞德,骁勇善战,与关羽作战时,抬棺大战,以示决心,但因是副将,无权控制战事,主将刚愎自用,被关羽水淹七军,庞德终被关羽所擒,誓死不降,被杀。
钟会,公元263年,钟会攻打蜀汉,蜀汉灭亡。钟会欲据蜀自立,与蜀汉降将姜维共谋,因部下的反叛而失败,死于部将兵变。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
拓展资料:
三国时蜀国和吴国的名将:

蜀国名将:
刘备———普通百姓,靠买草鞋草席维生——解决温饱 
关羽———通缉杀人犯,靠卖大枣维生——穷 
张飞———普通百姓,靠杀猪维生——小康 
赵云———流浪汉,靠什么维生不清楚,多半是抢劫——解决温饱 

马超———朝廷贵胄后代,靠吃朝廷俸禄——富裕 
黄忠———诸侯手下,靠吃朝廷俸禄——小康 
诸葛亮——山野草民,靠种田维生——解决温饱 
庞统———落魄书生,靠辩论演讲来骗吃骗喝——解决温饱 
徐庶———落魄书生,靠街头卖唱来骗吃骗喝——解决温饱 
魏延———诸侯手下,靠吃俸禄——小康 
姜维———魏国武夫,靠吃俸禄——小康 
王平———魏国武夫,靠吃俸禄——解决温饱 
廖化———黄巾小头目,靠抢劫维生——解决温饱 
周仓———黄巾小头目,靠抢劫维生——解决温饱 
孙乾———诸侯手下,靠吃俸禄——小康 
简雍———诸侯手下,靠吃俸禄——小康 
张翼———山贼,抢劫维生——解决温饱 
张嶷———诸侯手下,靠吃俸禄——解决温饱 
李严———诸侯手下,靠吃俸禄——小康 
吴国名将:
孙权 (182—252)即吴大帝。三国吴国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父坚为长沙太守,兄策结交江淮世家,据江东六郡。

周瑜 (175—210)三国吴国名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世代为宦。助孙权兄策创立政权,官建威中郎将,吴中人称呼为“周郎”。后克皖,与策纳大乔、小乔。策死,与张昭同辅孙权,为前部大都督。
鲁肃 (172—217)三国吴国名将。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南)人。出身世家大族。初率百余人随周瑜至江南,得孙权敬重。
吕蒙 (178—219)三国吴国名将。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从孙权转战各地,任横野中郎将。后随周瑜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受孙权之劝,多读史书、兵书,学识英博。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旋病逝。 
黄盖 ,三国吴国将领。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初为郡吏,举孝廉。后从孙坚起兵,为别部司马。继从孙策、孙权征战。为安抚山越,曾相继任九县令长,杀不法官吏,所在平定,迁丹阳都尉。
程普 ,三国吴国将领。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初为州郡吏,从孙坚征伐,镇压黄巾军,破董卓。后助孙策经营江南,官拜荡寇中郎将,领零陵太守。策死,与张昭等共辅孙权。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周瑜为左右督,大破曹操于赤壁(在今湖北蒲圻西北)。官至江夏太守、荡寇将军。 
甘宁,三国吴国将领。字兴霸,巴郡临江(今四川忠县)人。初依附刘表,后归孙权。曾从周瑜破曹操,又从吕蒙拒关羽,以功拜西陵太守、折冲江军。后曹操进攻濡须(在今安徽),他为前都督,率兵百余夜袭曹营,使魏军大惊。建安二十年(215年),从孙权攻合肥,奋勇死战,为孙权所重。 
张昭 ,(156—236)三国吴大臣。字子布,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初从孙权兄策,任长史、抚军中郎将。策死,与周瑜共辅孙权,赤壁战前,主降曹,为权所不满。官至辅吴将军。著作今佚。 
顾雍 (168—243)三国吴国大臣。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江南士族。初为合肥长。孙权领会稽太守,以他为丞,行郡守事。孙权为吴王,累迁大理奉常,领尚书令。黄武四年(225年)为丞相,平尚书事,在吴国执政达19年。选用文武将吏能随才授任,以正直见重于孙权。 
诸葛瑾 (174—241)三国吴大臣。字子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亮兄。东汉末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后从征关羽,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军公安(今属湖北)。复迁左将军,封宛陵候。为孙权所重,每大事咨访。权称帝后,官至大将军。 
诸葛恪 (203—253)三国吴大臣。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瑾长子。少知名,才捷善辩。嘉禾三年(234年)任抗越将军,丹阳太守。率兵攻降山越,以其民充兵。陆逊卒,迁大将军,驻武昌,代逊领荆州事。不久孙权死,辅立孙皓。专国政。
陆逊 (183—245)三国吴名将。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大族。孙权侄婿。精于谋略,曾与吕蒙定袭取关羽之计。黄武元年(222年),刘备率军数十万伐吴,锐不可挡,他领兵抗击,在兵力悬殊情况下,坚守七八月不战,待蜀军疲惫,实行火攻,取得彝陵之战的胜利。
陆抗 (226—274)三国吴国名将。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陆逊子。年20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5000人。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孙皓为帝,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

3. 三国所有魏国武将

乐进,字文谦。原是文官出身,后弃文从武,带兵有方,善于用计。曹操对其评价为‘虽古之名将不及也’。可惜晚年因轻敌被关羽擒获,遂降。被救回魏国后,惨遭曹操当众羞辱后吐血数斗而死。 

庞德,字令明,西凉人,原为韩遂手下大将,有万夫不当之勇。与关羽决战时为表示必胜决心,一直背着自己的棺材指挥作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庞德抬棺战关羽。曾和关羽大战数十回合,后一箭射中关羽右臂。可惜后被周仓抓获,并被关羽杀死。 

于禁,字文则,有勇有谋,被曹操视为心腹大将。其箭法也十分了得!后和张辽,李典一起镇守合肥,并斩杀吴国大将宋谦,可惜在襄樊之战中被关羽生俘,屈膝告饶,为人不齿.后被东吴救出,送回曹魏.因遭曹丕羞辱,愤懑而死。 

徐晃,字公台,原为杨奉部将后中満宠离间之计投降曹操,使用一把宣花大斧。武艺高强,而且精通兵法。为人正直,与关羽关系很好。后与司马懿讨伐孟达时头中孟达数箭而死。 

李典,字曼成,原为黄巾将领。后降曹,作战十分勇猛。曾和于禁,张辽一起镇守合肥。与张辽关系不好,后在讨伐马腾时被马超挑死。 

张辽,字文远,五良子将之首。原为丁原将领,丁原被吕布杀死后投降吕布,后于白门楼投降曹操。武略兼有,且为人正义,忠心不二!与关羽关系甚好,结下青龙之誓。曾和关羽土山约四事,将关羽劝降。与于禁,李典一起镇守合肥。逍遥津一战八百人击溃孙权十万大军,东吴之人闻张辽丧胆千万小儿皆不敢啼哭!可惜后为保护曹丕,腰中吴将丁奉的暗箭伤重身亡。 


再说夏侯兄弟,先说夏侯渊,字妙才,曹操的女婿。曹营箭法达人,善于打突击战。性情暴躁,十分鲁莽,被曹操任命镇守汉中,后不听张郃劝告以至中法正之计于定军山被黄忠斩杀。 

夏侯惇,字元让,汉朝大将夏侯婴的后人。枪法了得,十余岁时曾因有人谈论其师使其大怒,于市井内杀死数人!在与吕布大将高顺单挑时,右眼中曹性冷箭,拔箭时不想用力过猛,将眼珠一起拔出,大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将箭和眼珠一起吃掉。后一枪挑死曹性!吕布全军骇然!曹操去世后不久,犹如追随而去一般死去。 

曹洪,字子廉,曹操最钟爱步将,多次救曹操于险境。曾与马超大战四十回合不分胜负,可惜与曹丕关系不佳。曹丕即位后受到了排挤和冷落。最后一个人在阴暗的小屋里绝望的死去。 

曹仁,字子孝。曹洪的哥哥,为人节俭清廉。善于布阵,其发明的八门金锁阵十分了得。其守城也十分了得。在关羽的猛攻下,坚守樊城数十日,并将关羽击败。夷陵之战后,曹仁奉曹丕之命进军濡须口,却被守将朱桓杀败,不久后病逝。 

张郃,字隽乂,原属袁绍,后中逢纪之计投降曹操,武艺高强,曾和张飞大战数合不分胜负,后又杀死张飞爱将雷铜。并于街亭之战中大败马谡,杀死王平。后被诸葛亮算计于剑阁被巨石砸死。其子张虎与乐进之子乐綝搭档,活跃于三国的中后期。 

典韦,无字。虎卫队大哥,曹操评价为‘古之恶来’。使两把大铁戟。可惜在宛城之战时,为救曹操身中数百箭后大喊一声,挺立而死。 


许褚,字仲康。山贼出身,人称‘虎痴’,虎卫队二哥。常站于曹操左右,曾和马超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其实力也得到了马超的肯定!后汉中之战护粮,因醉为张飞所败。为曹操征战各地,曹操死后不久许褚亦病逝。 

司马懿,即晋宣帝,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宣皇帝。据传,司马懿号称“冢虎”,与诸葛亮、庞统、姜维合称“卧龙凤雏幼麒冢虎”。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丞相以后,使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进封魏王后,升任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时司马懿“每与大谋,辄有奇策”(《晋书·宣帝纪》),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所以关系一直很好。司马懿还与陈群、吴质、朱铄并称四友。此后,司马懿更是常谋国事,多出奇策。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惧,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内外肃然。同年,曹丕登皇帝位,史称魏文帝。由于司马懿为曹丕“篡汉”出了大力,所以登基后,曹丕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驾崩,享年四十岁。临终时,令司马懿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为辅政大臣。曹丕对太子说:“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晋书·宣帝纪》)明帝即位,改封司马懿为舞阳侯。太和三年(227年),蜀丞相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并占据武都、阴平二郡。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决定兴师伐蜀。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八月,魏明帝命曹真率主力由长安入子午谷,左将军张郃出斜谷,司马懿自荆州溯汉水出西城(今陕西安康西北),将兵分三路会攻汉中。司马懿从西城开拓道路,水陆并进,沿着沔水逆流而上,直达朐腮,攻克新丰县,驻军丹口,后遇雨班师。太和五年(231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第四出进攻魏,包围祁山(今甘肃东南部山地)贾嗣、魏平部,并以木牛流马运输粮草。明帝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晋书·宣帝纪》),派他西驻长安,都督左将军张郃、雍州刺史郭淮等防御蜀军。司马懿留部将费曜、戴陵率4000人守邽(今甘肃天水),自率主力西救祁山。诸葛亮闻魏大军将至,亦分兵一部继攻祁山,自率主力迎击司马懿。郭淮及费曜等部袭击蜀军,被诸葛亮击破。便亲率蜀军乘势抢先收割熟麦,获得军粮。蜀军退军后,军师杜袭、督军薛悌都估计诸葛亮明年麦熟时还会入侵,建议趁冬天调运粮草,解决陇右粮少问题。司马懿认为:“亮再出祁山,一攻陈仓,挫衄而反。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动矣。”(《晋书·宣帝纪》) 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丞相诸葛亮率军10万出斜谷攻魏,四月,诸葛亮至郿县(今陕西眉县北),进驻渭水之南。魏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 五月,吴军10万三路攻魏,以配合蜀军作战。魏明帝派秦郎率2万人援司马懿,自率主力反攻吴军。七月,吴军撤走。   诸葛亮东进的道路受阻于司马懿,从渭水前进,又有郭淮阻挡,乃移军攻取散关,陇城等地,然后回师进攻司马懿。八月,司马懿遵照明帝“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指示,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数次挑战,司马懿均坚壁不出,欲待蜀军粮尽,相机反攻。诸葛亮便派人给司马懿送来“巾帼妇人之饰”(《晋书·宣帝纪》)羞辱之,欲激司马懿出战,司马懿仍不出战。不久,诸葛亮遣使求战,司马懿不谈军事,问使者:“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使者说:“三四升。”然后对问政事,使者说:“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经过一番不经意的询问,司马懿对人说:“亮将死矣。”(《三国志》裴注《汉晋春秋》)果然,诸葛亮于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历时七年的诸葛亮攻魏之战至此结束。诸葛亮不顾战略上的失策,以一州之地强攻中原之魏,纵使竭忠尽智,终因实力悬殊而难以实现其战略目的。而魏国则在司马懿等人的人正确指挥下,以优势兵力采取防御战略,最终不战迫退蜀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曹真,字字丹,曹操的族子。其父为曹操招募人马时被州郡所杀,曹操因怜悯曹真少年丧父而待其如亲子一般,因赞赏曹真的勇猛而让他率领虎豹骑。曹丕病危时,曹真同陈群、司马懿同受遗诏辅政。魏明帝曹睿继位后,曹真升任大将军,同张郃一起成功防御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平定三郡叛乱。曹真判断出诸葛亮下次必出陈仓,派郝昭等提前修缮城池,于是成功防御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后来,曹真升任大司马,在他的建议下,魏国兵分数路大举攻蜀,因大雨撤还。回到洛阳后不久,曹真病逝。 

曹休,字文烈,曹操的从子。与曹纯、曹真一同统领曹魏的特种部队--“虎豹骑”。于“曹操大宴铜雀台”之时率先登场,射箭夺袍。曹休随曹操四处征伐,在攻蜀汉中之战,伐吴濡须口之战均有登场,曾放冷箭射倒吴将凌统的马匹,魏文帝时期,曹休参与三路伐吴,被吴将吕范击败,无功而返。魏明帝继位后,曹休官至大司马,被吴将周鲂断发所骗,伐吴被陆逊杀得大败,气忧成病,回到洛阳,疽发背而死。 

郭淮,字伯济,以擅于谋划且行事精密而著称。早年曾任夏侯渊军的司马,后来一直留在魏国西方负责防守西部边境,并且多次平定少数民族叛乱。诸葛亮伐魏之时,他受到曹真的保举而作为曹真的副将出战,在对蜀作战时多有活跃表现。后姜维率军伐魏,他前往诱降羌族首领迷当大王,导致姜维兵败。当姜维败退之时,他前往追击,被姜维射杀。 

王双,善用流星锤,可惜有勇无谋,被魏延奇袭时,措手不及被魏延斩杀。 


郝昭,字伯道,为人雄壮,,猿臂善射,深有谋略。诸葛亮二次伐魏时在陈仓以三千魏军拒守诸葛亮十万大军,相持二十余日,诸葛亮无计可破。曹睿下诏嘉许郝昭的善守,赐爵关内侯。后再引见慰劳,正想重用时郝昭病亡。 

毛玠,字孝先,受郭嘉推荐,多献计策。后中埋伏在一旁马忠的暗箭而死。 

钟会,字士季,文武双全,后中姜维之计而自立。不久之后被魏国乱军所杀。 

邓艾,字士载,精通地理知识。后被陷害与其子邓忠一起被杀。 

文鸯,本名文俶(《三国演义》中作文淑,当为作者笔误),魏国后期名将,武力堪比赵云!后于八王之乱中被杀,惨遭灭族之祸。。

三国所有魏国武将

4. 魏国武将排名

第1名:典韦(兵器:镔铁双戟,座驾:黄膘马)  

战绩:和人争吵,用拳脚杀10多人;杀人提头逛于闹市区,几百人无人敢近其身边;在山林溪涧追逐老虎;大风中十几人撑不住的大旗,他一个人轻松搞踮;3个回合刺死何仪的副元帅;单挑许楮,从上午直杀到黄昏,两人不分胜负。典韦曾经数次救曹操,第一次,当曹操被吕布麾下四将围困不得脱,典韦五步内掷短戟,例无虚发,立杀十数名骑兵,使敌人不敢靠近,然后骤马挺戟杀退四将,救出曹操。在濮阳大战中,典韦数进数出,先后杀败高顺,侯成,第二次把曹操从乱军救出。第三次宛城一战更是惊天泣地。  

第2名:许楮  

战绩:用飞石砸人例无虚发;双手抓住2条牛尾巴,拖着2条牛倒行100多步;1个回合生擒何仪;大战典韦几个时辰不分胜负;2个回合斩掉李封;单挑吕布20回合(然后变成群殴);突袭斩李氏兄弟;大战徐晃50回合;3个回合斩张先;和徐晃双战关羽被杀退;大战高览(单挑被混战打断);一战斩掉袁绍10多将;大战赵云30回合;突袭斩尹楷;大战马超230回合;杀败杨任、杨昂;  

第3名:张辽  

战绩:战平夏侯敦;杀败吕虔(回合数不详);2次被文丑射中;战张合40-50回合不分胜负;突袭斩蒋奇;3个回合杀败沮镐,用弓箭追射死;斩杀蹋顿;射中黄盖;大战太史慈70-80回合,后太史慈借故逃回;指挥兵丁设计射死太史慈;战凌统50回合不分胜负,东吴恐凌统有失而鸣金;  

第4名:夏侯敦  

战绩:名门之后,14岁开始杀人;十数回合败给吕布;数回合刺死徐荣;战张辽(回合数不详,估计是不分胜负,因为吕布因此不得不生气地亲自出马);大战吕布(因为下雨,战斗被打断);3个回合杀死桥蕤;40-50回合杀败高顺;突袭刺死曹性;战关羽10回合后被迫回马,(含有诱敌成分,但如果他能搞定关羽就不用那么麻烦诱敌了),再战关羽10多回合(单挑被曹操的将令打断);活擒耿纪、韦晃;  

第5名:庞德(兵器:刀 座驾:白马)  

战绩:突袭斩钟进;一刀砍死曹永;车轮战张合、夏侯渊、徐晃、许楮不败;杀退魏延;大战关平30回合;大战关羽150回合,虚使拖刀,实则箭射中关羽;  

第6名:徐晃(兵器:宣花斧 座驾:骅骝马)  

战绩:一个回合斩崔勇;一个回合斩李乐;大战许楮50回合;20回合败给颜良(导致曹营无人敢再出马);和许楮双战关羽被杀退;敌不住文丑(回合数不详);杀败韩猛(回合数不详);走马擒审配;数合斩彭安;大战关羽80回合(西蜀鸣金);  

第7名:曹彰  

战绩:3个回合杀败刘封;不数回合一戟刺死吴兰;  

第8名:曹洪  

战绩:杀退吕布的兵卒,救驾一次;大战截天夜叉何曼40-50回合,然后用拖刀计砍死何曼;斩杀袁谭;战马超40-50回合刀法散乱,第2次救驾;3回合斩任夔;  

第9名:张合  

战绩:战张辽40-50回合不分胜负;30回合败给赵云;20回合被马超杀败;杀死杨昂;刺死雷铜;  

第10名:夏侯渊  

战绩:斩掉龚都;被张飞杀退;3个回合斩昌奇;战杨任30回合后诈败用拖刀计斩之;生擒陈式;第11名:王双(兵器:大刀 3个流星锤 座驾 千里征腕马,)  

战绩:3回合斩谢雄;3回合斩龚起;锤打伤张嶷;  

第12名:文聘  

战绩:战平魏延;  

第13名:曹仁  

战绩:杀败徐盛;和牛金联手杀败蒋钦;  

第14名:邓艾  

战绩:一刀砍死葛雍;大战文鸯50回合;大战姜维数十回合不分胜负;  

第15名:乐进  

战绩:斗臧霸30回合不分胜负;和于禁双战吕布抵挡不住,败回;一箭射死成廉;射翻郭图倒入护城河沟淹死;战凌统50回合不分胜负,被甘宁射中;  

第16名:高览  

战绩:大战许楮(单挑被混战打断),3个回合斩掉刘辟;被赵云突袭刺死;  

第17名:于禁  

战绩:数回合败给张飞;和乐进双战吕布抵挡不住,败回;8、9回合败给马超;  

第18名:李典  

战绩:突袭生擒黄劭;10多回被赵云杀败;射死宋谦;斩杀戈定;  

第19名:曹休  

战绩:射翻凌统;  

第20名:郝昭  

第21名:徐质  

战绩:数合杀败廖化;数合杀败张翼;  

第22名:邓忠第23名:郭淮第24名:毋丘俭第25名:陈泰第26名:孙礼第27名:吕虔:战绩:一箭射死薛兰;第28名:毛阶第29名:司马师  

[B]特别说明:[/B]  

第一, [B]A。张辽和夏侯敦[/B]交过手,不分胜负,那个时候,夏侯两只眼睛。我的意思是健康的夏侯是绝对的第三,但独眼龙另当别论。张辽曾先后与关羽、夏侯敦、太史慈这样的高手交手,不分胜负。大战凌统、张合这样的次高手。夏侯敦虽然公认很强,但他除了曾单挑高顺(相当于张合或者魏延)这样的次高手50回合,没有和真正高手好好地杀过一场。  

防箭是张辽的弱点;40-50回合战平张合是他的污点,但当时那么大的场面:官渡之战,为了避免挫动军威,一般的将领都会采取比较保守的打法,首先试探进攻,看看对方的枪路,毕竟张合是袁绍手下第一勇将(此时颜良文丑已经挂掉)。张合有了这么一次展示枪法机会,曹操佩服张合的枪法,说明包括张辽在内所有曹营将领在此以前都不了解张合,张合的枪法被人们熟悉以后,在以后的战斗中他再也没有这么出彩!  

[B]B。太史慈的回马是不是救主?乐进是不是因为张辽招架不住而间接救人?[/B]  

乐进突袭孙权是因为李典看到孙权立马在阵前,身边仅有贾华、宋谦两将保护,于是建议乐进上去生擒孙权,这显然与张辽和太史慈之间胜负没有太多直接关系,只是想擒贼先擒王,建立旷世奇功。太史慈回马有没有去救主?没有,他已经蒸发掉了!正是他放弃迎战张辽,带来了两个致命的后果:1.张辽顺势指挥军马掩杀,东吴大败。  

2.本来应该由太史慈照应的张辽,因为无人迎敌,张辽直接杀向孙权,那么他到底是在救主,还是害主?幸亏孙权命不该绝,由大将程普杀出,救了孙权。所以太史慈根本不是什么救主而回马,天大的事也没有救主重要,那么太史慈到底在战场上干什么呢?  

后来孙权败回兵营,休息了老半天,和别人说了一堆话,这个时候,太史慈才进来,揭开了他在战场上蒸发掉的内幕,原来他去见老乡戈定,密谋里应外合击败曹军。正是他和戈定商量的这一条妙计最后使东吴再次失败,而且他本人因此把命搭上了。  

第二, [B]庞德有多强?[/B]  

当年跟随马超时,如果庞德足够强的话,马超就会把一些单挑的机会让给他的。庞德车轮的张合、夏侯渊、徐晃、许楮这四个,都不好惹,问题是庞德和前面3个人每个人只战了3、5回合,只和许楮杀了50回合。张合、夏侯渊、徐晃这些人本来就是排名在庞德后面的人,无非是证明庞德身体素质好,耐力好。真正具有参考价值的是庞德和许楮的50回合以及和年老的关羽100回合,这是没有说服力。曹营中随便拿一个将都可以和许楮杀50回合,比如徐晃、张合、文聘、曹洪这些人都有和许楮杀50回合的势力。  

第三, [B]决定张合和曹洪次序[/B]  

的参照物主要是马超,张合20回合就败走,曹洪40-50回合还可以支撑,不过处于明显的下风。马超在战张合前八九回合杀败了于禁,又20回合杀败张合,再数合次死了李通,然后再和曹洪交手,前面充其量不过40回合,以马超的身体,是不存在战曹洪时身体打折扣的可能。曹洪是不是因为救驾而超水平发挥呢?不是!因为同样马超在面对只要搞定曹洪,就可直面杀父仇人曹操的诱惑也不会保留自己的水平。  

[B]决定夏侯渊、张合排名次序[/B]的就杨昂、杨任兄弟,这两兄弟武功差不多,而且杨昂的武功可能略高于杨任,因为杨昂在军中的地位高于杨任。杨昂遇到夏侯渊交手数合,可以从容退走,而遇上张合想突阵,却很快地被刺死。张合刺死杨昂,比夏侯渊斩掉杨任要来得容易,是决定夏侯渊、张合排名的主要原因。  

而且在汉中,同样是面对西蜀的武将,张合在形势比夏侯渊要险恶得多的环境中能全身而退,而夏侯渊却身首异处。  

第四, [B]关于邓忠的排名:[/B]  

姜维的武功并非总是保持在一个水平, 姜维的武功的鼎盛时期应该是杀败赵云那个年轻气盛的时期,拿中年的姜维和年轻气盛的邓忠比较两人一生的武力最高峰,显然欠妥。姜维和邓艾年龄差不多。邓忠能搞到30回合,“忠躲箭,维夺枪”,要知道邓忠的枪都被人缴械了,这是军人的耻辱,难怪姜维觉得让邓忠跑掉“可惜”!所以邓忠不敢再出战,可见即使是中年的姜维也能杀败年轻气盛的邓忠,邓忠的武艺可想而知,如果是平手何必邓艾出面责怪姜维欺负他儿子?

5. 三国时期魏国有哪些猛将

三国时期魏国猛将非常多,在曹操带领下扫平黄巾后,又征讨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经大小数十战役,统一了北方,奠定了魏国的基础。 下面列举几位:


夏候敦,字元让,魏前将军,曹操的族弟。征讨吕布时,被曹性射中左眼,他拔箭啖目、鼓勇而战,反倒刺死曹性。深受曹操信任,曹丕继位后,任大将军。 

张辽,字文远,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曹操麾下五大将之首。其指挥才能在合淝战役时发挥得淋漓尽致,仅以八百精兵就大破东吴十万大军,威震逍遥津。 

曹彰,字子文,曹操的三子。曹操很赏识他的勇略,称他为「黄须儿」。与刘备争夺汉中之际,曾经活跃一时。晚年因为受到其兄曹丕的疏远,在失意中死去。 

曹仁,字子孝,曹操的族弟。自曹操起兵就跟随征战。当战局不利时,就激励部下继续英勇奋战,经常能反败为胜,陈矫称赞他有「鬼神之勇」。后任魏大司马。 

夏候渊,字妙才,迎娶曹操之女为妻。是魏国征西将军,善于突袭的勇将。后来驻守定军山时,中了法正之计,被黄忠斩杀。 

张郃,字俊艾,起初是袁绍部下。官渡之战时,与高览一起投奔曹操。是五大将之一,屡建战功。连诸葛亮也承认他勇猛过人,是蜀国的大患。 

曹丕,字子桓,曹操的次子。因长子曹昂战死,被立为世子。父亲死后,继任魏王。他逼迫献帝禅让,建立魏王朝而即位称帝。后来他将后事托付司马懿和曹休后才死去。 

庞德,字令明,马超的心腹猛将。被曹操擒获后降曹,为曹军建功。关羽攻樊城时,他抬棺战关羽,几乎将关羽击败。后被关羽水淹七军,被俘后不降而死。 

乐进,字文谦。本是曹操麾下的文官,后来转为武将,被列为五大将之一。他与张辽、李典共同把守合淝,抵御东吴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典,字曼成,魏破虏将军。从讨伐黄巾军时就跟随曹操,历经百战。性格冷静谨慎,多次制止同僚的胡作非为。与张辽、乐进一起镇守合淝。 

曹洪,字子廉,曹操的表弟。与兄长曹仁一起投奔曹操。身为曹军的核心大将,转战各地,奋战沙场。曾数次救曹操于危难中。 

徐晃,字公明。曹操部下五大将之一。原为杨奉部下,被满宠说服后改仕曹操。曾经为了援救樊城,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连曹操也为他的果敢勇猛而惊叹。

三国时期魏国有哪些猛将

6. 魏国武将排名

魏国武将排名:许褚、典韦、夏侯惇、庞德、文鸯、徐晃、张郃、张辽、曹洪、文聘。
许褚和典韦这两人,其实我们不用多说了,他们也属于顶级猛将,和蜀汉的五虎将是同一个档次,很难分出胜负。
夏侯惇是曹魏阵营中,最容易被低估的猛将。讨伐董卓时期,夏侯惇和吕布有过交手,仅仅几个回合便被击败了,于是不少人认为,夏侯惇的武功也就那样吧。然而当我们看夏侯惇和吕布的第二次交手时,便会被夏侯惇的武力给惊住。

魏国介绍: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始祖为毕万(毕公高之裔孙)。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发动三家分晋。
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

7. 三国时期武将排名

武将排名
1.吕布(三英战吕布)
“三英战吕布”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出现在第五回中,该片段以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与猛将吕布的殊死战斗为描述对象,描绘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沙场血拼。
2.赵云(长坂七进出)
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刘备从新野撤军后,被曹操一路追杀,刘备的两位夫人和刘备失散,就在赵云送走甘夫人后,又找到糜夫人。
此时曹操大军追来,糜夫人跳井自杀,将阿斗交给赵云,赵云背起阿斗,和曹操大军战斗,杀死曹魏战将几十员,夺槊几条,保护阿斗,从曹军中冲出去,最后找到刘备。
3.典韦(一把短刀镇守寨门)
典韦,陈留己吾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后归曹操。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阵,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
建安二年(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4.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因一度被曹操所擒,在立功报答之后,拜辞曹操,护送二位嫂子,前往河北寻找兄长刘备。从 许昌出发后,沿途经过东岭关、洛阳、 汜水关、 荥阳和 滑州五处城关,斩杀了把关拦路的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六员大将,终于得过黄河。
5.马超(战许褚,并张飞)
马超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汉末诸侯马腾之子,早年随父亲征战,参与攻克苏氏坞,马韩互攻等战役。官渡之战后,助司隶校尉钟繇在阳平关击破袁氏和南匈奴联军。
马腾后与韩遂不和,请求入京做官,马休、马铁各封官职,家属被迁往邺城居住,唯独马超未随马腾入京。曹操拜马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统领马腾的旧部。

扩展资料:
五虎上将
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将,并在文学作品、历史书籍、个人作品集都有不同程度的记录,在民间更是以艺术的形式被广为流传,随着时代的发展,五人的人物顺序也出现各种版本的改变。清乾隆皇帝主持修订的《四库全书》也将五虎收录。
参考资料:五虎将-百度百科

三国时期武将排名

8. 三国时期,魏国都有哪些大将?

一、魏国的大将有:夏侯惇、李典、庞德、曹仁、徐晃、张郃、于禁、典韦、许褚、张辽、曹洪、夏侯渊等等。
二、简介(节选):
1、许褚,三国时魏国名将。字仲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在曹操宛城战张绣时,因屡建战功,赐关内侯。后与马超大战于潼关,威名大振。因勇猛知名,军中外号“虎痴”。曹丕称帝时,封万岁亭侯,升为武卫将军,总督中军禁兵。曹睿即位后,又进封许褚为牟分侯。许褚病死后,被追赠为壮侯。

2、典韦,陈留人。曹操名将。使一双铁戟,勇猛过人。曹操与张绣交战时,典韦驻守曹操大寨,奋力迎敌,终因铁戟被盗,受围断而死。在这一战中,曹操的长子和侄子也都战死了。事后,曹操亲自祭奠,痛哭失声。他对众将领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3、庞德,字令明。原为西凉勇将马超部下,后被曹操收降。曹操命于禁帮助曹仁守樊城,庞德自告奋勇作先锋,临出战前令人做好一口棺材,抬棺与关羽决战,箭伤关羽。后水淹七军,被周仓抓获,誓死不 降,被关羽所杀。

4、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人。先为并州刺史丁原部下担任从事,后来又归附董卓,董卓死后,张辽又带兵投靠了吕布,在吕布手下任骑都尉。后来,吕布在下邳被曹操和刘备打败,最终归附曹操。武功高强,有勇善谋,多次建立奇功。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孙权攻打合肥,他率敢死队八百余人守城,奋勇突击,大破吴军。吴军一听见张辽的名字,便人人胆寒,连吴国小儿夜间啼哭,一听说张辽二字便不敢哭了。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亲征,三路伐吴。张辽与诸将大破东吴大将吕范军,遂因病死于军中,谥刚侯。

5、张郃,魏国名将,字?义,河间县人。早先为袁绍手下大将,官渡之战后归曹操。有勇有谋,能征善战。诸葛亮伐魏时,他率兵追赶,被诸葛亮用伏兵射杀于木门道中。

6、徐晃,字公明,河东杨郡(今山西省)人。曹操手下名将,武艺高强。原为杨奉部将,时值汉献帝被李?、郭汜劫持,保驾立功。后归附曹操,作战勇敢,兼有谋略,深得曹操喜爱。曹仁守樊城时,徐晃前往救援,不因与关羽有私人友谊而废公事,仍举斧与关羽大战八十余回合。孟达于新城谋反时,司马懿调徐晃急行军赶往新城,诛杀孟达,反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回营后死去,享年五十九岁。

7、曹洪,字子廉,曹操的堂弟,魏国名将。曹操起兵时与曹仁一起加入。弓马娴熟,武艺精通,成为曹军的中流砥柱。转战各地,表现活跃,曾救过曹操性命。曹丕即位后,历任魏国卫将军、骠骑将军。

8、夏侯渊,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一九年,曹魏名将。字妙才,夏侯惇族弟,与曹操本是同族,勇力过人。曹操年少时在家乡犯了案,夏侯渊为他顶罪,曹操又设法把他拯救出来才免于难。为人颇重义气,有一年饥荒,夏侯渊为了养活死去弟弟的孤女,他放弃了自己亲生儿子。曹操起兵之后,夏侯渊一直追随曹操左右。曾随曹操平定庐江雷绪,于潼关攻马超、韩遂,战功较多,封为博昌侯,征西将军。建安二十三年,刘备军攻打汉中,被老将黄忠用计袭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