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

2024-05-17 09:35

1. 世界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

  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 国务院最近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


  国家文物局于2006年12月15日正式公布了刚刚审定通过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35项入选项目名单如下:

  1.大运河(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河南省)

  2.北京云居寺塔、藏经洞及石经(北京市房山区)

  3.中国白酒酿造古遗址:刘伶醉烧锅遗址(河北省徐水县)、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江西省进贤县)、水井街酒坊遗址(四川省成都市)、泸州大曲老窖池群(四川省泸州市)、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四川省绵竹市)


  4.晋商大院: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山西省祁县),王家大院(山西省灵石县),曹家大院(山西省太谷县)

  5.山陕古民居:丁村古建筑群(山西省襄汾县)、党家村古建筑群(陕西省韩城市)

  6.五台山佛教建筑群(山西省五台县)

  7.明清城墙:兴城城墙(辽宁省兴城市)、南京城墙(江苏省南京市)、西安城墙(陕西省西安市)

  8.牛河梁遗址(辽宁省凌源市、建平县)

  9.元上都、中都遗址(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河北省张北县)

  10.瘦西湖及扬州历史城区(江苏省扬州市)

  11.江南水乡古镇:周庄(江苏省昆山市)、角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乌镇(浙江省桐乡市)、西塘(浙江省嘉善县)

  12.杭州西湖·龙井茶园(浙江省杭州市)

  13.良渚遗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德清县)

  14.中国古瓷窑址:上林湖越窑遗址(浙江省慈溪市)

  15.福建土楼(福建永定县、南靖县、华安县)

  16.古铜矿遗址:铜岭铜矿遗址(江西省瑞昌市)

  17.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山东省淄博市)

  18.丝绸之路中国段(陆路部分: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路部分:浙江省宁波市、福建省泉州市)

  19.嵩山古建筑群(河南省登封市)

  20.凤凰古城(湖南省凤凰县)

  21.广东开平碉楼及村落(广东省开平市)

  22.南越国遗迹(广东省广州市)

  23.灵渠(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

  24.花山岩画(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

  25.白鹤梁古水文题刻(重庆市涪陵市)

  26.古蜀文化遗址:金沙遗址、古蜀船棺合葬墓(四川省成都市),三星堆遗址(四川省广汉市)

  27.藏、羌碉楼与村寨(四川省丹巴县、理县、茂县)

  28.黔东南苗族村寨:苗岭山区雷公山麓苗族村寨(贵州省雷山县、台江县、剑河县、从江县)

  29.黔东南侗族村寨:六洞、九洞侗族村寨(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

  30.哈尼梯田(云南省元阳县)

  31.坎儿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32.“苏州古典园林”扩展项目:苏州古典园林及历史街区(江苏省苏州市)

  33.“皖南古村落”扩展项目:棠樾(安徽省歙县),理坑、汪口(江西省婺源县)

  34.“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扩展项目:尼山孔庙(山东省曲阜市),孟庙、孟府、孟林(山东省邹城市),颜庙(山东省曲阜市),曾庙(山东省嘉祥县)

  35.“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潞简王墓(河南省新乡市),以上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世界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

2. 世界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

1月8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国务院近日下发《通知》,决定从今年起,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至此,我国已经有了“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知》说,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物质类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区、名村镇。 非物质类包括:口头传统、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等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传统手工艺等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

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政府希望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使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全国“文化遗产日”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选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而是确定在没有任何特殊意义的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这样做旨在使这个“文化遗产日”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 

据介绍,为了制止对文化遗产的破坏,我国将建立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标志上方采用简体中文“中国文化遗产”;

    下方采用汉语拼音“ZHONG GUO WEN HUAYICHAN”,各民族自治地方可使用当地少数民族文字,在对外交往工作中可使用英文“CHINACULTURALHERITAGE”或其他国家文字.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标准色彩为金色,可根据不同需要使用其他颜色.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核心的金饰文物图案,除配合文字使用外也可单独使用。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金饰图案。

    有专家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或“四鸟绕日”。

3. 世界文化遗产日的介绍

根据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规定,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文化遗产日”。

世界文化遗产日的介绍

4. 文化遗产日什么时候确立的

文化遗产日什么时候确立的 文化遗产日是每年的什么时候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于2005年12月确立。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冯骥才就提出:希望中国也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确定一个“文化遗产日”。2005年12月,我国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有什么意义
  
 遗产是个古老的词汇。它的原始概念是先辈留下的财产。在这种传统的遗产观中,遗产只是一种私有的物质财富。进入19世纪中期以来,遗产的内涵悄悄发生了变化。开始有人把祖先留下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公共财物视作遗产。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遗产,就是文化遗产。它是一种公共的、精神性质的财富,需要人们共同热爱,世代传承。
  
 最先和最鲜明地表达出新的遗产观的是法国作家雨果。他在那篇著名的《向文物的破坏者宣战》中,用激愤的语言斥责当时大肆破坏法国城市历史的人,昂首挺胸地捍卫着法兰西的历史文明。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他说要“为名胜古迹制定一项法律。为艺术立法,为法兰西的民族性立法,为怀念立法,为大教堂立法,为人类智慧最伟大的作品立法,为我们父辈集体的成果立法,为被毁坏后无法弥补的事物立法,为一个国家前途之外最神圣的东西立法……”
   
 这段话写于1832年。法国正处于工业化发端之际。他的文化敏感和文化责任,令我们惊讶,也令我们钦佩和感动。这篇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具有先觉性和超前性的文章,竟然把新的遗产观说得如此明明白白。
  
 物质文化遗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静态的,是实体。比如文物器物、经典古籍、大文化遗址、重要的历史建筑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广泛得多,但常常看不见也摸不着。这中间包括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等等。
  
 然而,由于非物质文化大多是老百姓创造的、共同认同的,它一直被认为是底层的文化而不被重视。但它是养育我们的一种生活文化,每个人都是在这共同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它直接表达着各个民族的个性特征,还有各自的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比如中国人的民族性情,不表现在颐和园和故宫上,而是深邃而鲜明地体现在春节的民俗之中。故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体现各个民族的本质,也最能体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遗产日的确立首先显示一种非同寻常的必要性和极强的现实意义。近几年,社会上在对待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上正在迅速觉醒,一方面是急速的现代化造成普遍的文化失落感,引起了人们对民族传统的精神回归;一方面是协调和整体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全面的政绩观是一种先进和科学的思想。由此,文化遗产的保护、环境保护的关怀便渐渐成为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注点。
  
 文化部主导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宣部批准的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和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调查与认定项目,正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一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经初见端倪。然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保护不能只是政府与专家学者的事,主要是民众的事。民众是文化创造者,是文化的主人。如果民众不珍视、爱惜,不保护、传承自己的文化,文化最终还是要中断或消亡。
  
 今天由国家确定“文化遗产日”,显示了当代中国对自己文明的认识高度,表现了一个民族文明的自觉。只有进入现代社会,才会把历史文明视为不可替代的珍贵的精神遗产。所以说,珍视和保护遗产的本身就是先进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今年6月9日是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遗产日不是纪念日,它是一种人为的主题日。要设法使公众成为这一天的主人,成为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参加者。要使国家文化遗产日成为全民的文化遗产日;使国家举措转化为每一个公民自觉的文化行为。
  
 世界需要一个经济高度繁荣的中国,更需要一个社会全面进步与协调发展、比古文明更加文明的现代中国。一个尊重自己历史文明的国家必然赢得世界的敬重。我们的文化虽然不是人类共有的,却是人类共享的。我们保护自己文明的同时,也在为人类保护一份巨大的、珍贵的、不可替代的财富。

5. 文化遗产日什么时候确立的

文化遗产日2005年确立的。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于2005年12月确立。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冯骥才就提出:希望中国也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确定一个“文化遗产日”。2005年12月,我国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日的确立是为了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上方采用简体中文“中国文化遗产”;下方采用汉语拼音“ZHONGGUOWENHUAYICHAN”,各民族自治地方可使用当地少数民族文字,在对外交往工作中可使用英文“CHINACULTURALHERITAGE”或其他国家文字。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标准色彩为金色,可根据不同需要使用其他颜色,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核心的金饰文物图案,除配合文字使用外也可单独使用。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金饰图案。有专家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或“四鸟绕日”。政府希望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使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遗产日是一个纯文化的主题日,所有活动都应是公益活动。文物和文化机构的工作要在遗产日中充分发挥作用,积极进行遗产内涵与保护意识的普及工作。教育界利用这一天,培养下一代人的中华文化的情怀。

文化遗产日什么时候确立的

6. 文化遗产日什么时候确立的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于2005年12月确立。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冯骥才就提出:希望中国也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确定一个“文化遗产日”。2005年12月,我国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的确立是为了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7. 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遗产的节日是什么?

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是端午节。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7个传统节日:
1、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2、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3、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4、七夕节
七夕节,又名七巧节、乞巧节、双七、七姐诞等,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5、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
6、重阳节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7、中元节
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

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遗产的节日是什么?

8. 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遗产的节日是什么?

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是端午节。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日
1、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2、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3、七夕节
七夕节,又名七巧节、乞巧节、双七、七姐诞等,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