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过了怎样的演变和发展

2024-05-06 05:31

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过了怎样的演变和发展

1、资产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如何把筹集到的资产恰当地分配到现金资产、证券投资、贷款和固定资产等不同资产上。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以资产管理为核心,早在十七八世纪,资产管理就成为商业银行管理遵循的原则。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历史上依次经历了由商业贷款理论向资产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发展的演变过程。
  2、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盛行于60年代。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即以借入资金的方式来保证流动性,以积极创造负债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从而增加资产和收益。这一理论认为:银行保持流动性不需要完全靠建立多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有资金需求就可以向外借款,只要能借款,就可通过增加贷款获利。负债管理理论历史上依次经历了由存款理论向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市场利率大幅上升,负债管理在负债成本及经营风险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商业银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经营管理指导理论。而在此时,电脑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银行业务与管理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银行经营管理的观念逐渐改变,由负债管理转向更高层次的系统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过了怎样的演变和发展

2. 简述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理论。

这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理论。由于直接融资的发展,商业银行深感资金缺乏、竞争激烈、加之流动性的巨大压力,商业银行不得不从货币市场引进资金来保证资产流动性的要求。负债管理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的管理来获得,也可以通过负债管理,即向外借款来提供。其核心是:银行主动借入资金来保持自身的流动性,从而扩大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但负债管理也有明显缺陷:①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②因为金融市场的变幻莫测而增加了经营风险;③忽视自有资本的补充,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

3.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金融管制逐渐放松,银行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大,同业竞争加剧。使银行在安排资金结构和保证获取盈利方面困难增加,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由此产生了均衡管理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⑴该理论的主要特点:
①综合性。即资产和负债管理并重;
②适应性。即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加强动态管理。
⑵该理论提出的基本经营原则:
①总量平衡原则。即资产与负债规模相互对称,统一平衡。
②结构对称原则。即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及利率结构对称。
③分散性原则。即资金分配运用应做到数量和种类分散。
⑶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技术方法:
①缺口管理法。分为两种:
▲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方法。基本思路是: 银行可以根据利率变动的趋势,通过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缺口的幅度,来调整资产和负债的组合及规模,以达到盈利的最大化。
▲持续期缺口管理方法。具体做法是: 在任何一个既定时期,计算资产加权平均到期日减负债加权平均到期日的差额,即持续期缺口。如该缺口为正,则说明资金运用过多;反之,则资金运用不足,应根据外部环境进行调控。
②利差管理法。即控制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差额,以便适应银行的经营目标。主要手段有:
▲增加利差。即控制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差额,以便适应银行的经营目标;
▲创新金融衍生工具及交易方式。即运用金融期货交易、金融期权交易、利率互换等衍生工具,进行利差管理与资产的避险保值。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 商业银行经营学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有哪几个阶段

 (1)资产管理(The Asset Management)

  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商业银行为信用中介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环境下,在当时较稳定的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对资产进行管理。

  资产管理依其提出的顺序又有以下三种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2)负债管理(The Liability Management)

  20世纪60年代,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心有资产管理转向负债管理为主。

  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来实施,也可以通过在货币市场上主动性负债,即通过“购买”资金来实施。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伴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而产生的。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思想:在资金的配置、运用以及在资产负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根据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及银根松紧等变动情况,对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进行协调和配置,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在某种特征上的差异,达到合理搭配的目的。

5. 请谈谈你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认识。

(1)含义: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认为应通过资产和负债的共同调整,协调资产和负债项目在期限、利率、风险和流动性方面的搭配,尽可能使资产、负债达到均衡,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统一。(2)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主要内容包括:①流动性问题:从资产负债两个方面预测流动性;②风险控制问题:通过有效的资产和负债管理防范各种风险,保证安全经营;③资产与负债对称:调整各类资产负债搭配。(3)作用。①它增加了银行抵御外界经济动荡的能力。资产负债管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及技术手段,从资产负债的总体上协调资产与负债的矛盾,使得银行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方面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应变力,从而增加了银行对抗风险的能力。②资产负债管理有助于减轻银行“借短放长”的矛盾。利率自由化引起筹资成本的提高,迫使商业银行减少冒险性、放弃性、进攻性的放款和投资策略,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对待放款和投资。

请谈谈你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认识。

6. 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是什么

资产管理理论是以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认为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资产业务,负债主要取决于客户的存款意愿,商业银行只能被动地接受。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是资产业务。
资产管理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初级阶段,是在“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基础上形成的。
由于这一理论有利于防止、减少贷款投资的盲目性,增强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因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长期盛行至20世纪60年代,有力地推动了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发展。

扩展资料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产生的。无论是资产管理理论还是负债管理理论,在保证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均衡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资产理论过于偏重安全性与流动性,不利于鼓励银行家的进取精神,在效益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
负债管理理论能够比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矛盾,能够鼓励银行家不断开拓与创新,但往往给经营带来很大风险,使流动性、安全性与效益性之间不能很好地协调。
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则把资产负债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的管理体系来研究,所以这一理论是目前现代商业银行最为流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管理理论

7.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应遵循什么原则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一般遵循的原则:
一、总量平衡原则。即资产与负债规模相互对称,统一平衡。
二、结构对称原则。即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及利率结构对称。
三、分散性原则。即资金分配运用应做到数量和种类分散。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款、放款,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应遵循什么原则

8.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一般遵循的原则:
  一、总量平衡原则。即资产与负债规模相互对称,统一平衡。
  二、结构对称原则。即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及利率结构对称。
  三、分散性原则。即资金分配运用应做到数量和种类分散。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款、放款,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