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的学院简介

2024-05-16 04:17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的学院简介

几十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具有坚实数理基础的优秀人才。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北航数学学科从建校初期的教学单位到以科研、教学并重的研究型学院的重大转变,已成为北航培养创新人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力量。学院下设数学系、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系统科学与控制系,数学研究所和数学实验中心;建有“数学、信息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杂系统与科学计算国际研究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的学院简介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的人才培养

学院将人才培养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针,重点实施精英化教育,着重于数学基础理论、强调数学学科与工程技术的沟通与融合,培养具备坚实的数学基础、严谨的科学思维、广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009年,北航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签署协议联合成立“华罗庚班”,实施“一生一师”的个性化培养,这是学校加快精英人才培养步伐所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学院强化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的监督,瞄准当前国际数学研究的主流方向,以支撑国防科技快速发展和国防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大推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全面开展研究生素质教育和知识创新源头教育。2011年,共有37篇研究生论文获北航 “研究生发表优秀学术论文奖”,其中校“十佳学术论文奖(期刊类)”和“十佳学术论文奖(会议类)”各1篇,2人获博士创新基金,1人获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在读博士生84名,硕士生135人,本科生455名。  学院每年选拔25%左右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本专业或其他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有25%左右的本科毕业生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继续深造,有10%左右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本科毕业生的整体升学率超过60%;学院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好,适应能力强,广受用人单位欢迎,每年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达到98%以上,毕业研究生整体就业率达到99%以上。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的学院大事记

获批2011年度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年9月统计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2010年10月复杂系统与科学工程计算国际研究中心揭牌暨空气动力学中的科学计算国际会议举行。]2010年9月北航-中科院华罗庚数学班首届开班仪式在沙河隆重举行2010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09年12月学院“空天系统大型计算与信息处理中的前沿数学问题研究”团队正式获批为教育部创新团队。2009年9月“数学、信息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评估验收2009年6月“北航数学论坛”成立2009年6月6日学院召开青年教师工作会,开展“青年教师”1+2”资助计划2009年6月1日北航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的学院大事记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的合作交流

学院十分重视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数学研究所及德国Springer合作创办了国际杂志“Math. Biosci. Eng.”与“Math. Comp. Sci.”。与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巴黎六大构建国际“3+3”创新团队,开展合作研究和联合培养博士生。和丁肇中教授的AMS研究团队合作,开展空间粒子物理海量数据建模和分析研究。定期邀请国内外一流的学者到学院访问、合作研究和开展学术交流。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全体师生以建设空天信数融合的国内一流数学学院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为实现学校建设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为培养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领军、领导人才而努力奋斗。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的介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2008年12月从原理学院独立,于2009年6月1日正式挂牌,是适应学校“理工文”综合、建设“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战略而成立的。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建校初期的基础部、改革开放后的应用数理系、理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的介绍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的学科建设

学院承担着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三个一级学科的建设工作,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统计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数学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理论与工程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基础数学为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应用数学为北京市和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  随着学院“985工程”二期和三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运行以及“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学院以北航“空天信”融合特色为背景,面向其中的关键核心问题,大力发展多学科交叉的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和系统科学,建成多支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团队和优秀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应用数学科研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3门,北京市精品教材奖5项,北京市教学成果1等奖3项。

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学术研究

学院的学科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航空航天信息领域高新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在航空航天通信、遥控遥测系统理论与技术、卫星导航和新航行系统、声光信号处理、机载/星载合成孔径成像、电磁辐射及散射理论、隐身及反隐身技术和机载高速总线等方面实力雄厚,成果突出。相关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在航空航天信息尖端技术领域,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包括国内第一个Walsh遥测系统、我国第一幅星载真实数据SAR图象和机载3米分辨率图象、空天地一体化空中交通服务网关集群平台、大型紧缩场建造、遥测加密与侦收系统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科学进步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近20年来,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含一等奖1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省部级二等奖以上30余项(一等奖5项)。学院瞄准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计划、国防973、国防基础研究、国家重点科技支撑计划、国防重大预研和国防重大型号等重大项目,年度科研经费超过1.5亿元。经过5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学科覆盖面广、科研水平高、航空航天特色明显、办学水平较高、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学和科研基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学术研究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科技研究

在科研方面,“十五”之初,学院科研经费连年翻番增长,峰值年份达400余万元,每年稳定在300万元以上。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务院部委委托的科研项目、地方政府委托的科研项目以及各类横向课题。学术交流开展广泛,学术论文与专著数量增加明显,教学成果不断涌现,社会科学与管理学科在国内的影响力迅速增强,科研与教育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获得了“211工程”、“985工程”一期和二期的支持,兴建了多个教学与研究实验室,获建了一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院拥有一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公共政策分析、政府管理、教育评估、工程教育评价、大学生发展、国防与高科技战略、国际关系与国家安全、知识产权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优势与影响,为有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研究支持。2002年初,学院对发展方向和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决定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为核心进行学科建设,并继续高质量完成全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和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重任。根据这一发展战略,经学校批准,学院正式启用公共管理学院第二名称。未来几年,学院将以公共管理为建设重点,作好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点申报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