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的规避风险

2024-05-05 11:22

1. 人民币升值的规避风险

 汇改后,我国外汇市场发展加快,完善和扩大了人民币远期交易的主体和范围,推出了外汇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同时在外汇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为企业拓宽了汇率的金融避险渠道。调查显示,2005年运用金融衍生产品企业的占比比2004年同期提高了1个百分点左右。目前,企业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特点如下:一是使用远期结售汇工具较多。汇改后,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和交易主体扩大,银行间人民币汇率远期交易推出,商业银行扩大对企业汇率避险服务,在较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远期结售汇交易,进一步满足了企业的避险需求。调查显示,远期结售汇工具的使用在金融衍生工具中占比高达91%。二是部分企业运用外汇掉期和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工具。自汇改后推出外汇掉期业务以来,福建、广东、江苏、山东和天津等省市的部分企业已开始尝试使用这一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尽管目前业务量占比相对较小,但发展势头良好。一些外资企业和在国外有分支机构或合作伙伴的中资企业还通过境外人民币NDF工具进行汇率避险。

人民币升值的规避风险

2. 制造企业如何防范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风险

货币对冲,或者持有多种货币,一般就是企业要有一半人民币和一半美元。

关键还是看制造业的企业产能是出口到地球的哪一个地区,以及用哪一种货币进行贸易结算。目前对全球来说,大多数还是以美元来进行贸易结算的,毕竟如今的世界仍然是美国的超强实力附属着美元霸权的时代。其次是欧盟的欧元,目前人民币也在逐步的扩大自己在世界贸易、消费结算等范围的影响力和势力。但这是需要靠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联盟的综合实力大小来取决的。

涉外企业有多种货币(如美元、欧元、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或者现金流账户,根据国际格局的变化和世界经济的走势变化,按照一定比例相互分配好,可以让自己的企业资产处于抗风险较高的均衡状态。目前2015年美元处于准备加息的状态,而人民币想通过亚投行走出去政策意图,使得人民币的货币量发行和向外流通加大,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相对来说会扩大,目前仍为1:6.35 。汇率扩大,人民币贬值,按照常理来说对出口型的制造企业是很有利的。反之对进口型的企业较为有利。

人民币的升值带来的汇率风险,对于国内出口型的制造业来说,也可以与银行进行远期汇率的交易来防范的,不过这样和各种货币的相互分配相比是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的。这个风险就是来自于对汇率的未来走势判断错误。当然,如果正确的话,将会对企业带来更大的好处。这个就取决于企业的分析和高层决策部门的水平如何了。

3.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中小出口企业的影响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这一改革的实施,从宏观上说"人民币汇率改革利大于弊,意义深远,举世瞩目"。但是,对出口型中小企业来说 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出口企业经营利润减少。人民币升值2%对于以美元结算的出口企业来说是利空消息,其净利润理论上将减少2%。特别是对出口量较大的出口企业来说影响更大。为了鼓励本国产品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各国产品原则上都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而根据国际惯例,我国一直对出口企业实行先征税后返还的政策,其目的是使企业减轻负担,增加效益。当前国内许多出口型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出口产品为主,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最主要优势是价格上的优质。为取得价格优势,原先这些中小企业利润空间就十分狭窄,一般在5%-8%左右,因此,承担成本压力的能力有限。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削弱了其产品价格优势,再加上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引起的生产成本提高,导致这些中小企业利润率直线下降,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迅速下降。
对外贸易纠纷增加。人民币汇率改革公布后,目前许多出口型中小企业采取的避险方式是通过与国外客户谈判,设法通过货款调价的方式减少损失,但是国外客商订单一般都是一年一期,并且订单中使用固定价格,所以企业单方提出上调出口产品价格,国外客户是不会接受的,这将导致一些中小出口企业为了自身效益采取两种应对措施:一是以替换原材料的方式降低产品成本,弥补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这虽然短期内可降低企业成本,暂时弥补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但很可能引发贸易纠纷。另一种是因原材料同时上涨,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企业面临无利可图的困境,以调整价格为由推迟交货或拒不供货。这样也会造成国际诉讼,对企业信誉带来严重影响。企业将来出口和生产经营将举步维艰。
未来汇率变化的潜在风险不可低估。从我国汇率政策调整取向来看,这次人民币升值,重点并不是放在汇率水平的变化上,而是放在于汇率水平改变的同时,以制度安排来促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来生成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形成机制,以真正恢复汇率作为经济杠杆的作用。这对于一些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出口产品为主,抵御汇率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的未来生存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带来的潜在市场风险较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民币升值使利润率较低、抗风险实力较弱的出口型中小企业生存越来艰难,其结果会使一部分企业因承受不了人民升值和原材料涨价的双重压力而被迫减产、停产甚至破产,从而加大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
商业银行应对中小出口企业风险的对策
密切关注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经营性风险。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抑制产品出口。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出口产品为主的出口企业来说,这种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深远。当前商业银行要重点关注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关注鞋业、水泵、机电、水产、塑料制品等产业。要关注这些出口企业的资金流向;关注这些企业是否正常收汇,收汇金额有无变化;关注这些企业库存产品有无迅速增加,产品销路是否畅通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信贷风险。
严防信贷业务中的汇率风险。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对出口型中小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而且会对银行信贷业务带来一定的汇率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
(1)人民币升值使美元质押贷款的质押值不足。按照有关质押贷款规定,质押贷款不得超过权利凭证面值的90%,但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原已办理美元存单质押的质物价值事实下降,会造成部分贷款面临质押价值不足的风险,因此,银行要求质押值不足的客户及时追加保证,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对新发放的美元质押贷款的质押率要适当降低,充分考虑汇率变动的可能性,防止汇率变化造成再一次质押不足。
(2)国际融资产品风险发生变化。打包贷款是以出口商收到的信用证正本作为抵押和还款凭据向银行申请的贷款。这部分贷款在汇率变化后,事实上面临着贷款额度超过实际收汇价值的可能,由此产生融资风险。其次是已开出的进出口开证业务付汇风险发生变化。无论是进口开证还是出口开证,因为汇率的变动,都将造成贸易双方对于商品价格进行重新协商,而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贸易纠纷,从而造成信用证的付汇风险。因此,必须密切关注国际融资品种中的信贷风险,适度追加保证金比例或贷款保证单位。
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持,增强抗风险能力。人民币汇率变动是市场化方向的必然趋势,中小企业要逐步适应并且有准备地应对人民币的变动。对商业银行来讲,要关注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主动为企业出谋策划,促进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挖掘内部潜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另外,商业银行要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持,帮助出口型中小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层次,实施品牌战略,走"高档高价"的品牌之路。
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避险金融产品。目前,出口型中小企业为规避汇率风险,要求银行提供更多的避险、保值的产品和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商业银行可采用以下方法满足出口型中小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
一是锁定汇率法。即企业在产品出口后,立即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协议,可以利用银行提供的远汇、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进行避险。
二是外汇投资法。即企业可以通过银行的理财产品,投资于国外的政府债券、基金、外汇等金融理财产品。也可以利用外汇买卖、结构性存款、远期利率协议等金融工具,实现避险保值。
三是用好国际融资产品。对于许多出口型中小企业来说,选择银行国际融资产品中的押汇、出口票据融资、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福费廷等业务品种,也是避免汇率风险的最好选择。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

4.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中小出口企业的影响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这一改革的实施,从宏观上说"人民币汇率改革利大于弊,意义深远,举世瞩目"。但是,对出口型中小企业来说 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出口企业经营利润减少。人民币升值2%对于以美元结算的出口企业来说是利空消息,其净利润理论上将减少2%。特别是对出口量较大的出口企业来说影响更大。为了鼓励本国产品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各国产品原则上都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而根据国际惯例,我国一直对出口企业实行先征税后返还的政策,其目的是使企业减轻负担,增加效益。当前国内许多出口型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出口产品为主,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最主要优势是价格上的优质。为取得价格优势,原先这些中小企业利润空间就十分狭窄,一般在5%-8%左右,因此,承担成本压力的能力有限。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削弱了其产品价格优势,再加上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引起的生产成本提高,导致这些中小企业利润率直线下降,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迅速下降。 

对外贸易纠纷增加。人民币汇率改革公布后,目前许多出口型中小企业采取的避险方式是通过与国外客户谈判,设法通过货款调价的方式减少损失,但是国外客商订单一般都是一年一期,并且订单中使用固定价格,所以企业单方提出上调出口产品价格,国外客户是不会接受的,这将导致一些中小出口企业为了自身效益采取两种应对措施:一是以替换原材料的方式降低产品成本,弥补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这虽然短期内可降低企业成本,暂时弥补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但很可能引发贸易纠纷。另一种是因原材料同时上涨,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企业面临无利可图的困境,以调整价格为由推迟交货或拒不供货。这样也会造成国际诉讼,对企业信誉带来严重影响。企业将来出口和生产经营将举步维艰。 

未来汇率变化的潜在风险不可低估。从我国汇率政策调整取向来看,这次人民币升值,重点并不是放在汇率水平的变化上,而是放在于汇率水平改变的同时,以制度安排来促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来生成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形成机制,以真正恢复汇率作为经济杠杆的作用。这对于一些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出口产品为主,抵御汇率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的未来生存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带来的潜在市场风险较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民币升值使利润率较低、抗风险实力较弱的出口型中小企业生存越来艰难,其结果会使一部分企业因承受不了人民升值和原材料涨价的双重压力而被迫减产、停产甚至破产,从而加大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 

商业银行应对中小出口企业风险的对策 

密切关注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经营性风险。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抑制产品出口。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出口产品为主的出口企业来说,这种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深远。当前商业银行要重点关注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关注鞋业、水泵、机电、水产、塑料制品等产业。要关注这些出口企业的资金流向;关注这些企业是否正常收汇,收汇金额有无变化;关注这些企业库存产品有无迅速增加,产品销路是否畅通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信贷风险。 

严防信贷业务中的汇率风险。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对出口型中小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而且会对银行信贷业务带来一定的汇率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 

(1)人民币升值使美元质押贷款的质押值不足。按照有关质押贷款规定,质押贷款不得超过权利凭证面值的90%,但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原已办理美元存单质押的质物价值事实下降,会造成部分贷款面临质押价值不足的风险,因此,银行要求质押值不足的客户及时追加保证,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对新发放的美元质押贷款的质押率要适当降低,充分考虑汇率变动的可能性,防止汇率变化造成再一次质押不足。 

(2)国际融资产品风险发生变化。打包贷款是以出口商收到的信用证正本作为抵押和还款凭据向银行申请的贷款。这部分贷款在汇率变化后,事实上面临着贷款额度超过实际收汇价值的可能,由此产生融资风险。其次是已开出的进出口开证业务付汇风险发生变化。无论是进口开证还是出口开证,因为汇率的变动,都将造成贸易双方对于商品价格进行重新协商,而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贸易纠纷,从而造成信用证的付汇风险。因此,必须密切关注国际融资品种中的信贷风险,适度追加保证金比例或贷款保证单位。 

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持,增强抗风险能力。人民币汇率变动是市场化方向的必然趋势,中小企业要逐步适应并且有准备地应对人民币的变动。对商业银行来讲,要关注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主动为企业出谋策划,促进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挖掘内部潜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另外,商业银行要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持,帮助出口型中小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层次,实施品牌战略,走"高档高价"的品牌之路。 

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避险金融产品。目前,出口型中小企业为规避汇率风险,要求银行提供更多的避险、保值的产品和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商业银行可采用以下方法满足出口型中小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 

一是锁定汇率法。即企业在产品出口后,立即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协议,可以利用银行提供的远汇、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进行避险。 

二是外汇投资法。即企业可以通过银行的理财产品,投资于国外的政府债券、基金、外汇等金融理财产品。也可以利用外汇买卖、结构性存款、远期利率协议等金融工具,实现避险保值。 

三是用好国际融资产品。对于许多出口型中小企业来说,选择银行国际融资产品中的押汇、出口票据融资、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福费廷等业务品种,也是避免汇率风险的最好选择。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银行必须加快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避险、保值金融产品,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实现银企双赢。

5. 有关中小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国内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进口企业来说影响是积极的,而出口企业则增加了压力。那么国内进出口企业面对人民币升值将如何作为?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19点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央行关于人民币升值和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表明1994年承诺的有管理的汇率制度,它从盯住美元改变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显得更为灵活。

  汇率风险是进出口企业经营中一直遇到的问题,没有就不正常了。面对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那些从事进出口业务和拥有外汇资产的企业,应该综合考虑资金来源和用途、自身财力和外汇市场的具体情况以积极应对。那目前,国内进出口企业面对人民币升值将如何作为?

  通过保值方案规避风险。锁定汇率不失为出口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一个好办法。出口企业应该及时结算现有的外汇,尤其是美元结汇,企业的即期交易合同该履行的马上履行,近期交易合同及时履行,同时尽可能多的签下企业远期合同,签不下的就争取锁定远期交易汇率。

  对于一些出口产品生产周期长的企业,由于人民币汇率已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给企业带来很大不确定性。因此,待出口日期确定后,就应立即向银行申请价位锁定,签订产品的保值协议。这样在约定期限内,不管人民币是升是降,对于企业来说所赚的利润是不变的。在结算上,为了避免风险,企业可以要求在收款的时候采用人民币或者是其他强势货币结算,或者是合同一经订立,就在外汇市场上买入相应外汇的看跌期权,约定可以在未来的收款期以商定的价格把美元转换成其他货币如人民币。或在合同订立后,企业在外汇市场卖出外汇期货,约定期货的成交日期正好是预期收到外汇付款的日期。这样,就避免了人民币升值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如果企业外汇负债数额比较大,最好的方法就是进入外汇市场买入外汇期货,合同的期限定在负债偿还的日期,或者是买入外汇期权。这些都将以比较小的成本避免将来可能发生的巨大外汇损失。

  进行外汇投资保值增值。企业的外汇资产不仅受利率变动影响,而且还受到汇率变动影响,面对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企业可以通过银行企业理财产品,投资于国外的政府债券、基金、外汇等金融产品。也可以自主选择恰当的金融工具,如外汇买卖、结构性存款、远期结售汇、远期利率协议等等,实现保值盈利。不少企业由于收入和支出的币种、期限以及金额不匹配,其间隐藏的汇率风险将会直接导致企业的支付成本、收入核算以及财务预测等的更加不确定。因此,进出口企业要通盘考虑多方因素,对手里头外汇资金的应用要相当谨慎,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资金的回报率,当前外汇投资理财产品五花八门,企业必须“量力而行”,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期望回报率对产品进行选择。

  让客户分担成本。和客户共同分担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利润空间压缩的损失,是很多出口企业很自然能想到的避险方式。以丝绸产品为例,因为丝绸是中国垄断性的产品,所以人民币升值导致丝绸上涨的那部分价格国外企业是可以接受的,即在丝绸上适当地加价,加价的原则必须跟国家的汇率相匹配。北京一家丝绸进出口公司负责人称,公司已做好准备,会适当地把一部分风险转嫁给与之进行交易的外商,这样就能将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

  但是这要冒着客户流失的风险。其实提价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佛山一家照明产品出口企业,董事长柴国生说,这次升值2%对公司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如果继续升值,就会对企业造成很大压力,因为外贸企业要与国外客户重新谈判协商价格是很麻烦的一件事,他们的订单一般都是一年为期,突然变动,国外客户很难接受产品涨价。对于纯外贸企业来说,还可以压低采购价格。此外,其它避险方式还有“调整进出口比重”、“调整进出口国家和地区”。

  加速产品升级。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企业加大高档设备的进口,特别是产能扩张要求高的企业,会利用人民币升值,进口国外的设备,增添或替换更新现有的生产设备,加大固定资产的资本支出;同时大型企业集团也会加大海外扩张的步伐,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实施全球化战略,以减少国内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相应地,产品的升级就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挑战。同时也可以和海外的零部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出新的产品,购买力逐渐增强的国内市场,也给予了更高端产品以尝试的市场机会。然而大多数的一般贸易企业,特别是占大头的纺织品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基本在10%以内。人民币升值2%虽然现在对企业的影响还不大,但企业如果不加紧避险,不寻求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则今后的生存环境将会越来越差。然而要实现“产品升级”,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显然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人民币升值虽然在短期内影响了出口业务增长,但长期看对医治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失衡的病根是有益的。

  转贷美元。其实,早在人们对人民币升值预期高胀时,转贷美元就成为许多企业的选择。企业向银行借美元至少有两点好处:其一,美元贷款利率要低于人民币;其二,人民币升值使使用美元贷款的企业直接受益。比如,某企业需要100万美元进口原材料,如果贷827万元人民币(约合100万美元),需要归还的本金也是827万元;但如果借入了100万美元,如今人民币升值了2%,美元兑人民币从8.27变成了8.11,那企业就只需要用811万人民币去购入100万美元,即可偿还银行本金,净赚16万元。江浙一些做手工艺品出口的企业尤其热衷此道,它们大部分都从中国银行贷美元。

  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2%,并不会对资本进入、出口贸易产生实质影响,应该属于一个可控范围。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为“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意义重大,其好处就是根据市场情况汇率回旋余地很大,增强了汇率弹性。汇率改革有助于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有助于促进外贸企业积极调整结构,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有关中小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

6.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危机

  一、努力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前面已分析到,人民币升值给很多依靠价格取胜的中小进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人民币升值后仅存的一点利润荡然无存。因此要在本质上解决问题,还必须从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提升商品的竞争力上下功夫,把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作为应对汇率变动的根本途径,一改过去常用的低价竞销策略,积极引进国外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开发新产品,以降低低档商品的出口比例,相应的也就扩大了高档商品的出口比例。
  二、合理运用金融工具、逐渐适应浮动汇率制。
我们要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的发展变化,关注并科学预测人民币的升值走向。企业应运用合理的结算币种和金融工具,规避金融风险。目前国内企业可以使用的汇率避险工具主要有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掉期交易、出口押汇、福费廷及结构性存款等。企业应充分了解这些业务的功能,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期望回报率对各种产品进行选择,注意选择合适的交易时机,通过外汇投资实现保值增值。
  三、走差异化、品牌化之路。
人民币升值之后低价竞销已无出路可走,要想提高出口经济效益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是创建企业自己的品牌乃至名牌,以自主品牌出口。众所周知,如今的国际市场已经进入到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而中国企业则仍然以价格和质量作为竞争手段,我国是产品生产大国,却是品牌小国。由此可见我国外贸企业主要从事贴牌定牌生产,缺乏自主品牌,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我国很多企业缺乏长远品牌规划,,企业的商标意识不强。因此,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应树立品牌竞争的观念,尽快提高出口产品档次,提升产品的品牌内涵和设计能力,创建出口产品品牌优势,走高端名牌之路。这是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从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从贸易大国向品牌强国转变,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加快海外转移,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
人民币升值后增强了我国企业的国际购买力和对外投资能力,为一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海外投资创造了条件。通过在海外进行投资,能够转移我国剩余的产能、充分利用国外廉价的能源和原材料、绕开了在我国生产再出口海外市场所面临的种种贸易壁垒等作用。因此,企业应逐步进行资源整合,合理利用财务杠杆,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适度加大海外扩张的步伐,建立全球化生产贸易体系。这样可以提高对汇率变动的抵抗能力,减少个别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加强成本和费用管理。
在人民币升值后,外贸企业应切实加强采购、生产、仓储、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成本和费用管理,采用价格倒逼机制,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从而降低成本。同时,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原材料、半成品和技术设备的进口价格,这对企业扩大进口、特别是进口国内短缺的资源类、原材料类产品和改造现有设备带来了提升空间,企业应加大国际采购力度,以部分抵消出口成本上升的压力。

7. 如何管理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外汇风险

  1、投资外汇资产是我们管理财富的多样化选择,现有固定收益类及等同现金类投资产品和途径已经足以让我们取得相当于平均利息水平的收益,所以境外投资产品的主要资产配置应该是股权类资产。
  2、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压力来自于中国的贸易顺差主来源国美国,因此,境外投资理财产品应主要投资那些能产生欧元、英镑等非美元现金流收益的产品。
  虽然银行已开办了外汇结构性存款等多种外汇投资理财品种,可是多数人仍还是觉得参加外币储蓄,才是最安全的投资理财方式。然而,参加外币储蓄也有参加外币储蓄的窍门。
  窍门1、需巧妙选定储蓄存期,外币储蓄利率一般都会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其稳定性非常差,利率变动比较频繁,且涨跌不定。比较而言,如果利率在相对稳定且较高时,则选择存期长一些的定期外币储蓄,如1年期、2年期外币储蓄。
  窍门2、与银行约定自动转存,有了这种约定,外币储户即使一时忘记转存自己的定期外币储蓄也不会损失掉不应该损失掉的利息。
  窍门3、学会"率比三家",因对短期外币定期储蓄利率的调整,各银行可以在规定的利率上限内进行自行调整,储户在存储外币储蓄存款时如果不"率比三家" 可能就会吃亏了,从而减少利息收益。
  窍门4、合理用好现钞、现汇账户,因"现钞账户"业务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手续费,所以外币储户切不要把"现汇账户"里的钱轻易转入"现钞账户",应该用多少现钞取多少现钞,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如何管理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外汇风险

8. 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外向型企业如何规避外汇风险 主要以外汇知识解答

规避外汇风险的主要方式

  在国际贸易中会运用以下方法规避汇率风险:货币选择法、货币保值法、提前错后法、配对管理法、国际信贷法、外汇交易法、外汇交易法与国际信贷法的结合、投保货币风险法。下面重点介绍其中几种。

2.1货币选择法

–       货币选择法指企业通过涉外业务中计价货币的选择来减少汇率风险的管理方法。具体有以下五种操作:

1、本币计价法。选择本币计价可使经济主体避开货币兑换问题,从而完全避免汇率风险。但是本币对外国人来说是外币,这意味着该方法的前提是对方能够接受从而不至于使企业丧失贸易机会。

–       2、可兑换货币计价法。企业采用可兑换货币计价本身并不能减少汇率风险,但是它使企业在预测汇率变动于已不利时,能够通过外汇交易将此后的汇率风险转嫁出去。

–       3、硬币计价法。硬币指其汇率具有上升趋势的货币。出口商或外币债权人使用硬币计价,可以使自己得到汇率变动带来的利益。

–       4、软币计价法。进口商或外币债务人选择软币计价,可以使自己避免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损失。

–       5、多种货币计价法。如果人们在经济合同中规定以多种货币计价,那么某种货币汇率上升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被其他货币汇率下降所抵消,交易双方都可以借此减少汇率风险。

2.2货币保值法

–       货币保值法指企业在涉外经济合同中使用对方可以接受的货币支付,同时用某种稳定的价值单位进行保值的汇率风险管理办法。具体有以下三种操作:

–       1.黄金保值法。企业通过黄金保值条款将签约日的计价货币转换成一定数量的黄金,在支付日再将特定数量的黄金按当时金价转换成一定数量的计价货币。这样,无论计价货币汇率如何波动,都不会显著影响双方的收入或支出。其前提是黄金价格保持稳定。

–       2.一篮子货币保值法。企业选择特别提款权或其它货币篮子对合同金额进行保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汇风险,因为货币篮子的价值是相对稳定的。

–       3.硬币保值法。企业在贸易合同中允许对方用软币支付,同时要求对方按硬币对软币的汇率变动相应调整软币的支付数量。

2.3提前错后法

提前错后法指经济主体根据自己的汇率预期,通过提前或错后了结外币债权债务关系,来避免外汇风险或获取风险报酬。这种方法是在国际支付中通过预测支付货币们率的变动趋势提前或拖延收付有关款项也就是通过更改外们资金的收付口期来抵补外们风险的一种方法。具体操作如下表③:

 
 预测外币上浮

  〔本币软)
 预测外币下浮

  (本币硬)
 
出口商(收付外币)
 推迟收汇
 提前收汇
 
进口商〔支付外币)
 提前付汇
 推迟付汇
 

这种方法十分易懂,但是重点之一在于预测汇率趋势的正确性,重点之一在于企业人员怎样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之在适时适点的地方让对方欣然接受,因此,对于该方法可以在跨国公司内部的各企业之间多多采用。

2.4外汇交易法与国际信贷法的结合

 
涉外经营企业最常用的综合性汇率风险管理方法是BSI法和LSI法:BSI法(Borrow-Spot-Invest)即:借款——即期外汇交易——投资法。指通过借款、即期外汇交易和投资的程序,争取消除汇率风险的风险管理方法。LSI法(Lead-Spot-Invest)即:提前结汇——即期外汇交易——投资法。指通过提前结汇、即期外汇交易、投资或借款的程序消除汇率风险的风险管理方法。 
2.5衍生工具在规避企业交易风险中的运用

两方发达国家企业普遍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外汇交易风险,其基本作用是对贸易和投资进行保值。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常用的避险工具包括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

远期外汇是非标准化合约,指外汇买卖双方签订合约,约定在将来一定时期内,按预先约定的汇率、币种、金额、日期等进行交割的外汇业务活动,交易双方无须立即收付对应货币。

外汇期货是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标准化的外汇远期合约,该合约具有规范的交易单位、指定的交割月份、每日结算及独特的交割方式。不同的外汇期货市场对外汇期货标准化合约的规定略有不同。期货交易有固定的交易场所,买卖双方需要各自交付保证金和佣金,通过经纪信用证交易所,才能买卖外汇期货合约。

外汇期权是一种选择合约,其持有人即期权买方享有在合约届期或之前以规定的价格购买或销售一定数额的某种外汇资产的权利,而期权卖方收取期权费,有义务在买方要求执行时卖出(或买进)期权买方买进(或卖出)的该种外汇资产。期权的买方获得的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义务,可以使其到期作废,损失的只是预付的期权费。

外汇掉期就是在买进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再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合同。实质上是利用时间差,做两笔外汇数额相同、方向相反的买卖,是即期交易与远期交易或者是远期交易与远期交易的综合。通过外汇掉期交易可以消除外汇的全部风险。

三、人民币升值背景下避险方式的运作

    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我国涉外企业避险形式更加严峻。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涉外企业尤其是对外出口企业将产生巨大影响。我国涉外企业的避险方式的运作也将产生新情况,以下是针对人民币升值背景下避险方式的具体运作。

3.1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货币选择法的运作

    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一般情况下人民币是绝对的硬币,我们将基于这一点进行具体操作。建议使用本币计价、可兑换货币计价、多种货币计价操作。

3.2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外汇交易法与国际信贷法的结合

当出口商有未来外汇收入的时候为防止应收外币的汇价波动先即期借入与应收外汇相同的外币把时间风险转移到现在,然后与银行签定即期合同,将借入外币卖给外汇银行换本币。外币与本币的价格波动风险也就不存在了。再次这笔本币用于投资投资期与应收帐款期一致,这样到期时用应收帐款偿还借款。剩下的是本币投资连本带息收回。

    当进口商有未来外汇支出时先即期借入本币。然后与银行签订即期合同卖掉借入的本币买回外币用于投资。借款期、投资期均与应付帐款期限一致。这样应收帐款到期时,用收回的投资支付应付帐款。剩下的是本币借款的偿还外汇风险就消除了。

3.3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衍生工具在规避企业交易风险中的运作

在人民币升值大背景下,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外汇风险重点在于对于人民币升值空间的正确预期。以下举例④说明:

外汇远期合约的运用:

例如:中国某公司出口一批商品,价值10万美元。合同规定6个月后收到货款。为防范6个月后人民币升值造成汇率损失,该公司与中国银行签订了卖出10万美元的6个月远期合约。假定签订远期合约时美元对人民币的远期汇率为1美元=797. 20人民币,6个月后,不管汇率如何变化,该公司履行远期合约向银行卖出10万美元,均获得7972万元人民币。如果6个月后人民币升值,汇率变为 1 美元=792.10人民币,若该公司未采用远期合约规避外汇风险,该公司的利润将减少51万人民币(51=10*(797.20-792.10))。

外汇掉期合约的运用:

 
例如:我国一家贸易公司向美国出口产品,收到货款500万美元。该公司需将货款兑换为人民币用于国内支出。同时公司需从美国进口原材料,并将于3个月后支付500万美元的货款。此时,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做一笔3个月美元兑人民币掉期外汇买卖:即期卖出500万美元,买入相应的人民币,3个月远期买入500万美元,卖出相应的人民币。通过上述交易,公司可以轧平其中的资金缺口,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以上的方法在实践中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加以选择,将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企业回避外汇风险的能力,减少因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