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北伐战争为什么能胜利

2024-05-17 08:29

1. 民国的北伐战争为什么能胜利

北伐战争能够胜利的原因:

1.指导思想
北伐一直是孙中山的革命理想。概揽孙中山的北伐战争观,它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高举护法大旗。孙中山历来视《临时约法》和国会为中华民国的主要象征和共和制度的可靠保证。他曾指出,“约法与国会,共和国之命脉也,命脉不存在,国体将安托?须知国内纷争,皆由大法不立;”“共和国家之总枢全在国会,国会为民国中心,宪法为立国大本”;故“今日言和平救国之法,惟有恢复国会完全自由行使职权一途。”可见约法和国会在孙中山北伐观中的地位。
重视军事斗争。孙中山为恢复约法和国会,先后进行过多次护法战争。如辛亥革命时期的北伐;1915年第一次护法战争;1922后第二次护法战争和1924年江浙战争爆发时孙中山领导的北伐等等。这一切都足以说明孙中山对军事北伐的重视程度。
联合其他力量。早期的孙中山没有自己的军事武装,进行军事北伐只能依赖地方军阀。采取利用或联合一派军阀反对另一派军阀的做法,致使他领导的多次北伐都因地方军阀的反对和破坏而失败。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孙中山认识到联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进入了以革命的武装进行北伐的新时期。

2.战争策略正确
国民政府在战争初期以两广为基地,策略以“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为主,实行各个击破。
早在1925年9月,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就提出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北伐军事战略方针。但是,由于国民革命军将领各有自己的算盘,所以在1926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制定的北伐进军计划中,提出同时向湖南和江西进军,即同时与吴佩孚和孙传芳作战。加伦回到广州后发现这个问题,立即要求修改计划。经过加伦的劝说和多次磋商,各军将领才同意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即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长驱直进,迅速消灭吴佩孚所部;同时和孙传芳进行谈判,并向湖南、江西边境和广东、福建边境分别派出部分兵力进行监视和防备,待两湖战场取得胜利后,再集中兵力消灭孙传芳;最后,集中兵力消灭张作霖,统一全中国。后来的事实证明,加伦的战略构想是北伐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
军事指挥方面,北伐军在战争中发扬长驱直入,运动歼敌,穷追猛打,速战速决,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作风;审时度势,灵活运用兵力,适时转变战法,保持战争的主动权;分化瓦解敌军,补充扩大自己。这些都是国民革命军能以少胜多的重要因素。

3.国共合作
北伐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的结果。北伐战争期间,随着革命形势的胜利发展,依靠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动员和有力组织,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有以下方面:
共产党员直接参与北伐。在北伐军中,一大批共产党员担任各级党代表或政治处长,或者担任基层指挥员、战斗员。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如周恩来担任第一军副党代表,李富春担任第二军副党代表,朱克靖担任第三军党代表,罗汉担任第四军党代表,林伯渠担任第六军副党代表,肖劲光担任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等。周恩来、毛泽东、林伯渠、张太雷、邓中夏、萧楚女、恽代英、李富春、聂荣臻、蒋先云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实际上领导了北伐军的全部政治工作,对北伐胜利进军起了重要作用。
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湖南、湖北的工会会员,到1926年年底左右,发展到30余万人,在许多地区,工人还建立了自己的武装纠察队。1927年1月,汉口、九江工人群众在李立三、刘少奇的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示威,先后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北伐革命战争期间,同工人革命运动一样,农民运动也在大半个中国蓬勃开展起来。到1927年6月,全国已有201个县成立了农民协会,人员发展到1000多万人,对农村的封建势力进行了一次空前的扫荡与冲击。

民国的北伐战争为什么能胜利

2. 为什么北伐战争胜利了,而国民革命却失败了?

北伐只是阶段性胜利,打败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阀。而此时的国民革命军开始被汪、蒋所控制,排斥中共及左翼人士,革命军的性质发生了蜕变。最终是打败了旧军阀,自己蜕变成了新军阀。因此国民革命最终是以失败而告终的。

3. 为什么北伐战争胜利?

北伐战争能够胜利的原因:
1、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北伐提供了坚强的领导。
国共两党在北伐问题上意见一致,因而能够通力合作,进行正确的政治指导和军事指挥。两党能够发挥各自的专长,调动各自的力量,为共同的目标竭智尽力。没有两党的团结合作,北伐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2、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是北伐胜利的基础。
北伐出师时,广东工农群众就组织了运输队、卫生队、宣传队等随军出征,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北伐进军中,沿途农民为北伐军担任侦察、向导、送信、运输、救护,甚至拿起武器参战。

为什么北伐战争胜利?

4. 为什么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战争?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战争中,基本上是南伐,即战争由北向南推进。中国历史上从南到北统一中国的战例御竖仅有两次,一次是国民政府的北伐,另一次是明朝对元朝的北伐。由此可见,国民政府发动的北伐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同凡响。
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统一中国。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形式上统一了全中国,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中国人民革命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标志着大革命的开始,而北伐战争是大革命中的高潮事件,它是国共合作的结果,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而且形式上统一了全中国前尺,彰显了国共合作形成的巨大合力。
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慧拆高,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国共两党在北伐问题上意见一致,因而能够通力合作,进行正确的政治指导和军事指挥。两党能够发挥各自的专长,调动各自的力量,为共同的目标竭智尽力。
北伐战争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北伐战争军将士作战英勇,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苏联的援助。苏联派了大批军事、政治顾问,协助北伐军制订战略方针和政治工作制度,并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

5. 北伐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北伐战争能够胜利的原因:
1、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北伐提供了坚强的领导。
国共两党在北伐问题上意见一致,因而能够通力合作,进行正确的政治指导和军事指挥。两党能够发挥各自的专长,调动各自的力量,为共同的目标竭智尽力。没有两党的团结合作,北伐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2、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是北伐胜利的基础。
北伐出师时,广东工农群众就组织了运输队、卫生队、宣传队等随军出征,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北伐进军中,沿途农民为北伐军担任侦察、向导、送信、运输、救护,甚至拿起武器参战。

北伐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6. 为什么要北伐战争

1、五卅运动使中国革命形势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各阶层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憎恨更加强烈,渴望结束已经持续十多年的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2、中国共产党决定利用反奉战争的有利形势,积极推动人民群众进行反奉倒段的斗争。
3、国民军的失败,使北方局势更加恶化,广大人民越来越把希望寄托于广州国民政府。
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妥协告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并没有受到削弱,革命果实却落到帝国主义所中意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伐战争的影响
北伐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统治全中国,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政权。但实际上,国民政府内外仍有不同势力割据,造成日后发生中原大战等连串内斗冲突。北伐期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政府决裂,开始对抗国民政府,导致十年内战。

7. 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为什么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1)革命阵营内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2)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   
(3)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改变。点拨:我们判断一场战争或一场革命是否胜利,主要是看它是否达到了目的。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因此说它取得了胜利。国民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能代表大多数民众利益的政权.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了国民革命失败。

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为什么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8. 为什么会有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北伐战争的起因是:北洋军阀实行军事割据,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进行黑暗统治。当时北洋军阀直系吴佩孚军约30万人,控制湘(湖南)、鄂(湖北)、豫(河南)等省和直隶(河北)保定一带;从直系分化出来自成一派的孙传芳军约20万人,盘踞赣、闽、浙、皖、苏五省;奉系张作霖军约35万人,占据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京津和山东等地。吴、张勾结,控制北洋政府,在北方,向南口、多伦等地倾向革命的国民军进攻;在南方,吴佩孚增兵入湘,企图联合西南军阀,进攻广东革命根据地;孙传芳在赣、闽伺机行动。

1926年7月4日,为完成总理孙中山的遗愿,国民党中央在广州召开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陈述了进行北伐推翻北洋政府的理由。

"革命根据地,即使匪徒扰乱广东,又纠集党羽侵入湘剩本党至此,忍无可忍,乃不能不出于出师之一途矣。”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