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管理理论的产生

2024-05-06 11:10

1. 负债管理理论的产生

负债管理理论的兴起是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相适应的。首先,伴随西方各国战后经济的稳定增长,金融市场迅速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业在资金来源的渠道和数量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银行为了在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必须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扩大资产规模,提高盈利水平。其次,30年代的大危机之后,各国都加强了金融管制,制定银行法,对利率实施管制。尤其是存款利率的上限规定,使得银行不能以利率手段来吸取更多的资金来源。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普遍出现通货膨胀,货币市场利率不断攀升,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使银行存款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不得不调整管理策略,从各种渠道来筹措资金。第三,金融创新为商业银行扩大资金来源提供了可能性。1961年花旗银行率先发行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随后又出现了诸如回购协议等多种创新的融资工具。这些流动性很强的新型融资工具极大地丰富了银行的资源来源渠道,为银行主动型负债创造了条件。第四,西方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也激发了银行的冒险精神和进取意识。在这种背景和经济条件下,六七十年代负债管理理论盛行一时。

负债管理理论的产生

2. 负债管理理论的简介

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盛行于60年代。当时,世界经济处于繁荣时期,生产流通不断扩大,对银行的贷款需求也不断增加。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银行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吸收资金、扩大规模。与此同时,欧洲货币市场的兴起,通信手段的现代化,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大大方便了资金的融通,刺激了银行负债经营的发展,也为负债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3. 负债管理理论的主张

负债管理理论主张以负债的方法来保证银行流动性的需要,使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得到协调。同时,使传统的流动性为先的经营管理理念转为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并重;使银行在管理手段上有了质的变化,将管理的视角由单纯资产管理扩展到负债管理,使银行能够根据资产的需要来调整负债的规模和结构,增强了银行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高了银行资产盈利水平。但同时也应看到负债管理依赖货币市场借入资金来维持主动性,必然会受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影响,外部不可测因素的制约增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借入资金要付出较高的利息,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因此,负债管理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

负债管理理论的主张

4. 负债管理理论的介绍

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即以借入资金的方式来保证流动性,以积极创造负债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从而增加资产和收益。这一理论认为:银行保持流动性不需要完全靠建立多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有资金需求就可以向外借款,只要能借款,就可通过增加贷款获利。

5. 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

 存款理论曾经是商业银行负债的主要正统理论。其基本观点是:①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其资产业务的基础;②银行在吸收存款过程中是被动的,为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银行的资金运用必须以其吸收存款沉淀的余额为限;③存款应当支付利息,作为对存款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付出的利息构成银行的成本。这一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稳健性和保守性,强调应按照存款的流动性来组织贷款,将安全性原则摆在首位,反对盲目存款和贷款,反对冒险谋取利润。存款理论的缺陷在于它没有认识到银行在扩大存款或其他负债方面的能动性,也没有认识到负债结构、资产结构以及资产负债综合关系的改善对于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提高银行盈利性等方面的作用。 购买理论是继存款理论之后出现的另一种负债理论,它对存款理论作了很大的否定。其基本观点是:①商业银行对存款不是消极被动,而是可以主动出击,购买外界资金,除一般公众外,同业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市场及财政机构等,都可以视为购买对象;②商业银行购买资金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其流动性;③商业银行吸收资金的适宜时机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此时,实际利率较低甚至为负数,或实物投资不景气而金融资产投资较为繁荣,通过刺激信贷规模以弥补利差下降的银行利润。购买理论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滞胀年代,它对于促进商业银行更加主动地吸收资金,刺激信用扩张和经济增长,以及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其缺陷在于助长了商业银行片面扩大负债,加重了债务危机,导致了银行业的恶性竞争,加重经济通货膨胀的负担。 销售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银行负债管理理论。其基本观点是:银行是金融产品的制造企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迎合顾客的需要,努力推销金融产品,扩大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收益水平。该理论是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它给银行负债管理注入现代企业的营销观念,即围绕客户的需要来设计资产类或负债类产品及金融服务,并通过不断改善金融产品的销售方式来完善服务。它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业和非金融业相互竞争和渗透的情况,标志着金融机构正朝着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

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

6. 负债管理的负债管理的概述

 第一阶段,资产、负债的总括管理;第二阶段,资产、负债各个项目的具体管理,以求得各项目的最佳组合;第三阶段,为实现利润目标的利差管理、间接费用的控制、流动性管理、资本管理和税收管理。 即控制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差额(净利息收入),使其大小及变化与银行总的风险——收益目标相一致。此即其狭义的含义。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风险和收益是衡量银行经营好坏的重要标志。收益主要来源于利差,利差又是银行潜在的资产负债结构的反映,是资产负债综合作用的结果。风险则表现为利差的敏感性或波动性,利差的大小及其变化决定了银行总的风险——收益状况。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股东、金融管制等条件约束下,使银行利差最大化(从而收益最大化),其波动幅度(风险)最小化,即保持利差高水平的稳定。 一是根据预测利率的变化,积极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即运用利率敏感性差额管理法。二是运用金融市场上转移利率风险的工具,如期限管理法、金融期货、期权、利率调整等保值工具,作为差额管理法的补充

7. 简述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理论。

这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理论。由于直接融资的发展,商业银行深感资金缺乏、竞争激烈、加之流动性的巨大压力,商业银行不得不从货币市场引进资金来保证资产流动性的要求。负债管理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的管理来获得,也可以通过负债管理,即向外借款来提供。其核心是:银行主动借入资金来保持自身的流动性,从而扩大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但负债管理也有明显缺陷:①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②因为金融市场的变幻莫测而增加了经营风险;③忽视自有资本的补充,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

简述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理论。

8. 阐述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及优点。

基本思想:
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规定一系列的比例,从而实现对银行资产控制的一种方式。是消除和减少风险的一种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优点:
1.银行通过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使银行资产实现合理增长,达到稳健经营,消除和减少风险的目的。
2.资产负债比例不能狭义的理解为银行资产与其负债的比例,它是综合反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战略目标和工作策略的比例指标体系
3.资产负债指标也是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监管商业银行运营的核心内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