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考试:业务题:本月根据应税所得额计算出应交所得税2500元

2024-05-13 21:29

1. 会计学基础考试:业务题:本月根据应税所得额计算出应交所得税2500元

涉及所得税计算的题目,都需要用到前面题目的利润、成本、费用数据,只有这个要求,没有前面的业务明细是不能计算的。
用应缴纳所得税税额,可以倒推应纳税所得额。应缴纳所得税2500元,应税所得额2500/(1-25%)=10000元。如果前面的六道题目和本题目没有关系,就倒推。如果前面的六问和本题是一道大综合题,就需要以前面的六个问题的结果计算本题结果。
计提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缴纳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扩展资料:
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
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允许抵免的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正确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前提。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办法,企业应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一次性和暂时性差异)通过纳税调整明细表集中体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交所得税

会计学基础考试:业务题:本月根据应税所得额计算出应交所得税2500元

2. 会计学基础考试:业务题:本月根据应税所得额计算出应交所得税2500元

涉及所得税计算的题目,都需要用到前面题目的利润、成本、费用数据,只有这个要求,没有前面的业务明细是不能计算的。用应缴纳所得税税额,可以倒推应纳税所得额。应缴纳所得税2500元,应税所得额2500/(1-25%)=10000元。
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予以调整的金额;
二是企业按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税收金额。

征税对象
1、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3、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的确定原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

3. 1)计算企业应交所得税(在试卷上列出计算过程); 2)编制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计算本月应交所得税6000元的会计分录 1)计提借 :所得税费用 6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000 2)结转损益借:本年利润 6000 贷:所得税费用 6000 3)次月初交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1)计算企业应交所得税(在试卷上列出计算过程); 2)编制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4.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精选重点: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大家做好准备迎接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了吗?诚意整理“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精选重点: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只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总会有丰硕的收获!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精选重点: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应交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是根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上交的一种税金,即当期应交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确定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纳税调整增加额主要包括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捐赠支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以及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纳税调整减少额主要包括按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前五年
    内未弥补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等。
    2.企业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例6—11】甲公司2009年度按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19 800 000 元,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全年实发工资、薪金为2 000 000元,职工福利费300 000 元,工会经费50 000元,职工教育经费l00 000元;经查,甲公司当年营业外支出中有120 000元为税收滞纳罚金。假定甲公司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
    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
    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本例中,按税法规定,企业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工资、薪金支出2 000 000元,扣除职工福利费支出280 000(2 000 000×14%)元,工会经费支出40 000(2 000 000 X2%)元,职工教育经费支出50 000(2 000()0()×2.5%)元。甲公司有两种纳税调整因素,一是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费用支出;二是已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但按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的税收滞纳金,这两种因素均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甲公司当期所得税的计算如下:
    纳税调整数=(300 000—280 000)+(50 000—40 000)+(100 000—50 000)
    +120 000=200 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19 800 000+200 000=20 000 000(元)
    当期应交所得税额=20 000 000×25%=5 000 000(元)
    【例6—12】甲公司2009年全年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为10 200 000元,其中包括本年收到的国债利息收入200 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甲公司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
    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企业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即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将其扣除。甲公司当期所得税的计算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10 200 000—200 000=10 000 00()(元)
    当期应交所得税额=10 000 000×25%=2 500 000(元)
    【例题4•单选题】某企业2009年发生亏损100万元,2010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700万元,其中包括国债利息收入80万元;在营业外支出中有税收滞纳金罚款6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企业2010年的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130  B.150  C.175  D.145
    【答案】D
    解析:根据税法的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企业发生的税收滞纳金不能在税前扣除,所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700-100-80+60=580(万元),所得税费用:580×25%=145(万元)。

5. 会计学基础考试:业务题:本月根据应税所得额计算出应交所得税2500元

涉及所得税计算的题目,都需要用到前面题目的利润、成本、费用数据,只有这个要求,没有前面的业务明细是不能计算的。
用应缴纳所得税税额,可以倒推应纳税所得额。应缴纳所得税2500元,应税所得额2500/(1-25%)=10000元。如果前面的六道题目和本题目没有关系,就倒推。如果前面的六问和本题是一道大综合题,就需要以前面的六个问题的结果计算本题结果。
计提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缴纳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扩展资料:
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
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允许抵免的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正确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前提。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办法,企业应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一次性和暂时性差异)通过纳税调整明细表集中体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交所得税

会计学基础考试:业务题:本月根据应税所得额计算出应交所得税2500元

6. 会计学基础考试:业务题:本月根据应税所得额计算出应交所得税2500元

涉及所得税计算的题目,都需要用到前面题目的利润、成本、费用数据,只有这个要求,没有前面的业务明细是不能计算的。用应缴纳所得税税额,可以倒推应纳税所得额。应缴纳所得税2500元,应税所得额2500/(1-25%)=10000元。
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予以调整的金额;
二是企业按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税收金额。

征税对象
1、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3、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的确定原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

7. 会计学基础考试:业务题:本月根据应税所得额计算出应交所得税2500元

涉及所得税计算的题目,都需要用到前面题目的利润、成本、费用数据,只有这个要求,没有前面的业务明细是不能计算的。用应缴纳所得税税额,可以倒推应纳税所得额。应缴纳所得税2500元,应税所得额2500/(1-25%)=10000元。
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予以调整的金额;
二是企业按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税收金额。

征税对象
1、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3、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的确定原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

会计学基础考试:业务题:本月根据应税所得额计算出应交所得税2500元

8. 企业计算应交所得税时,正确的会计分录是( )。

企业计算应交所得税时,正确的会计分录是( )。 A、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B、借:管理费用   贷:所得税费用C、借:所得税费用   贷:银行存款D、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为什么不选C
1、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A、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为什么不选C  因为c分录是缴纳所得税的,题目是计算应缴所得税,所以不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