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雾霾调查 穹顶之下为什么看不到了

2024-05-18 18:54

1. 柴静雾霾调查 穹顶之下为什么看不到了

《穹顶之下》并没有官方正式文件被禁播,但是目前这部影片的视频资源基本上已经无法找到了。
《穹顶之下》是一部由柴静自费100万左右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费用全部来自2013年一月柴静的自传性作品《看见》一书的版税。柴静,女,著名传媒人,前央视主持人,记者。北京大学艺术硕士(MFA),曾长期制作污染治理报道如《山西:断臂治污》《事故的背后》《尘肺病人维权调查》等,获选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2014年初从央视辞职。
该记录片于2015年2月28日播出。《穹顶之下》通过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等共同的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再次认识到雾霾的危害。该纪录片形象化地对雾霾的构成做了解读,而且通过柴静的行为来告诉观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穹顶之下》,在获得了约1.55亿点击的舆论轰动后,3月6日(周五)疑似被全网封杀。目前包括优酷、搜狐、爱奇艺等主流视频网站已看不到这个视频。

柴静雾霾调查 穹顶之下为什么看不到了

2.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为什么看不到

经费来源
一年中,她现场调研,查阅文献、拜访专家,拍摄而成纪录片《穹顶之下》,前后花费一百万人民币,钱全部来自两年前《看见》的版税。
社会影响
网友点赞
在环境污染这个全民休戚与共的问题上,《穹顶之下》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雾霾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应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远离雾霾,呼吸同一片纯净天空!”不少网友认为,成为妈妈后,柴静的力量似乎更强了,也证明了柴静这次的“复出”非常成功。同时,片中“说实话我不是多怕死,我是不想这么活”等“名言”也迅速成为网络热点。
部长赞赏
2015年3月1日,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已经完整看过柴静制作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从中看到了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体会到公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维护身体健康的热切期盼,这对于唤起全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环境自觉,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座谈会上,陈吉宁对引起关注的柴静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表示赞赏,称其行为值得敬佩。同时还表示,柴静没给我压力。
陈吉宁认为,这也反应了在新媒体时代,政府媒体及公众之间如何互动,应通过媒体,积极传播环境信息,赢得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和自觉参与。
媒体点评
柴静的前同事崔永元却表示了悲观的看法。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他表示:
“《穹顶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启蒙,但对于国家雾霾治理可以忽略不计。他认为,雾霾问题最主要是解决难。
调查记者不是影视明星,她不是在别人掌声鲜花下生活着,她的荣誉感来自于她对自己职业的尊重,这是最重要的。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在微博中这样写道,“柴静对报道角色的处理:她讲故事的切入点是个体(女儿)遭遇,但整个片子是深度报道、调查报道,她既是参与者和体验者,但主要是报道者和调查者。”
崔永元:“(穹顶之下)非常好,是一个好的科普教材。它的数据、推论可能有很多人不同意,但我觉得科普的最大作用就是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崔永元还说,“我的片子没有她拍得那么好,她的呈现方式特别容易让人接受,而我们采用的可能是更传统些的形式。我看这片子的时候也觉得挺震撼的,第一遍看时甚至都忽略了她的内容,只看她的表现样式,对一个做电视的专业工作者来说确实感觉很震撼。”
崔永元还说“我认为柴静该说的都说了。就像一个人去医院检查身体一样,一个CT检查准确地诊断出了病症,而治疗要靠其他科室—做新闻的就好像做检查一样,只负责探求真相,是不应该开处方的。至于说该淘汰什么产业、政府部门应该做什么,做纪录片的不应该去涉及这些。”
负面评价
就在《穹顶之下》热播之时,也有部分声音表示:柴静以自己孩子的病情作为开场来切入这个话题,是否客观。

3. 柴静雾霾调查 穹顶之下怎么看不到了

  长期关注环境问题的记者李靖云告诉笔者:

  这是个政策问题,我最担心就是政治化,那是立场问题。既然在中国就得面对中国的环境治理。我不关心纪录片是否有利于建立民主自由或者有利于党国改善治理。中国目前社会抗议增长最快的就是环境问题,据中国环境科学会的数据,从1996年开始年增长29%。所以那句“唤醒民众”实际多余。第一,准确的数据。柴静的纪录片最大的意义估计是介绍了马军老师长期的环境第三方监控数据,没有数据一切都是空谈。第二,能源政策和格局明晰化,中国的能源过去现在未来都必须靠煤,公众必须要了解这一基本事实,问题可以简化为如何对燃煤做环境处理。第三,减少污染源所必需的代价,这点必须讲清楚。限制大城市人口,发展中小城镇必然增加碳排放和污染。反对垃圾集中处理,反对核电,反PX实际在鼓励污染。数据指示基本状态,确定你需要付出的代价。不要总是反问过去,历史也不是阶段性和重复性的,而是现实性的。其实看看我们现在做的能源环境报道比如南方能源观察和财经无所不能,就知道柴静基本才入行。

  南京大学周雷博士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他认为应当怎样研究污染问题:

  柴静是很良善的记者,但是她用调查数据、归因和解析来重新阐述常识,并将其系统化,造成一种相信和感同身受效果。所以她的调查和崔永元自费调查,因为受制于知识观和认知模式,都无法进行真正认知意义的突破和突围。虽然,崔永元更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提到煤的污染,她说到洗煤,却没有深究洗煤水的可能后果;提到能耗和油耗,她分析行业内幕和总量,却没有分析这些能耗的生成细节,哪些人主导了哪些消费并实现了何种污染扩散?中国的污染与世界经济的关联?中国现有污染机制的原因,它是学来的?还是内生的?在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之前,她在海外的调查几乎全是盲人摸象式数据。她提到伦敦的几百万污染行业工人转型,伦敦现有的环保模式,但却没有意识到整个西方,甚至整个人类都在外包和异化自己的认知。当那些污染行业从自身国家逐步淘汰,大气开始朗清,似乎就觉得问题解决了。柴静采访了一些老北京,说到儿时的记忆,似乎存在一个曾经有效和环保的北京style。这种逻辑和认知模式错得非常离谱。研究污染,从来应该多线并进,但不是用小分队调查的方式,而是能寻找到症候的发生机制。

柴静雾霾调查 穹顶之下怎么看不到了

4.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为什么不能看了

应该是禁播了,视频一出褒贬不一,可能怕造成舆论导向吧。媒体的力量实在太大了。视频柴静雾霾调查苍穹之下同呼吸共命运104分55秒看完你就知道雾霾是什么,对人的危害,为什么治理不起作用和我们能做什么我深深记住一串数字12369环保投诉热线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出门做好防护美国进口普卫欣天 猫有效减少雾霾的吸取。看完很震撼报道了好多不为人知的事实。一组组数据触目惊心引人共鸣高管访谈暴露问题所在……现在网站上都删了,可能是太轰动了怕造成舆论压力和负面影响吧,你只能看看哪能下载或者谁有给你发一份了

5.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怎么没有了

在其他网站柴静视频《穹顶之下》停播时,有人怀疑该视频被禁。

但新浪视频还可以播放,传闻因为新浪视频购买了该视频版权,

问题是同样可以播放的凤凰视频也购买了版权么?

百度搜索引擎还可以搜“穹顶之下”,也能搜到这两个网站的视频链接,但都已经404了。

新浪微博更厉害,

已经禁止显示相关搜索结果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怎么没有了

6. 柴静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怎么现在看不到了,是被封了吗?怎么回事?

爱奇艺可以看

7. 柴静雾霾调查 穹顶之下为什么没有了

我也是看到一半,再准备发给朋友看的,一刷新就没有了,哈哈。。。大家都懂的~

柴静雾霾调查 穹顶之下为什么没有了

8. 柴静雾霾调查 穹顶之下怎么不能看了

看完《穹顶之下》以后

深深发被感动了,

柴静,抽烟十几年,赴美生下一个先天疾病的孩子,然后拿了美国福特基金会一百多万拍了个纪录片,从头到尾都在说:孩子生病全是国家的错,跟我抽十几年烟一丁点儿关系没有,我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

当然她并没有告诉大家她十几年抽烟高龄产妇赴美生子拍片的钱都是福特基金会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