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取得成果

2024-05-18 08:42

1.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取得成果

在世界银行贷款、“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项目的支持下,基础课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得到更新改造,同时添置了一批先进大型仪器设备,如400兆多核核磁共振仪和单晶衍射仪等。同时,实施了大中型仪器设备每天24小时和全年365天开放,这为化学学院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化学学院的科研成果丰硕。我院教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每年都有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正在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杰出青年基金等的科研项目50余项,2006年和2007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和16项。平均每年到位科研经费1200余万元。化学学院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教学工作,一直把本科生教学工作摆在学院发展的中心地位上。师生员工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取得了一批又一批的教育教学成果。一些优秀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成果得到了推广,应邀在国内兄弟院校间交流,并起到了辐射和示范的作用。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教改项目重点项目1项、国家级一般项目3项、北京市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30余项(其中校级精品课建设项目10项)。主持北京市精品课1门,拥有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位。编写本科生教材30余部,其中国家面向21世纪教材4部、国家“十五”规划教材3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6部和北京市精品教材4部;2007年获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6项。1名博士获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1年通过北京市合格教学评估,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又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化学学院现按照宽口径培养模式招收本科生,设置1个本科专业——化学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约120人、硕士研究生约80人和博士研究生约30人,此外还承担着夜大、专升本函授以及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等人才培养任务。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免费师范生。已经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平均录取率超过50%,2006年为58%,2007年为53%;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的水平,2007年本科生就业率为98%。毕业学生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和用人单位的认同。这一切映射出了百年北京师范大学和近一个世纪的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历史积淀和厚重的底蕴所应具有的水平和办学实力!现任院长为方维海院士,分党委书记为卢忠林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取得成果

2.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科学研究

2001年以来,每年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得到批准,其中2004年获得批准的重点项目3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2005年获得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项。2008年获批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2001-2004年每年参与和主持的863、973项目均在2项以上。直接进入本院的横向项目平均每年在15项左右。2003年,本院共有2个项目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分别是陶澍教授牵头的“重金属形态的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及生态效应”以及方精云院士牵头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植被生产力的研究”,另有蔡运龙教授牵头的“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可持续性的区域评价、区域战略及操作途径”获该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方精云院士牵头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许学工教授参与的(排名第四)“渤海西南岸滨海油区环境演变卫星监测及预测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环境学院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两方面的科研经费接近。2001- 2007年,无论是横向经费还是纵向经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08年度全院科研经费总额达到4500万元。近年来,学院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均呈稳步增加的趋势。方精云院士曾在Science上一年内连续发表2篇论文。2006年全院在SCI和SSCI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近70篇。

3.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的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是在环境科学研究所发展、壮大基础之上组建的学院型办学管理机构。 成立于1983年的环境科学研究所,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高校首批从事环境科学研究与环境教育的基地之一,也是最早的环境地理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同时还是环境地理学领域学术交流中心。研究所的奠基人是我国著名环境保护专家刘培桐先生,他与王华东先生、杨志峰教授曾先后担任该所所长。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的介绍

4.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科研成果

教育学部的科学研究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近5年,学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项目近700项,经费总额已逾1亿元;发表论文4000余篇;出版的著作、教材有400余部;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近50项。代表性成果有: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12卷)和《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黄济、王策三教授主编的《现代教育论》;王炳照教授主编的《中国教育思想史》(8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等。

5. 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研究

 人文社科研究  根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社会科学总论位列ESI世界前1%;“十二五”期间,累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项,位居全国第五;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申报中,立项数单批次位列全国第一;“十二五”期间,累计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项,位居全国第一;连续三年到位科研经费过亿;“十二五”期间,该校为第一单位发表的CSSCI论文居全国高校第四位;在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获奖26项,居全国前列;在第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27项,其中一等奖9项,位列北京市第一;一代宗师白寿彝教授任总主编的22卷本、1200多万字的巨著《中国通史》,被誉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   自然科学研究  “十一五”期间,该校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共获准主持国家级科技项目(课题)77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共679项,国家“973”项目、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23项,国家“863”计划课题26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行业公益性专项29项,国家科技计划重大专项6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3项,国际合作项目7项,有4人次作为首席科学家;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的该校为第一单位的论文为4333篇,SCI论文3062篇,EI论文1649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5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4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2012-2014年,该校获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498项,国家“973”项目、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35项,首席科学家6人,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行业公益性专项25项,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大专项2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5个。该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奖励共1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 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及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11-2014年,以该校为第一单位发表的SCI论文2530余篇,EI论文1260余篇,CPCI-S论文620篇,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学术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分为两种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均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比较教育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教育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教师教育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主办,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教育学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中国教师》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入选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底,该馆共藏有包括中外文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等在内的印本文献448.7万余册;引进各类型中外文数据库293个,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8.1万余种、学位论文484.8万篇、中外文电子图书647.2万余册,建设各类型特色馆藏资源数据库26个;藏有古籍线装书3万余种37万余册,还藏有十八至十九世纪乃至更早的西文古籍,其中善本古籍3300余种,尤以地方志类和丛书类书为特色,已有126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藏有清末以来政府及各地有关教育事业的法规、文件、图表、报告等,基础教育教材及其相关资料是馆藏中的独特部分,其中所藏清末及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教材尤为珍贵,所藏基础教育教材8717种26219册,其中清末及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教材、课程标准等2626种6154册。

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研究

6. 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的研究领域

生物能源与能源效率研究领域生物能源信息生物能源技术能源安全与发展战略水处理与资源工程研究领域水处理工程工程环境模拟与信息系统污水资源化技术处理资源工程水资源与环境安全保障环境微生物研究领域高效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菌群构建专用微生物和酶及其培养制备生物增强和生物修复技术环境金融研究领域基于环境保护的环境金融—绿色金融基于气候变化下的环境金融—碳金融基于新型产业的环境金融—清洁能源产业金融体系低碳经济与环境管理手段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复合大气污染特征、形成机制与源分析颗粒物细粒子污染研究室内空气污染研究大气及室内空气污染健康影响研究环境规划管理研究领域区域环境规划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经济与管制政策农村环境流域水环境环境、资源信息技术应用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环境行政法水科学与环境信息研究领域城市化流域暴雨径流污染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受损水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生物环境信息水环境信息广域城市水系统水质的多源遥感监测和评价全球气候变化与水管理等

7.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科研成果

近几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共承担5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明代碑刻及手写文献电子典藏及属性描述”、“历史题材创作和改编中的重大问题研究”、“中华大字符集创建工程”、“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国别研究”、“中国高校弹性学制改革与实践研究”、“清末民初文化转型与文学”、“中国民俗文献史纲要”、“中国题材日本文学史”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和重大攻关项目),获得3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出版学术专著400余部,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00篇。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2004年核发的评估结果,北京师范大学中文学科整体实力排名全国第二,且在评估的四项中获得两项满分。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