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冷战有什么影响呢?

2024-05-07 03:34

1. 美苏冷战有什么影响呢?

美苏冷战的影响有哪些

美苏冷战有什么影响呢?

2. 美苏冷战的表现及影响?

冷战的表现:北约和华约的建立、美苏军备竞赛、“柏林墙”的修筑、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苏军入侵阿富汗等等.
  影响:
  (1)冷战给美苏双方和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阻碍了世界整体化发展,也造成了德国、朝鲜等国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
  (2)在冷战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的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4)面对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并逐渐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3. 美苏冷战有何影响?

、冷战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阻碍了全球一体化发展,也造成了德国、朝鲜等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

2、在冷战大环境下,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所以两方都在极力的避免战争,所以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4、面对两极格局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5、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同时也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美苏冷战有何影响?

4. 美苏冷战有哪些正面影响?

美苏冷战的影响有哪些

5. 美苏冷战的特点?

  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美国、北约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约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
  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
  美国和苏联同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其盟国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双方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1、局部代理战争;2、科技和军备竞赛;3、太空竞争;4、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

美苏冷战的特点?

6. 美苏冷战可否避免?

楼主您好!美苏冷战不可避免!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于是其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2)由于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防止苏联取代其世界霸主的地位,提出冷战。

希望对您有帮助!

7. 美苏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美苏冷战对抗,也是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伴随着两大合约组织的建立,世界分裂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美苏冷战,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时刻笼罩在核战争威胁下,对世界和平产生了巨大威胁。
美苏两极争霸使世界各国分属于两大阵营,各国间的矛盾摩擦暂时被掩盖,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稳定。
美苏在全球的对抗,使众多亚非第三世界国家沦为其附庸和局部冲突的战场,对亚非国家的和平与发展产生了深重的负面影响。
美苏两国在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等全方位的对抗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战后世界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美苏冷战争霸,也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对科技的进步和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苏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8. 美苏冷战的局面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苏联、中国和英国等国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从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在缓和方面: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了对奥和约,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同年,苏联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苏首脑戴维营会议是苏联推行美苏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这一事实。 

在紧张方面: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 

这一时期,苏联还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使得中苏关系恶化。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是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至70年代,苏联的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大为缩短,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上升,相当于美国的80%。苏联在军备方面赶上了美国,苏联的战略导弹至1975年已达2402枚,超过美国40%,1979年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开支几乎为美国的3倍。苏联大力增强常规军事力量。1978年,美军210万人,苏军440万人,美军拥有坦克10500辆,苏军拥有坦克50000辆。这一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苏联一方面对欧洲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另一方面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这一时期的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趋于缓慢,侵越战争受到严重挫折,军事力量被苏联赶上,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969年后的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1973年从越南撤军,1979年同中国建交。 

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1981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以后,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亲苏政权。 

苏联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美苏冷战争霸的局面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