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中两个“是”的用法

2024-05-04 21:58

1. 指出《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中两个“是”的用法

  “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中两个“是”都不是代词,而都是助词,帮助宾语提前。
  比如,我们熟知的成语“唯利是图”,唯,是“只”的意思,正常的说法是“只图利”。将宾语“利”放到动词“图”的前面,叫“宾语前置”,必须在中间加上一个助词“是”或“之”,帮助宾语提前。
  岂不榖是为?“不榖”齐侯的自称(我),岂(我)是为?按照前面说的,去掉助词“是”,将宾语“我”放到动词“为”的后面去,就是:岂为我?——难道为了我?
  先君之好是继,也是宾语前置。宾语是“先君之好”,“继(继承)”是谓语中心动词。正常语序:继承先君之好。——不过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
‍

指出《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中两个“是”的用法

2.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

诸侯们难道是为我而来吗?他们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
出处:《齐桓公伐楚盟屈完》【作者】左丘明 【朝代】先秦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何如?”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白话释义:
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齐军中去交涉,齐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齐桓公说:“诸侯们难道是为我而来吗?他们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屈完回答说:“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公元前656年的春天,齐桓公在打败蔡国之后,又联合诸侯国军队大举进犯楚国。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楚成王先派使者到齐军中质问齐桓公为何要侵犯楚国,随后又派屈完到齐军中进行交涉,双方先后展开了两次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最终达成妥协,订立盟约。
文章精练的语言描绘了这场外交斗争的激烈场面,将齐桓公、管仲、屈完等人的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文章在记述春秋时代齐楚两国的这场外交斗争时,并不是用叙述语言来记述它的过程,而是把“出场”人物放在双方的矛盾冲突中。

3.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

诸侯们难道是为我而来吗?他们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
出处:《齐桓公伐楚盟屈完》【作者】左丘明 【朝代】先秦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何如?”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白话释义:
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齐军中去交涉,齐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齐桓公说:“诸侯们难道是为我而来吗?他们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屈完回答说:“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公元前656年的春天,齐桓公在打败蔡国之后,又联合诸侯国军队大举进犯楚国。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楚成王先派使者到齐军中质问齐桓公为何要侵犯楚国,随后又派屈完到齐军中进行交涉,双方先后展开了两次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最终达成妥协,订立盟约。
文章精练的语言描绘了这场外交斗争的激烈场面,将齐桓公、管仲、屈完等人的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文章在记述春秋时代齐楚两国的这场外交斗争时,并不是用叙述语言来记述它的过程,而是把“出场”人物放在双方的矛盾冲突中。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

4. 判断《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的句法。

第一句:岂不榖是为?最后那个“为”第四声,表示为了...;“是”这个词在古文中往往是一个提宾标志,就是说把原先的宾语提到前面去了,它本身并无意义。如:唯命是从,意思就是“唯从命”,只要是命令就服从;再如:唯贤是用,即“唯用贤”,“命”是宾语,“贤”也是宾语,都被提前了。左传中的这句话中,“不榖”就是宾语,即“不善”的意思,是君王的一种谦称,就是指“寡人”、“我”的意思。所以——既然你不要翻译,那我就真不翻了——原句就是“岂为不榖”?
 
第二句:一样的句式,即:“继先君之好”,“先君之好”就是宾语,也被提前了。所以,这两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之后的就没什么句式可言了。就是和我结交吧,怎么样? 
 
至于语法成分......你是要把主谓宾都标注出来吗?你又不让我们翻译,又要主谓宾的话(要知道,古文当中很多都省主语省宾语或省状语的,很多都要翻译时自行添加上去才算完整,那么只好翻出来给你看了)
 
第一句:(之前省了前文提到的主语,诸侯们)岂(状语)不榖(宾语)是为(谓语)?
第二句:(省了状语,是因为......)先君之(定语)好(宾语)是继(谓语)
第三句:(前省主语,因为这句话是对屈完说的,故主语是“你”)与(介词)不榖(宾语)同好(谓语),如何?(固定搭配,怎么样?)

5.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是啥意思?

齐桓公说:“这次用兵难道是为了我个人吗?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跟我共同友好,怎么样?”

岂:疑问副词,相当于“难道”。不谷:不善,是诸侯对自己的谦称,与上文“寡人”意思相同,都可以译作“我”。好:友好;第一个“好”是名词,指齐楚两国先君之间的友好关系;第二个“好”是动词,指相互友好。如何:是固定格式,用来征询对方的意见。“不谷是为”和“先君之好是继”都是宾语前置的格式,即“不谷是为”应该是为不谷;“先君之好是继”是继先君之好,现在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条件是用代词“是”复指前置的宾语;为了表现强调的语气,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以加上“是”,如“岂不谷是为”翻译为“难道是为了我个人吗?”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是啥意思?

6.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这句话的意思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含义

1、齐桓公说:“这次用兵难道是为了我个人吗?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跟我共同友好,怎么样?”
 
 2、岂:疑问副词,相当于“难道”。不谷:不善,是诸侯对自己的谦称,与上文“寡人”意思相同,都可以译作“我”。好:友好;第一个“好”是名词,指齐楚两国先君之间的友好关系;第二个“好”是动词,指相互友好。如何:是固定格式,用来征询对方的意见。“不谷是为”和“先君之好是继”都是宾语前置的格式,即“不谷是为”应该是为不谷;“先君之好是继”是继先君之好,现在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条件是用代词“是”复指前置的宾语;为了表现强调的语气,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以加上“是”,如“岂不谷是为”翻译为“难道是为了我个人吗?”

7.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是什么意思啊?

齐桓公说:“这次用兵难道是为了我个人吗?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跟我共同友好,怎么样?”


岂:疑问副词,相当于“难道”。不谷:不善,是诸侯对自己的谦称,与上文“寡人”意思相同,都可以译作“我”。好:友好;第一个“好”是名词,指齐楚两国先君之间的友好关系;第二个“好”是动词,指相互友好。如何:是固定格式,用来征询对方的意见。“不谷是为”和“先君之好是继”都是宾语前置的格式,即“不谷是为”应该是为不谷;“先君之好是继”是继先君之好,现在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条件是用代词“是”复指前置的宾语;为了表现强调的语气,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以加上“是”,如“岂不谷是为”翻译为“难道是为了我个人吗?” 
〈译〉齐桓公说:“这次用兵难道是为了我个人吗?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跟我共同友好,怎么样?”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是什么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