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是怎样干预汇率的

2024-05-17 19:10

1. 外汇储备是怎样干预汇率的

买入外汇,抛售本币,那么就使汇率下跌,也就是本币贬值 

反过来,买入本币,抛售外汇,可以让本币升值 

外汇储备高,汇率肯定要升的,因为外汇储备主要是贸易或者投资流入的,外汇储备高,贸易顺差过大,会被认为本币汇率低估,不利于贸易平衡

补充:
央行结汇就是投放本币了,当然导致货币投放过多,通货膨胀了

这两个不一样,一个是由于本币投放过多导致资产价格等上涨带来的通胀,也就经济过热导致的,另一个是对本币没有信心了,导致汇率贬值,比如冰岛,就是这样,国家名义上破产了,汇率暴跌,从而带来通货膨胀

外汇储备是怎样干预汇率的

2. 干预外汇市场的目的

干预外汇市场的主要目的有:(1)防止短期汇率发生变动,避免外汇市场混乱(2) 减缓汇率的中长期变动,实施反向干预,调整汇率发展的趋势(3)是市场汇率波动情况不致偏离一定时期的汇率目标区(4) 促使国内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的协调推行

3.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下哪种情况需要的外汇储备更多?

外汇天眼:当然是浮动汇率制度下需要的外汇储备更多。
一种货币兑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确定。一种是固定汇率,或钉住汇率,这种汇率是由政府(央行)确定,将其作为官方汇率。设定的价格是由一种全球主要货币确定,通常是美元,但也有其他主要货币,例如欧元、日元或一篮子货币。为了维持本国汇率,央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卖本国货币,以换取钉住的货币。例如,如果已经确定本国货币每单位的价值等于3美元,那么央行将必须确保可以向市场提供这些美元。为了维持汇率,央行必须将外汇储备维持在高水平。这是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量,可以用于向市场释放更多资金,或从市场外吸收更多资金。这确保合适的资金供应,市场上合适的波动(通胀/通缩),最终确保合适的汇率。在必要时,央行还可以调整官方汇率。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不同,浮动汇率是由自由市场通过供求决定。浮动汇率通常还称之为“自动修正”,因为市场上的任何供求差异都将自动修正。看一下这个简单模型:如果一种货币的需求低,其价值将下降,从而使进口商品更加昂贵,并刺激本国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这将带来更多工作岗位,导致市场自动修正。浮动汇率不断变动。实际上,没有货币是完全固定或浮动的。在固定汇率体系中,市场压力还可能会影响汇率变动。有时候,当本国货币不能反映相对于其钉住货币的真实价值时,“黑市”(更能反映供求关系)可能会随之产生。央行通常会被迫对官方汇率进行重估,或另其贬值,从而使其与非官方汇率保持一致,从而阻止黑市活动。在浮动汇率体系中,如果有必要,央行还会采取干预举措,确保稳定性,避免通胀。然而,采用浮动汇率体系的央行很少会干预汇率。
最后外汇天眼提醒广大投资者,在进行外汇交易前,一定要对平台进行多方面的考虑,
如遇到无法判断的外汇平台,可在外汇天眼APP中进行查询,平台真假,一查便知~
外汇天眼APP-全球交易商监管查询APP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下哪种情况需要的外汇储备更多?

4. 请简述货币当局干预外汇市场的目的。

这些目的包括,①防止汇率在短期内过分波动。汇率在短期内的过分波动会降低它作为相对价格所发挥的引导资源合理流动的功能,对开放经济的稳定运行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②避免汇率水平在中长期内失调。③进行政策搭配的需要。包括货币政策内部,如外汇市场上和国债市场上的政策的搭配以及外汇市场的干预与财政政策和其它政策进行的多种搭配。④其它目的,如货币当局为维持低汇率、刺激本国出口他们可能进入外汇市场人为地造成本币低估;再如,货币当局可能在外汇市场上买卖不同品种的外汇,以调整其持有的外汇储备的结构。

5.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如果外汇市场上的外国货币求过于供时

个人认为这道题的答案应该为A。
外汇市场对外国货币求大于供,意味着外国货币对本币需要升值,外币的价格需要上涨,选择A才合理。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如果外汇市场上的外国货币求过于供时

6. 请简述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发挥效力的两个途径。

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是通过两个途径发挥效力的。⑴干预的资产调整效应。资产调整效应是指通过对外汇市场以及相关的交易来改变各种资产的数量及组成比例,从而对在资产市场上确定的汇率产生影响。一般而言,非冲销式干预对汇率的调控是有效的,但它会引起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从而在追求外部均衡时会影响到经济政策的国内目标;冲销式干预则可能无效,但却不会影响经济政策的国内目标。⑵干预的信号效应。信号效应是指通过干预行为本身向市场上发出信号,从而达到实现汇率相应调整的目的。干预的信号效应一般在市场预期混乱、投机因素猖獗时特别有效。

7. 简述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机制

  一、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有自己的形成和运行机制,
  包括交易机制、汇率形成机制、供求机制及风险机制等。

  (1)供求机制,外汇的供求关系是市场汇率形成的主要基础,汇率又反过来调节外汇的供求,这是供求机制的核心。

  (2)汇率机制是指外汇市场交易中汇率升降同外汇供求关系变化的联系及相互作用。

  (3)效率机制是外汇市场交易中能够促使实现公平、公正、快速交易,同时能够促进资金合理配置的机制。

  (4)风险机制,主要是指外汇交易中风险的增减同汇率变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总之,以上四种机制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二、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是货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汇率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或一个经济区域或国际社会对于确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依据、方法和机构等所作出的系统规定。

  三、简述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1) 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指现行人民币汇率是在什么机制作用下形成的。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该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可概括为以下要点:

  ① 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允许人民币汇率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汇率范围内浮动;人民银行通过规定银行在外汇市场的周转头寸,以及相应的货币政策手段在外汇市场吞吐外汇,调节外汇供求,以保证汇率稳定。

  ② 汇率形成以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为基础。外汇指定银行在中央银行规定的交易头寸内进行银行间外汇买卖,形成市场供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人民币对外币的市场价格。人民银行根据前一营业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形成的美元对人民币的加权平均价,公布当日主要交易货币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外汇指定银行根据公布的基准价,根据国际主要外汇市场的行情,套算出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汇价。外汇指定银行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确定挂牌汇率,对客户买卖外汇。

  ③ 在国内汇率是统一的。所有的贸易、非贸易以及资本项目的对外结算支付都使用统一汇率。

  四、试述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本特征。

  (1)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是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形成以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为基础;允许人民币汇率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汇率范围内浮动;

  (2)   特点:市场汇率、单一汇率、浮动汇率、有管理的汇率。

  五、简述浮动汇率的种类。

  浮动汇率制是指外汇行市不受某种客观因素限制而由外汇供求关系自行决定涨落的一种汇率制度。在外汇市场上,当外汇供应不足时,本币汇率就上升;反之,本币汇率就下降,从而形成市场汇率。

  按照汇率浮动的方式,又可把汇率分为:

  (1)单独浮动,指一国货币不与其他国家货币发生固定关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单独浮动;

  (2)钉住浮动,指选定一种外国货币作为基本货币,将本国货币钉住基本货币,当基本货币汇率上下浮动时,本国货币的汇率也随之浮动;

  (3)联合浮动,又称“蛇形浮动”,指一些国家组成某种形式的经济集团,在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有关国家承担干预义务,共同维持汇率的稳定,而对集团以外的国家则实行共同浮动的办法。如现在欧盟大部分成员国都加入了联合浮动。

简述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机制

8. 中央银行为什么要干预外汇市场,它一般采取什么方式干预

  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与效益
  关于什么是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有一个较为正式的定义。80年代初,美元对所有欧洲国家的货币汇率都呈升势,围绕着工业国家要不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1982年6月的凡尔赛工业国家高峰会议决定成立一个由官方经济学家组成的外汇干预工作小组,专门研究外汇市场干预问题。1983年,该小组发表了工作组报告(又称杰根森报告),其中对干预外汇市场的狭义定义是: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的任何外汇买卖,以影响本国货币的汇率,其途径可以是用外汇储备、中央银行之间凋拨,或官方借贷等。其实,要真正认清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实质和效果,还必须认清这种干预对该国货币供应及政策的影响。因此,在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上,可以分为不改变现有货币政策的干预(stehlized intervention,又称消毒的干预)和改变现有货币政策的干预(nonsterilized intervention,又称不消毒的干预)。所谓不改变政策的干预是指中央银行认为外汇价格的剧烈波动或偏离长期均衡是一种短期现象,希望在不改变现有货币供应量的条件下,改变现有的外汇价格。换言之,一般认为利率变化是汇率变化的关键,而中央银行试图不改变国内的利率而改坐本国货币的汇率。中央银行在进行这种干预时可采取双管齐下的手段:
  (1)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时,同时在国内债券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债券,从而使汇率变而利率不变化。例如,外汇市场上美元对日元的汇价大幅度下跌,日本中央根行想采取支持美元的政策,它可以在外汇市场上买美元抛日元。由于大量买进美元抛出日元,美元成为它的储备货币,而市场上日元流量增加,使日本货币供应量上升,而利率呈下降趋势。为了抵消外汇买卖对国内利率的影响,日本中央银行可在国内债券市场上抛债券,使市场上的日元流通量减少,利率下降的趋势因此而抵消。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债券和国际债券的相互替代性越差,中央银行不改变政策的干预就越有效果,否则就没有效果。
  (2)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通过查询汇率变化情况、发表声明等,影响汇率的变化,达到干预的效果,它被称为干预外汇市场的信号效应。中央银行这样做是希望外汇市场能得到这样的信号: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将要发生变化,或者说预期中的汇率将有变化等等。一般来说,外汇市场在初次接受这些信号后总会作出反应。但是,如果中央银行经常靠信号效应来干预市场,而这些信号又不全是直的,就会在市场上起到狼来了的效果。
  所消改变政策的外汇市场干预实际上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种转变,它是指中央银行指接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而听任国内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朝有利于达到干预目标的力向变化。例如,如果马克在外汇市场上不断贬值,德国中央银行为了支持马克的汇价,它可在市场上抛外汇买马克,由于马克流通减少,德国货币供应下降,利率呈上升趋势,人们就愿意在外汇市场多保留马克,使马克的汇价上升。这种干预方式一般来说非常有效,代价是国内既定的货币政策会受到影响,是中央银行看到本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离均衡价格时才愿意采取的。
  判断中央银行的干预是否有效,并不是看中央银行干预的次数多少和所用的金额大小。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的历史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如果外汇市场异常剧烈的波动是因为信息效益差、突发事件、人为投机等因素引起的,而出于这些因素对外汇行市的扭曲经常是短期的,那么,中央根行的干预会十分有效,或者说,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至少可能使这种短期的扭曲提前结束。
  第二,如果一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高偏低是由该国的宏观经济水平、利率和政府货币政策决定的,那么,中央银行的干预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而中央银行之所以坚持进行干预,主要是可能达到以下两个目的:首先,中央银行的干预可缓和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跌势或升势,这样可避免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对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的过分冲击。其次,中央银行的干预在短期内常常会有明显的效果。其原因是外汇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这种突然出现的政府干预。这给中央跟行一定的时间来重新考虑其货币政策或外汇政策,从而作出适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