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增长

2024-05-17 13:12

1. 央行: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增长

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官微消息,人民银行、银保监会23日召开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分析研究信贷形势,部署推进当前和下一阶段信贷工作。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会议指出,受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影响,近期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金融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齐心协力,将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基本盘。
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要充分发挥补短板、跨周期调节的作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要主动发力、多作贡献,股份制银行要充分挖掘潜力,大型城商行要发挥区位优势,共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各主要金融机构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调动行内各方面力量,高效对接有效信贷需求,强化政策传导。
会议强调,金融系统要用好用足各种政策工具,从扩增量、稳存量两方面发力,以适度的信贷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围绕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源保供、水利基建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要落实政策要求,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增长,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要加快已授信贷款的放款进度。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平衡好信贷适度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央行: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增长

2. 央行: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 维护市场健康发展

10月15日,人民银行举行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对于央行后续是否有可能对房地产信贷管理暂时放松等市场关注的问题,在发布会上也逐一进行了解答。
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十九大以来,中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快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在防范化解房地产“灰犀牛”风险、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降低了整体金融风险水平。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战略和方针,是我们做好房地产金融工作的长期遵循。

从数据上看,今年前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金额保持平稳,与同期商品住宅销售金额基本匹配。其中,少数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受到一些约束,房价上涨速度得到抑制。房价回稳后,这些城市房贷供需关系也将回归正常。近期,个别大型房企风险暴露,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出现了一致性的收缩行为,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这种短期过激反应是正常的市场现象,2019年包商银行出险、去年永煤和华晨债务违约后,在同业市场和信用债券市场也发生过类似现象。
此外,部分金融机构对于30家试点房企“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也存在一些误解,将要求“红档”企业有息负债余额不得新增,误解为银行不得新发放开发贷款,企业销售回款偿还贷款后,原本应该合理支持的新开工项目得不到贷款,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企业资金链紧绷。
针对这些情况,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已于9月底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指导主要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

3. 央行: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稳定性

8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据悉,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4.4%,比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5.0%,两年平均增长8.2%。
此外,房地产贷款增速总体平稳。6月末,全国主要机构(含外资)房地产贷款余额50.8万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较3月末低1.4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较3月末低1.5个百分点;住房开发贷款余额9.4万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较3月末低2.4个百分点。
下一阶段,要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

央行: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稳定性

4. 央行定调下半年工作:保持房地产信贷融资渠道稳定

每年这个时候,央行都会对下半年工作重点作出部署,其中对于货币信贷政策、房地产市场最新定调总是备受关注。
8月1日,央行召开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在部署下半年工作计划时,央行指出,要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加快探索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等。
央行在部署2021年下半年工作重点时,对于货币政策及房地产相关表述则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变化背后是当前经济运行依然面临消费修复较缓、房地产下行等问题,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还需要货币信贷政策提供更大支持。这与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房地产定调是一致的。
中指院数据显示,7月份,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下跌12.9%,同比下跌5.9%;二线代表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下跌45.8%,同比下降44.7%;三线代表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下跌27.9%,同比下降62.2%。房地产市场仍在进一步下滑。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PMI较6月大幅回落1.2个百分点至49%,远低于市场预期,创3个月新低。
“指望大规模放水纾困楼市不太可能。目前货币政策重心在于对实体需求端的激活,同时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对于房地产市场,既要支持刚性需求和合理改善,也要支持保交楼,还要防范风险,杜绝资金过度投向地产等,目前房贷规模管控仍在生效中。同时,要将资金转向新模式。”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
住房信贷环境未见明显好转
此次会议上,央行在总结2022年上半年工作中表示,一些突出金融风险得到稳妥处置,重点集团、大型企业风险处置稳妥推进;支持多省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处置化解个别企业、个别机构风险事件;牵头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维护房地产市场融资平稳有序,引导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下行,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大型平台企业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得到有效遏制,整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上半年,央行两次调降LPR利率,并调整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房贷利率步入下行通道。但从数据上看,上半年住房金融实际情况仍不容乐观。
一方面,个人按揭贷款增速跌入历史低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下降25.7%。其中,4月因重点城市疫情导致出现了同比下跌40%以上极低水平。
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贷款实际投放亦大幅放缓。1~6月,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中,来自国内贷款同比下降27.2%,跌幅为历史低点。
房企其他融资渠道亦未见好转。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融资总额为4825.5亿元,同比下降56.5%,与2021年下半年相比下降26.4%。其中,信用债发行规模为2518亿元,同比下降24.2%,占总融资规模的52.2%;海外债发行规模仅为169.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1.1%。
从单月融资情况来看,1~6月,房企单月融资量均出现不同程度同比下降,其中1月、2月及6月下降幅度较高,下降幅度均超50%。
房地产信托存量仍在压缩中。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房地产信托余额为1.57万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1911亿元,余额同比下降27.7%,房地产信托存量连续11个季度收缩。股权融资功能几近消失。
与此同时,房地产风险仍在出清中,房地产信托亦成为“违约大户”,这令信托公司普遍对房地产领域投融资需求持谨慎态度。“下一步房地产信托业务发展方向依旧是在控制新增或尽量减少新增情况下,尽全力化解存量风险项目,这也是未来发展一大趋势。”某信托公司人士表示。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与2020年初第一轮疫情冲击相比,此轮房地产市场受挫情况更为严重。部分房企处于降杠杆阶段,住房销售增速持续放缓,叠加疫情在重点城市形成了二次冲击,导致2022年上半年国内房地产市场运行压力明显加大。房地产市场从土地、住房销售到投资全方位出现负增长,为历史上罕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48.3%,土地成交价款同比下降46.3%,降幅较2021年末进一步扩大;全国住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22.2%,房企定金及预收款同比下降37.9%,全口径出现大幅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下跌5.4%。
房地产政策将进一步走向宽松
当前房地产市场稳定压倒一切。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此次央行在部署2022年下半年工作重心时,对于房地产方面的表述是放在“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工作中提的,具体为:防范化解中小银行风险;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加快探索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李宇嘉解读道,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重点,是房地产领域风险的稳妥化解,这是2022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关注的重点,包括纾困基金、收并购、资产处置和重组等都会相继介入,在保交楼基础上,加快风险化解,实现风险软着陆。
在连平看来,2022年下半年,无论是为了服务于宏观经济稳增长需要,还是支持房地产市场本身健康运行,房地产政策自上而下将延续上半年以来宽松基调,从供需两端给予购房者和房企足够资金支持。
他预计,需求端,2022年下半年住房金融总量上将加快回暖速度,购房限制性措施将进一步减少;全国房贷利率可能延续下行态势,预计下半年居民房贷利率有望从上半年5.3%附近降至5%附近;有条件的城市将会取消限制性购房政策。供给端,银行将加大对房企贷款支持力度,并逐步恢复直接金融支持,优质房企或加大债券发行力度。同时,地方政府将有效增加土地供应,降低房企拿地门槛。
“就目前情况来看,很难指望今年房地产对经济有正向拉动作用,但至少要减少负向拉动的程度。”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认为,当前房地产问题主要出在预期上,要改善居民对于房地产预期,可能需要更多综合性制度政策。他建议,多部门配合协调制定出台综合性权威性房地产政策文件,明确房地产新体制、新模式的方向,明确税收、信贷、土地、限售等政策,给房企和居民一个可靠预期。
今年以来,监管层多次强调,支持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随着因城施策力度加大,房地产恢复迹象将进一步显现。
“2022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表现将好于上半年。预计三季度房地产销售将完成筑底,全年房价可能出现先抑后扬的态势,土地购置面积将高于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出现反弹。”连平表示。

5. 央行营管部:稳健开展房地产贷款业务 保持房地产信贷有序投放

10月28日,据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微信公众号显示,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日前召开2021年前三季度北京地区货币信贷工作通报会,传达人民银行、北京市有关会议精神,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货币信贷工作。
会上,人行营业管理部党委书记、主任杨伟中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在京金融管理部门与辖内各金融机构一道,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人民银行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首都经济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努力服务实体经济,强化政策引领,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创、文化、高精尖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联合12个部门出台《进一步完善北京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制机制行动方案(2021-2023年)》,持续深化政策服务体系;联合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印发《北京试点银行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操作指引》,将经办银行由1家扩围至14家,助推创业担保贷款增量扩面;会同北京银保监局等8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北京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推动首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联合北京市经信局,指导北京银行创新推出专门支持高精尖中小微企业的“高精尖”双益贷产品,实现货币政策工具、政府性资金、信贷资金三者的高效联动,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辖内各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金融支持首都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8.6万亿元,同比增长8.8%,两年平均增长9.5%,其中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7.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8.3个百分点;人民币存款余额19.6万亿元,同比增长6.8%,两年平均增长9.1%。9月,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59%,创历史新低。1-9月,通过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累计投放资金922.3亿元,同比增长17%,支持市场主体5.1万户,同比增长59.4%。
此外,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对下一阶段货币信贷工作做出部署。会议要求辖内各银行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确保信贷投放同经济增速相匹配。
继续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用好央行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准确把握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政策要求,稳健开展房地产贷款业务,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积极支持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文化与金融示范区建设,在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发展上做好“加法”,更好发挥金融对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因地制宜探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新模式。

央行营管部:稳健开展房地产贷款业务 保持房地产信贷有序投放

6. 最新解读: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其中,“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中的“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配套融资支持”的政策内容具有重大意义。
2022年11月11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第二条“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中的“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配套融资支持”的政策内容,具有重大意义,起码破解了当下难交付项目在资金申请过程中的三个难题,下面进行解读:
第一个难题:政府对于保交楼纾困资金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一个项目如果出现交付难,即便符合纾困资金的申请要求,申请难度依然很大,除了纾困资金总体额度有限外,更重要的是,政府进行财政担保的积极性很低。众所周知,政府给予的纾困资金贷款,是需要占用当地财政预算的,是需要政府进行担保的,如果企业还不了钱,是需要真金白银的拿财政收入去补贴的。
在这种机制下,政府对于房地产项目,尤其是非国资项目的支持力度大幅度下降,甚至“不愿意去碰”。毕竟凭什么要冒着风险,拿财政预算和税收去支持非国有项目呢?无论从政府财政吃紧,还是任期考核的角度,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但《通知》里面的这一条规定却把这一个困境给化解了。这就意味着,政府可以“出小头”,而银行“出大头”,如果项目需要1个亿,那么政府出1000万就好了,毕竟《通知》里面并没有规定比例;这样,因为自身的财政压力减轻了,政府对于烂尾项目的支持,将大幅度提升。

第二个难题:如果项目剩余货值无法同时覆盖专项借款和配套融资贷款怎么办
若前期项目资金都被调走,剩余货值不足以支持贷款,这一类项目是不太符合申请贷款过程中,需要“一项目一策,且资金封闭管理”的政策要求的,所以在前一阶段,这一类项目只能“摆烂”,但现在,只要能够“安排并落实还款来源”,也鼓励银行进行放贷。
这不得不说,又放开了一个口子,让这一类的项目融资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第三个难题:银行为了避免不良率,不愿意碰“暴雷项目”怎么办?
银行对于不良贷款的考核是非常严格的,就经办人而言,如果出现了不良资产,那么轻则升职加薪无望,重则调离岗位去前台干,甚至被追责。所以,基本也不太愿意去碰。
可“交付难项目”本来就是一个风险,对于其进行纾困资金支持,本来也是要冒风险的。那现在的问题是,如果非要去落实,且非要把政府财政担保的风险转嫁给银行,那银行凭什么要去接呢?
为了打消银行相关人员的顾虑,让政策落地更加有效,《通知》进行了免责的说明,不得不说,这一条是高人指导,画龙点睛(放在这一段的末尾,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加上去的)。

总结:这一条政策,给之前的纾困资金政策打上了补丁,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还贷压力,提升了政府落实专项资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风险一部分匀给了银行,且在政策上打消了银行的顾虑,促进了银行对于保交楼贷款的支持。
确实是惠企政策。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风险并没有消除,只是进行了分摊,每一个房地产企业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管好自己的事,做好保交楼,从根本上避免烂尾,这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7. 央行:今年将继续坚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央行:今年将继续坚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中证网讯(记者 彭扬)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邹澜10日表示,确实注意到了今年以来在部分地区,尤其是个别的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苗头性的变化。人民银行一直在密切跟踪监测,相关主管部门也加强了对相关城市政府的指导,进一步落实城市政府的主体责任。2019年人民银行还将继续严格遵循“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以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坚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央行:今年将继续坚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8. 央行:继续坚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5月10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就2019年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解读召开媒体吹风会,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邹澜表示,2019年,人民银行还将继续坚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获悉,邹澜在会上提及,一季度新增的房地产贷款是1.8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了736亿元,同比增长18.7%,增速同比下降3.9%,占新增各项贷款的比重是31.4%,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7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是17.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4个百分点。
邹澜提到,2019年人民银行还将继续严格遵循“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以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坚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他表示,第一要配合实施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第二按照“因城施政”的原则,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第三是会同相关管理部门,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资金管理的相关工作。第四是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支持和规范,促进形成“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