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要素有哪些?

2024-05-09 14:38

1. 影响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要素有哪些?

原料来源瓶颈问题:海洋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获得,海洋药物原料种类来源单一,获得的物质种类范围有限,因而导致生物活性筛选范围受限。海洋药物原料来源受限,严重制约了海洋药物的研发进度,导致相关药物研发战线长、耗资高、进展缓慢。
产业结构:区别于其他药物以企业为主的研发主体,我国乃至世界的海洋药物研发的主体为高校与科研院所,造成海洋药物的开发与企业产业化脱节严重,与市场需求结合不够紧密,海洋药物的筛选和研发与市场下游环节脱节严重,导致国内外已有的海洋药物适应症与非海洋药物重叠严重。
资本投入有限: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领域资本活跃度较低,近年来仅有海济生物等寥寥数起融资,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经费和企业的科技活动借贷款,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
技术要求高,投入大:海洋来源的药物资源种类丰富,但是分散度高,难以富集,物质结构复杂,原料收集与纯化成本高昂;药物研发在产业化之前步骤,需要具有一定批量的原料进行成药性研究,因此成本高昂的海洋药物原料及高技术要求,严重地制约了海洋药物的发展
政策:近年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部署,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则提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着力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各地相继出台十四五期间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细化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

影响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要素有哪些?

2. 海洋生物医药业的发展

据《2013-2017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数据显示中国海洋经济在新世纪前十年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7.1%,高出同期GDP增速。21世纪第二个十年,在国家新的战略扶持层面上,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亮点。与传统海洋产业相比,新兴海洋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研究工作,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已经从沿海、浅海延伸到深海和极地,特别是海洋生物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海洋生物中代谢产物的结构多样性研究、海洋生物基因功能及其技术、海洋药物研发等在国际上引起了高度关注,很多研究成果申请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国际专利。海洋药物已由技术积累进入产品开发阶段,将在抗艾滋病、抗肿瘤、卫生保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知药用海洋生物约1000种,分离得到天然产物数百个,制成单方药物十余种,复方中成药近2000种;获国家批准上市的海洋药物约10种,获“健”字号的海洋保健品有数十种。各国通过多年研究,现已知230种海藻含有多种维生素及药理作用,有246种海洋生物含有抗癌物质。尽管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受海洋开发技术和海洋生物医药技术的限制,许多海洋天然产物的潜在药物价值还不为我们所知,同时由于海洋药物生产流程复杂,研发、测试、临床等研究阶段时间周期较长,产业的发展规模仍然较小,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知识产权保护滞后等,都需要逐步去解决。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仍存在着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3. 海洋生物医药业的介绍

海洋生物医药业(Marine Biopharmaceutics Industry):指从海洋生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活动。包括:基因、细胞、酶、发酵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新疫苗、菌苗;药用氨基酸、抗生素、维生素、微生态制剂药物;血液制品及代用品;诊断试剂:血型试剂、X光检查造影剂、用于病人的诊断试剂;用动物肝脏制成的生化药品等。

海洋生物医药业的介绍

4. 深海生物在海洋生物医药中的重要地位

海洋动物生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食物来源。海洋生态链以小型浮游生物为基础才建立起来的。深海中几乎没有小型浮游生物,因而建立起生态链极为困难。但这也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在深海中,有许多像雪花一样的物体在飘落下沉,其中有矿物结晶,也有许多是上层海洋生物死亡后的碎屑,这些碎屑都可以作为深海生物的营养来源和生存基础。其次,深海中也有一些独立于上层海洋生物的生态系统。如海底火山附近,以深海自养型微生物和管状蠕虫为基础的深海局部生态系统,其中以耐高温的蠕虫和虾、蟹类为主。一旦有深海海底火山喷发,这样的生态系统很快就能建立起来。而一旦海底火山停止喷发,这类小型局部生态系统也会随之解体。
二是深海水压。这个应该不成问题,只要深海动物体内压力与外界水压相平衡就可以了。生存于深海的海洋动物都能够适应深海水压,它们的体内压力与外界水压是平稳的。当然,它们也只能在深海高水压的地方生存,到不了浅海。这也是浅海动物到不了深海,而深海动物也到为了浅海的原因。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深海鱼类在打捞出水后,其内脏会从口中翻出体外,就是因为外界水压突然下降,而体内压力过高,内脏就被内部压力压出体外了。也因此,深海动物在打捞出水后,极少有活的。

5. 海洋生物资源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前景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海洋生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cf186135e5724a9e.html显示,2011年至2014年,我国海洋第三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上升,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医药(2862.37,-34.390,-1.19%) 、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技术推广和应用不断加快,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日前召开的“2015中国·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再一次让人们体验到了海洋新兴产业的魅力:作为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青岛蓝色硅谷一次就与各方签约
项目46个,投资总额223亿元,项目涉及海洋能源资源、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文化传媒、北斗信息应用、软件服务外包、互联网能源研发、科研
合作与人才引进等多个领域,充分显示了海洋新兴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在论坛开幕的同时,我国海洋领域唯一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正式启用,实验室将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中国海洋科学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新科技引擎。
  产业在创新中加快转型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新华(青岛)国际海洋资讯中心和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海洋发
展指数为116.6,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中国海洋发展指数经济发展子指数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2011年至2014年子指数年均增速
为4.5%。
  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9936亿元,比上年增长7.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国家金融信息中心
指数研究院副院长曹占忠说,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海洋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海洋生产总值实际增量依然可观。2011年至2014年,海
洋科技创新子指数年均增速为3.7%,表明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海洋经济正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数据显示,2015年
上半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27303亿元,同比增长6.94%。海洋传统产业总体平稳,尽管部分产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海洋新兴产业新增长点不断显现,
海洋服务业比重稳步提高,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展势头良好。在此过程中,海洋产业技术创新发挥了核心驱动作用。
  “十二五”以
来,我国海洋经济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至2014年,我国海洋第三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
逐年上升,分别为47.2%、47.9%、48.6%和49.5%,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
业技术推广和应用不断加快,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快了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海洋生物医药方面,我国已建成一批海洋生物医药园区
基地,2014年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矿产资源方面,2014年海洋天然气产量达131亿立方米,比上
年增长11.3%;可再生资源方面,2014年,海水利用业全年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2%,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657.9兆瓦,比上年增长
53.5%。

海洋生物资源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