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

2024-05-15 01:55

1. 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

1.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表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通过五年的努力,到2025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梯次推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脱贫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2.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明确为七个方面重点。即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建设宜居宜业乡村,建设绿色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和谐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3.邓小刚介绍,把握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规划》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为路径,这是《规划》的3个突出特点。
《规划》提出,到2025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梯次推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脱贫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聚焦7个方面重点任务,即“三个提升、三个建设、一个衔接”。聚焦“三个提升”,推进农业现代化,包括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聚焦“三个建设”,推进农村现代化,包括建设宜居宜业乡村、建设绿色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和谐乡村;聚焦“一个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规划》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但也要看到,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粮食需求还将持续增长。《规划》的这一安排顺应了粮食消费需求刚性增长的趋势,强调要抓好耕地和种子,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两个积极性”,以及推进经营服务和农业机具创制“两个创新”。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介绍,《规划》将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作为优先方向,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公共资源县域统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在具体安排上,主要包括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以及畅通城乡要素流通渠道等。

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

2. 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是什么?

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是: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十四五”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与保障
“十四五”期间,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相对均衡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本准则。
“十四五”期间,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
“十四五”期间,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十四五”期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需要按照“二十字”方针,在巩固脱贫成果、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借鉴脱贫攻坚时期的经典做法,从政策保障、机构设置、组织优势、职能转变、技术支撑、文化建设和项目评估七个方面确保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开展。
以上内容参考 光明网-“十四五”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与保障

3. 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任务

“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包括:1、是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2、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3、是深化农村改革;4、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战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十四五”期间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要着重做好三件大事如下: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战成果,继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3、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必须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必须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必须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四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共同富裕,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四)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乡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五)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顺应村庄发展规律,根据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分类推进。

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任务

4. 什么是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村?

我省按照“乡村申报、县级审查、市级审核、省级批准”的程序,全省共确定了1841个“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其中,巩固提升类1074个,占58.34%(含“十二五”脱贫村842个、“十三五”脱贫村232个);补短强弱(即非脱贫村)类767个,占41.66%。
同时,明确了“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的目标任务,即:全面推动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缩差距、促发展工作,至2025年过渡期结束,重点村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对省级重点帮扶村,一方面,强化支持政策。主要有以下六项:
一是产业扶持,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带动重点村群众积极参与产业长期发展,有效壮大集体经济。
二是资金投入支持,“十四五”期间确保每年投入重点村衔接资金100万元以上。
三是项目布局支持,推进资金项目向重点村倾斜,全面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发展环境、生态建设的短板弱项。
四是金融保险支持,加大对重点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领域信贷投放,适当延长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和风险补偿金等政策;五是土地政策支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点村乡村振兴需要,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范围内交易收益优先用于重点村;六是各方力量支持,向重点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建立健全社会帮扶机制。
另一方面,推进七项重点工作。主要包括:一是科学编制村庄规划。二是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三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五是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六是努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七是切实强化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5. 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

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具体内容如下:1、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2、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3、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4、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5、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义如下: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四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共同富裕,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四)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乡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五)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顺应村庄发展规律,根据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分类推进。

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扩展资料: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乡村振兴战略

7.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什么的必然要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1、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落地见效。乡村在食物供给、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特色资源和独特价值,应充分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要健全乡村振兴推进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要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什么的必然要求

8.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有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有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供给,人才支撑,投入保障,加强管理和服务。具体内容如下:1、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供给,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背景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2、人才支撑,要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一方面培育造就农村乡土人才,另一方面引导土地城市的资本,技术,人才下乡;3、投入保障,要财政优先保证,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财政优先保障整合长期的财政投入机制之外,提出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联盟,为农业信贷工资提供担保,建立了国家,农业靶点资金,担保基金也是为三农和小企业提供担保;4、加强管理和服务,特别是强化党的领导,要建立市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乡村振兴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三条  促进乡村振兴应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第八条  国家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完善粮食加工、流通、储备体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完善粮食加工、储存、运输标准,提高粮食加工出品率和利用率,推动节粮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