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哪些基本原则

2024-05-15 07:58

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哪些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哪些基本原则

2.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试题(附答案)

通常情况下,治疗急性细菌性咽炎的首选药物为( A)
   

A、青霉素G
B、头孢呋辛
C、诺氟沙星
D、氯霉素
E、阿莫西林
   2、下列关于吸入炭疽的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C)
   

A、环丙沙星为宜选药物
B、可选青霉素 G治疗
C、宜选磺胺类治疗
D、开始治疗时用注射剂
E、疗程 60 天
   3、利奈唑胺的适应证不包括( D)
   

A、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感染,包括血流感染
B、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
C、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致病菌为 MRSA、A 组溶血性链球菌或 B组链球菌
D、社区获得性肺炎,由敏感的肺炎链球菌所致
E、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伴发血流感染
   4、治疗淋病奈瑟菌所致的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宜选药物为( E)
   

A、青霉素G
B、诺氟沙星
C、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D、环丙沙星
E、头孢曲松(单剂)
   5、治疗肠杆菌属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宜选药物为(A )
   

A、头孢吡肟或氟喹诺酮类
B、β-内酰胺类
C、克林霉素+青霉素
D、呋喃类
E、大环内酯类 
6、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产生碳青霉烯酶时,可选择( B)
   

A、利奈唑胺
B、替加环素
C、多粘菌素
D、亚胺培南
E、氨苄西林/舒巴坦
   7、利奈唑胺的作用机制是( D)
   

A、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抑制DNA螺旋酶
C、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D、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抗叶酸代谢
   8、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C)
   

A、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增多
B、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药物的耐药性总体呈上升趋势
C、免疫抑制治疗患者减少
D、免疫缺陷患者增多
E、部分医务人员临床应用不合理
   9、治疗头癣的首选药物是( A)
   

A、灰黄霉素
B、两性霉素B
C、酮康唑
D、特比萘芬
E、制霉菌素
   10、治疗淋球菌性宫颈炎宜选的治疗药物是( D)
   

A、四环素
B、乙胺丁醇
C、甲硝唑
D、第三代头孢菌素
E、达托霉素

3.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试题及答案(2)

  A、一代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 D、二代头孢菌素类
   
      7、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用药正确的说法是:( C )
   
      A、剖宫产手术预防用药应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
   
      B、剖宫产手术术前用药应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内给药。
   
      C、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宜选择一代头孢菌素,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D、以上都不对
   
      8、围手术期给药时,当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 A)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
   
      A、克林霉素 B、氨曲南 C、环丙沙星 D、阿奇霉素
   
      9、围手术期给药时,当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B )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A、克林霉素 B、氨曲南 C、环丙沙星 D、阿奇霉素
   
      10、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A )
   
      A、头孢 唑  啉 或头孢拉定 B、头孢 唑  啉 或头孢硫 脒 
   
      C、头孢硫 脒  D、头孢呋辛
   
      11、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正确的是:C
   
      A、头孢 唑  啉 5g B、头孢呋辛 3g
   
      C、头孢呋辛 1.5g D、头孢曲松3g
   
      12、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先选用( A )抗菌药物
   
      A、非限制使用级 B、限制使用级 C、特殊使用级 D、以上都对
   
      13、头孢 哌 酮舒巴坦+ 阿奇霉素注射液(芙琦星)易发生的不良反应是(C )
   
      A、皮疹 B、神经毒性反应 C、戒酒硫样反应 D、肌病
   
      14、下列药物中含有乙醇的是(D )
   
      A、阿奇霉素注射液(芙琦星) B、溴已新注射液(若通)
   
      C、硝酸甘油注射液 D、以上都是
   
      15、下列哪个药物不宜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C )
   
      A、头孢 唑  啉  B、头孢呋辛 C、阿奇霉素 D、头孢曲松
   
      16、根据卫生部38号文,一般骨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宜选( A )
   
      A、一代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 D、二代头孢菌素类
   
      17、左乳包块切除术,医嘱:头孢西丁,2gq12h ivgtt 连用5天。该医嘱存在的问题( D)
   
      A、无指征用药 B、药物选择不合理
   
      C、单次剂量过大,术后用药时间过长 D、以上都是
   
      18、根据卫生部38号文,乳腺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宜选( B)
   
      A、氟喹诺酮类 B、一代头孢菌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二代头孢菌素类
   
      19、某患者,行甲状腺包块切除术,给予头孢硫 脒  1.0g q12h ivgtt,连用4天,存在的问题是( C )
   
      A、术后用药时间过长 B、药物选择不经济 C、A + B D、以上都不对
   
      20、腹外疝手术围手术期用药,首选药物为( C )
   
      A、头孢他 啶  B、头孢西丁 C、头孢 唑  啉  D、头孢 唑  啉 + 甲硝 唑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试题及答案(2)

4. 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要注意哪几方面的答案是什么

1·使用抗菌药物看有无临床指征。
2·抗菌药物使用要遵守分级管理原则使用。
3·联合用抗菌药物必须有指证。
4·手术预防用药掌握术前30分钟用药,术后不超过24小时。

5. 简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常识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常识  1.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应有明确的诊断,确证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用抗菌药物指征。
 
 原则上应首先确定病原菌,然后根据药敏试验进行选择。如一时无法得到药敏试验结果时,也要在经验用药的基础上慎重选择。
 
 如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者应及时进行调整。 (2)按照患者的特殊生理状态(如妊娠、哺乳妇、婴幼儿、老人等)及不同的感染部位(如中枢感染、骨髓炎、胆道感染等),结合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进行选择。
 
  
 
  (3)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根据该抗菌药物是属浓度依赖性还是时间依赖性而设计给药方案。
 
 例如氨基苷类抗菌药物目前普遍认为每日1次给药比分2次或3次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小。剂量应结合患者肝、肾功能情况来确定。
 
 疗程要足够以避免复发,一般应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3~4天,严重感染可达4~8周。但感染情况和患者体质不同,疗程也可有差异。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安全有效”,抗菌药物应遵医嘱用药。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六大事项。
 
 (1)及早并尽可能地分离患者标本上的病原体,确定后做药物敏感实验。(2)熟悉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抗菌谱、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从药效学、药动学、安全性和经济性综合权衡利弊,结合药敏实验结果制定用药方案。
 
 (3)注意给药方法的合理性,调整给药方案。(4)注意特殊人群如新生儿、老年人、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正常者、营养不良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的选用药物品种、剂量、疗程的特殊性。
 
 (5)预防手术感染宜在术前2小时开始用药,一是使血浆药物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与细菌感染的机遇相逢,二是避免多次使用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6)尽量不在皮肤与黏膜上使用抗生素。
 
  查看更多答案>>。
  2.怎样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首先,抗菌药物多为处方药。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有适应证的时候才使用。有一些人轻微感冒就想用抗菌药 物,感觉抗菌药物是“万能药”,这样做有百害而无一利。
 
  其次,不同抗菌药物有不同的抗菌谱,必须根据所感染的病原菌 选择具有相应抗菌谱的药物,最好是致病菌对所选药物敏感。同时, 还要考虑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等特性。
 
  最后,使用抗菌药物要注意用药剂量和疗程,用量不足和过量用 药都是不合理的。 正因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很有讲究,滥用抗菌药物又能够造 成针对细菌无药可用的严重后果,所以国家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非常重视,普通患者必须在医师和药师的指导下应用抗菌药物。
  3.如何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严格掌握适应证即首先要诊断正确,找到真正的病 原,方能对症下药。
 
 因此,不可无目的地胡乱使用抗菌药,对 病毒、真菌感染不宜使用抗菌药,应根据病原选择药物。如治 疗猪细菌性肺炎,除选择对病原敏感的药物外,还要考虑能否 在肺中达到较高药物浓度,可选择恩诺沙星、达氟沙星或替米 考星等。
 
  (2)制定合理给药方案包括药物的选择、给药途径、剂量、疗程等。对于大多数抗菌药物来说,一般给药3〜5天为 一疗程,不可过长,否则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
 
 (1)避免耐药性产生在所有致病性病原中,金黄色葡萄 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最易产生耐药性。 因此, 在使用药物时不要滥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能用1种治疗的 不用2种;杜绝不必要的预防用药;未正确诊断病原的,不要 轻易用药;减少长期用药;发现耐药菌时,及时换药或联合 用药。
 
 (2)联合用药是指同时给猪使用2种以上的药物来治 疗某种疾病。 首先要明确,联合用药的目的是扩大抗菌谱、增 加疗效、减少用量、避免毒副作用、避免耐药菌的产生。
 
 因此, 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可考虑联合用药:①一种药物不能控制 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如败血症、腹膜炎、创伤感染。②病 原未正确诊断但又危及生命的病症,可先联合用药,确诊后再 调整。
 
  ③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症。④容易出现耐药性的细菌 感染。
 
 目前常用的抗菌药可以分为四大类:一类为繁殖期或速 效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二类为静止期或慢 效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三类为速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大 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四类为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 一类和 二类合用可增加药效,将病原杀灭,治愈疾病,如青霉素配链霉 素、头孢氨苄配卡那霉素,环丙沙星配庆大霉素等。
 
 二类和三 类合用也可增加药效,杀灭病原,如庆大霉素配土霉素。三类 和四类合用可获得相加作用,但只是将病原抑制,不能完全治 愈。
 
 其他类合用会出现拮抗或无关作用,如一类和三类合用, 青霉素配氟苯尼考,会使青霉素的作用减弱或消失。 另外,应 注意同一类药物之间一般不要联合应用,可能会增加毒性。
  4.抗菌素的合理应用应掌握哪四点原则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进展一. 合理使用抗菌素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死 致病菌、控制感染,同时采取各种相应措施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不良 反应的发生,尤其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二. 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诸方面:选用对病原菌或感染无效、疗效不强的药物;量不足或过大;病原菌产生耐药后继续用药;过早停药或感染控制已多日而不及时停药;产生耐药菌二重感染时未改用其他有效药物;给药途径不正确;发生严重性或过敏反应时继续用药;不确当的联合应用抗菌素;依赖抗菌素的抗菌作用而忽视必要的外科处理;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的预防用药;忽视疗效/价格比。三. 合理用药涉及的问题:应用抗菌素及联合用药的适应症;抗菌素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抗感染的经验 用药;抗菌素的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抗菌素的不良反应和防治;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与预防;特殊情况下抗菌素的应用等等。
 
 四.抗菌素应用的基本原则:1. 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2. 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
 
 3. 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等状态而合理用药。4. 常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5. 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6. 下列情况抗菌素的应用要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预防用药、皮肤、粘膜的局部用药;病毒感染或发热原因不明者;联合采有抗菌药物。
 
 7. 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的重要性;五. 抗生素的经验应用 : 在病原菌未明时,早期应用抗菌素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非常重要;选用广谱的抗菌素,尽量选用杀菌剂;在重症感染中则往往采取联合用药,常用的杀菌剂有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多肽类等;在特定感染中:磺胺类药、克林霉素、甲硝唑以及利福平等应用较广泛。抗菌素经验性应用时,应根据临床资料判断可能的病原菌来选用抗菌素。
 
 不同类的广谱抗菌药物在抗菌活性方面存在差异,应根据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以及耐药的变迁等因素来选用抗菌素。常用抗菌素的抗菌活性:青霉素: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嗜血杆菌属以及各种致病螺旋体和大多数牛放线菌。
 
 分类:青霉素G,苯氧青霉素,耐霉青霉素(苯唑西林),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氧哌嗪青霉素),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青霉素(美西林和替莫西林)。 头孢霉素: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少,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对β-LA的耐受较差。
 
 第二代对大多数β-LA稳定,抗菌谱较第一代广,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较强,但对肠杆菌属和绿脓杆菌的活性较差。第三代对大多数β-LA稳定,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甚强,但对G+球菌的作用不及第一、二代强。
 
 其中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对绿脓杆菌有良好作用,头孢三嗪的半衰期较长,达8小时。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对革兰氏阳性、阴性及厌氧菌或需氧菌均有较强活性,对β-LA高度稳定。
 
 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素:氨曲南,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对酶稳定,交叉过敏发生率低。氨基糖甙类:对葡萄球菌属、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良好活性,某些对结核杆菌和其他分支杆菌属有作用,不同品种之间可存在交叉耐药性,有耳、肾毒性,并可有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作用,有抗菌素的后作用。
 
 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四环素、土霉素。抗菌谱广,口服方便。
 
 对立克次体、支原体、非典型分支杆菌和阿米巴原虫敏感。氯霉素类:氯霉素。
 
 大环内脂类: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及厌氧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组织浓度高。
 
 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药性。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
 
 多肽类: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主要对各种革兰氏阳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MRSA、MRSE和肠球菌。
 
 氟喹诺酮类:第一代:奈啶酸;第二代:吡啶酸;第三代: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等等。特点:广谱,对多重耐药(其他抗菌素)有良好抗菌活性,体分布广,组织浓度高,蛋白结合率低(14 - 30%),大部分由肾排出,尿药浓度高,半衰期长,口服吸收良好,有抗菌素的后续作用。
 
 各品种之间有一定的交叉耐药性。 六.外科预防用药:1. 外科手术后预防用药的适应症:手术视野有显著传染;手术范围大、时间长、传染机会大,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移植;手术涉及重要器官,易发生感染造成严重后果;高龄或免疫缺陷患者。
 
 2. 预防用药的抗菌素选择条件: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易于给药;价格低。3. 抗菌素的给药时间:在手术前30分钟内或麻醉开始时静注。
 
 4. 用药的期间:5. 不同器官组织手术时,抗菌素的选择: 抗菌剂;针对主要的可能致病菌。七.抗菌素的联合疗法:联合用药的适应症:较单独用药更为严格: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素不能有效地控制的混合感染;较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的可能;联合用药使病毒性较大的药物的剂量得以减少。
 
 抗菌素的分类: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泰能、氟喹诺硐类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类快效。
  5.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安全有效”,抗菌药物应遵医嘱用药。
 
 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六大事项。 (1)及早并尽可能地分离患者标本上的病原体,确定后做药物敏感实验。
 
 (2)熟悉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抗菌谱、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从药效学、药动学、安全性和经济性综合权衡利弊,结合药敏实验结果制定用药方案。 (3)注意给药方法的合理性,调整给药方案。
 
 如选择磺胺药,应依据其药效维持的时间和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青霉素的血浆半衰期极短,仅为30分钟,最有效的给药方法为每隔6小时给药1次。
 
 (4)注意特殊人群如新生儿、老年人、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正常者、营养不良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的选用药物品种、剂量、疗程的特殊性。 (5)预防手术感染宜在术前2小时开始用药,一是使血浆药物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与细菌感染的机遇相逢,二是免多次使用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
 
 (6)尽量不在皮肤与黏膜上使用抗生素。
  6.抗菌类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抗菌类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1. 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2. 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
 
 3. 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等状态而合理用药。
 
 4. 常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5. 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6. 下列情况抗菌素的应用要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预防用药、皮肤、粘膜的局部用药;病毒感染或发热原因不明者;联合采有抗菌药物。
 
 7. 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的重要性
  7.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细菌耐药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的开发速度。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担心:"新生的、能抵抗所有药物的超级细菌,将把人类带回感染性疾病肆虐的年代"。
 
 我国为遏制抗菌药物滥用,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从2004年7月l曰起,未列入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各种抗菌药物。在零售药店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销售。
 
 但是,对缺乏医药知识的普通人而言,更重要的是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选择抗菌药。为此。
 
 我们采访了北京三。一医院呼吸科专家刘又宁教授。
 
 何时才能用、停抗菌药? 《北京参考》:什么是抗菌药物?消炎药、抗生素、抗菌素是同一个概念吗? 刘又宁:首先要明确,炎症与感染是不同的概念。炎症比如关节炎、心肌炎等,可由微生物感染以外的原因引起,多数情况不需要抗菌治疗。
 
 而感染特指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抗感染药包括抗细菌药、抗病毒药等。
 
 抗细菌药又包括抗菌药物与抗生素。老百姓俗称的消炎药、抗生素、抗菌素等往往要表达的是"抗菌药物"的概念。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菌素,也包括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物。大家熟知的头孢、环丙沙星、红霉素等都属抗菌药。
 
  《北京参考》:许多人发烧、咽痛、扁桃腺肿大时,常常自己用抗菌药。请您谈谈何时才能用抗菌药? 刘又宁:许多人有个用药误区,就是拿抗菌药当退热的杀手锏。
 
 一发热就想到吃阿莫西林、打青霉素,这种看似实用的习惯其实是错误的。有些非感染性的发烧,如过敏、肿瘤、结缔组织病等,用抗菌药是无效的,只有细菌引起的感染性发烧,用抗菌药才有效。
 
 一般的发烧、咽痛等普通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而对病毒来说抗菌药物一般是无效的。普通感冒使用抗菌药,只会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以为治疗感冒用抗菌药效果最好的观 念更是大错特错。
 
 如果没有发生细菌性并发症。治疗感冒根本没有必要使用抗菌药。
 
 流感也是一样,原则上不用,但是对于年老体弱的慢性病患者,有时为了预防继发细菌感染而用抗菌 药来预防并发症。扁桃腺肿大也一样,只有化脓性扁桃腺炎才有必要用抗菌素。
 
 一般的扁桃腺肿大,建议局部用药。如华素片等含片效果也不错,因为其中的碘也有抗菌作用。
 
  《北京参考》:滥用抗菌药表现在哪些方面? 刘又宁:老百姓的滥用抗菌药,包括如下几点:l、不该用药时却用了。2、滥选抗菌药品种。
 
 针对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抗菌药。只要合理选择,即使是很便宜的药,如磺胺类药,效果也是很好的.3、用药剂量与疗程不合适。
 
 有人…旦病情缓解,就随心昕欲减量或者停用。抗菌素没用够,病情容易复发,而且容易产生耐药。
 
 相反。有入用抗菌素时间太长,5-7天的疗程却用半个月,也会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 4自己盲目联合用药 举个例子,一位病人,为了早日痊愈,自已一下子买了好几种抗菌素同时服用,他觉得"总有一种用得对"、这种用药的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的疗效、重?增加药物毒副作用,1+l>2,多种药物的相加作用更危险。
 
  《北京参考》:随心所欲停药肯定是不对的,那么,停药指标是什么? 刘又宁:举个例子.有人得肺炎,一旦不发烧,症状好了,就自行停药,这是不对的。症状缓解不是停药指标、、肺炎病人,还要复诊,复查血常规、胸片,以免病情复发。
 
 其他病人也是一样,要遵循医嘱停药。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溢用抗菌药有哪些危害? 《北京参考》: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刘又宁:抗菌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有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神经系统副作用如头晕、头痛等。还可以影响肝功能,如消化道症状加重、出现黄疸;影响肾功能,如尿量明显减少,也可能出现听力障碍,儿童更应注意。
 
 《北京参考》:抗菌药会致癌吗? 滥用抗菌药对人体有何危害? 刘又宁:抗菌药不会致癌。滥用抗菌药对人体危害严重的有药源性耳聋,如氨基糖甙类药物(庆大霉素等),过敏性休克等。
 
 滥用抗菌药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细菌耐药性问题,这也是大家最应该引起注意的。 《北京参考》:细菌为什么会耐药? 刘又宁:科学家认为,耐药可能是细菌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有时可能是通过基因突变,让细菌获得了对抗抗菌药物的能力,使抗菌药物活性减弱,甚至失活。
 
 同时,耐药菌还能把耐药基因由同种细菌传播给其它细菌,使多种细菌对不同类的抗菌药物产生多重耐药性。细菌耐药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人类应该能消灭细菌,过度杀灭细菌是不利的,许多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细菌要繁衍生息。
 
 势必会产生耐药性。人类应该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主动适应自然。维持微生态的平衡。
 
  《北京参考》:有人认为,只要自己不滥用抗菌药,耐药菌就不会在自身体?形成,就不会耐药,对吗? 刘又宁:耐药菌是可以在人群中传播的、即使是从来没有使用过抗菌药的人,同样可能成为抗菌药滥用的受害者,"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因此,耐。
  8.抗菌类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以下简称药敏)的结果而定。
 
  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门诊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开展药敏工作。 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上述特点,按临床适应证(参见“各类抗菌药物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二)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
 
 治疗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高限);而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 (三)给药途径: 1。
 
 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2。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例如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此情况见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某些药物可同时鞘内给药;包裹性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以及眼科感染的局部用药等。
 
 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 *** 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或外用,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 局部用药宜采用 *** 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
 
 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 (四)给药次数: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
 
  (五)疗程: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 但是,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
 
  (六)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1。
 
  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2。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3。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4。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5。
 
  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其他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
 
  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
  9.抗生素应用中的小常识,越多越好 
 日常家庭使用抗生素温馨提示:1.当您和家人患有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时,请及时对症使用抗生素。
 
 2.使用抗生素前,请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尤其是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和注意事项等。3.请依据病症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免因盲目用药延误病情。
 
 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感染时),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继发感染,肺炎。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
 
 胆囊炎、胆管炎。中耳炎、副鼻窦炎,猩红热等,可以选择头孢克肟片(干混悬剂)。
 
 上、下呼吸道感染和皮肤组织感染可以选择头孢丙烯颗粒。尿路感染和肠道感染可选择诺氟沙星胶囊。
 
 乙酰胺基酚片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4.请严格依据剂量、疗程用药,切勿随意盲目中断用药,否则不能彻底消灭残留细菌,导致病情反复,影响治疗效果;频繁地更换抗生素会使病菌产生耐药性。
 
 5.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生素建议最好不要超过两种。
 
 6.使用抗生素期间及停药后3天内请不要饮酒。期间饮酒可以引起面红耳赤、心率快、血压低等不良反应,重者可致呼吸抑制、心肌梗死、急性心衰、惊厥甚至死亡。
 
 7.非严重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疾病,尽量避免局部外用抗生素,以免发生过敏反应。8.老年人、儿童以及肝、肾功能不良者,应酌情减量并缩短用药时间。
 
 9.磺胺类药物复方新诺明 、大环内酯类药物乙酰螺旋霉素及阿奇霉素等抗生素,首次加倍使用效果更佳。10.使用抗生素期间,尽量避免同时服用以下几类中药:含有鞣质、金属离子、碱性成分、消化酶类、有机酸类的中药。
 
 如果必须服用,尽量和抗生素隔开1-2小时,以减少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作用。

简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6.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不宜使用抗生素。
  2 、发热待查(除非病情严重,临床经验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不宜使用抗生素。
  3 、 皮肤及粘膜等局部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耐药菌产生或变态反应。
  4 、青霉素( G ):是第一个发现的抗生素,肺炎球菌、 A 组溶血性链球菌及脆弱类杆菌的厌氧菌感染等仍属首选药物。
  5 、大环内酯类:宜用于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
  6 、氨基糖甙类:每日一次加 10% 葡萄糖液 100ml ,静滴疗效好,毒性小、不易产生耐药菌株,宜用于 G - 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疗程约 7 天。要注意其能引起耳、肾毒性。 7 、喹诺酮类:多适用于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及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
  8 、头孢菌素:除第一代、某些第二代及口服制剂外,一般属于非首选药物。如属于中度及重度医院内感染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属于医院内重症感染、重症混合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可考虑用泰能。
  9 、最好按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药。要熟悉选用药物的抗菌活性、药效学及药动学。
  10 、当一种抗菌药物能控制感染时,尽可能不采取联用,减少不必要的使用抗菌药物。
  11 、单一抗菌药物无效时或重度感染病人,可按药敏试验选用两种抗菌 药物联用,一般不联用三种以上的抗菌药物。
  12 、静滴抗生素比口服抗生素贵,如病情许可应口服抗生素。
  13 、严重感染的病人初期需要静滴抗生素,待病情稳定后可改用相同口服抗生素。
  14 、重症感染者如用头孢他定及泰能可考虑经验治疗。在某些临床情况下也可考虑次强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这样可延长前者的抗菌性。
  15 、要严格掌握万古霉素适应症,①由耐β — 内酰胺抗生素的 G + 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② G + 球菌感染病人对β — 内酰胺抗生素严重过敏;③抗生素相关肠炎患者,用甲硝唑治疗无效,或病情十分严重,并有危及生命的可能等再用该抗生素。
  16 、如遇两种抗生素对同一种细菌敏感时,则选其中便宜的。
  17 、一般急性感染。抗生素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继续用 2~3 天。急性感染病程不易迁延者(如急性肠炎),病情基本控制后 1~3 即可停药。 G + 球菌肺炎;退热后 3~5 天,金葡菌肺炎疗程需要稍长可停药。 G - 杆菌肺炎;退热后 5~7 天可停药。尿路感染;疗程 3~5 天,反复发作者稍延长。败血症;病情好转,体温正常 7~10 天后再停药。
  18 、急性感染,应用抗生素后临床疗效不显著,一般在 72 小时应考虑改用其他抗菌药物。 19 、外科预防性用药:一般而言可在手术前 30 分钟预防性给药。
  20 、对新药、高档药的商品名、化学名与现有的抗生素对照,是否原有的抗生素改变了商品名。必须熟悉新药、高档药的抗菌谱、适应症、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
  21 、抗生素配伍要合理:两种抗生素同时应用,尤其要考虑有无理化、药理等配伍禁忌。

7. 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合理有哪两方面

合理与否本身就是个相对概念,没有绝对的合理或不合理。
按照国家卫计委现行规定和若干要求,以及专家普遍的共识,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性,预防给药是否合理?有无起点过高、品种选择不当、预防用药时程过长等问题;2.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的合理性,经验用药是否及时准确、有无及时送检微生物培养,有无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和确定给药方案,有无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抗菌药物联用是否合理等;3.抗菌药物的管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如三级综合医院不能超过50个品种,应符合一品两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应有会诊,不得越级使用等。总之,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一个系统工作,通常在医院机关的支持下,在绩效考评的引导下,在药学部门的具体执行下进行。

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合理有哪两方面

8.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遵循什么原则

  应用抗生素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不宜使用抗生素。
  2 、发热待查(除非病情严重,临床经验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不宜使用抗生素。
  3 、 皮肤及粘膜等局部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耐药菌产生或变态反应。
  4 、青霉素( G ):是第一个发现的抗生素,肺炎球菌、 A 组溶血性链球菌及脆弱类杆菌的厌氧菌感染等仍属首选药物。
  5 、大环内酯类:宜用于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
  6 、氨基糖甙类:每日一次加 10% 葡萄糖液 100ml ,静滴疗效好,毒性小、不易产生耐药菌株,宜用于 G - 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疗程约 7 天。要注意其能引起耳、肾毒性。 7 、喹诺酮类:多适用于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及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
  8 、头孢菌素:除第一代、某些第二代及口服制剂外,一般属于非首选药物。如属于中度及重度医院内感染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属于医院内重症感染、重症混合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可考虑用泰能。
  9 、最好按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药。要熟悉选用药物的抗菌活性、药效学及药动学。
  10 、当一种抗菌药物能控制感染时,尽可能不采取联用,减少不必要的使用抗菌药物。
  11 、单一抗菌药物无效时或重度感染病人,可按药敏试验选用两种抗菌 药物联用,一般不联用三种以上的抗菌药物。
  12 、静滴抗生素比口服抗生素贵,如病情许可应口服抗生素。
  13 、严重感染的病人初期需要静滴抗生素,待病情稳定后可改用相同口服抗生素。
  14 、重症感染者如用头孢他定及泰能可考虑经验治疗。在某些临床情况下也可考虑次强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这样可延长前者的抗菌性。
  15 、要严格掌握万古霉素适应症,①由耐β — 内酰胺抗生素的 G + 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② G + 球菌感染病人对β — 内酰胺抗生素严重过敏;③抗生素相关肠炎患者,用甲硝唑治疗无效,或病情十分严重,并有危及生命的可能等再用该抗生素。
  16 、如遇两种抗生素对同一种细菌敏感时,则选其中便宜的。
  17 、一般急性感染。抗生素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继续用 2~3 天。急性感染病程不易迁延者(如急性肠炎),病情基本控制后 1~3 即可停药。 G + 球菌肺炎;退热后 3~5 天,金葡菌肺炎疗程需要稍长可停药。 G - 杆菌肺炎;退热后 5~7 天可停药。尿路感染;疗程 3~5 天,反复发作者稍延长。败血症;病情好转,体温正常 7~10 天后再停药。
  18 、急性感染,应用抗生素后临床疗效不显著,一般在 72 小时应考虑改用其他抗菌药物。 19 、外科预防性用药:一般而言可在手术前 30 分钟预防性给药。
  20 、对新药、高档药的商品名、化学名与现有的抗生素对照,是否原有的抗生素改变了商品名。必须熟悉新药、高档药的抗菌谱、适应症、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
  21 、抗生素配伍要合理:两种抗生素同时应用,尤其要考虑有无理化、药理等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