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钧的主要成就

2024-05-12 02:42

1. 徐钧的主要成就

多年来一直从事肝胆胰外科的临床、肝移植、微创外科手术教学与研究工作,实施肝胆胰外科手术上千例。其以微创外科作为今后发展的方向,带领全科开展了各类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包括: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D2、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腔镜下胰体尾和脾切除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尤其开展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例数最多,技术最为成熟。2003年8月――2004年8月在美国匹兹堡大学Tomas E.Starzl器官移植中心完成学业归国后,主持多项省级肝硬化、肝移植的科研项目,并在实体器官移植免疫耐受方面有深入研究。至今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两篇分别被SCI和EI收录。编写外科学论著一部。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6名。因其对开展肝移植、微创外科等临床工作的突出贡献,获得山西省“五四”青年奖章、山西省青年医学专家、山西省直机关劳模、山西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山西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人才、山西省医德医风标兵,山西名医等 称号。

徐钧的主要成就

2. 时钧的后世纪念

2012年12月13日南京工业大学举行纪念时钧院士诞辰100周年活动 。2014年4月20日为缅怀时钧先生,传承时钧先生热爱祖国、一心向党的伟大精神,学习时钧先生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崇高品质,校第五届“时钧班”化工1004和“时钧班创建班级”化工1202的学生代表前往我校时钧园开展了“缅怀大师风范 传承时钧精神”的活动 。

3. 时钧的人物生平

 1917年,时钧入辛安初级小学读书。1924年小学毕业,跳级考进常熟县孝友初级中学二年级,1926年毕业。1926年,时钧初中毕业后随其大哥去苏州读高中,大哥在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时钧入该校附中。1927年,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并入中央大学,其附中并入苏州中学高中部,分文理两班,时钧在理科班。时钧也爱好文学,高三时被《吴县日报》聘为业余编辑,负责副刊《冬青》的编辑并撰稿,每周1期,共编辑近20期。1929年高中毕业,被保送入苏州东吴大学。1930年改考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同时被两校录取,在填报系科志愿时,因化学考分最高,时钧选择了北平清华大学化学系。在清华4年,所学课程除两门之外,均为“优”或“优+”,曾荣获“裴克”奖学金。1934年大学毕业,随即报考清华第二届公费留学生,被录取。发榜时规定学习造纸工程,先在国内实习1年,后由导师指定进美国当时惟一设有造纸专业的缅因大学深造。 1935年8月赴美,在缅因大学攻读两学期,于1936年5月获造纸专业工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关于机械木浆的筛分和性能的关系》,由导师分成两篇论文发表在美国的造纸专业杂志上。1936年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院深造,专攻化学工程。 “七·七”事变后,时钧婉言谢绝了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主任沃尔特·怀德曼(Walter Whitman)教授的盛情邀请,放弃了良好的学习深造机会和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于1938年5月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6月抵达汉口,经清华同学推荐,在国民政府军政部化学兵队任教官。当时日本侵略军进攻武汉,时钧由长沙长途跋涉,经湘西、贵州,于1939年2月到达重庆,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执教生涯。年仅27岁的时钧,先后受聘在中央工专、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兵工大学及动力油料厂研究生班任教,主讲“物理化学”、“化工计算”、“化工原理”、“工业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经济”等多门课程。1938—1939年 重庆国民政府军政部学兵队教官。1939—1946年 重庆中央工专教授。1939一1941年 重庆兵工大学兼任教授。1939—1944年 重庆动力油料厂研究室兼任研究生导师。1942—1946年 重庆中央大学工学院化工系教授。1944—1948年 重庆大学化工系教授、系主任。 抗战胜利后,时钧于1946年8月由重庆回到南京,任中央大学教授、化工系系主任,同时仍兼任重庆大学化工系教授及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时钧以满腔热忱投入祖国建设。他作为南京大学化工系系主任,担负起主持筹划各项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任。1946—1949年 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1949—1952年 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1950—1952年 南京金陵大学化工系兼任教授。1952—1958年 南京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1954—1956年 南京大学化学系兼任教授。1979—1985年 南京化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1980年11月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1985年 至今南京化工大学(2001年,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南京工业大学)化工系教授、名誉系主任、化学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1998年,他又主持完成了《化学工程手册》新版以及《大百科全书》化工卷的编撰工作。2001年2月16日下午,在90岁高龄时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2005年9月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3岁。2009年9月光荣当选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钧担任南京工学院化工系系主任,同时受命创建我国第一个硅酸盐专业。他率领化工系全体同志,通力合作,以前苏联教学计划为蓝本,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培养出了我国水泥专业的本科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时至今日,还有不少当年的学生在建材工业(尤其是水泥工业)中从事领导工作。这些学生每次到南京来,一定要拜访他,汇报各自的成绩。1956年春,时钧作为科学技术专家参加了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的我国《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的制订工作,和严东生等共同负责制订硅酸盐组的课题;后来他又同汪德熙、张建侯、余国琮等共同拟订了第五十六项(基础研究)中有关化学工程学科发展的规划。1957年春,时钧被国家科委委任为硅酸盐组副组长。1956年秋,时钧与汪德熙、汪家鼎等教授联名上书高教部,建议在化工系设立化学工程专业。1957年初,高教部同意试办。同年4月底,高教部在北京召集有关会议,制订化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由时钧任组长。当年暑假,天津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开始招生。正当时钧在教学岗位大展才干之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历经了20余年的坎坷人生路程。在逆境中,不论是劳动锻炼,还是在实验室工作,他都兢兢业业,埋头工作,尽心尽力,严于职守。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中和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他开展了湍流塔试验和膜分离技术的研究。1978年以后,时钧得到平反。他不计较个人恩怨,依然襟怀坦荡,锐气不减当年。他重登讲台,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单元操作选论”及化工专题讲座,有时连续讲4节课也不休息。他那精辟的论述、严谨的逻辑推理和高超的授课艺术,赢得了学生的敬佩和赞叹。从1979年起,时钧着手重建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担负起系主任的繁重任务。在他主持带领下,建成了化学工程博士点,并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学工程研究所。

时钧的人物生平

4. 时钧的人物评价

时钧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授课时,广征博引、条理分明、深入浅出,深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被誉为“娃娃教授”。时钧在化工热力学、分离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在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中,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科学技术人才,为我国化工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