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报表分析的盈利能力分析

2024-05-17 16:39

1. 企业报表分析的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都关心的中心问题。利润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1.销售利润率;2.成本费用利润率;3.资产利润率;4.所有者权益报酬率;5.资本利润率;6.资本保值增值率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如下: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流动比率高,不仅反映企业拥有的营运资金多,可用以抵偿债务,而且表明企业可以变现的资产数额大,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小。按照西方企业的长期经验,一般认为1-2的比例比较适宜。它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可靠,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期短期债务。如果比例过低,则表示企业可能捉襟见肘,难以如期偿还债务。但是,流动比率也不能过高,过高则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获利能力。流动比率过高还可能是由于应收账款占用过多,在产品、产成品呆滞、积压的结果。因此,在分析流动比率时还需注意流动资产的结构、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流动负债的数量与结构等情况。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到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则不应计入。这一比率用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立即偿付流动负债的财力。计算速动资产时,所以要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是流动资产中变现较慢的部分,它通常要经过产品的售出和账款的收回两个过程才以变为现金,存货中还可能包括不适销对路从而难以变现的产品。至于待摊费用和预付账款等,它们只能减少企业未来时期的现金付出,却不能转变为现金,因此,不应计入速动资产。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速动比率可用作流动比率的辅助指标。有时企业流动比率虽然较高,但流动资产中易于变现、可用于立即支付的资产很少,则企业界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较差。因此,速动比率能更准确的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根据经验,一般认为速动比率0.5-1较为合适。它表明企业的每一元短期负债,都有一元易于变现的资产作为抵偿。如果速动比率过低,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存在问题;但如果速动比率过高,则又说明企业因拥有过多的货币性资产,而可能失一些有利的投资和获利机会。现金比率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指来自经营的现金流量与期间内平均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这个比率在反映企业短期变现能力方面,可以弥补上两个指标的不足。来自经营的现金流量可在企业现金流量表上找到,由于它是一个期间数,因此对应的流动负债也须是该期间的平均数。计算公式为:现金比率=来自经营的现金流量/流动负债该比率反映的是企业的即刻变现能力,以它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更为稳健。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反映了在企业总资产中由债权人提供的资金比重。这个比率越小,说明企业资产中债权人有要求权的部分越小,由所有者提供的部分就越大,资产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就越高;反之,资产负债率越高,债权的保障程度越低,债权人面临的风险也越高。根据经验,资产负债率一般在75%以下才能说明企业的资产负债的情况正常。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比率是指所有者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比率与资产负债率之和按同口径计算应等于1。所有者权益比率越大,负债比率就越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小。所有者权益比率是从另一个侧面来反映企业长期财务状况和长期偿债能力的。产权比率产权比率是指负债总额外负担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计算公式为: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它反映企业所有者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这一比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但企业不能充分地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该比率与资产负债率的区别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企业报表分析的盈利能力分析

2. 如何分析企业的盈利模式

  分析企业的盈利模式方法:
  主营业务利润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率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毛利率。
  目前的社会行业发展趋势是不断趋于信息
  化的,主要的成本体现在技术附加和产品宣传的附加当中。在一个产品的定价当中,原材料的成本越低,那么科技的含量就会越高。因此,简单的原材料附加值是衡
  量企业优势的有力武器。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人的创造性劳动创造了企业的价值,用人均创利能够真正衡量企业的技术含量和组织效率,因此,人均主营业务利润可
  以作为衡量企业技术含量和盈利能力的有力手段来使用。人的创造性劳动收入在目前的收入体系下更多的体现为以股权、期权以及其他形式对利润进行分割。
  在
  现有的条件下,使用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加总的主营业务成本计算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比较深刻的反映出企业和产品的盈利能力。这个指标的关键
  在于能够揭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目前,这两个成本在会计报表上无法直接获得,笔者建议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的附注当中揭示这两方面的数据,以供投资者
  参考。
  净资产营业利润率 净资产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平均净资产,其中,平均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末净资产)/2。主营业务利润率指标是营业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做比较,而净资产营业利润率是将营业利润与企业净资产做比较。
  随
  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品牌资产、专利资产以及高科技智力创造性资产在企业经营中日趋重要,高新技术企业比比皆是。目前,有关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的周
  转率或者利润率的计算对于很多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意义不大,但是,关于资产负债表右方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对他们来说仍然很重要,因为一家公司可以没有很多实
  物资产,但必有权益和负债。
  可见,净资产营业利润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可以在一切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中通用,是一般盈利能力分析的核心。我国上市公司的该项指标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其盈利能力的好坏,上市公司的该比率一旦恶化,投资者对于其发展前景就要有所注意。
  可用资本利润率 可用资本获利率=折旧税息前营业利润/(股东权益+长期负债)。
  该
  指标反映的是实际所用资本的创利能力。该指标首先剔除了对盈利能力影响不大的财务费用,另外还剔除了折旧。这样处理以后更利于企业进行相互比较,体现实质
  性的获利能力。然而,资产折旧往往是很多行业难以获利的重要原因。由于行业内竞争激烈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企业不得不经常更换生产设备,这就直接导致了
  许多企业较低的可用资本利润率。资产折旧水平也是企业、行业的重要成本特征,反映了固定成本的大小,所以剔除折旧也未必非常恰当。
  经济增加值率 经济增加值率=(税后营业利率—资本投入额×加权资本成本率)/(股权资本投入额+债券资本投入额),其中,加权资本成本率=股权资本比例×股权资本成本率+债券资本比例×债权资本成本率×(1-所得税率)。

3. 如何分析企业的盈利模式

分析企业的盈利模式的方法是看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率也就是毛利率。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社会经济组织。企业以实现投资人、客户、员工、社会大众的利益最大化为使命,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换取收入。企业的作用理念:1、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2、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3、企业是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盈利模式,是管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盈利模式指按照利益相关者划分的企业的收入结构、成本结构以及相应的目标利润。盈利模式是对企业经营要素进行价值识别和管理,在经营要素中找到盈利机会,即探求企业利润来源、生产过程以及产出方式的系统方法。还有观点认为,是企业通过自身以及相关利益者资源的整合并形成的一种实现价值创造、价值获取、利益分配的组织机制及商业架构。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资本为追逐利润率而在不同部门流动的结果,使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普遍提高,一般利润率呈下降的趋势。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的作用,在不同程度上使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趋于尖锐化。

如何分析企业的盈利模式

4. 如何利用报表对企业财务进行分析

  财务报表是企业数字信息的海洋,报表使用人只要根据决策要求,对财务报表提供的有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必要的分析方法分析,并结合其他补充信息,就能获得企业多方面的信息,如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盈利能力、获取现金能力和收益质量等,从而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作出判断与评价。可以说“能够通过财务报表分析的方式对会计信息进行解读”已成为会计报表使用人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了解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包括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各表附注的分析。因不同使用者目的不同,分析的侧重点也就不同,但从大的方面来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的资产分布状态、负债水平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规模,资本结构是否合理,长、短期债务的数量及偿债能力及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二)通过对利润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收入、成本、费用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及对利润的影响,可以结合利润表中的各项损益指标与同类企业对比,也可以与企业往期的利润状况进行对比,进而预测企业在未来一段运营周期内的盈利能力。		  (三)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的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中的现金流量情况,透视企业现金运转效率与效果,了解企业现金的来源渠道是否合理,以及现金的利用途径是否科学,同时,还能够对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股利的能力以及投资能力予以了解。通过对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外部资金依赖度的分析,如投资者可从中了解企业当前和长期的收益水平,以及企业收益受重大变动的影响程度,同时还可以判断企业在同类竞争领域中的地位;经营者则可以从中获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外部人无法得到的内部信息。		  (四)通过对财务报表附注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具体内容,以及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的内容。报表附注的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财务报表附注的分析能更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从而更加科学地分析出企业的发展状况,避免了从其他财务报表表面数据分析造成的错觉,便于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五)财务报表综合分析。对财务报表的主表或附注进行单个分析时,不能完整地反映某个内容。通过对各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实行综合性分析,可获得企业隐藏的重要信息。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从而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存在差异的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主要获得三个重要信息:财务信息、数量关系和数量差异。比较的标准有经验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和目标标准;比较的形式可以是绝对数比较,也可以是相对数比较;比较分析法可采用水平分析法,也可采用垂直分析法。例如,通过资产规模与历史标准进行比较,可说明企业经营规模的变化,从整体上评价企业的发展。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将企业同一时期的财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进行对比,得出一系列财务比率,以此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财务分析中使用最普遍的分析方法。运用比率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的资产、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构成,分析其质量的好坏;并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内容。比率分析法有以下三种:(1)构成比率法,用于反映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比如资产负债率=负债/总资产,反映企业的资产中有多少资金是来源于负债。(2)相关比率法,以某个项目与之相互关联但性质有所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以深入反映某方面的经济活动。例如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反映企业的流动资产中有多少资金来源是流动负债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3)效率比率法,又称营运能力比率法,体现管理层管理和控制资产的能力。例如总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总资产,用于反映企业总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用于反映企业总资产周转运行的能力。
  (三)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连续3-5年的分析资料,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趋势分析可以绘成统计图表,以目测指标变动趋势,也可采用比较法。分析者可以通过观察数值变化的幅度,找出重要的变化,为下一步分析指明方向。例如企业营业收入项目连续五年数据,以第一年为基期,通过五年的增减变动,可以判断分析企业收入的变动情况及未来的发展动向。
   (四)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技术方法。因素分析法可以说明分析对象(综合指标)受何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各个因素对其影响程度如何,以便于抓住主要矛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它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即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例如,要分析某企业本期的净资产收益率,分析者可先分别计算出本期的销售净利率A(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总资产周转率B(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100%)和权益乘数C(权益乘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和比较期(基期)的销售净利率工A1、总资产周转率B1和权益乘数C1,根据公式: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可以得出本期的净资产收益率P与比较期的净资产收益率P1。根据(A-A1) ×B×C、A×(B-B1) ×C、A×B×(C-C1) 就可以得到因本期的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变动对本期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最后,可以将以上三大因素各自的影响数相加就可以得出净资产收益率的总差异P-P1。		  需要注意的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众多,分析者应当针对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分析目的,综合运用这些方法,这样才能够达到分析的目的。同样,由于财务报表分析主体(使用者)的经验和能力水平不同,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应用也会有所不同,进而也会影响到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和结论。

5. 如何分析企业的盈利模式

对于股票投资来说,一只股票是不是值得投资人下注,关键是要看企业的盈利特征和业务模式,也就是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通俗地讲,就是企业赚钱的方法,而且是一种有规律的方法。这个赚钱的方法决定企业的未来生死,决定了企业的相应投资价值和投资类型,当然还决定了一个投资者应该采取的操作策略。好的盈利模式一定可以保证企业持续发展或者增长。它同时也是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
既然是研究盈利模式,就不是一般研究中所提到的产品、价格、产量、财务、估值、投资评级等,也不是研究一个企业的短期信息,比如这个企业突然签订一个大的订单,或者一个企业车间突然着火等等。实际上,这些只能对这个股票价格造成短期影响,而根本的核心影响是由这个公司的盈利模式和业务特征所决定的。
盈利模式、业务特征这些概念解释起来非常抽象,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用很形象的比喻对其作出了解释。他认为看股如看人,选股如嫁人。不同的股票好比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职业一样,如果你很清楚他的职业,就不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联想,可以采取直接的方法和他相处。可是企业的核心特征不像是一个人的职业特征那么容易辨认,因此只有掌握了一些分析方法,获得了一些经验,你才可以辨认出这些核心的特征。
盈利模式与企业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盈利模式是企业将商业价值转换为利润的途径和渠道。可以说,盈利模式是管理层战略眼光、判断力与执行力的综合体现。从估值角度来看,有些企业因为其盈利模式的优势会比另外的企业估值高,这是盈利模式的差异导致的。
实际上,有时候简单分析行业状况就可以发现企业的盈利模式。
你必须承认有些行业赚钱就比其他行业容易
,这就是粗浅的盈利模式分析。
一般来说,进入门坎很低的行业往往竞争就很激烈,在人人能够参与时,便会出现过度竞争,也就成为无利润的生意
。不少制造行业,尤其是生产中、下游产品的企业就属于这种情况。原料价格上涨,便会将毛利率压缩得很厉害。举例而言,若原材料占成本70%,那么如果其价格上升10%,企业的成本便会上升7%,而毛利率则相应减少7%。另外,普通制造企业需要大量不断的设备更新,要提高效率,要使产品追上时代,便要不断投放更多资金。所以很多厂家都感到生意愈大,负债也愈大,
因为很多新机器设施都是很昂贵的,经常需要融资来添置,但是利润却并没有越来越大。但是,有些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比另外的企业好,比如连锁+品牌模式比代工生产模式好;天然垄断的行业就是比过度竞争的行业好,这些是天赋的。这样的企业即使行业不出色,只要管理层找到契合自身和产业特点的盈利模式,也一定能创造可观利润。比如美国的纽科钢铁公司,即使处于周期性行业,股票价格在10年也可以成长10倍。它的胜算就在于管理层树立了出色的盈利模式。

如何分析企业的盈利模式

6.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从财务报表看战略

当股东设立一个企业的时候,一般会实施战略行为,这就需要相当多的一种资源的组合
  
  ——战略实施的资源基础:动态与静态
   
  
  ——战略的方向调整与现金流出结构 
  
  ——战略执行的结果:资源结构 
  
  ——从行业或者更大的战略视角看企业 
  
 其中涉及动态与静态的问题。当涉及静态,就该强调现有的资源结构的一种战略含义,资产负债表目前展示给我们看的累积的资源状况表现,如果从动态来看,则是一段时期资源流出量的关系。我们来看下顺鑫农业2017年母公司的现金流量表。
                                          
 2017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是1.92亿元,上一年是2.38亿元,同时,2017年投资支付的现金是8300万。这种结构包含的含义就是动态的战略含义。即:它的资源更倾向于自主经营还是更倾向于对外扩张。顺鑫农业可以看出2017年更倾向于对外扩张。
  
 针对行业或者更大的战略视角看企业,企业对外实现资源交换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销售和企业自身努力最后使得资产增值,这就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表现。但是除了企业自身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整个行业情况。比如最近国家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它直接影响的就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前几年比必然会相差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只单一看直接的影响,比如对建筑企业、家电行业等都会受到牵连,连楼房都不好盖了,其他连锁行业也会受到相应影响。因此说应该站在更大的大环境角度上看问题,就出现了企业的动态战略调整,不仅局限于只看报表中的静态战略关系。
  
 从报表看战略,有以下几点:
  
 行业选择决定了企业基本的资产结构,不同行业的资产结构差异。行业选择最明显的关系就是固定资产与存货的关系问题。
  
 我们看企业的能力与各方面情况的时候,不能仅仅看资源结构或资源规模,更应该看利润的规模。如果一个企业资源规模很大,没有利润,不就是企业无能的表现么?现在谈的定位既包括资源规模问题,也包括产品形象问题。如果你的产品在市场定位比较高,那么你的存货周转速度就比较低,价格高,周转慢,像奢侈品,这就是一种定位了。它的规模未必大,但是它的利润是可观的。另外还有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又以企业产品的销量和营业额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我们来看下顺鑫农业的营业额:
                                                                                  
 我们可以看到,母公司的营业收入90多亿,合并利润表是117亿,同时我们看一下营业收入的行业占比:
                                          
 也就是说,这个营业额主要包含两方面业务,白酒和猪肉产业。因此可以看到,顺鑫农业白酒的市场占有率大致为营业收入的54%,猪肉产业为营业收入的23%,即64亿是顺鑫农业的白酒市场占有率,32亿是顺鑫农业猪肉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基本市场占有率和它的营业能力的一种表现。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多少?我们可以自己去翻一下,翻到同行业企业,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白酒和猪肉产业营业额的状况,可以看到企业的市场地位如何。
  
 之前曾经之前说过的不融资情况下企业的撬动性发展,是扩张战略,我们强调的一是自己经营,一是对外扩张。自己经营,一般是会增加公司的产能,比如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增加营业额,增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对外扩张也强调过对外再生产的问题和跨越性发展的问题。
  
 这里再说一个资产的盘活效应。对外投资可以把帐内不需要的资源,或帐外没有表现出来的价值,通过对外投资实现它的价值,这就叫资产盘活效应。比如说企业内部有不需要的固定资产,做对外投资,企业占得了股份,同时又满足了另外一个企业的经营情况,这样就把自身的不良资产盘活了。又比如说某项专有技术报表上没有,但是通过对外投资实现了它的效益等。这就是对外控制性投资及(撬动效应以外的)效应:资产盘活效应、风险分散效应。对于风险分散,我们之前提过的是自身没有钱而不得已吸纳别人的投资,即4亿+外来投资=6亿的撬动,但是有的时候不是因为没有钱来让别人入资的,而是为了分散风险让别人入资的。比如说企业想进入一个特点地区,可是对那个地区的人文环境截然不熟悉,这时候贸贸然进去,就应该引入当地熟悉业务的股东来进行发展。
  
 从财务角度分析讲,如何看企业资源结构表现出来的战略信息。我们站在两个视角来看:
  
  1、站在全体股东视角 
  
 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企业资源的系统性优化;二是变化的盈利导向
  
 所谓系统性优化,就不是某类或者某项资产的局部最优,也不强调这个资产本身特定的一种物理质量的优化。比如说对于一个餐馆,食物质量上去了,但是服务没有跟上,就说明不够系统性优化。
  
 企业的资产年末与年初的相比的变化很明确,一定要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2、控制性股东视角 
  
 站在控股股东视角,有时控股股东视角与其他股东视角不一致,如果一致,那么就是跟第1点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你会发现,控股股东的战略实施就等于本公司的不良资产,这一点是特别强调的。其实就是控股股东想利用自己的战略来实施另一种对自身更有利的东西,这东西是与其他股东利益相冲的。举个常见的资金占用例子,大股东以公司名义贷款拿走了1亿元不还,在企业账面形成了
  
 借:其他应收款 1亿      贷:短期借款1亿
  
 这时候如果大股东说股份不要了,让给第二大股东,那么你要评估股东权益价值值不值1亿,如果不值,那么其实这个大股东的战略就损害了其他股份的利益。报表也体现了大股东战略的痕迹。

7. 浅谈如何有效分析利用企业财务报表

来源:财税派
一、先说审计角度

  财务报告按规定应公司负责编制,但事实上大多数财务报告是审计者在审计完成后编制,并由公司认可后以自身名义对外发布的(原因是大多数公司财务部不具备编制专业财报的资源和能力,就好比多数公司的IT部门不能自主开发软件一样)。

  审计中两种思路会同时进行,并以前者为主,概括如下:

  (1)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自上而下层层拆解拆细,去寻找支持这些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的证据链(其中完整性最难以保证),现金流量表则是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明细内容倒算出来的。

  (2)基于商业逻辑去分析财报数据,包括和历史数据以及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数据作比较,还可能会考虑经营环境的变化(比如钓鱼岛事件会影响日企的销售收入),看看财务报表有无明显不合理之处,如果有,则进一步采用第(1)种方式深究。

  如果存在造假的话,那审计和造假就是一个“看谁做得更完美”的较量,审计者能否发现,取决于造假的程度和审计的深度。理论上,造假者可以造假整条证据链以及与第三者串通舞弊,但工作量很大而且要确保证据链在逻辑上完整,而证据链涉及订单、合同、收发货物单据、发票、内部流转过程中的记录痕迹、成本计算、信息系统记录、会计记录、银行收付款记录等等,甚至还涉及虚构交易方或与客户或供应商串通,要虚构所有东西并保持逻辑一致是很困难的,尤其是银行流水如不提前计划根本无法回头去造假。理论上,审计者也可以无限深入调查,但事实上,出于审计成本、可操作性、法定审计责任义务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反抗等原因,审计者无法像警察办案一样去侦察,只能达到自身事务所质量和风险控制所要求的水平,这也是好的会计师事务所与差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区别所在;做空机构有时候更能发现造假,原因是他们动用了超常规的手段,用侦察的手段去收集一些隐蔽的信息。

  审计思路在于查错纠正,与投资者角度不同。

  二、投资者角度

  我不懂专业机构如何做财务分析,但我个人看财报,主要就是想自己来掂量和判断一个公司的绝对估值,将市值除以绝对估值得出溢价倍数,在不同股票之间进行比较,由此对于哪些股票高估或低估会形成你自己心里的看法。而如果是对于一个陌生上市公司,我习惯性地这样快速来浏览(这不是经过计划或结构化的思路,只是自然形成的快速浏览的习惯):

  (1)先浏览利润表的结构。

  浏览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的金额和大致的比例结构,建立一个初步印象。看看最近两年利润表的变动,对经营状况的变动建立初步印象。接着再看利润表的盈亏与现金余额的增减变动对应关系如何,如果一个公司很赚钱,比如腾讯一年收入400多亿,净利润100多亿,我会好奇他的现金余额是不是也多了100多亿,如果是的话那OK确实够赚钱;如果不是,我会去看现金流量表,他到底钱花哪去了,或者是赚了但没收回来;如果钱花在购买固定资产或公司并购上,那就去看资产负债表是不是相应增加了这些资产,以及进一步看能否挖掘到这些大额新增资产或并购有何目的以及是否合理(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虚增资产或隐蔽的关联交易是最容易进行利益转移的)。

  (2)浏览附注中收入、成本和费用项目的明细和变动。

  收入在我看来是最重要和值得关注的项目,一方面公司经营状况和趋势都体现在收入之中,理解公司的收入内容、结构、市场竞争力和未来趋势较为重要;另一方面,大多数行业中,会计收入确认相与一般人的商业常识和理解十分贴近,不像成本确认那么复杂(像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成本的成本计算,成本计算容易出错。假设利润率为10%,如果成本多计了1%,利润可能就减少9%左右)。对于收入,比如看最新上市的云游Forgame,会从两个维度列表披露自主研发运营游戏的分成收入和91wan的推广运营分成收入明细、比例和每年变动,以及游戏发布和退市的数量和分布,甚至告诉你研发者和推广运营者的利益分成大概是2:8(你还会看到,Forgame研发的游戏在别人平台上发布的收入远高于自己平台上发布的收入然后进一步去挖掘信息和思考)。对于成本费用,主要也是看结构和内容,比如对Forgame,我会看他的人工成本(主要分研发和91wan运营)有多少,推广费用有多少(或者你也有意识到,最近两年,网游广告非常多,Forgame的推广费用支出增长非常厉害,而且最近一年,推广费用增长速度超过了收入的增长速度)。

  (3)浏览资产负债表结构。

  看两年现金余额以及现金流量表的收入支出分布。拿应收账款余额除以月均营业收入,看应收账款到底大致相当于几个月的收入(应付账款类似),掂量一下靠不靠谱,无法掂量也可以知道一下有个底。现金+各种应收应付款的净额可视为一个公司可确定的类现金资产(补充:A股个别公司预付账款很大的,在会计上经常是做错账,比如将预付购置固定资产计入了流动资产)。土地和房产的市价和账上价值差别比较大,需要单独拿出来划分出来看,专用机器和软件、长期待摊费用以及商誉大多数时候可以视为低价值或无价值资产,因为卖出去不值钱,而其挣钱能力已经纳入利润表分析中已反映的盈利能力了。

  (看利润表是想知道公司最近几年都挣了多少钱以及增长率如何,可以粗略但不太合理地匡算它未来10年能赚多少钱。看资产负债表是想知道公司现在手上有类现金资产。这两者加起来就是公司的绝对估值,不准确,但可以心里有底。看利润表比看资产负债表要花时间得多,因为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净资产是已经存在的事实,它是多少就是多少,八九不离十;但看利润表的收入、成本和费用,了解背后的业务经营状况,以及行业前景、竞争状况和企业的竞争力,进而来预测公司未来盈利前景和增长率,才是最核心和最困难的地方。)

  (4)关于现金流量表:可能学会计的才知道,现金流量表是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倒算出来的,并不是每一笔现金流的汇总(官方指引就是这样编制的,也没有公司做账会去精细到划分现金流量类别)。所以,现金流量表并不重要,因为他所反映的事实,已经分散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明细里面,他仅仅起到辅助作用。(比如:一个公司赚很多钱,现金却没增加,如果没有现金流量表,我需要去看费用支出情况和资产增减的情况来了解公司的现金到底花去哪了;有了现金流量表,我们可以把现金流量表当作去目录去查看,就可以更快定位现金增减在哪里)。另外,现金流量表涉及较多计算过程,如果编制者不细致还容易会算错,再之现金流量表有些项目是列示“总额”还是“净额”编报表的人也很容易出错,看报表的人自然就会不太肯定或信任。所以,现金流量表在我看来,仅仅是一个承担一个现金流量的“目录”的角色,而且还要小心它到底有没有计算对。(补充:有些财经媒体现金流量表是另我费解的,比如理财周报上这篇:《万福生科如何造假》,倒数第二段讲到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存在的逻辑矛盾。我没有仔细看万福生科的财报,但分析方式是有问题的:其一,现金流量表是倒算出来的,有逻辑错误只能说明他计算不对,财报质量有严重问题,跟造假还不能产生直接联系,造假本身不会导致会计逻辑错误,最多只会导致数据看起来不符合商业逻辑;其二,购建固定资产预付款属于非流动资产,本来不会在预付账款反映。)

  (5)财报中我会忽略不看的东西:

  ①税项:税务是最复杂的会计处理内容之一。但可能我比较另类,我几乎从来不看;因为上市公司相对守法,只要按规定交税,如果你了解税法,那它是怎样就是怎样了,无关一个企业的盈利和成长能力;

  ②非经常性损益:非经常性损益无关一个公司的核心能力,它所产生的一次性后果已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了(比如政府给公司补偿发了100万元,这100万元已经变成现金体现中公司的现有价值上了,在利润表上我会当他没发生过);对重大非经常性损益我才会去看,比如像A股上卖锅的爱仕达,因为政府征地补偿了上亿的现金,那我会猜想,这公司拿到大笔钱后会怎么花,能否促进创新和研发。

  ③其他不重大的财表项目,比如如果其他应收款金额一直都不重大,我就完全不看他了。

  ④大多数会计政策:财报中会有会计政策的长篇幅,我只会选择性看个别独特的东西,比如制造业中的折旧政策,收入成本很难划分的公司采用的确认方法,其他大多数完全忽略。

  (6)将财报浏览完后,就已经大体上了解公司的资产规模和经营状况,包括利润率是多高,是轻资产还是重资产等等,但是如果不是业内人士,很难判断经营收支是否符合商业逻辑(比如最近有人质疑中银绒业的存货高到让人难以置信),这就需要尽可能需要寻找业务接近的公司财报来做比较,这也应该是所有财报使用者避免不了要做的事。看单一公司的财报只能看到单一的事实,而缺乏一个衡量比较的基准容易会使人缺乏方向感,如果能做到纵观同行业、相近行业和不同行业的财报,看财报就能在心里有所比较,心里更有底,所以,到底还是得多看。而对于估值,专业投资或分析人员会将多年财报数据罗列出来,采现金流量折现等方法进行估值(在人大经济论坛可以找到一些可参考的模版),估值涉及假设过多从而难以量化准确,但依然有重大参考意义;对于时间有限的业余人士,拿最近几年的利润和净资产做一个粗略的估值计算,在考虑股票流动性产生的财富放大效应的基础上,与市值做比较,也多少可以让自己心里有些底。

  三、做空者角度

  最近几年出现一些中概股做空事件。做空者看财报目的是找茬,分析不符合会计逻辑或商业逻辑的地方,然后进行调查取证和合理性分析。因为做空者往往并不是行内人士,我猜他们应该是从对比同行业企业的财报开始,来定位不合理之处。不过调查取证则相当困难,可参考《在中国挖掘公司内幕的高昂代价》披露的信息。另外,我猜也可能选择一些容易涉假的企业来调查分析,比如大经销商占收入比重高且集中,而卖的又是消费品产品的企业,可能会更易于将货品提前存放到经销商创造虚假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而审计者可能无能为力;又比如一些重资产的农业企业,经常很难算清楚农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如果是境外上市以IFRS列报,以估值来确认资产价值也很容易出问题,如嘉汉林业;企业掌门人文化水平低的,也可能有更多的涉假倾向,如万福生科。

浅谈如何有效分析利用企业财务报表

8. 盈利能力分析和财务报表分析的差别和联系

盈利能力分析和财务报表分析的差别和联系:财务报表包含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可以通过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财务报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进行的,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点,也有共同的要求。从企业总体来看,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权益的结构,估量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
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
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可以综合的描述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基本需要。
其中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而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则是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前两者的增强其推动作用。【摘要】
盈利能力分析和财务报表分析的差别和联系【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您的问题我已经收到,正在为您整理答案,打字需要时间,还请您耐心稍等片刻,马上为您解答!【回答】
盈利能力分析和财务报表分析的差别和联系:财务报表包含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可以通过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财务报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进行的,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点,也有共同的要求。从企业总体来看,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权益的结构,估量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
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
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可以综合的描述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基本需要。
其中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而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则是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前两者的增强其推动作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