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爱?还是怕?

2024-05-16 20:53

1. 教育孩子,是爱?还是怕?

孩子,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正是父母心中的这些爱与怕,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
  
  
 要解决子女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的问题,而后者才更为重要。
  
 你一定会忍不住反对,怎么可能,我们对孩子满满的都是爱,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只要能给的我们都愿意给,这难道不是爱?是怕?
  
 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
  
  你是焦虑型新手妈妈吗? 
  
 初当妈妈,你一定看过不少书,请教过经验人士,关于宝宝的睡眠、喂养、作息等,当你带着期待和憧憬迎来小生命后,原以为做好一切准备的你,面对宝宝的吃喝拉撒睡,开始了莫名的焦虑。
  
 记得米妈产后第一次哭是因为奶水不够,外加轻度抑郁。这种焦虑,新手妈妈大多都会有,因为真的太想让宝宝只吃母乳而不用喝奶粉,我看了母乳大本营里的鸡血贴,开启挂喂模式,食疗喝汤拍打拉筋把所有能用的招都用过后,我依然无法用吸奶器一次吸出超过60ML的奶量,看着小米每次吃不到奶而大哭,夜里固执的我不愿给奶粉,导致宝宝无法安睡,自己也严重缺觉而抑郁。
  
 漫漫黑夜,突然抽泣起来,那种想尽所有给宝宝最好的却又无能为力的失落无力感淹没了我,“在我看来,刚当妈妈的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要放轻松尽力就好,养育宝宝不是一天两天,只有你开心了宝宝才能跟着开心,你焦虑着喂奶,也会直接影响到宝宝健康,再说了,吃点奶粉能咋地?”在那个黑夜里,米爸的话解放了我。
  
 混合喂养后,宝宝吃得香睡得好,我也落得轻松,偶尔偷个懒,睡个整觉,睡眠足了,心情好了,抑郁也没了,虽然没能如愿全母乳喂养,但是我真的试过了,尽力了,也就放下了,释怀了。
  
  初当宝妈的人儿,请放下完美主义,在适当的时候,要学会“放过自己”。 
                                          
 新手妈妈一定会看微信圈里各种科普类文章,那么到底应该按时喂养还是按需喂养呢?到底要不要给孩子用哭声免疫法训练后,可以自主入睡,不奶睡不哄睡,不起夜不喝奶,哭累了睡到天亮呢?
  
 米妈第二次哭是因为抽风一样的想要尝试这种听上去看上去都好到不行的省心育儿法,当然如果过程不痛苦轻松可以实现,那么此方法训练出来的孩子,足以让妈妈们羡慕嫉妒爱,从小就可以按时吃,按时睡,作息规律,对宝宝和大人来说,真真是极好的。
  
 可是当我躲在一旁听着小米撕心裂肺的哭喊,自己还故作镇定地看着秒针走动,最后,在她快哭“晕”过去的时候冲过去抱起她跟她一起哭,看着她通红的小脸,抽泣的样子,我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傻子。
  
 或许你会说,在坚持一会你就成功了,在尝试几次她就能自己入睡了,哭一哭对孩子是有好处的,先不说这种哭声免疫法对孩子是否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拥有这么一个天使宝宝却足以成为父母炫耀引以为傲的谈资。但这样的过程,我不想要!
  
 偶尔偷个懒,奶睡一下真的没关系;夜奶太正常了,何必那么纠结,等孩子长大一点,选择一种更轻松的方式断夜奶不是更好。那么多育儿理论和方法,却不是每一种都适合自己的孩子,有的时候我甚至希望奶睡抱睡的日子能慢一点,要知道这样的亲子时光只有三两年,然后便只剩一辈子的怀念。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而又缓慢的过程,我们常常却等不及,急于把孩子训练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其实 亲子关系如亲密关系一样,最好的状态是彼此成就,陪伴对方长成他想要的样子。 
  
 我们怕孩子会落后,怕孩子跟不上节奏,我们认为快比慢好,多比少好,成绩比参与更重要。我们想要做有“感情”的父母,却经常“感情用事”。
  
 我们经常怕?怕自己做不好,怕孩子做不好;怕别人家的父母做太好,怕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做的好。
  
 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原来,我们心中的“爱与怕”源自我们的不成熟。
  
 那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真正长大有两个标志: 
  
  (1) 发现生活并非按照我们所预想的那般运作; 
  
  (2) 发现我们并非按照自己所计划的那般生活。 
  
  对父母来讲,这两个标志意味着父母们想开了,不再执着地认为,孩子们应该争个你高我低,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什么的,也不再对自己无力做到的事情耿耿于怀。父母成长了,就意味着我们能放开手脚去爱孩子,欣赏孩子,不再纠结于“如何做才会让孩子成功”等问题,从而告别了失落与无望。 
  
 如果我们可以做到书中所说的进步、长大、成熟,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解放了自己;解放了自己,才能拥有足够的信心,爱孩子,而不用怕。
  
 最后,纪伯伦的诗分享给你们,共勉!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纪伯伦《先知》

教育孩子,是爱?还是怕?

2. 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

1、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2、 
  
  父母心中的爱与怕 
  
 养育儿女是一个漫长的旅途,旅途中每一位父母都会体验这两种感情,一举一动有时是因为爱,更多的则是出于害怕。
  
  3、 
  
  有怎样的童年,就会成为怎样的父母 
  
 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求。
  
  4、 
  
  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 
  
 父母可以问问自己,到底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感到沮丧呢,还是本来就比较心烦,因为我们常常把这两种情绪搞混淆。
  
  5、 
  
  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 
  
 可以说,焦虑感是孩童时代的通病,所以可预见性和坚持原则对孩子们来说至关重要,这样可以创造一种安全感。
  
  6、 
  
  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 
  
 那些妨碍父母与孩子一起玩耍的原因,多半都是些埋藏于心底的担心和害怕。
  
  7、 
  
  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 
  
 大多数父母都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共享快乐时光,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8、 
  
  永远不要贬低你的孩子 
  
 真正的鼓励不是一种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是一种展露在外的修养,只有那些对孩子保持足够的敏感和爱的人才能拥有。
  
  9、 
  
  爱的逻辑与谎言 
  
 父母成长了,就意味着他们能放开手脚去爱孩子,欣赏孩子,不再纠结于“如何做才会让孩子成功”等问题。
  
  10、 
  
  心智成熟的旅程 
  
 做父母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 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血有肉的人。

3. 我们爱孩子,对孩子严格要求并没有错,错的是不恰当的教育手段

无数家长为此烦恼,家里充满呵斥和吵嚷声,甚至打骂孩子,可是没用,火药味越发浓烈,问题越难解决。
  
  
 
  
  
     我们爱孩子,对孩子严格要求并没有错,错的是不恰当的教育手段。现在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不听话就训斥,不听话就骂,不听话就打,而不是尊重,不是说服,更不是沟通。“棍棒之下出孝子”“官打民不羞,父打子不羞”“孩子不打不成器”的教育观念已经过时,动不动就打骂、训斥的教育方法也已过时。
  
 
  
  
     有关教育研究指出:孩子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生活在暴力之中、地狱之中,他就会成为魔鬼!心理学家也指出:杀人犯大多是在暴力的、缺乏爱的环境里培养与成长起来的。
  
 
  
  
     “棍棒式教育”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经常斥责或骂或打孩子的话,会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会让孩子失去自信,悲观厌世;会让孩子会变得脾气暴躁,心惊胆战,产生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不满的情绪;导致孩子说谎的行为;会促使孩子陷入孤独的深渊;会使孩子学习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造成孩子人格畸形。
  
 
  
  
     所以,天下的为人父母者,如果你的孩子不听话,改变一下你的教育方式吧,认真思考一下,你怎么说孩子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不妨试试以下这些方法:
  
 
  
  
     走进孩子的内心,拉近彼此的距离
  
 
  
  
     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父母一定要抽时间常与孩子、与孩子的保姆以及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当行为的时候,父母心里也能明白应该如何去管教孩子。
  
 
  
  
     放下你的架子,尊重孩子
  
 
  
  
     有些父母总喜欢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教育专家建议,父母对孩子要真正地放下父母的架子,从内心里尊重孩子,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冷静再冷静,教育孩子就是在比拼耐力
  
 
  
  
     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如果是脾气暴躁的父母,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打骂。其实,此时父母应该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尝试着走入孩子的内心,耐心地询问孩子如此行为的真正原因。当父母把心思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上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同时也会释放掉自身的很多负面的情绪,因而也会避免打骂孩子了。
  
 
  
  
     要知道

我们爱孩子,对孩子严格要求并没有错,错的是不恰当的教育手段

4.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少人存在着认知的扭曲

近日,有一位家长留言说:在人情味甚浓的中国,家长和孩子是不可分离的,养育儿女是为了防老,是一种投资、也是传递香火。父母强烈的控制孩子,其初衷是从内心希望孩子过得幸福。
  
 想必,会有许多家长赞成的,但我认为,这样子家长一般都会过得很累,孩子也很累。
  
 关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一首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说的很好: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给他们一个栖身的家,不要把他们的精神关闭
  
 他们的灵魂属于明日世界
  
 但是,也许因为与生俱来的这一层血缘关系,许多父母对孩子的爱并非那么理智。
  
 心理咨询师李品宽认为,这个时代,我们接受的教育,知识并不欠缺,欠缺的是对爱的认知的教育,这部分存在着很大的空白。对于一部分家长而言,父母对爱的认知,存在这两大认知扭曲:
  
 第一,爱就是控制,那么多人我不控制,为什么要偏偏控制你,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因为我爱你,我是为你好!
  
 第二,把爱物化,你是我的孩子,就是类似于你是我的一个物品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把老公、儿子、妻子,这个角色的部分变成了你是我的杯子,你是我的私人物品。
                                          
 由于对爱的认知的扭曲,父母的爱,演变成了控制孩子,改变孩子,塑造孩子,规划孩子的人生……父母满满的爱,往往变成了满满的伤害。也有家长担心,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像央视纪录片《镜子》里面的问题孩子会越来越多。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父母由于对爱的认知的扭曲,会出现哪些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而对孩子又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下面主要列举出的这些部分是较多家长容易犯了。
  
 1、给孩子太多建议或指示而鼓励太少
  
 这会使得孩子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完善的能力变得迟钝起来,对于应成为怎样的人,应做些什么事,孩子会认为大人会替他考虑的,他只需等待建议和指示就行了……孩子的自主思考能力弱,自信心不足,这只会让孩子更加依赖家长。
  
 2、过度保护孩子替代包办孩子的一切
  
 父母总是想替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怕孩子做不好事情,或遇到挫折后受伤,就事事都不让孩子干,替代包办孩子的一切,一般这样的孩子自立能力差,因为父母帮助孩子的速度太快了。
  
 3、对孩子做得不正确的地方反应过度
  
 父母常常关注的是孩子的不足和缺点,孩子很少得到父母的赞扬,只有行为不正确时才得到父母的注意,如果父母觉得孩子会很快生气或脾气暴躁,不妨往这方面反省一下。
                                          
 4、父母喜欢向孩子发号施令
  
 如果家中的父母是这样的,而孩子又习惯于听从于父母的命令,就没有机会为自己的事情做出选择或决定,一般这样的孩子个性比较懦弱,自主性较差。
  
 5、溺爱孩子对孩子千依百顺
  
 父母对孩子千依百顺,甚至对他们不合理的要求也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往往会教养出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感受的孩子来。
  
 6、物质满足什么都亲自给孩子买
  
 父母硬塞给孩子一堆东西,包括什么都给孩子买,却不重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那么孩子还是去追求那些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因为父母不让他们自己选择想要的。
                                          
 总的来说,父母爱孩子,不理智,很容易变成控制孩子,占有孩子,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财产,拴在身边。其实父母要学会让孩子逐渐与父母分离,敢于放手,给孩子更多独立和自由成长的空间!
  
 这里,讲一个南宋著名学者朱熹教子成才的故事。朱熹在做官时,成为有名的学者,许多年轻人慕名远来求教,但他却劝自己的儿子离家外出拜师游学。儿子很不解,朱熹便说:“一个人老待在家中,很容易被生活琐事缠住,并被亲人的温情所牵绊,这样就很难在学问上有长足的进步。”
  
 朱熹深谙自己的学问再大,只凭父教子学,也难以育出英才,况且父母很难做到对子女严格要求。于是,他狠下心对儿子说,“你还是应离我膝下,千里求师才对啊!一个年轻人,不到外面吃点苦,是不容易长进的。”
  
 儿子谨记父亲的教导,外出游学,进步很快,终于学有所成,后来官至吏部侍郎。
  
 这个故事非常经典,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分离出父母的生命,使孩子有机会有空间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和塑造才能。
  
 《纽约时报》畅销作家、普利策奖得主安娜.昆德兰也曾说过,“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不是把孩子留在身边,而是培养孩子独立,放手让孩子走。”
                                          
 无论我们父母想要陪伴孩子整个一生,还是为他铺就完整的人生路。作为父母,其实是一次一次看到孩子成长的转折点,从在家中当父母的孩子,到学校做学生,出社会工作成为员工,后来的结婚成家,也有新的角色,孩子也当了爸爸或妈妈……这一系列的变化,父母都只能在旁边看着他,不能替代他去完成这部分生命的成长!只是孩子走不出父母的心灵广场而已,因为父母总是惦记着孩子,爱也始终在他们身上。
  
 其实,父母子女一场,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既然谁也不能陪着谁过完整的一生一世,也无论父母和孩子彼此多么相爱,都无法一路相伴,那么就祝福我们的孩子吧,用父母的爱,去帮助孩子建立起照顾他自己人生的能力,最终成就他自己。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陪伴,也许是在放下占有欲,放下控制后,能够以一种更加从容明朗的心态,准备着和孩子建立一生的友谊。在孩子年幼时,给予他亲密的爱,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孩子慢慢长大,父母逐渐让孩子分离出父母的各种庇护,让他学会独立;到了青春期,孩子会有很多想法,他想知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想知道自己的存在价值,他也想象过未来要想做什么,这时更需要父母照顾孩子的青春期,给予他更多的支持,让他自己去做选择和决定,并提醒孩子要学会自己去承担,学做孩子生命成长悬崖边上的守护者,路做错了,拉他一把!

5. 你在“爱”孩子,还是在“害”孩子?


你在“爱”孩子,还是在“害”孩子?

6. 你在“爱”孩子,还是在“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