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行甲:人生笔记》有感(上)

2024-05-15 00:55

1. 读《陈行甲:人生笔记》有感(上)

       大概在三、四年前在微博上看到有关陈行甲的一些采访视频,那时候他身上的标签是巴东县县委书记(全国百强县委书记)。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当县委书记时坚决反腐的作为,他心心念念的一直是巴东50万人民。同时又非常惋惜他已在提拔时决定辞职,结束了自己光明的政治生涯。
  
      这次在董宇辉的小视频里,看到陈行甲出版的《人生笔记》,当即拍下。拿到书的那天晚上迫不及待的开始读起来。与其说我是对这本书感兴趣,不如说我对陈行甲的纯粹、真实、人生理想、为官经历感兴趣,更直接说,他是我想成为的人,做了我想做而做不到的事。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好的学校,有朝一日为官时,真真实实的为民做事,排除万难,脱贫攻坚,扭转一个原本的政治生态圈。
  
        《人生笔记》里,一共7个章节,初看这个分类时,我最感兴趣的是《在峡江的转弯处》,这个章节正是讲述他作为巴东县委书记时的经历。但是从前言开始,就有那种难得一身通电酥麻的感觉。陈行甲的文字通俗易懂,真实,处处充满了对弱势者的悲悯、共情。虽然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但他的母亲给予他太多太多。她母亲的悲悯心似乎与生俱来,在自己贫苦时候,依然数次借盐给“王伯娘”,虽然对方并不会偿还。甚至自己都舍不得穿的一件的最喜欢的确良的衣服,也给了王伯娘的即将出嫁的女儿。我想也正是他从小在母亲收到的这一份简单富足的爱,让他后来的求学之路、为官之路以自己这一份真实、简单收获良多。也正如陈行甲自己说的“母亲不仅生养了我,还遗传给了我柔软的心灵,教给我干净做人的道理。她的言行深刻地影响着她的儿子,让她的儿子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左右一方的官员时,可以怀着和她一样的悲悯态度来对待弱者,可以耻于在穷困的土地上锦衣玉食从而坚守干净从政的底线。”  
  
 每一章节,都是他的不同时段的经历。让我非常羡慕的是他和她老婆的相识相知的过程。他的老婆是他大学同学,但他们的恋爱关系似乎是大学结束后以书信的方式开始的。他老婆出生于一个富足简单的家庭,可以说的上是内在丰盛、外在富足。这里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他们是在毕业分开之后,他老婆在广东的一个学校上班,收入颇丰,陈行甲回到了他的家乡,接受分配。在他们决定在一起之后,他决定考研,考到一个好的城市,共同生活。然而行甲考研时,单科政治少了一分,于是没办法读公费研究生。这个时候,他的女朋友拿出8000元,让他去读自费研究生。陈行甲当时是在县政府经协办工作,工资122元。这8000元,对于陈行甲来说是天文数字,他坚决的拒绝这个提议,也由此没有去上研究生。然后行甲收到了他女朋友一封6页纸的信,通篇没有提分手,都透露着分手的意思。结果很快,他就接到他女朋友的电话,要他不要看那封信,然后说她辞职,到他身边来。也就是到一个贫困县里来。也从这里看出,他老婆那一份坚定。用他老婆后来的话来说,“在过去的一年,还有过去的十年,都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爱你”。包括后来,行甲在反腐的过程中,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他老婆也是一如既往果断,安顿好工作和儿子,陪他就医,慢慢恢复。书里面提到他老婆生孩子时,因为是在县城里生的孩子,医疗水平或者医务工作者的原因吧,他老婆生产时吃了很多苦。大概是产后一个月,不通便,甚至用开塞露都没有用,陈行甲用手去帮他老婆扣硬得像石头一样的大便。不得不说他老婆很伟大,因为这一份爱,无私的付出,或者说,他老婆更多时候,像是给陈行甲托底的人。就像他老婆说的:我们当初本来一无所有,大不了我们再一无所有,我陪着你回下湾村,你会种地,我会做饭,我们还可以很好的生活。所以你不要有那么多顾忌,不要怕失去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陈行甲后来考上脱产的清华的研究生,接受上级安排,通过考试去国外学习。他一直努力学习,以一颗真诚的心与周围人相处,一路走来,除了知识和见识的增长,也收获到了很多挚友。像他自己说的,他人生上半场已经很丰富了。是的,非常丰盛的上半场。
  
        可能是最近这几个月以来,因为工作压力吧,很多感受没有细细品味。今天先到这里吧。
  
  
 社会并不完美,看清依然热爱,知难仍然行动。

读《陈行甲:人生笔记》有感(上)

2. 陈行甲人生笔记写的怎么样

陈行甲人生笔记写的好,该文一经与广大读者见面,便获得了大家的喜欢点赞和热评热议。
如果说该文近20万次的展现量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话,而它的阅读量在短短两天的时间内就逼近两万次,则足以说明读者对笔者这篇读后感的喜欢。
“寒门”得以很低很低的概率“出贵子”,有极善良、有主见的好母亲,又遇极贤惠、有主见的好爱人。他本人有极高的天赋和学习、领悟能力,诗意的灵魂,坚韧的性格,聪慧的正直,执著的正义心。
在校学习是尖子好学生,各科出类拔萃,但总是政治一门考不好,后来在其政治实践中,却为国为民留下醒世、济世的清风和创新的懿行,供世人深思。关于官场风高浪险之事,他于书中决不多写,但有点生活经验的读者,必可从点到为止之语,悟到其可能的险恶之处。

陈行甲人生笔记所涉
大山中的憧憬,民生的疾苦,底层工作的兢兢业业,高校学习的拼搏进取,芝加哥的美丽,巴东五年的创新,抑郁症的凶险,公益事业的挑战,关于人生的反复追问和体悟。
对于已近“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的我,读此书也还可以使本心更静下来一些,更开阔豁达一些。“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3. 陈行甲人生笔记这本书值得读嘛

陈行甲人生笔记这本书值得读。
《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本书是陈行甲的自传体随笔,从童年岁月写起,写母亲,写爱人;写了从大学毕业到基层工作九年多的生活经历;回顾了作者在巴东任县委书记期间的工作和生活;讲述了作者转场公益几年来的经历和感受。
从本书中,作者用鲜活的故事和大量的细节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爱与成长,以及如何在世事变幻中守住内心和实践的知行合一。值得细细品味。

《人生笔记》的感悟:
在《人生笔记》中,我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至纯至真的陈行甲;看到了这个名字背后更详尽动人的故事;看到了他也和芸芸众生一样,经历了不安、彷徨、犹豫、痛苦和挣扎;更看到了他如何在怀疑中坚持、在绝境中奋进、在仕途巅峰时急流勇退、在人生下半场从头再来。
在我们童年时期,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超级英雄,在中国可能是孙悟空,在外国可能是钢铁侠。当我们慢慢长大后,在现实中许多次碰壁后,我们会慢慢遗忘、埋葬那个曾经无所不能的英雄,承认自己其实是渺小到尘埃里的凡人。我们会和现实妥协、会顺从别人、会随波逐流、会同流合污,我们将这一切称为成熟。

陈行甲人生笔记这本书值得读嘛

4. 陈行甲人生笔记这本书值得读嘛

值得读


本书整体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共七记。


第一记“我和我的母亲”,从童年岁月写起;


第二记“关于我们的事,他们统统猜错”,主角是作者的爱人,从大学生活写起;


第三记“如果有光,我就能看到你的眼睛”,主要讲的是作者从大学毕业到基层工作9年多的生活经历;


第四记“人生的巴颜喀拉山”,讲述了作者在清华的学习生活;


第五记“密歇根湖上有一千种飞鸟”,记录了作者在美国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第六记“在峡江的转弯处”,整体上回顾了作者在巴东任县委书记期间的工作和生活;


第七记“你好,我的下半场”,讲述了作者转场公益几年来的经历和感受。

5. 陈行甲《人生笔记》

       学习的状态,思考的习惯,担当的勇气,务实的作风
  
       每一个人都心怀想,即使人生起点低到尘埃,也可以怀着"到中流击水"改变社会的梦想,也可以保持不妥的少年气,和生活近身肉搏,也可以不富贵,但是要高贵,不因为生活的苦难把我们变成苟且的人,坚持选择自己相信的那些东西。
  
     从未停止的学习,让他的视野和格局不断超越所处的现实环境,使得他把高远的目标和现实的操作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非常接地气地实现着他的理想主义。
  
      人间最冷的不是冰寒,而是麻木,你不是太阳,但你可以发出比太阳更温暖的光!
  
     生活有其自身的逻辑,那些不经意间播下的种子,那些没有企图的浇灌,说不准在什么时候会有一阵三台风拂过就出土了。
  
    我一直用尽全力地奔跑,只有在奔跑的汗水中,我才不会怀疑自己的身世。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英名消逝于风雪,为大众谋福利者,不可使其后辈困顿于荆棘。
  
       每一个凡夫俗子的人生大部分都在自发而不是自觉的状态下度过,我们是在对自己的重新审视,重新叙述当中理解自己的。

陈行甲《人生笔记》

6. 读书感悟---《陈行甲人生笔记》读后感

         听说陈行甲,是从那篇《一位县委书记的愤怒》开始的。这篇被《人民日报》全文转发的怒斥腐败问题的发言稿,后来成了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老黄牛”区委书记易学习的台词,也让时任湖北巴东县县委书记的陈行甲广为人知。
                                          
         一口气读完《在峡江的转弯处》,字里行间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什么引经据典,只是真实的娓娓道来。可是那些平常的文字就牵引着你一页一页的翻读,很酣畅,很感动,看完觉得收益颇多,让人看到一股清流,一种纯粹的力量。
  
         全文以日记形式表达,分7个章节分别讲述了他母亲、妻子、在矿山工作、清华读研、美国深造、巴东任职、从事公益的故事,每章节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构成他人生精彩画卷。
  
  
        陈行甲是幸运者。西谚云:养大一个孩子需要全村人的努力。陈行甲的成长和战斗从来就不是孤军奋战。早年妈妈对他的启蒙,后来妻子和家人给他的毫无保留的支持,还有一路上没有收过他任何好处的领导们、老师们给他的指导和扶持,为他健全善良之本性,奋勇赤膊于反腐,转身于慈善奠定了坚实的灵魂基础。
  
  
         陈行甲是拼博者。陈行甲来自于草根,他从湖北大学到清华,再到美国求学等无不是他学无止境、奋斗不息的强大表现。在巴东县委书记任上的种种表现,在满是污秽的环境里,在四面楚歌围剿中,他并未因此倒下,他坚毅的挺了过来,以一己之力正风肃纪、匡正乾坤。即使在仕途上有贵人相助,能够顺利提拔,仍然选择在荣耀和权力中转身,理想与热忱中前行,用公益开启人生的下半场。
  
         陈行甲是大爱者。用他的话说,“对弱势者的悲悯是人活着的意义之一”。他从大山中不断地走出来又走回去,似乎自动地对大山里的人们肩负起了某种使命,在任时他爱民如子,倡导干部结穷亲;离任后致力于疾病儿童的公益救护和教育关怀,为大众谋福利,给世界存温暖。
  
         陈行甲值得大家学习,人虽然不能都一样,但我们都应尽力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让人生留下遗憾。

7. 陈行甲人生笔记(摘抄)

生活有其自身的逻辑,那些不经意间播下的种子,那些没有企图的浇灌,说不准在什么时候会有一阵春风拂过就出土了。
  
 做一个有信仰的人,我感觉活得才有力量;做一个干净的人,我感觉活得很轻松;做一个有爱的人,我感觉活得很幸福;做一个心存敬畏的人,我活的才踏实。
  
 “行甲身上能看到难得的理想主义。一个理想主义的人,目标不会那么具体,所以不会因为具体的目标实现了而懈怠,也不会因为目标没实现而气馁。这种人还是有目标的,他的目标其实只是自己的内心...”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实隐喻了我们的一生,一个追求理想的灵魂就像奔向大海的河流,路途注定是艰难曲折的,但是只要向着大海的方向不变,最终回绕过那无数的漩涡和暗礁,奔向一马平川东流入海。
  
 贫困人口从社会底层往上升的通道越顺畅,社会才越和谐越有活力。我相信,教育是实现社会底层向上流动最公平、最有效的通道,阻止贫困传递的根本渠道只能在于教育。
  
 Attitude 表示的是孩子通过审美教育获得的对于美好事物的体悟能力,通过开阔视野获得的对于世界的好奇心,通过梦想激励获得的对于人生成长的内动力。这些考试不考的能力,也是不好教的能力,往往决定孩子们通过教育这个通道来提升人生成长的效率和持续性。
  
 
  
  
 很多东西,如果不写,就会慢慢忘记。某种意义上,当你忘了你经历的东西,那个东西就不是你的了。就像《寻梦环游记》提醒过我们的,人的真正的死去,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死去。
  
 
  
  
 如果有人问我,父亲(陈行甲)教给你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我会这样回答他:
  
 我们不该忘记走过的路,同情过的人,呼唤过的正义,渴求过的尊重,是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深植于生活世界的共同意义的根基。是这根基,让我们即便在日后形形色色的世界里体会了失落,品尝了诱惑,经历了幻灭,领受了嘲讽,也不会轻易洗去自己那层叫“共情”的底色。
  
 祝福一切“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人们”。

陈行甲人生笔记(摘抄)

8. 陈行甲《人生笔记》

花一天时间读完了陈行甲《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几度眼睛湿润。每个人都过着自己平凡的每一天,而他的前半生已经很多不平凡。他的每段故事都是那么出奇制胜。母亲、爱人、工作、求学、脱贫、反腐、公益。每一段故事,普通人都不具备。
  
 看书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我到底过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对我我来说,生活的每一天,内心总是有个欲望一直在促使自己向前,这是好的一面。可变化的总是微乎其微。我一直需要问自己,到底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了什么?
  
 读陈行甲的人生笔记,感觉他的人生每一步都似乎走对了。而这对的背后,都是他内心的一种纯洁、正直、向上的追求。正是他的这种信念,一直在左右着他的人生。另外一个人很像的就是俞敏洪。
  
 关注眼前利益、眼界的狭隘,是一直在阻挡着自己更进一步的障碍。排除障碍,非一日之功可达。不要慌张,不要着急。因为我知道也有着一颗纯洁、正直、向上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