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江的科研成果

2024-05-12 06:04

1. 李凌江的科研成果

主持制定我国首部《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指南》,是美国最新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5中国译校组组长。发表论文149篇,获国家、部省级成果奖5项。

李凌江的科研成果

2. 李凌杰的研究方向

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镁、铝、钢等多种金属材料在多种介质中的腐蚀与防护,针对腐蚀体系复杂的多相、多因子、多步骤耦合特点,建立和发展先进的腐蚀电化学研究新方法,探索复杂体系的腐蚀电化学过程新理论,构建高效、绿色和合理的材料防护体系。光谱电化学:完善原位椭圆偏振光谱法、原位微天平技术与电化学技术联用,发展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分析系统,多层次、多尺度研究电极过程机理、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并用于指导实际生产。材料电化学:以阀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电化学制备及研究为核心,设计和制备多种新型功能材料。环境电化学:将电化学方法应用于环境监测以及处理固、液、气废弃物等方面的研究。

3. 李凌的研究成果

主持完成省部级、校级科研6项,主编教材5部;公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0余篇,其中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6篇。设计作品及绘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展出并获奖。

李凌的研究成果

4. 李杰的科研项目

1.心身疾病中医证候学评价及复方中药干预的生物学基础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编号30171130,主持人:李慧吉,第4参与人2.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脑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中科院创新工程资助,编号KSCX2-2-03,主持人:林文娟,第7参与人3.情志病(心身疾病)致病机理及中药干预的研究 天津市科委资助 ,主持人:李慧吉,第3参与人4.情志应激与2型糖尿病的基因表达及中药干预 天津市卫生局资助,主持人:李慧吉,第3参与人5.“蒙古族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国际合作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0660049)2007-2009,参与人6.“内蒙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NGZHG06001)2006-2008,参与人7.“熟练非熟练蒙汉双语者跨语言重复启动效应事件相关电位研究”(NJC07037)2008-2010,主持人8.“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子项目“认知能力领域测查工具编制”(cognition1-33-21)2007-2008,参与人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不同语言背景下蒙汉双语者语义表征特点及代码切换机制研究”(编号:30960106/C090101),内蒙古自然基金项目、内蒙古人才开发基金项目“青少年心理亚健康指数测定及其敏感性综合评价”(编号:20080404MS113),参与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攻关项目“大学生心理疏导多元化模式的构建及评价体系研究”。主持完成内蒙古教育厅项目“熟练非熟练蒙汉双语者跨语言重复启动效应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编号:NJC07037),内蒙古社会科学联合会项目1项(编号:09009)。

5. 李凌云的科研项目

1、参与并完成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经济全球化下的劳工标准问题及对我国的影响和对策研究”;2、参与并完成2006年司法部课题“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研究”;3、参与2007年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社会法视角下公法与私法的融合”;4、2009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我国劳动标准立法的批判与重构”;5、主持并完成2006年华东政法大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多媒体案例库”;6、主持并完成2005年华东政法大学韬奋青年课题“国际劳工标准与中国劳动法治的完善”;7、主持2009年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课题“从国家统合到团体自治: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转型”。

李凌云的科研项目

6. 李国杰的科研成果

1.论文:至2010年底已发表60多篇论文,18篇被SCI收录。2.发明专利:已获得6项发明专利。3.主要科研项目:1) 独立承担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步化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分析与控制”。2) 独立承担200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直流输电网络的研究”。3) 独立承担2008英国Bp Alternative Energy 的“Electrical Modeling of Wind Farms”。4) 负责2008年南京飓能公司“1.5兆瓦双馈风力发电变流器的设计和研制”。5) 负责新加坡 SMB United Limited “New Intelligent Var Compensator”。6) 独立承担2009年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光电互补示范工程的前期论证”。7) 参与973子课题――“大型互联电网在线运行可靠性的基础理论研究”。8) 参与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项目――“电力一次系统数字物理动态交互混合仿真的研究”.4. 国际合作:与加拿大McGill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马来亚大学等进行互访,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机制。

7. 李凌的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2003.1—2005.12,Water exchange and mixing at the aquifer-ocean interface,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A.2万,李凌,P. Nielsen。2003.1—2005.12,Wave-induced transport of pollutants in coastal sediments,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A.7万,D. Jeng, 李凌,D. A. Barry。2003.1-2003.2,Modelling near-shore ground water and seawater mixing in a Hele-Shaw cell,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9万,李凌。2001.1-2003.12,Dynamics of flow and chemical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in a subterranean estuary,The Leverbulme Trust £12万,李凌,D. A. Barry,H. Prommer,A. Binley。2001.1—2002.1,Spring-neap tidal water fable fluctuations,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 U.K.£3.4万,李凌,A. Barid,D. Horn。2000.1—2000.12,Wind tunnel experiment of Biopiles,The Royal Society (英国皇家学院)£0.86万,李凌。

李凌的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8. 李杰的学术成果

先后出版《地震工程学导论》(地震出版社,1992)、《随机结构系统——分析与建模》(科学出版社,1996)、《生命线工程抗震——基础理论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5)、《Stochastic Dynamics of Structures》(John Wiley & Sons 2009)等5本学术著作;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EI收录200余篇;论著被他人引用56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