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是趋势还是泡沫

2024-05-05 08:17

1. 新能源车是趋势还是泡沫

是趋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0-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较快。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340471辆和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销51.7万辆和50.7万辆,同比增长51.83%和53.13%。
从2018年开始,国内将对汽车的碳排放交易进行管理,同时将车企的燃油消耗负积分与新能源车的正积分结合起来,政策补贴逐渐退去。这也就意味着,等不到2020年新能源补贴全面退坡,或许从2018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将提前进入市场化阶段。

新能源车是趋势还是泡沫

2. 新能源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商业模式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而国外特斯拉电动汽车的火爆销售,及其商业模式的初步成功,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无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下面将通过对特斯拉和国内以新能源汽车为其未来发展战略核心的比亚迪两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商业模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后发现,尽管比亚迪与特斯拉在产品定位、推广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其核心都有一个相同点,即让更多人能够在短期内买得起它们的电动汽车,从而扩大其电动汽车的销售规模。针对这一点,两者都选择了寻求银行合作,以向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贷款的金融运营模式。
最近几年,我国加大了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在政策扶植、规划等方面也有所倾斜。从今年10月份开始,已有多项推动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出台,如北京电动汽车“宽松上牌”、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低速电动汽车山东试点等
前瞻产业研究发布的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显示
新能源汽车要有所发展,必须要有所突破。目前阻碍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障碍还有很多。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价格过高(主要是电池成本高),使得市场容量难以扩大;产业标准不完善,给配套设施建设带来困难;商业运营模式尚待确定,不利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和推广等等。如果没有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将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
我们都知道,在传统汽车行业,中国落后世界领先水平几十年。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中国有成本和市场优势,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相信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潜力和有可能抓住发展机遇,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广阔,发展值得期待。

3. 新能源汽车行业背后有着怎样的担忧?

前一段时间,在电视上看到一位老大爷买了一辆电动汽车,却被交警没收了,看着老大爷无辜的眼神,我突然对现在正在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始有一些担心。


一、行业整合,打破平衡
新能源汽车需要用到新能源电池,新能源电池行业的企业,看到这种发展趋势,纷纷扩大产能,很多行业巨头已经将上游原料产业垄断,这无疑导致依赖该原料的其它行业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原来几百块钱的原料,突然一下涨到了将近一千快钱,这对整个行业链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势必会打破各个行业的平衡。


二、良莠不齐,野蛮占有市场
就像电视上看到的这一幕,老大爷花了三万多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从外表看,和其它汽车毫无分别,仔细查看,却发现很多安全隐患。汽车前面竟然没有防撞钢梁,里面空空如也,甚至可以藏进去一个人,连接车轮和转向系统仅靠铁片来固定和支撑,试想这样的新能源汽车都可以进入市场,可见目前的电动汽车行业是多么的混乱。因此,新能源汽车决不能以牺牲汽车的安全性能为代价,而应该在满足现有安全标准的前提下,在其它方面做到万无一失,另一方面国家快速出台相关的政策,规范新能源汽车市场势在必行。


三、配套设施不完备
新能源汽车需要解决电池的快速充电和超长续航里程问题,在很多城市,配套的充电桩还没有建好,如果贸然让大量的新能源汽车投入市场,势必会引起新一轮的交通堵塞。只有配套设施建好之后,解决充电问题,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新能源汽车行业背后有着怎样的担忧?

4. 新能源汽车行业背后有着怎样的担忧?

文陈旭
近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随着纯电动汽车技术的升级,新能源汽车产品逐渐被使用企业及个人用户所接受。
从2015年开始,国内新能源行业迅速发展,短短半年时间里,就有江淮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北汽新能源等多家整车企业宣布将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并拟募集资金净额近千亿元。
一时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群雄四起,让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充满生机和希望。
机遇的后面往往还伴随着风险!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是新能源行业快速崛起的根本原因,而多方企业和资本的介入,也是推动整个产业在竞争中走向上升的重要基石。
传统汽车行业由于发动机、变速箱等诸多技术高门槛的限制,进入行业技术壁垒较高。但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除了包括电池等部分核心零部件之外,核心的技术壁垒已经大幅降低,且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盈亏平衡点要低于传统汽车。
在良好的市场前景下,在资金多而资产荒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必然会吸引企业与资本的胃口。
但同时也会出现大批企业想要趁机“捞钱”的现象。
在之前,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多次明确对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的补贴的时间表,届时相关车种销量下跌的形势不可避免,但是仍然有部分企业和资本反而紧锣密鼓地赶在政策退坡和退出之前加大了对相关产业的投资,存在侥幸的心理,试图赶上政府补贴的末班车,致使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风险。
而除了产能过剩的风险外,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对另一个层面的担忧。
由于产业发展规律的作用和此前技术的掣肘,2017到2018年,不排除前期的部分纯电动产品将因为电池寿命等技术瓶颈而出现问题的显性化,从而使前期在相关产品中赚足眼球和利润的企业为此背上包袱。
靠吃补贴活着的新能源车企还能走多远?
新能源汽车在补贴退坡的影响下,锂电池板块、新能源客车板块股票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新能源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补贴退坡的冲击。
与此同时,目前新能源汽车补贴目录已陆续出台,新的补贴政策对行车里程、电池密度等做出了详细的要求,对续航里程、电池能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难看出,补贴退坡与双积分政策对传统车企、低产能车企的冲击较大,但是对技术领先、规模效应更强的头部车企于却表现出利好的一面。
新能源汽车市场政策的调整一方面提出了更明确细致的要求,加速了产品和企业的优胜劣汰,释放了扶优扶强的信号,符合国家优化产能和供给侧改革的大方向。
另外一方面恰恰说明了政策本身是具有“侧重性”的,并非一味的下调退坡,而是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资源整合的加速,也是对行业产能结构优化的推动,将大大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提升。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门槛提高的基础上,优质产品和优势企业将会愈加显露头角,而一些只为“骗补贴”不思进取的车企也将灰飞烟灭。
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一些投机取巧的企业将无法生存,新能源汽车的赛道正逐渐变窄,行业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那么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不能只看到机会,同时还要预知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甚至整个新能源行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5. 汽车新能源,以后会是汽车行业的趋势吗

             如今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最终将影响我们的生存。为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每年4月22日被定世界地球日,呼吁民众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在众多环境问题中,汽车尾气便是造成这诸多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诱因,而新能源汽车的应运而生,打开了节能环保的新篇章。
        在中国,以“雾霾”为首的大气污染是时下的最大关注问题之一。据统计,中国的大气污染,有70%来自于汽车尾气的排放,而新能源车利用清洁能源作为动力来源,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也正因如此,新能源车被给予厚望,成为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汽车产业发展新方向。
2017年,财政补贴政策仍然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关注的焦点,整个产业发展对政策仍然有非常强的依赖性。在补贴退坡的大背景下,2017年的补贴政策将会如何调整?
  2016年12月30日,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2017年国家补贴政策的关键词是调整完善。在补贴整体退坡20%的同时,提高了推荐车型目录门槛。一是增加整车能耗要求。比如纯电动乘用车按整车整备质量不同,增加相应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要求。二是提高整车续驶里程门槛要求。提高纯电动客车、燃料电池汽车续驶里程要求,适时将新能源客车续驶里程测试方法由40km/h等速法调整为工况法;逐步提高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门槛。三是引入动力电池新国标,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循环寿命、充放电性能等指标要求,设置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门槛。提高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要求。四是提高安全要求,对由于产品质量引起安全事故的车型,视事故性质、严重程度等扣减补贴资金、暂停车型或企业补贴资格。五是建立市场抽检机制,强化验车环节管理,对抽检不合格的企业及产品,及时清理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六是建立《目录》动态管理制度。新能源汽车产品纳入《目录》后销售推广方可申请补贴。一年内仍没有实际销售的车型,取消《目录》资格。七是督促推广的新能源汽车应用。非个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累计行驶里程须达到3万公里(作业类专用车除外),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按照车辆获得行驶证年度执行。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提高获取补贴的技术门槛,这表明普惠性的财政补贴宣告结束,企业将不得不告别‘政策’依赖症。”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也在日前的一次会议上表达了对接下来补贴政策调整的期待,希望加紧研究非财政类补贴政策。“补贴过度会产生依赖,退坡过快又有可能导致销量垂直性掉下来的风险。所以,在后补贴时代,需要加紧制定非财政资金类补贴,且这样的政策需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陈清泰表示。
  如果说补贴政策最大的关键词是调整,动力电池企业的管理规范以及充电桩配套设施建设政策的关键词则是落地。2016年11月22日工信部发布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2017年)》(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要求从此前的2亿瓦时提高到80亿瓦时。“不难推测,进入2017年以后,《征求意见稿》在经过修改后,将变为正式的规范,门槛是否会调整将对整个动力电池产业产生很大影响。”前述专家表示。
  在看到充电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后,2016年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和各省市管理部门纷纷出台了进一步推动充电配套设施建设的鼓励政策。可以想见,2017年将是充电配套设施建设大发展的一年。不过,公共充电设施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已经出现,一边是找不到地方充电的用户,另一边是闲置率很高的充电桩,所以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规划。

汽车新能源,以后会是汽车行业的趋势吗

6. 新能源汽车的现状

新能源产销规模翻倍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的40.70%,仅比欧洲少3.1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本土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新能源汽车17.92万辆,排全球第三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

在销量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连续七年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位。

纯电动汽车占据八成市场
按动力系统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划分,纯电动汽车是我国产销最多的新能源汽车种类。2021年纯电动汽车产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82.99%,销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2.82%。

按用途划分,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均占全国汽车总产销的95%左右,是按用途划分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最多的类型。

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等。2020年11月份,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从目前市场现状和未来政策方向来看,纯电动车将长期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地位。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7. 新能源汽车的经济

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2021/11/01 规划司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面临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产业生态尚不健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问题。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趋势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新能源汽车融汇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提升,对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纷纷加强战略谋划、强化政策支持,跨国汽车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第二节 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 

  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2015年以来产销量、保有量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产业进入叠加交汇、融合发展新阶段。必须抢抓战略机遇,巩固良好势头,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信息通信等领域优势,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融合开放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特征 
 

  随着汽车动力来源、生产运行方式、消费使用模式全面变革,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由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链式关系”,逐步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相互赋能、协同发展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内在需求,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创新和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时代特征,极大地增强了产业发展动力,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新能源汽车的经济

8. 又是经济泡沫?新能源汽车繁荣背后的危机已可预见

 这一两年是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黄金时期。不管是宽松的政策大环境,还是逐步提高的市场认可度,对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都起到了关键的助力作用。
    
       
    新能源 汽车 行业发展迅猛 
   从最近的 汽车 市场股价来看,特斯拉以总市值5441亿美元(约3.6亿人民币)超过丰田,成功跃居第一位。而其他造车新势力在这方面的表现也不甘示弱。蔚来市值超过奔驰、通用等排名第五;小鹏也成功排进了前十。
    
   仅从市值总额以及上涨幅度来看,新能源 汽车 可谓势头迅猛。但是回归到制造业的根本——销售看来,并不如此。
    
   2019年,特斯拉全年销售成绩为37万辆,比亚迪46万辆,与传统车企(大众、丰田均超过1000万辆)根本无法相比。而今年11月我国新能源 汽车 的才12.9万辆,本田一家车企就达到了17万辆。
    
   也就是说,新能源车企以远远不及传统车企的交付量,超越了诸多传统车企,甚至是在市值上的远远超越。
    
       
    产业链的变革 
   新能源 汽车 行业发展如此迅速得益于 “新能源” 、 “智能化” 这两个新能源 汽车 企业带来的影响最深的两个理念。这种新的理念冲击着传统 汽车 产业,使得原本的产业链,不管是产业的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都在通过科学技术开始发生着质的改变。
    
   就目前来说,“新能源”“智能化”两个板块的很多技术都处于不成熟阶段,续航持久的电池、高算力的芯片、良好的生态系统、以及如何实现自动驾驶等,而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吸引着越来越多企业的加入竞争行列。
    
   不论是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还是 汽车 电池公司、芯片企业,亦或是互联网公司百度、小米等,都希望能切入 汽车 零部件,在新能源 汽车 上一展拳脚。
    
       
    价值评估标准重构 
   行业的巨变也导致了整个产业链价值的重构。
    
   就像在手机产业发生变革的初期一样,苹果手机在发展“智能手机”时,实现了产业链变革而市值也是迅速飙升,超越了当时的手机巨头“诺基亚”。
    
   此外,由特斯拉等新造车势力所创新的营销方式也与当时苹果所创造的营销方式相差无几。
    
   对于传统的 汽车 制造商而言,他们只是负责产品的生产销售,利润只是售价与成本之间的差价。而 特斯拉所创新的营销方式,着眼于“智能 汽车 ”,打造更多的附属产品,从而进行收费盈利。 比如,特斯拉生产销售Model 3等 汽车 硬件,同时也通过其搭载的自动驾驶选装、OTA等方式后续收费。除此之外, 汽车 企业还通过打造用户社区、生态系统等不仅实现端到端的数据闭环,而且还提高了核心技术竞争力,提高用户粘性。
    
   这种商业模式的确立,使得新势力与传统车企有着巨大的差别,在估值方式上也不仅仅是包括 汽车 制造,同时也将“智能产品”囊括其中。因而,从这方面看来,造车新势力的股价上涨幅度如此巨大也并非只是商业炒作出来的泡沫。
    
       
    泡沫成分也有存在 
   然而也有人认为,这次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形势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有很大的相似成分。主要就表现在两者能如此快速的发展,都得利于特定时期具有的宽松流动性。
    
   如今整个时代都处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智能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改变,同时也是巨大的发展机遇。这样广阔的技术发展空间,加上消费者对于环保、智能化追求所带来的广阔市场,都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特别是今年新冠疫情之后,各国为了鼓励消费、振兴经济,都采取了十分宽松的政策。就国内来看,国家出台政策鼓励直播带货,促进消费;放松货币政策,LPR(贷款基础利率)一路下行。
    
   这就不由得引发猜想,如果一旦这种宽松的环境不存在了,那么新能源 汽车 的市价是否会受影响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