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被北大开除了吗?

2024-05-07 20:17

1. 俞敏洪被北大开除了吗?

     01    没有
    俞敏洪没有被北大开除过。北京大学对俞敏洪等同学在校外办班开始赚课时费的创收行为很不满,给予了处分,1991年,俞敏洪从北大辞职。所以他是自己辞职的,并不是被开除。
       俞敏洪,1962年9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1979年,第二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之后俞敏洪上高考补习班,并报考北京大学。1980年,第三次参加高考,顺利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这次高考的英语成绩是93分。1982年,俞敏洪患上肺结核,休学一年。1985年,正式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留校任教。
       1988年,俞敏洪计划出国,同年参加托福考试考了663分。1989年,由于美国开始对中国紧缩留学政策,留学生的人数大幅减少。环境变化之后,为了赚钱,俞敏洪约王强等同学在校外办班开始赚课时费。1990年,北京大学对俞敏洪的创收行为很不满,给予了处分,在列举处分理由中,其中之一是,打着北大的名义私自办学,影响了教学秩序。
       1991年,俞敏洪从北大辞职,和女友租下一间农民房。女友给房东的孩子做家教,俞敏洪在社会上的培训学校打工,随后发现观念相差颇大,于是萌发了自立门户的念头。所以俞敏洪并没有被北大开除,而是自己辞职了。
      

俞敏洪被北大开除了吗?

2. 俞敏洪为什么从北大出来

新东方作为中国语言培训最具实力的教育机构,多年来培养了数万名学员。帮助他们顺利通过雅思、托福等语言考试,获得留学资格。
同时,作为全球第一教育行业股,新东方的诞生具有传奇色彩。新东方创始人于也因其犀利的演讲风格成为当代教育界知名人物。
从“教学秩序的破坏者”到北大的“客人”
前不久在港交所上市的新东方股价暴涨,让大家觉得新东方前途一片光明。于的成功故事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当时,于是北京大学的一名外语教师,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在校外用英语辅导学生。后来,此事被校方发现,校方以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为由,将余开除。
多年后,已拥有数亿资产的余成为北大杰出的校友和客座教授。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于正是顺应了市场经济的变化和需要,将知识转化为可支配收入。
但为什么会引来学校的强烈不满?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教师先富起来是不可能的吗?
事实上,早在之前,高校教师“赚外快”的现象就已经很普遍了。尤其是美术教育,老师需要花费宝贵的时间做一对一的教与学。
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找一个名师煞费苦心。在大力提倡知识付费和知识变现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也应该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赚取更多的报酬。
是“铁饭碗”还是“穷饭碗”
总的来说,人民教师待遇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提出来的。如何解决教师待遇问题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2016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指导文件,自此允许高校教师兼职。因此,可以说,于是被北大平白无故开除的。
当初一个人的“灰色收入”,现在变成了合法收入。当余听到这话的时候,他只能哭笑不得。
虽然国家放开了高校教师兼职的禁令,但中小学教师的限制依然存在。大多数中小学教师仍然只能靠那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
为了解决这部分教师的待遇问题,很多地区已经把提高公办学校教师待遇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102%2F8cea9ff4j00r1x7ru0017c000hs00ce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3. 俞敏洪自嘲能有今天是被北大处分逼出来的,俞敏洪的成功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俞敏洪自嘲能有今天是被北大处分逼出来的,俞敏洪的成功告诉我们成功不仅需要努力,而且还得有一些智慧,更为重要的是要与自身的实力相匹配。
一、俞敏洪自嘲能有今天是被北大处分逼出来的
按照目前俞敏洪在社交平台的发话他,当年在北大兼职赚钱的时候确实是被处罚了,但是他愤然从北大辞职也有了今天的机遇,他感激当初处分他的人。从这段话当中我们要解读不一样的信息,千万不要觉得换做自己也能成功。
二、俞敏洪的成功告诉我们:成功不仅要有努力,还得有智慧
俞敏洪确实说了感谢当年北大处分他,但并不意味着俞敏洪的成功就是靠着北大处分,逼出来的成功首先是需要巨大的努力,俞敏洪本来就在外面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而且他确实也发现了商机,在这种努力的程度的提高之下,自然也就能够快速走上正轨。还有就是俞敏洪也是相对聪明的一个人,尽管俞敏洪在当年的那个北大的班级也许不是智商最高的,但是他绝对也比大部分人都聪明;我们看某些高考钉子户考了这么多年,依然也只能考个顶尖985,这也就意味着考上北大真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在智慧和努力的双重加持之下,才让他走向成功。
三、但不要轻易去学俞敏洪
尽管俞敏洪在说自己的成功学的时候,他表现的是比较自豪的,但我们也不要全信俞敏洪的话,俞敏洪现在已经站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他能够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能做我们做不到的事情,能说我们说不透的话。按照这种成功学来看,及时放到俞敏洪身上是合适的绽放,在我们个人身上却不一定合适,我们普通人还是应该兢兢业业地把每一件事做好,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自己成功。

俞敏洪自嘲能有今天是被北大处分逼出来的,俞敏洪的成功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4. 俞敏洪考了几次大学

3次
第一次:俞敏洪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他的目标是江苏省常熟市地区师专。当时常熟市地区师专外语录取分数线是38分,俞的英语只考了33分,别的几门也考得不好。就这样,第一次落榜了

第二次:1979年的高考又开始了。俞敏洪报了名。这一年的高考,俞的同学中有两名考上了。俞的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英语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师专的录取分数线变成了60分,结果再度落榜
第三次:1980年的高考开始了,英语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俞敏洪仅仅用了40分钟就交了卷。分数出来以后,俞敏洪英语考了95分。五门功课总分是500分,俞敏洪考了387分。当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380分。8月底,俞敏洪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5. 俞敏洪称感谢当年北大处分他,北大当初为什么要处分俞敏洪?

俞敏洪称感谢当年北大处分他。当年俞敏洪在北大上学的时候,去校园外面兼职上课,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赚取了一些金钱。但是这些做法却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愤怒,同时老师觉得他是在利用北大的名义。对现在的俞敏洪来说,他觉得这份经历非常宝贵。但是当时的他一定感觉非常无辜以及不公平。
在俞敏洪的演讲以及书籍中能够了解到他上学期间的各种各样往事,同时他表示在上北大的期间,他一直都是非常自卑的,在遇到一位比较喜欢的女生,想对对方表白,但是没有得到他人的回应。通过相关的材料可以看出俞敏洪当时的做法,的确影响了本校的教学秩序。而且会影响正常的上学,所以老师的想法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条件非常艰苦,所以俞敏洪一直在想着法子赚钱,成功的创办了新东方,也开启了学科培训。
也许俞敏洪当时想要的并不多,他只是想要出国。很多人之所以把出国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一定是觉得国外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学到更丰富的知识。但是他并没有出国的资金,于是只能够先转去培训班。但是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这条路竟然走得越来越顺利,并且成功的开了一家公。比自己当初想要实现的梦想宏大许多。


北大给俞敏洪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以及起点,同时给他提供了不少机会。在俞敏洪那个年代能够考上北大,就证明他的能力本身就是比较出色以及优秀的。在任何一家机构以及教育组织里都有完整的秩序,这样才能维持整体的平衡以及稳定。如果大家都看到了眼前的红利,选择跟着俞敏洪的话,这样老师在上课时会影响到正常的进度。

俞敏洪称感谢当年北大处分他,北大当初为什么要处分俞敏洪?

6. 感谢当年北大的处分,如何看待俞敏洪的话呢?他是真的感谢吗?

俞敏洪他可是正宗的商业大佬,他是新东方教育的创始人,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就将他们公司做到了国内的顶尖地位并且成功上市,如今的股票行情也是大好,可以说是人生的赢家。俞敏洪在老余闲话发文,回顾了自己当初离开北京大学的故事,他说了很多,说他到外面去兼课挣了一些钱,然后引发了老师们的愤怒,所以老师们呢就怼他,进行了一个行政记过处分,从而也致使他愤怒的离开了北京大学。但现在他却说要感谢当年老师对他的处分,也是因为他推动了自己,有了后来这么广阔的人生经历。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俞敏洪的这一段话呢?俞敏洪到底又是不是真的感谢老师的处罚呢?其实从他现在的一些状况来看,回顾以前,也是觉得很有意思,所以他并没有把以前的事情当回事,但是也正是因为老师们对他的处罚,才有了他后来的广阔人生经历。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在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你还会去讨厌当时的老师吗?你一定是很感谢他的,没有他也成就不了如今的自己,或许俞敏洪没有被处分的话,道路会走得更远,但谁又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呢?所以俞敏洪是真的很感谢他的老师。总的来说,俞敏洪能够有如今的成就,也是不想让别人小看他,但我们有了解于美红的朋友都会知道他曾经患了很严重的抑郁症,甚至想要一死了之可以看得出来创业是非常艰辛的,特别是创业初期得不到任何人的认可,那我们的创业简直就是举步维艰。所以我也对那些正在创业的小伙伴说一句话,一定要坚持住自己的初心,哪怕被所有的人不看好,我们自己也要相信自己。

7. 关于俞敏洪的疑问

分类:  教育/科学 >> 外语学习 
   问题描述: 
  
 众所周知,大学时代的俞敏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村小伙子,甚至留校后也是如此。可他怎么会在十几年内办成中国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本人成为最富有的教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迷惑,羡慕。难以相信,作为当时全班唯一一个从农村来的学生,四年之中没有人爱,被北大通报批评,出国又泡汤,真是不容易啊。可他怎么能变得这么成功呢后来。
 
   解析: 
  
 俞敏洪,一个在中国当代教育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平民教育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顶着寒风,拎着浆糊桶,在北京海淀区的大街小巷到处张贴他的托福培训广告,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把“魔刷”,竟然刷出了当代中国留学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华章! 
 
 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经过新东方的洗礼,走上了出国留学的成功之路。今天的新东方,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高级人才众望所归的起飞跑道和精神堡垒,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突破了无数记录,创造了一系列的“新东方神话”。报刊称俞敏洪是“民间力量的一个符号”,“出国梦的制造者”,“他和他的新东方将中国人望而生畏的出国考试变成了福特式生产线...........
 
 如今,北大、清华学生不认识自己校长的人大有人在,但只要想出国,没有不认识俞敏洪的。有人调侃,北大、清华是出国留学的预科学校,不管学生的实力如何,无一例外,都要到新东方走一趟,以增加保险系数;在北美任何一所著名的大学里,新东方学员至少占了中国留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当俞敏洪走进北美的校园,走过来的中国学生,十有八九会带着惊喜和崇敬,像在中关村新东方课堂一样亲切地称他“俞老师”。 
 
  
 
 毫无疑问,俞敏洪是中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名副其实的“留学教父”,新东方巨舰的舵主。他不仅创造了英语教学的奇迹,更创造了中国式管理的奇迹,带领他的新东方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辉煌。 
 
 我们不禁要问:俞敏洪老师是怎样获得在中国教育舞台上跃马扬鞭、纵横驰骋的资格?他的灵魂深处的力量到底来自哪里,使得他在新东方巨舰的惊涛骇浪中,战胜了一次次的险情,获得一次次的洗礼呢? 
 
 一 、 质变 
 
 俞敏洪出身于江苏农村的一个平民家庭,1980年考入北大外语系,先当学生,然后教书,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后托福、GRE考试的全过程。社会零资源的家庭背景,和骨子里渴望成功的枭雄本性,成就了俞敏洪坚韧、刻苦、百折不挠的坚强品性。这一性格特征,在他学生时代的三次学习的质变中,就能得到充分的印证: 
 
  第一次质变发生在两次高考落榜后。
 
 大年初一的早晨,睡不着的俞敏洪,坐在自己的床上,静静地想着自己的前途。不经意的翻开了一本英语书,就读了起来,就这样,从早上开始读英语、背英语,直到天黑,一天共背了6篇文章,从此找到了读英语的感觉,知道了什么是语感。这种感觉导致他下了重新复读的决心。 
 
  高考补习班的费用是15元人民币,这对当时的俞敏洪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费用。他狠了狠心,把自己开拖拉机所赚的钱,交到了补习班上。 
 
  第二次质变发生在高考补习班里。
 
 补习班的英语老师,综合各年的高考题,总结出了300道考题,要求学生练习。俞敏洪用最笨的方法,抛弃了一切杂事,一心一意,从早到晚,用了20多天的时间,把这300道考题,共800个句子背了个滚瓜烂熟,他的英文成绩从此一跃飞升,由倒数第一上升到正数第一。尤其在介词的运用上,体会颇深。这一飞跃,导致他下了必须考上北大的雄心。 
 
  第三次质变发生在进入北大英文系以后。
 
  俞敏洪来自农村,口音的家乡味很浓,英文说不了,听力更是不行。老师说他:“你除了俞敏洪三个字能听懂外,恐怕再什么也听不懂了!” 
 
 俞敏洪决心改变现状。他戴着耳机,在北大语音实验室废寝忘食地练习英文听力,但是两个多月以后,不会说、听不懂的现状依然没有多少改变。这时,他想到了自己百试不爽的老办法,果断地摆脱了北大现行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而另辟蹊径。他从小书店里买了一套《新概念英语》,抱着大录音机,钻到了北大的小树林里,开始了他的疯狂之旅。 
 
 跟以前一样,他杜绝了一切人情来往,也不去上课,一天十几个小时的狂听狂背,用他自己的话说,眼睛都听绿了,结果是,疯狂两个半月以后,他就能听懂任何人所讲的任何英文,他终于成了会听英文、会说英文的人! 
 
 俞敏洪很开心!他怎么能不开心呢?他得意地总结道:“听英文,一定要有现成的英文资料放在那里,这样练习才有效果。有的人,一边做事,一边骑自行车,一边听英文,好象很刻苦,其实是瞎扯淡!只有听母语才能这样。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种精品意识。什么是精品意识?所谓精品意识就是有一个点在那里,你达不到就不是精品!”
 
 俞敏洪终于完成了他基本技能的最原始阶段的积累! 
 
 几年以后,他的北大同学王强、徐小平等,都纷纷出国,留下了孤零零的他出不去,因为他连续遭到了两次拒签。在这方面,他远远没有王强他们的运气好。即使让他出去,他也出不起那笔高昂的费用。当老婆骂他没出息,是“窝囊废”时,隐隐潜藏在他心中的雄心,才促使他开始奋起一搏,走上了创办学校的历程。这种勇气的来源,他的灵魂深处所垫底的那个最令他踏实的东西,就是经过三次质变的洗礼后所造就的英语技能!!正是这一基本技能的获得,处在社会零资源的、赤手空拳的他,才具备了单枪匹马挑战世界的勇气和资本! 
 
 二、疯狂献身 
 
  新东方的学员,经常调侃他们的校长: 
 
  “俞敏洪最爱什么?” 
 
  “电-线-杆!”学员们就会齐声喊! 
 
 新东方早期,俞敏洪经常一个人骑着车,背着浆糊桶,去大街上贴广告。广告贴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那一根根的电线杆。所以,俞敏洪爱电线杆才成了新东方学员开校长玩笑的话题。 
 
  纸贴广告,是当时最为流行的一种广告形式,往往是刚刚贴上的广告,很快就会被后来者覆盖。一次,俞敏洪的一名员工,刚刚贴完广告,就从旁边跳出。 
 
 三、四个小伙子,不由分说,拿出刀子就捅…… 
 
  这就是新东方早期著名的“刀子捅人事件”。这种事,在公安局来说司空见惯,公安局见怪不怪,根本不管,因为案子太小,警力也不够。 
 
  俞敏洪意识到了在千头万绪的办学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安全问题,他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件事了! 
 
  俞敏洪没有任何社会背景,公安局也没有认识的人,但这一问题又必须解决,熟思再三,他想出了一个笨的不能再笨的土办法: 
 
 他天天到公安局观察进进出出的人,几天下来,终于选定了一个慈眉善目的警察。自我介绍以后,极力邀请他到小酒馆吃酒,诉说了自己所遇到的难题。这个好心善良的警察答应帮忙,介绍他认识了他们的所长,选定了一个豪华饭店一起吃饭。为了避免酒席上的尴尬,不善应酬的书生,只是一个劲地劝酒,一个劲地实实在在地喝酒。不知不觉,一个人两瓶五粮液下肚,当场晕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怎么回去的都不知道。 
 
  所长被俞敏洪的真诚感动了,第二天主动上门,找到了他,推心置腹地说:“小俞呀,不说你还是搞英语,就是搞其他,我也会支持你的,你放心大胆的去做吧!” 
 
 这个小例子,只是俞敏洪在创办新东方过程中所遇到的千头万绪中的一个。他的决心,他的毅力,他的坚韧和刚强,他的无与伦比的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在这个小故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摆脱了安全、骚扰等困绕的俞敏洪老师,潜心于教与学的努力:跟随他一道创业的高艳丽、刘振兰、李雪坡等第一批老师和员工,用他们无怨无悔的辛勤劳动,托起了新东方的辉煌;以王强、徐小平、包凡一、何庆权、钱永强为代表的海归派,为新东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胡敏、杜子华、江博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学者和教学专家,为新东方的培训、教学和科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汇聚了全中国一流高手的俞敏洪老师,从此以后,一路高歌,创造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教学奇迹! 
 
 什么是疯狂?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老师说得好:疯狂就是百分之百的投入!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主张,经常惶惶如丧家之犬。但他不改初衷,一如既往地努力,这难道不就是疯狂吗?耶酥30岁出道,33岁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拿生命奉献于他的传道事业,这难道不也是一种疯狂吗? 
 
 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俞敏洪,为了自己的事业,把自己的生命放进去,去拼搏、去奋斗,这难道不就是李阳老师所倡导的真正意义上的疯狂精神吗?俞敏洪把自己的生命都拿出来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难倒他的呢?像俞 
 
 敏洪这样的人怎么能不成功呢?

关于俞敏洪的疑问

8. 俞敏洪两次落的榜凭什么上北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