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024-05-09 03:22

1. 试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试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可持续经济发展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它的含义可以从多方面得到解释。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基本含义是: 
  (1)可持续经济发展鼓励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 
  (2)可持续经济发展意味着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生活质量极大地依赖于环境的质量。 
  (3)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协调统一发展。 
  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要求通过行政管制手段,经济手段和自愿手段的有效组合实现对环境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但是,在环境保护用方面,经济手段的设计和使用无疑应当放在重要位置。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手段就是从影响成本与收益入手,引导当事人的行为选择,以达到改善环境、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目标。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参见教材P199、212。 
  本题知识点:可持续发展199-202,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采取积极的政策209-213, 
  
       

试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什么?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这次会议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盛会,共有179个国家的首脑或高级官员与会,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一指导人类未来行为的全球性纲领。这一纲领使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当今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上,让各国共同面对环境与发展问题。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一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的变化在实践中逐步深入。人们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能达到今天这样一个高度就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最初人类只是单纯地适应环境,向自然索取,逐渐发展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甚至幻想主宰自然,直到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之后才开始有所觉醒。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飞速发展,直到20世纪60~70年代发展达到高潮,但此时越来越多的公害出现之后,人们才认识到全球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的威胁,并引起人们对前途和命运的普遍担忧与思考。
1968年4月在意大利,数十个西方国家的三十几位专家开会讨论人类环境问题。这是首次关于全球性环境危机的重要国际性会议。会上,就当代社会人口、粮食、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问题进行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丹尼斯·米都斯发表的《增长的极限》的报告,引起了对人类未来前途的辩论。他通过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表明,若世界人口、粮食、工业化、非再生资源、环境污染等五大问题都按照一定的指数增长或减少的话,由于人口的骤增将导致粮食的大量需求;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将消耗大量资源,并造成大量环境污染;在今后的几十年直至21世纪的某一时候,这一严重程度将达到极限,从而导致全球性危机——不可再生资源枯竭、可耕地面积锐减、生产衰落、人均食品和工业品大幅度下降、环境污染加重、人口死亡率将急剧增加……
如何改变这种严重的趋势呢·以丹尼斯·米都斯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全新的态度是需要使社会改变方向,向均衡的目标前进,而不是增长”;“人类与自然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是社会进步的后果”;“我们不能企望单靠技术上的解决办法使我们摆脱这种恶循环”。其意旨在于,只有停止地球上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才能维护全球平衡。实际上,《增长的极限》报告的实质是主张“零的起点”。另一派是以美国赫德森学院“美国未来”研究所所长H.康恩为代表,他们认为2000年以后到217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50亿,世界总产值却可达到300万亿美元,人均2万美元,可以说比较富裕了。而且无论能源、资源、粮食等在今后200年对于150亿人口的地球人生活,可以说是绰绰有余的。前苏联学者E.K.费多罗夫院士也对增长极限的论点持不同看法,他认为生物圈的资源对人类的发展是足够的,地球能负担得起约10倍于目前人口的生存。以上是对人类生存环境问题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悲观派与乐观派的辩论。尽管双方所持观点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各异,但是,他们共同的一点是都看到了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危害,更重要的意义是由于他们争论唤起了全世界对未来前途的关注,也可以说是为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大会打下了基础。
1972年113个国家的代表云集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确定了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这是首次讨论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会议。此次会议之际世界正处于冷战时期,东、西两大阵营战火频仍,所以使这样的科技大会也被涂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会议上发展中国家强调美、苏“两霸”在发展工业时给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
中国代表团团长唐克在发言中指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区人类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有的甚至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向公害作斗争已成为保证人类健康发展的一个迫切任务。我们认为前某些地区的公害之所以日益严重、成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特别是由于超级大国疯狂推行掠夺政策、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造成的……”,中国主张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要防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反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但是当时也偏颇地认为环境污染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社会主义在这方面有无比的优越性。中国代表团的发言在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由于当时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环境问题并不突出,所以在1972年人类发展大会上只是强调发达国家造成的污染而并未把环境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因此各国在解决环境问题上未能达成共识。尽管如此,斯德哥尔摩会议仍昭示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为研究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带来了新的曙光。
此后的20年中,联合国为世界环境保护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1982年肯尼亚大会,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长篇报告中提出:全球经济发展要符合人类的需要和合理的欲望,但增长又要附和地球的生态极限。它还热烈地呼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的到来,并且指出“人类有能力实现持续发展——确保在满足当代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自身需要的能力”。这是人类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深刻认识之后,首次在文件中正式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89年联合国开始筹划召开一次环境与发展会议,讨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经过两年时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拟定了一系列协定,为通向里约热内卢大会铺平了道路。

3. 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什么的内容?

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是,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提高当代人的福利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增加社会财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重视经济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
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
相关信息
1、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下一世纪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是以人为本位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同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是以物为中心,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为中心,解决好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二者联系密切,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的,二者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3、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什么的内容?

4. 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什么的内容?

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提高当代人的福利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但是,可持续发展不仅是重视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是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
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持续的工业发展和持续的农业发展。

可持续发展原则:
1、公平性
所谓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之间的横向公平;另一方面是指代际公平性,即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性。
2、持续性
这里的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力的能力。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保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3、共同性
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全球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必须争取全球共同的配合行动,这是由地球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

5.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

环境保护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节约 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利于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实现转型跨越;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利于民而又利于国的关系到千秋万代的政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推动型的发展。
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扩展资料

具体措施
(1)空调冬18夏26 全国节电上亿度
冬季的空调温度调至18度或以下。如感觉有些寒冷可以多加件衣服,如此简单的举措就可以节约电力,从而减少燃煤发电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缓气候变暖。
夏季的空调温度调至26度或以上。大城市的空调负荷约占盛夏最大供电负荷的40%-50%,将空调的温度从22-24℃提高到26-28℃,可以降低10%-15%的电力负荷,减少4-6亿度以上的耗电量。
人在夏天出些汗是有利于健康的,能增强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功能并促进自身免疫。
(2)灯泡换成节能灯 用电能省近八成
家中的普通灯泡换为节能灯泡,并且要购买经过“国家节能产品认证”的产品,可以通过是否印有“节”字标志来判断。在相同光通量条件下,节能灯比白炽灯可节约电能80%,用于购买节能灯的费用,在(8~10)个月的电费节余中就可以收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环境保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

6.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A.经济的不断发展,不顾及环境 B.宁可停止生产,也要保护环境 C.既满足当代

     C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坏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且符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C项正确。    

7. 论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有:
环境保护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节约 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利于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实现转型跨越;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利于民而又利于国的关系到千秋万代的政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推动型的发展。
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扩展资料
环境保护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等,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环境保护方式包括: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民间自发环保组织等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自然环境同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共同平衡可持续发展,扩大有用资源的再生产,保证社会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各国人们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环境保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持续发展

论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8. 论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宏大目标,从根本上体现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总协调。我们注意到,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保障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序组织和理性的体现。
根据世界的发展经验,中国目前所处的人均GDP由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是人口与自然环境资源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重整的一个关键时期。
在这个背景下,如果中国能够成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们就能在发展的过程中走出一条健康的、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如何填补发达国家留下的消费需求缺口,已构成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风险源。中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成为全球消费需求增长的一大希望。
2012年,中国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同时,围绕扩大消费需求、推进城镇化、确立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注重进出口平衡,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外部世界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期望进一步提升。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中国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面临的共同任务。欧美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是以绝大多数世界人口的非工业化为代价的。
当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迈向工业化时,欧美工业化模式的非普适性暴露无遗:原材料、能源、粮食、水资源、气候变化成为无法逾越的瓶颈。发达国家倡导发展中国家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像是道德说教。中国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的探索,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正致力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国扩大进口,增加对外投资,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为减缓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通过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向公正合理方向发展。这一切客观上阻止了全球保护主义、经济民族主义的加剧。

扩展资料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概括,不仅要考虑自然层面的问题,甚至要在更大程度上考虑人文层面的问题。 
因此,许多文献研究可持续发展,都把视野拓展到了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不仅要研究可持续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自然生态问题,还要研究可持续的人文资源、人文环境与人文生态问题。
从单纯地关注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局部的自然属性,到同时或更加关注社会经济属性,以把握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寻找全球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环境社会学与社会生态学兴起的根源。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参考资料
人民网-人民日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