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行基金会的介绍

2024-05-05 20:16

1. 智行基金会的介绍

智行基金会于1998年成立,是在香港注册的合法慈善团体。“智行”的含义是把智慧付诸于行动,帮助不幸的人。智行基金会的理念是运用知识于行动,帮助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上学,并对弱势群体进行艾滋病的预防教育。 智行基金会已经在全国开设了14个办公室,分布在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河南、安徽、和云南等地。

智行基金会的介绍

2. 梅兰芳和梅艳芳的关系是?

两个人没有关系,就是名字比较像而已。梅兰芳是个男的,唱戏的。梅艳芳是个女的,唱歌的

3. 谁知道智行基金会是做什么的。

  智行基金会在中国的工作,包括针对弱势群体的艾滋病预防、资助并照病人及受影响的子女。作为一个没有政治立场及宗教背景的机构,智行基金会的宗旨是创造一个平等、和谐、健康的的社会。
  智行基金会服务范围包括:
  1)预防与教育工作;
  2)遗孤的照顾与助学;
  3)消除歧视(包括性取向歧视)等。
  智行基金会于1998年成立,是在香港注册的合法慈善团体。“智行”的含义是把智慧付诸于行动,帮助不幸的人。智行基金会的理念是运用知识于行动,帮助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上学,并对弱势群体进行艾滋病的预防教育。 智行基金会已经在全国开设了10个办公室,分布在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河南、安徽、和云南等地。

谁知道智行基金会是做什么的。

4. 梅艳芳和刘德华是什么关系呢?

一般朋友 利益交换
刘和梅被炒作是从90年左右开始的 在拍富贵兵团后 公司就刻意安排他两个的 绯闻 这个在2002年曾志伟采访时 有说到(我觉得是曾志伟刻意替她俩澄清 因为那时梅已经确认患癌只不过还没公开。而且刘梅不止一次说过 两个人私下几乎没有来往 (网上也没有报到过 一张两人私下合照也没 有的亲密照片都是演唱会或者公开的活动)所以说他们都只是在迎合公司和各自的粉丝演戏而已 想一想如果她俩是好朋友或者恋人 个人的私下聚会会没有吗?哪怕是和其他朋友一起的私人聚会也没,何况是那么长的时间呢 !
她俩为何愿意配合公司演戏呢
1为了各自的利益迎合粉丝得需求(他们CP的场面粉丝有多火爆大家肯定都知道)
2掩盖各自的私下真正感情生活 他们合作的那些年 各自都有感情生活 刘德华朱丽倩 梅艳芳 林国斌 赵文卓 泰国男友 还有很多传闻。
若果真是他们直接有恋爱或者暗恋 根本就不符合逻辑  影后影帝的演技不是一般的好 那个年代的艺人根本就是带线的风筝,被公司牢牢的控制着呢?2001年之后梅患癌以后梅和刘机会没有任何交集了 除了演唱会的互动(这个是迫于形式的压力也是利益需求)
我觉得梅的好用 只有梁家辉 张学友 谭咏麟 曾志伟估计也是属于坏坏的哪一种 张国荣肯定也算一个

5. 梅艳芳的母亲有什么冤屈和恩怨

没有= =以前梅母想骗阿梅的钱创办了一个抗癌基金会,後来被阿梅发现资金运转有问题,母女关系一度到冰点。阿梅死後立下遗嘱每月给自己的母亲12万生活费,其馀财产交由律师和经纪人,梅母不满,所以多次告上法庭,要求分配遗产,并非有什麽冤屈、恩怨,梅母为了讨回遗产经常去找华仔什麽的……

梅艳芳的母亲有什么冤屈和恩怨

6. 谢霆锋和梅艳芳是什么关系?

他们是结拜的姐弟关系哦!梅艳芳把霆锋看成自己的弟弟哦!霆锋把梅艳芳看成姐姐一样对待哦!

7. 刘德华与梅艳芳

呵呵,我也喜欢梅姐姐和华仔。
    关系是梅艳芳一直喜欢华仔,这点她在很多场合表示出来了。她曾说:嫁人当嫁刘德华。我记得蛮清楚的一件事(在两本杂志上都看到)是,一次综艺节目上,主持人让华仔给梅艳芳打分,华仔打了59分,众人不解。华仔就说他给自己也打60分,但是梅姐去舞厅跳舞,所以扣一分。后来旧事重提,梅艳芳说,就为了他这句话,她再也没去过舞厅。
   可是落花有情,流水无意。华仔一直把她当作很好的朋友。当梅姐后来病重期间,想放弃治疗的时候,也是华仔坚持不懈地劝她,让她接受治疗。梅姐临终的时候,遗书上写让华仔帮他梳理仪容,当时刘德华录制恭喜发财的歌曲,戏服还没来得及换就赶去,当时神情很哀痛,我看了照片的,心疼呀~~
    对了,华仔当时被TVB雪藏的时候,梅姐也跟到了华仔转的那个公司,最大限度表示对华仔的支持,感动~~~
   总之,他们两真的蛮有缘无分。现在梅姐走了,只能祝福他们都好。
   PS:我有一个同学在梅艳芳没离开之前,一直就超想他们在一起,呵呵。

刘德华与梅艳芳

8. 梅艳芳资料

梅艳芳(1963—2003),出生于香港旺角,祖籍广西合浦,少时因家境拮据,五岁已登台演出,是大中华地区的乐坛和影坛巨星。梅艳芳以其浑厚低沉的嗓音和华丽百变的形象著称,曾获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和中国金唱片奖“艺术成就奖”,是香港乐坛最年轻的终身成就奖得主。电影方面,她因主演《胭脂扣》而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后亦凭《男人四十》夺得中国长春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此外,她还是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及会长,被称为香港演艺界的“大姐大”。2003年12月30日凌晨病逝,终年四十岁。
中文名:  梅艳芳
外文名:  Anita Mui,アニタ ·ムイ
别名:  何加男(干爹何冠昌所起)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中国香港
出生日期:  1963年10月10日
逝世日期:  2003年12月30日
职业: 歌手,演员
经纪公司: 华星唱片
代表作品:  《似水流年》《似是故人来》《女人花》《亲密爱人》《芳华绝代》
主要成就: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最高荣誉金针奖
中国金唱片奖评委会艺术成就奖
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获封称号:  “香港的女儿”“百变天后”
宗教: 佛教
身高:  169cm
体重:  100磅
血型:  B型
传奇一生

  梅艳芳是20世纪80年代香港流行乐坛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以其华丽多变的形象和夸张前卫的表演著称,在香港乐坛有着崇高地位。80年代是梅艳芳大红大紫的时期,舞台上的她生活照图册(20张)不断突破创新,引领流行音乐潮流,舞台形象长期处于流行时尚尖端。至1994年,梅艳芳的专辑销量累计突破一千万张。1998年,年仅三十五岁的梅艳芳荣获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颁发的最高荣誉“金针奖”,成为香港乐坛最年轻的终身成就奖得主。2003年,梅艳芳获得第四届中国金唱片奖——“评委会艺术成就奖”,亦奠定其在华语乐坛的重要位置。此外,CCTV-MTV音乐盛典、中国原创歌曲奖、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以及香港十大劲歌金曲奖均曾颁发梅艳芳荣誉大奖(特殊贡献奖)。2004年,MTV 亚洲大奖和音乐风云榜分别追颁梅艳芳“启发精神大奖”和“突破渴望大奖”,肯定了其一生对华语流行乐的杰出贡献。2009年,经“世界纪录协会”评定,梅艳芳以全球个人演唱会总计292场的纪录当选“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
  梅艳芳还是中国影坛为数不多荣获过两岸三地影后殊荣的女演员。在其电影生涯中,共拍戏40余部,数量不多却质量颇高,戏路亦颇广泛。1988年,梅艳芳因主演电影《胭脂扣》而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双料影后。2002年凭借《男人四十》夺得中国长春电影节和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最佳女主角奖。此外,梅艳芳还曾两度获得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共提名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五次、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四次)。2004年,香港电影金像奖追颁梅艳芳“演艺光辉永恒大奖”,同年留名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华诞之际,梅艳芳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大影星”行列,其代表作《胭脂扣》成为中国电影百部名片之一。同年,UA院线公布近二十年(1985-2005)香港地区累计票房数据,梅艳芳位列香港女演员第三位。而香港十大最高票房电影中,梅艳芳出演的《红番区》(与成龙主演)和《审死官》(与周星驰主演)位列其中。2005年国际《时代》杂志公布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中,亦有梅艳芳出演的《醉拳II》。
  梅艳芳是歌后、影后,同时也是香港演艺界的领军人物之一。1993年,梅艳芳同成龙、张曼玉等香港艺人发起成立了“香港演艺人协会”,旨在保护演艺人权益,促进香港同内地演艺界的交流合作。2001年,协会创办人之一的梅艳芳正式出任第五届香港演艺人协会理事会会长。其后两年,她为演艺界劳心劳力,替演艺人伸张正义,组织发起慈善义演,贡献良多。在任期间,梅艳芳两度带队至北京,加强香港同内地演艺人的交流合作,其本人也多次出席内地各种颁奖礼任嘉宾,以实际行动支持内地同行。在此期间,内地演员秦海璐在梅艳芳的积极鼓励下加入香港演协,成为首位入会的内地艺人,这也进一步推进了两地演艺界的交流融合。  
1993年香港演艺界访京代表团(右二梅艳芳)
2003年,梅艳芳以会长身份代表香港电影界在特区政府总部向传媒介绍 “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给香港电影业带来的机遇。
  梅艳芳一生积极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尽己所能提携后辈新人,因而在演艺界享有声望。1993年,梅艳芳成立自己的《四海一心基金会》。其后十余年间,该基金会始终为各地华人筹集善款,直至梅艳芳去世后依然运作。梅艳芳曾连续两年担任“乐施会”大使,出访云南山区等地普施爱心。2002年,梅艳芳因在海外的突出慈善贡献,获得美国加州州长颁发的“杰出慈善艺人”荣誉。2003年“非典”时期,梅艳芳以会长身份组织发起“1:99慈善演唱会”和“茁壮行动”,共筹得两千三百万善款。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时梅艳芳已去世五年),四海一心基金会向灾区捐赠十万善款,延续梅艳芳的善心。
  2003年12月30日,梅艳芳因病逝世,终年四十岁。梅艳芳病逝后,香港演艺界及社会各界均对其英年早逝表示哀痛和惋惜。时任香港特首董建华和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李刚向香港演协发出唁电。除华人地区各大媒体大篇幅报道之外,诸多海外媒体如美国CNN电视台、《旧金山编年史报》、英国BBC广播电台等均报道了梅艳芳病逝的消息。2004年1月10日,中国内地演艺界同行在北京举行追思会,著名导演冯小刚、何平、张纪中、高晓松,著名演员葛优、李冰冰、赵薇、蒋勤勤等二十余位内地艺人出席悼念。2004年1月12日,梅艳芳的葬礼在香港殡仪馆举行,大批演艺界人士及社会各界代表出席,近万香港市民和歌迷沿街送别,告别礼温情而隆重。
编辑本段
个人履历

天涯歌女
  梅艳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于香港旺角,家中两兄一姐,梅艳芳排行最小,性恪倔强并带点反叛。梅艳芳的父亲早逝,其母独力供养四名子女,家境颇为困难,全家仅靠母亲经营破旧的  
五岁即登台演出
“锦霞”歌舞团维持生计。小小年纪的梅艳芳深受影响,加上本身的音乐天分及表演欲望,五岁便踏上舞台,在香港的荔园游乐场跟随妈妈和姐姐梅爱芳登台表演,从此一生与舞台结下不解之缘。
  梅艳芳从未正式拜师学艺,少时四处登台,打下扎实的演艺功底。也许当时年纪小,对于此种表演生涯,她并未感到有何不妥。但随着年龄渐长,梅艳芳既要表演又要兼顾学业,对她来说并不容易,而令人向往的校园生活也未为她带来欢乐。在那个时代,像她这样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并不被人们认同,相反,她会唱歌却遭到同学的耻笑,说她是个“歌女”,是个没出息的孩子。
  她曾回忆:“以前唱歌的人不受尊重,人们称呼为‘歌女’,在他们眼中‘歌女’是个不正经的行业,于是便阻止了同学与我来往,看着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自己永远是一个人,感觉十分孤单。”梅艳芳曾多次强调,为赚钱养家,她丧失了宝贵的童年,少年时出入最多的地方并非学校,而是大小歌舞厅,有时甚至要在街头献唱。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她坦言希望多读书,不用一颗小小心灵便担忧挨饿。梅艳芳少时可谓坎坷曲折,姐妹两人表演常遭白眼和欺侮,有人看了表演不给钱,姐妹时常忍冻挨饿。她自己表演之余还要端茶送饭,给剧团擦地。后来母亲的歌舞团遭遇火灾,欠了债款,梅艳芳也被迫辍学。
  1981年,香港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拉开帷幕,梅爱芳获知消息后欣喜万分,立马为自己和妹妹报了名,谁知一路下来,只有梅艳芳晋级了决赛,姐姐便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她身上。梅艳芳回忆时说,自己当时只想争取好成绩,不让姐姐失望。1982年,她以一曲《风的季节》夺得大赛冠军。当时的评审黄沾和顾嘉辉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黄沾给了满分,顾嘉辉以艺术无满分为由硬扣一分,媒体报道:“分数胜亚军几条街”。19岁的梅艳芳签约华星公司,正式踏入歌坛。
  然而,初出茅庐的梅艳芳并非一帆风顺。老友曾回忆初出道时的梅艳芳还未获大众认同,一次受邀表演归来,被些“飞车仔女”认出,上前围住辱骂,为了不给公司惹事,梅艳芳强忍泪水匆匆离开。不久第一张专辑《心债》推出,香港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梅艳芳,然而依然有不少质疑声音,有人说她长相不好,有人说她气质沧桑,很难大红。1983年,梅艳芳推出了第二张唱片《赤色梅艳芳》,其中主打《赤的疑惑》一炮而红,唱片也拿下五白金销量,而著名形象设计师刘培基精心打造的新造型亦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令她丢掉了初出道时“徐小凤第二”之名。就这样,梅艳芳伴随着香港流行音乐辉煌时期的到来而越发红火。
百变歌后 
  20世纪70年代香港本土音乐开始崛起,至80年代达到辉煌巅峰,梅艳芳正是在粤语歌坛的华丽盛世大红大紫,凭其精湛的歌艺、华丽的服饰、夸张的浓妆和大胆的表演,引领时代潮流,开创了华语流行乐“百变形象”的先河。在梅艳芳出现之前,歌手的表演重在唱功,人们以“听”为主;梅艳芳出现之后,歌手的表演不再限于“听”,而从此多了“看”。可以说,梅艳芳是香港流行乐一个时代的标志之一。
  坏女孩
  1983年,她的音乐天赋开始得到认可,在东京音乐节上获得了亚洲特别奖,成为最受注目的乐坛新星。1984 年,推出唱片《飞跃舞台》,和上一张专辑相比,这张专辑少了一份三十年代的哀怨而多了一份八十代的时尚,歌曲《飞跃舞台》和《不信爱有罪》也在日后成了经典之作。
  1985 年,推出唱片《似水流年》,梅艳芳的经典应该就从此数起。服装设计师刘培基把梅艳芳包装成“男儿汉”,西服加 Mark 哥褛的梅艳芳给人一种豪迈的感觉,打破了传统女性的形象,给大众留下极为深刻印象,而大众亦普遍受落。主打歌《似水流年》由著名音乐家喜多郎执笔,此曲后来成了梅艳芳最为经典的代表歌曲。
  1985年推出的另一张唱片《坏女孩》在业界内外制造了一个异常轰动的话题。  
百变歌后
这是梅艳芳奠定香港乐坛一姐地位的唱片,也是她音乐生涯里销量最高的专辑。《坏女孩》一曲不仅歌词大胆,梅艳芳的表演和装扮也极为前卫,此大胆的风格引致强烈反响,曾一度遭电台禁播,但是《坏女孩》在公众中却广受欢迎,一举拿下八白金的销量佳绩,至今仍保持着粤语唱片在香港本地的最高销量记录。《坏女孩》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第一首直接不避忌地描述女性对情爱欲望反应的粤语流行曲。梅艳芳一身任性不羁的叛逆造型,引领了当时的潮流,自这个形象面世后,众多女孩子都模仿她的发型,还有她那有型有款的衣着。
  1985年十二月,梅艳芳在香港红馆举行了她首次个人演唱会《百变梅艳芳尽显光华演唱会》,创下十五场的佳绩,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个唱的场数记录,声势之盛,一时无两。
  《坏女孩》之后,百变系列正式登场,梅艳芳从这时期起开始显露出她那具有无限可塑性的气质。如果“坏女孩”还只是一个对情爱好奇但没实际经验的小女孩话,那么1986年推出的《妖女》,则让梅艳芳摇身一变成为爱玩感情游戏的性感女郎。《坏女孩》和《妖女》是梅艳芳百变形象中的两个经典。随后的《似火探戈》、《烈焰红唇》、《淑女》、《绯闻中的女人》、《黑夜的豹》、《欲望野兽街》、《梦姬》等前卫的女性形象,也只是《坏女孩》和《妖女》的变奏和延续而已,其中《烈焰红唇》的性感形象一度轰动全城。
  87-88年梅艳芳举行第二次个人演唱会《百变梅艳芳再展光华演唱会》,创下二十八场纪录,赢得“梅廿八”之称号;1990 年举行第三次个人演唱会《百变梅艳芳夏日耀光华演唱会》,连开三十场的佳绩把她的事业推上另一高峰,又得“梅三十”之称号。 1991年初,梅艳芳推出国语专辑《亲密爱人》,其国语经典作开始逐渐涌现。
  当时的香港流行乐坛,正值辉煌巅峰,资深歌手云集,后辈新人迭出,竞争极其激烈,而梅艳芳却稳坐香港乐坛“最受欢迎女歌星”之宝座五年之久(1985-1989)。此外,她在1987-1989连续三年都于同一年夺得电影最佳女主角及音乐最受欢迎女歌星奖。80年代的她获奖无数,推出过多张白金唱片,更曾获得香港艺术家年奖“歌唱家奖”,使她成为那个时代无可替代的“天皇巨星”。
  八十年代的梅艳芳开创了不少先河,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是开创华人娱乐圈“包装”时代的第一人。她的舞台表演声色艺俱全,以独特的形象和歌曲重新定义了华语流行曲,也创造出一种前无古人的中国女性舞台形象。她的嗓音低沉而略带沙哑,使得她的歌声总是有种独特的霸百变舞台(20张)气;而她的舞姿无疑是妖艳和性感的结合体,跳舞于她而言仿佛是一种生理机能,随时随地会迸发出来;东方女人的柔和美完全被这妖艳的另类女子击得粉碎,时而妖女,时而淑女,更带给她一个“百变梅艳芳”的称号。
  火凤凰之舞
  进入九十年代,时局动荡,乐坛恶性竞争不断升级,许冠杰、罗文、谭咏麟、张国荣等殿堂级巨星陆续淡出,梅艳芳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一些与之竞争的公司,已经开始有微词。就梅艳芳自己来说,所有的大奖都已拿过,而自己的存在确实给一些新人造成压力和障碍。鉴于形势以及她多年前已定下的退出计划——她的理想是像偶像山口百惠那样急流勇退,拥有自己幸福的家庭。梅艳芳于1990年宣布退出竞夺音乐奖项,1991年暂别舞台,并举行《百变梅艳芳告别舞台演唱会》,共开30场,场场爆满,她与歌迷在这次演唱会中都显得难舍难离,场面非常感人[1]。
  然而三年匆匆而过,感情上依然没有着落,梅艳芳这才恍然自己离不开舞台,最终敌不过热情的歌迷,于1994 年举行了《梅艳芳感激歌迷演唱会》,95年举行《一个美丽的回响演唱会》,正式复出歌坛。虽然如此,她仍比以前低调了许多,谢绝了一切不必要的应酬。除了在音乐上和舞台上继续寻求突破外,她还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公益慈善、栽培新人等方面,对社会和乐坛作出了很多贡献。
  复出后的梅艳芳依然形象百变,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气质由最初的放荡不羁渐渐转为成熟高贵。不再领奖的梅艳芳更加注重唱片的质量,工作的重心也渐渐转向国语市场。1994年,梅艳芳推出唱片《是这样的》,中性帅气的造型英气逼人,此时的她无论是事业成就还是个人气质,都展现出乐坛大姐大的风范。至此,梅艳芳过往的专辑销量累计突破一千万张。此后,她又一连推出了《镜花水月》、《女人花》、《床前明月光》等专辑,形象依然华丽百变,歌曲风格多样,不乏经典之作,其中《女人花》也成为了梅艳芳国语歌曲的经典代表。1998年,梅艳芳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成为最年轻的百变舞台(20张)终身成就奖得主。1999年春,梅艳芳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表演,她身着传统长袖衫,独自边舞边唱,前卫形象叫人惊艳。同年,梅艳芳举行了《百变梅艳芳99演唱会》。
  艳舞台
  进入新千年,梅艳芳放缓脚步,事业重心偏向电影和提携后辈。2002年,为纪念自己加盟乐坛二十周年,梅艳芳倾力制作了专辑《with》,当中收录了她与十一位好友合唱的歌曲。这张音乐专辑云集香港乐坛不同时代的当红巨星,演唱阵容在华语专辑制作史上可谓空前豪华,而大碟中也不乏经典之作。同年举行《极梦幻演唱会》,期间与张国荣现场演绎一曲《芳华绝代》,成为永恒经典。
  2003年11月,身患癌症的梅艳芳带病踏上红馆舞台,举行了人生最后的演唱会。谢幕一刻,她身披白色婚纱,把自己嫁给了深爱的舞台。从五岁登台表演到人生谢幕,这个女子把自己大半辈子献给了音乐,她是真正属于舞台的百变女王。
百变影后 
  曾有人用“霞玉芳红”(林青霞、张曼玉、梅艳芳和钟楚红)来形容80年代到90年代初香港电影最具代表的女演员。事实上,梅艳芳是歌手出身,最初演戏只算作副业,然而初出茅庐的一部《缘分》即让她获得金像奖的最佳女配角,极大鼓舞了她闯荡影坛的信心。1988年,一部《胭脂扣》轰动香港,凭借此片,梅艳芳一举拿下了金像奖、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影展四料影后,确立了她在影坛的地位。当时,梅艳芳在歌坛大红大紫,有着“百变天后”的称号,而在其银色旅途中,同样延续了“百变”的特色,拍戏涉足文艺、动作、喜剧等各类角色,且都拿捏得当,以自己独特的气质天赋,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演技倍受肯定与赞赏。
  文艺片——囊括三地影后
  代表作《胭脂扣》公映后轰动一时,该片在当届香港参演电影图册(19张)  
《川岛芳子》剧照
金像奖上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六项大奖,至今被列为香港影坛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之一。片中这段凄美的东方人鬼情未了令梅艳芳成为“四料影后”,如花也成为留名影史的经典人物。更重要的是,梅艳芳自此成为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既是“歌后”(乐坛艺术成就奖)又是“影后”(金像奖、金马奖、金鹿奖)的香港女艺人。此外,在《男人四十》中,她将家庭主妇的内心戏演得淡然而深刻、细腻。《半生缘》中梅艳芳将张爱玲笔下的顾曼璐情感复杂的内心世界宣示人前而又掌握准确,尤其是角色复杂心境的刻画丝丝入扣,难度很高。而《川岛芳子》一片对角色演技考验极大,梅艳芳的表演神形具备,最终虽未获奖,却赢得不少好评[2]。
  喜剧片——展现喜剧天分
  《审死官》香港1985-2005电影票房第七位。此片可谓梅艳芳的喜剧代表作,她与“无厘头”搞笑之王周星驰搭戏,丝毫不显逊色,其中搞笑对白尤为经典。
  《红番区》香港1985-2005电影票房第四位。此片是功夫巨星成龙打入好莱坞的大片,梅艳芳虽是主角,却处于衬托位置,但她将片中那个无助的女老板演的活灵活现,其中的搞笑演出也十分亮眼。
  《钟无艳》她在此片中破天荒反串男角,表演十分到位,最终凭此片获得《明报周刊》演艺动力大奖的最突出女演员奖。此外,梅艳芳的经典喜剧片还有《醉拳II》、《逃学威龙III》和《奇迹》等
  动作、武侠片——展现侠女本色
  梅艳芳出演的动作片不在少数,加上她天生性格中的侠气,使得女侠一角经典荧幕形象图册(20张)更像是她的本色演出。著名导演杜琪峰曾回忆:梅艳芳天生有侠气,她和杨紫琼、张曼玉演《东方三侠》时有个“大家甩斗篷”的镜头,梅艳芳那种侠气自然天成的感觉,就是比另外两人浓。代表作:《英雄本色III》、《东方三侠》、《新仙鹤神针》、《给爸爸的信》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