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储铜事件的事件经过

2024-05-16 02:24

1. 国储铜事件的事件经过

2005年11月初,国际市场盛传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下称国储)将释放五万吨库存的消息,随后,一向低调的国储突然亮出手握130万吨铜的“家底”,如此反常举动引起种种猜疑。几天后,外电报道了代表国储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从事铜交易的交易员刘其兵神秘失踪的消息。国储做空被套的盖子由此揭开。国际炒家穷追不舍,国际铜价屡创历史新高。这场悲壮的厮杀至05年年底尚未结束,但结果早已经注定……  谁能想到,在2005年的岁末,很少抛头露面的国储会成为国际瞩目的焦点?由于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期铜交易中被套大量空单,浮亏严重,加之操盘手刘其兵神秘“失踪”,下落不明,国储被全世界的媒体推到了聚光灯下。回顾过去,面对尚未愈合的伤口,人们的内心依然在隐隐作痛:株冶事件,3天内亏损1亿多美元;中储棉事件,亏损约6亿元;中航油事件,亏损5.5亿美元……国储铜事件,损失已经难以避免。  许多人忍不住要问:为什么受害的又是中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太多的问题需要反思。然而,反思的声音依然微弱,人们听到的更多的是推卸责任的借口,其中还包括许多乐观而离奇的论调。如果带着这种自欺欺人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国储铜事件绝非最后一幕悲剧,国际炒家的魔咒还将降临到我们头上,给我们带来新的痛苦记忆。 从株冶事件到这次的国储铜事件,笨拙而愚蠢的交易技术是中国企业屡屡被国家炒家围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不得不感叹:我们的企业显得太稚嫩了。比如,在风险控制方面,在发达国家成熟的期货市场,风险控制已经发展成为完整的系统,即便是像索罗斯、巴菲特这样的大鳄,也无不视风险控制为第一生存要素。  然而我们却截然不同。有媒体披露了这样一个细节:国家物资储备调剂中心最先有一个交易团队,后来主要由刘和另一个交易员从事交易,此后这位交易员被调离岗位,刘遂成为惟一的交易员。谁能想到,中国数亿资金,竟然掌握在一个年轻人的手中?谁能保证一个冲动的年轻人不会因为和女朋友吵架而在期货市场上赌气?这意味着,我们的风险控制系统不是太小了,而是根本就不存在。也正因为没有风险控制,导致刘其兵在9月下的了8000手三月期铜空单,一直都没有止损。  其实,从“株冶事件”事件开始,中国的企业就一再重复同样的悲剧:没有风险控制,不懂得止损,最后将自己逼上断头台。  不仅风险控制没有建立,我国的企业在应对危机方面的手法,同样显得拙劣不堪。空单被套,国储局在北京拍卖储备铜以压低铜价,然而,国储在拍卖铜时,一反过去的低调,变得大张旗鼓甚至声嘶力竭,还故意透露出库存铜130万吨。结果,被国家炒家解读为虚张声势、心虚。更令人费解的是,在第4次拍卖铜的时候,上海、宁波储备铜底价一下上升至39000元/吨,拍卖底价刚一公布,马上带动了沪铜期货上涨。国储抬高拍卖价格,看起来是多挣了一点,但因此给多头助了一臂之力,而且,令国内对铜有需求的企业雪上加霜。那么多钱都赔进去了,还在这点蝇头小利上计较什么呢?  令人担忧的是,国储选择展期的做法,竟然受到一些媒体的推崇,乐观地评价此举有可能让国储大赚一笔,如此无知无畏的心态,如何能感受到危险的临近,又如何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呢?不要忘了,在中航油事件中,陈久霖就是由于展期将亏损成倍放大,从潜亏580万美元翻倍亏损到了5.5亿美元,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的!国际炒家这次会让国储幸运地从他们的口中逃脱吗?  与国际职业的炒家相比,我们的企业不仅显得幼稚,也显得可怜,根源在哪里呢?这跟中国在期货市场上的保守政策有很大关系。长期以来,我们既限制国内企业到境外从事期货交易,也限制国外公司在中国从事期货交易,这不仅使我们的企业缺少在期货市场上接受锻炼的机会,也使他们养成了依靠“超前”信息鱼肉散户的恶习。有人评价我们的这些企业:内在内行,外在外行。  更为重要的是,在大宗商品方面,中国虽然是消费大国,却由于期货市场不开放,无法形成公平而充分的竞争,也无法形成令西方国家认可的定价体系,导致我们在石油、金属等基础商品上没有定价话语权。或许,有关部门是担忧中国的企业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容易被国家炒家狙击,故而加以了严格的限制,但现在看来,这种约束是无效的,要不也不会连续上演“株冶事件”了?既然限制是无效的,何不逐步开开放中国期货市场,让企业在开放的期货市场的博弈中逐渐成熟起来?  而且,一旦我们的期货市场真正成为国际性的博弈场所,那么,靠着国家第一买家这个强大优势,我们将有机会逐步掌握大宗商品的定价话语权。进而,我们将在国际市场上把握主动,在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上摆脱处处受外国牵制的被动局面,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跨越。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开放期货市场,使中国的期货市场尽快与国际接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

国储铜事件的事件经过

2. 国储铜是什么事件?细节?

2005年。国储中心违规从事境外期货交易,造成巨额亏损
“国储铜事件”到底是谁的错?有人认为是刘其兵的错:由于其过度投机,才引来国际基金的逼仓;也有人认为是国际基金的错:因为按照规定,刘其兵所建的头寸应该是机密,国际基金却违反规定窃取了该机密,并以此为依据,将中国国储视为“难得”的交易对手;也有人认为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错:由于该所松散的监管体系,最终导致了这种基金逼仓行为的发生。

3. 国储铜事件的国储抛铜大事

2005年10月30日国储局召开会议,就国际铜价问题进行研讨。会议之后,国储局对外宣布,将在近期向市场抛售3万到5万吨铜。2005年11月9日国储局的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发布通告,宣布为抑制中国的铜价,中国将向市场抛出一定数量的储备铜。2005年11月11日国储局声称其持有130万吨库存,比市场预期的要高出100多万吨。2005年11月16日国储局第一批2万吨储备铜竞拍,计划出售的2万吨铜全部售罄。2005年11月17日国储局官员表示,中国交易员刘其兵在伦敦市场上所持有20万吨空头头寸属于个人行为,该人也不再是政府雇员。2005年11月23日国储局第二批2万吨储备铜竞拍,6629吨铜流拍。LME铜价跌至每吨4020美元的两周低位附近,在尾盘时回升至4098美元。2005年11月30日国储局第三批2万吨储备铜竞拍,6100多吨铜流拍。LME铜价创下每吨4270美元的历史新高,中国国储第三次抛铜压价的意图再度落空。2005年12月7日国储局第四批2万吨储备铜竞拍,再度遭遇大面积流拍,仅成交3700吨。国际铜价依然逆市上涨,创下期铜百年来最高记录4466.5美元/吨。

国储铜事件的国储抛铜大事

4. 国储铜事件的事件简介

什么是国储铜事件如英国商品研究所2004年11月预测,2005年全球铜供应将出现10万多吨的过剩;2004年11月中旬举行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年会上,国际大投资银行也大多预测2005年铜价会下调,市场将继续过剩。但实际情况却是国际铜价的逆市上涨,在2005年11月更是达到期铜市场百年来的最高纪录,每吨高达4146.65美元。“国储铜”事件正是发生在有关机构预测国际铜价会下跌,但实际却持续上涨的时期。2005年11月9日国家物质储备局(简称国储局)发布的国家储备铜竞价销售公布称:为缓解当前国内铜供应紧张的状况,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国储调节中心受国储局委托,于2005年11月16日拍卖2万吨国家储备铜。在此后短短的一个月内,国储局举行了四场现货铜拍卖会,拍卖起价一次比一次高,给市场带来的冲击一次比一次大,其中,第三场拍卖起价上海、宁波地区为每吨37140元,但首批100吨的成交价格就达38120元/吨,拍卖价远高过市场的预期,消息一经传出,沪铜期货和LME铜期货价格便快速上扬。第四场现货铜拍卖会上,占2万吨拍卖总量80%的1.6万吨铜流拍的拍卖底价与市价不相上下,参与者怨声载道。尽管国储局声称抛售铜的目的在于满足国内铜的需求,平抑铜价,但市场更愿意相信国储局此举是在缓解其在期货市场的损失所带来的压力。因为自2005年11月13日开始,外电纷纷披露,中国国储局一名交易员刘其兵在铜期货市场上通过LME场内会员SEMPRA,在每吨3100多美元的价位附近抛空铜,建立空头头寸约15万至20万吨,这批头寸交割日在2005年12月21日。但自2005年9月中旬以来,国际基金不断以推高铜价的方式逼空国储局,铜价每吨上涨约600多美元。不断走高的国际铜价无疑会给国储局造成巨额亏损,所以国储局不得不通过不断抛售国内现货来缓解压力,挽回损失。2005年年末,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坦言,由于缺乏对市场风险的有效控制,国储局在此次事件中损失惨重。

5. 求中国在境外进行金融投资的失败案例?如:国储铜事件,中信泰富事件,等等.

中航油套保失败。
---------------

中航油事件始末

2003年下半年:中航油公司开始交易石油期权(op-tion),最初涉及200万桶石油,中航油在交易中获利。

  2004年一季度:油价攀升导致公司潜亏580万美元,公司决定延期交割合同,期望油价能回跌;交易量也随之增加。

 
  2004年二季度:随着油价持续升高,公司的账面亏损额增加到3000万美元左右。公司因而决定再延后到2005年和2006年才交割;交易量再次增加。

  2004年10月:油价再创新高,公司此时的交易盘口达5200万桶石油;账面亏损再度大增。

  10月10日:面对严重资金周转问题的中航油,首次向母公司呈报交易和账面亏损。为了补加交易商追加的保证金,公司已耗尽近2600万美元的营运资本、1.2亿美元银团贷款和6800万元应收账款资金。账面亏损高达1.8亿美元,另外已支付8000万美元的额外保证金。

  10月20日:母公司提前配售15%的股票,将所得的1.08亿美元资金贷款给中航油。

  10月26日和28日:公司因无法补加一些合同的保证金而遭逼仓,蒙受1.32亿美元实际亏损。

  11月8日到25日:公司的衍生商品合同继续遭逼仓,截至25日的实际亏损达3.81亿美元。

  12月1日:在亏损5.5亿美元后,中航油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

求中国在境外进行金融投资的失败案例?如:国储铜事件,中信泰富事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