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简介?有哪些著作?

2024-05-07 21:27

1. 余秋雨的简介?有哪些著作?

  余秋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曾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荣誉院长,国际知名的学者和作家。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现任《书城》杂志荣誉主编。
  中文名: 余秋雨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
  出生日期: 1946.08.23
  职业: 作家
  毕业院校: 上海戏剧学院
  代表作品: 《文化苦旅》
  2004: 中国座标人物
  2004: 中国十大精英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


  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 1995年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霜冷长河
  《霜冷长河》 1999年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 2000年   
  《千年一叹》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2001年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   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   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
  晨雨初听
  《晨雨初听》 2001年6月   也是余秋雨的作品之一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   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   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蠢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2004年   
  《借我一生》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笛声何处
  《笛声何处》 2004年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 2008年   纵观《寻觅中华》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秋雨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中华文化的壮阔和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余秋雨先生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首批推出有关中国的两本《寻觅中华》和《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2008年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一书,精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的一些著名篇章,但每一篇都由作者本人进行了大幅度的精心修改。书中的后半部分有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   从此,余秋雨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的所有的版本不再印刷,免误读者。
  历史的暗角
  《历史的暗角》 2009年   收录的篇什历来被文学史和读者目为历史、文化美文的典范之作而广泛传诵,堪称秋雨散文中的泰山北斗。读者自会体悟到余秋雨在历史追溯之中体现出来的心灵的震颤、思考的重量。
  问学余秋雨
  《问学余秋雨》 2009年   近十余年来,余秋雨先生一直在以亲身历险的方式考察着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果通过电视和书籍在全球华文界造成巨大影响。本书渊源就是余秋雨老师在凤凰卫视主持的文化类座谈节目《秋雨时分》。但在主持完《秋雨时分》之后,秋雨老师并没有匆忙推出改编版的相关图书,而是历时两年,几乎是逐字逐句精心完善和重新创作后,才郑重推出本书。   余秋雨老师将带领读者深入探讨东方及中国各个时代的文化精髓,同时结合文化和电视传媒的传播威力,将极大地激发读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究的欲望。
  新作: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2010年   
  我等不到了
  余秋雨在《我等不到了》开篇即说明了创作此书的初衷:“七年前,我写了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没想到,这本书出版后在很多长辈、亲友、同事、邻居间引发了一场回忆热潮。他们不断向我指出需要补充和更正的地方。连一些以前并不认识的读者,也转弯抹角地为我提供各种参考资料。一位教授对《借我一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什么一生,你和妻子近十多年的经历最为惊心动魄,但你显然顾虑太多,写得不清不楚。’他的批评很对,中国文学不应该违避当下的切身磨难,因为这不仅仅是自己的遭遇。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   余秋雨说:“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话,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以平静的语调叙述了家族的历史,曾祖父、曾外祖父从浙江慈溪出发,闯荡上海滩,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姨妈、叔叔、“我”以及妻子马兰,众多家族人物的一生,在近一个世纪历史的光影中沉浮;文革中表哥益生和叔叔之死,折射了畸形年代里的畸形命运,平静的叙述中蕴涵着悲壮的集体挣扎。余秋雨介绍说,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一部深入灵魂的“中国读本”。它告诉读者,在你们出生之前,父辈们有过什么样的精神历程,这种精神历程又如何渗透到今天,成了你们的生存背景。   《我等不到了》是余秋雨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因此他将此书珍惜地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余秋雨说:“也许这个奇怪的名称能够引发读者的一种想象: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握笔支颐,想想,写写,涂涂,改改,抄抄,再把一页页手稿撕掉,又把一截截稿纸贴上。这种非常原始的‘纯手工写作’,与‘记忆’两字连起一起,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余秋雨的简介?有哪些著作?

2. 余秋雨有多少著作?

  作品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1992年大陆出版 1995年台湾出版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书主要是以余秋雨先生在全国各地的文化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思想非常深刻,语言也极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其中对人性的拷问也极为深刻。整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书中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该书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 1995年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霜冷长河
  《霜冷长河》 1999年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 2000年     《千年一叹》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2001年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   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   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
  晨雨初听
  《晨雨初听》 2001年6月   也是余秋雨的作品之一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   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   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蠢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2004年     《借我一生》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笛声何处
  《笛声何处》 2004年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 2008年   纵观《寻觅中华》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秋雨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中华文化的壮阔和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余秋雨先生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首批推出有关中国的两本《寻觅中华》和《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2008年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一书,精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的

3. 余秋雨的简介?有哪些著作?

余秋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曾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荣誉院长,国际知名的学者和作家。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2006年12月,“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余秋雨以140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引发广泛关注。现任《书城》杂志荣誉主编。2012年2月,有微博称余秋雨曾为熊胆企业题词,其助理对此予以否认。
 
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摩挲大地》、《寻觅中华》等,文化通史《问学余秋雨》,长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等,学术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等。

余秋雨的简介?有哪些著作?

4. 余秋雨著作中较好的有哪些

书集有《山居笔记》,《文化苦旅》,《千年一叹》以及《霜冷长河》 其中文章好的有《风雨天一阁》《沙原隐泉》《信客》《苏东坡突围》《历史的暗角》《一个王朝的背影》,《抱愧山西》《遥远的绝响》《霜冷长河》《老屋窗口》下面我的一篇读后感,以助君。在历史的脚印上漫步——读《秋雨散文》有感 读完秋雨先生的这部自选集,彻底被他那恢弘的文气和庸容的气魄所折服,也被他沉痛而深邃的哲理反思和文章中流露出的哀婉﹑悲怆与无奈所震撼和感憾。平淡中的震撼,来源于退尽狂热回归生命本质的心灵,苍凉而凝重的感觉已随血液游遍全身,久久挥之不去。抒情的语言,抑扬顿挫的排比句,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文学风景。他的散文在诗性叙述中,被一种哲理主宰着,充满着一种历史的思考和感叹,这种语言不追求那种水一样的清澈,而追求一种潮样的愤激和诗意。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寄寓在一种哲理的话语中,浑厚质朴。其散文总体看饶富诗意,通畅而有灵气,写史而不冷窒,写人舒情,生动感人。“只有书籍能把个高贵的生命早已遗逝的信号传递给你,只有书籍能把一切美好和智慧对比着丑陋与愚蠢呈现给你。”先生这段话唤起了人们对书籍的珍视。从未见过这样的文章,一点也没有做作;从未见过这样的天地,一点儿也没被吞没。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他的文章既不太抒情也不太叙事,不像传统散文又不是杂文。其独特的风格,以至于散文集《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在海内外一再重版,仍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他的知识涵养确实太高了,那样潇洒又是那样从容,那样纵横时空又是那样忧郁。《风雨天一阁》写了座经历数百年风雨沧桑,范家如一恪守祖训所幸存于世的天一阁最终毁于偷儿和强盗毒手的悲剧。一座普通的楼阁,却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其悲怆的文化奇迹”,天一阁承载的太多太多。天一阁的命运正是当时中华文化的命运,如天一阁一样,中华的许多许多文化宝藏在静静地经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风雨洗礼之后,竟未为人所敬,不为人所珍,最终落入虎口。而当其几近灭亡时,人们才恍然醒悟,慌忙中搜寻回几粒残碎不堪文化碎片,叹息不已。《沙原隐泉》  生活正如爬山,而平静的生活就如爬沙山。软软的细细的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磕碰,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力气。你越发疯,它越温柔的可恨之极。你奔着目标,爬呀爬,可好像爬多少,他就长多少。只当你不再理会它,只顾爬,不为别的,只为脚下正由自己脚印形成的路。当你再回头看时,呵,你竟爬了这么远,这么高。可是有时,我们努力追求顶端,当你登上山顶时却发现最美的风景竟在山底……“此时此刻,刚才的攀登,全化成了悲哀。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贴着大地,潜伏在深谷。”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苏东坡突围》使我明白才华横溢,豪放高达的一代文豪苏东坡被一群奸诈卑鄙﹑强词夺理的小人诬陷时的无奈与痛苦,更为他的涅槃重生所钦佩。他的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他的艺术和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的成熟了。人们常常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视为千古绝唱,但有多少人能像余秋雨那样在黄州山水间贴切地体味苏东坡呢?这是一代文化名人的对久远的另一位文化名人的亲切拥抱和深切对话,作为文化名人,苏东坡生活在遥远的过去,余秋雨强健地奔播于今天的五湖四海。他们不仅相处遥远,而且环境也有天壤之别,但余秋雨作为今天的文化名人还是比一般人更能体味苏东坡的突围人生。《历史的暗角》给我们剖析了历史上的诸多小人!恶奴型小人,乞丐型小人,流氓型小人,被秋雨先生描写的淋漓尽致。小人的特点也被他刻画得形象至极——小人见不得好;小人见不得权势;小人不怕麻烦;小人办事率高;小人不会放过被伤害者;小人需要博取同情心;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小人大都以悲剧结束。《一个王朝的背影》,让作者在历史的文化长廊中苦苦跋涉,踟蹰在山水之间,和那些狂放潦倒﹑多情多愁的文人才子倾诉衷肠。以一个经历几番兴衰的承德避暑山庄为缩影和主线,以小见大铺展开来,从而反映出清王朝的兴盛与灭亡轨迹,为我们映现出一段烟雨蒙史。《抱愧山西》让我们明白山西晋商的成功来源于正确的抉择。先辈们没有抱残守缺,死咬着当时的土地和手工业不放,反而把目光投降了整个中华大地,开发金融业。从此,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演绎出了一个“海内最富”的神话。他们坦然从商,目光远大,讲究信义,严于管理的晋商式人格素养确实值得学习。《遥远的绝响》让我们认识了魏晋时的文化,认识了行为怪异的阮籍,文采横溢却又自由洒脱的嵇康!而他们的悲惨结局,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的遗憾。真的境界不仅仅是名士们摈弃虚伪直取人生本义的真实,对我们来说,洞察事理,从根本入手,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与效率,也是真.在音乐中如果用心领会背景,欢快或低沉,高亢或深沉的感情可以加深理解,读懂内涵.在学习中如果找到书本真正诠释的内容,不急于冒进,就能抓住根本,得到进步.《霜冷长河》中余秋雨写了几种失败的友情,如崩坍的友情,欺骗的友情,权势与友情,在描述了种种失败的友情之后,余秋雨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但后来终于明白,友情的来去是一个探测仪,告知你原先进入的那个层面的真实关系,如果在一个领域,一群朋友突然冷眼相对,栽赃构陷,那意味着你可以离开,你本来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临时给你的笑脸只量索取和探询,等探询明白后,彼此无法调和,你的存在只能给这个村寨带来不安宁,而你在这个村寨中也非常不安全,那就应该上路,昨日的友情,早已消失在黄昏的牛粪水中,繁星在天,眼前隐约有一条出山的路。”在中国,交朋友讲个义气,朋友有难,拔刀相助,因此有了多一个朋友多一条的说法。但是你交到的并非真正的知己,而且在许多问题上无法和你相协调一致,那么我们只能走,走出这不安宁,不安全的村寨,繁星在天,正是出山的好时候.《老屋窗口》等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儿时生活的怀旧情结,《信客》等慨叹漂泊者的苦难和思乡情结,《家住龙华》等又是作者对文人才子多磨难的喟叹…… 在目前文坛泥沙俱下、日益堪忧的情况下,余秋雨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开辟了散文新文风。“余秋雨将中国传统文化意境与现代意识连接在一起,以逆向操作的方式异军突起,呈现给读者一种新的阅读文本,激发起他们新的审美趣味,”从总体来说,一方面气势磅礴,潇洒自然,一气呵成,让读者也随着他的情绪时而崇拜、向往自然,时而对历史深沉愤慨;另一方面,他一唱三叹,一步一回首,低沉的调子,悲怆的氛围,一次次让我们去思考历史、自然、人生。作为一个文化意识较强,颇具历史感的散文作家,尽管行走匆匆,却常能俯仰古今,见微知著,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进而做到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偌大中国莽莽苍苍,默默无言的大地因为有悟性的文人的到来而奔泻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山水一文人,仿佛成了知音知己。一篇篇沉甸甸的美文,充溢着一个文化人对祖国历史所做的智者反思,是那样凝重,那样深沉。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睿智和思辨却又有写茫然与无奈的学者,他时而长途跋涉,借山水风物与历史精魂对话;时而在梦乡中回到两小无猜的童年时代,寻找儿时如花的笑声……文化,可以成文一种点缀,但文化有最终指向,正是这种真善美的指向,维护人类。这是余秋雨散文的精髓。安静下来,一一派宁静和从容的文化风度前进。这就是余秋雨。                                                                                                                          环境科学 09

5. 余秋雨的著作 最有名的

那本文集很经典,也是近期的他的全部作品有:余秋雨全部作品  1.风雨天一阁 [余秋雨]       2.中年当家的滋味 [余秋雨]       3.书海茫茫 [余秋雨] 4.抱愧山西 [余秋雨] 5.道士塔 [余秋雨] 6.洞庭一角 [余秋雨] 7.贵池傩 [余秋雨] 8.酒公墓 [余秋雨] 9.流放者的土地 [余秋雨] 10.柳侯祠 [余秋雨] 11.庙宇 [余秋雨] 12.千年庭院 [余秋雨] 13.十万进士 [余秋雨] 14.西湖梦 [余秋雨] 15.乡关何处 [余秋雨] 16.阳关雪 [余秋雨] 17.遥远的绝响 [余秋雨] 18.夜航船 [余秋雨] 19.这里真安静 [余秋雨] 20.余秋雨·笛声何处 [余秋雨] 21.余秋雨文集 [余秋雨] 22.知道点中国文学 [余秋雨] 23.借我一生: 余秋雨自传 [余秋雨] 24.余秋雨人生哲言 [余秋雨] 25.小人 [余秋雨] 26.余秋雨自传:借我一生 [余秋雨] 27.青年人的阅读 [余秋雨] 28.余秋雨:出走十五年 [余秋雨] 29.霜冷长河 [余秋雨] 30.借我一生 [余秋雨] 31.文化苦旅 [余秋雨] 32.莫高窟 [余秋雨] 33.一个王朝的背影 [余秋雨] 34.长者 [余秋雨] 35.中国文学知道点 [余秋雨 徐亮] 36.世界文学知道点 [邱立坤 余秋雨] 37.中国哲学知道点 [田小飞 余秋雨] 38.陈鲁豫·心相约 [陈鲁豫 序(余秋雨)]    http://www.zjggkxx.com/oblog4/u/3/default.html这里可以查看

余秋雨的著作 最有名的

6. 余秋雨所著的所有书?

  余秋雨老师应该是文化学者,散文作家,你所指的作品,大概就是指他已经出版的文学作品集吧。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1992年大陆出版 1995年台湾出版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书主要是以余秋雨先生在全国各地的文化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思想非常深刻,语言也极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其中对人性的拷问也极为深刻。整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书中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该书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 1995年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霜冷长河
  《霜冷长河》1999年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2000年   《千年一叹》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2001年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   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   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
  晨雨初听
  《晨雨初听》 2001年6月   也是余秋雨的作品之一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   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   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蠢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2004年   《借我一生》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笛声何处
  《笛声何处》2004年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2008年   纵观《寻觅中华》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秋雨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中华文化的壮阔和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余秋雨先生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首批推出有关中国的两本《寻觅中华》和《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2008年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一书,精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的一些著名篇章,但每一篇都由作者本人进行了大幅度的精心修改。书中的后半部分有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   从此,余秋雨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的所有的版本不再印刷,免误读者。
  问学余秋雨
  《问学余秋雨》 2009年   近十余年来,余秋雨先生一直在以亲身历险的方式考察着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果通过电视和书籍在全球华文界造成巨大影响。本书渊源就是余秋雨老师《问学余秋雨》封面
  在凤凰卫视主持的文化类座谈节目《秋雨时分》。但在主持完《秋雨时分》之后,秋雨老师并没有匆忙推出改编版的相关图书,而是历时两年,几乎是逐字逐句精心完善和重新创作后,才郑重推出本书。   余秋雨老师将带领读者深入探讨东方及中国各个时代的文化精髓,同时结合文化和电视传媒的传播威力,将极大地激发读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究的欲望。
  新作: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2010年   我等不到了
  余秋雨在《我等不到了》开篇即说明了创作此书的初衷:“七年前,我写了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没想到,这本书出版后在很多长辈、亲友、同事、邻居间引发了一场回忆热潮。他们不断向我指出需要补充和更正的地方。连一些以前并不认识的读者,也转弯抹角地为我提供各种参考资料。一位教授对《借我一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什么一生,你和妻子近十多年的经历最为惊心动魄,但你显然顾虑太多,写得不清不楚。’他的批评很对,中国文学不应该违避当下的切身磨难,因为这不仅仅是自己的遭遇。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   余秋雨说:“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话,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以平静的语调叙述了家族的历史,曾祖父、曾外祖父从浙江慈溪出发,闯荡上海滩,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姨妈、叔叔、“我”以及妻子马兰,众多家族人物的一生,在近一个世纪历史的光影中沉浮;文革中表哥益生和叔叔之死,折射了畸形年代里的畸形命运,平静的叙述中蕴涵着悲壮的集体挣扎。余秋雨介绍说,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一部深入灵魂的“中国读本”。它告诉读者,在你们出生之前,父辈们有过什么样的精神历程,这种精神历程又如何渗透到今天,成了你们的生存背景。   《我等不到了》是余秋雨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因此他将此书珍惜地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余秋雨说:“也许这个奇怪的名称能够引发读者的一种想象: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握笔支颐,想想,写写,涂涂,改改,抄抄,再把一页页手稿撕掉,又把一截截稿纸贴上。这种非常原始的‘纯手工写作’,与‘记忆’两字连起一起,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7. 余秋雨的作品有哪些?

1、《戏剧理论史稿》
在1983年出版,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是余秋雨先生的首部学术著作,也奠定了他在戏曲界的地位,为日后担任上海戏剧学院校长打下了基础。
2、《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在1992年至1994年间,全身心地用两年多的时间创作成的,共十一篇文章。写作期间,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职务,不再上班;同时写作又与考察联在一起,很多写到的地方一去再去。

3、《霜冷长河》
《霜冷长河》是199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秋雨。该书是散文集,也是余秋雨在文学创作上的一次转变。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再到《霜冷长河》,余秋雨从历史的大话题转向了历史的小话题,在《霜冷长河》中历史已不再是文章的主体。在经历种种尝试之后,探讨生命成为了文章的主题。
4、《戏剧审美心理学》
《戏剧审美心理学》在我国第一次从观众心理入手,系统地研究戏剧家如何了解观众、适应观众、征服观众、提高观众等问题。曾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该书熔戏剧理论、美学、心理学于一炉,鲜明地提出大家都来重视、研究观众的审美心理。 戏剧、电影的观众是“上帝”。
5、《冰河》
《冰河》是2014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著名作家余秋雨。该书讲述了孟河为报恩情冒名代考,却中了状元,引出一连串扑朔迷离的意外和磨难的故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余秋雨

余秋雨的作品有哪些?

8. 余秋雨作品有哪些?

作品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1992年大陆出版 1995年台湾出版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书主要是以余秋雨先生在全国各地的文化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思想非常深刻,语言也极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其中对人性的拷问也极为深刻。整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书中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该书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 1995年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霜冷长河
  《霜冷长河》 1999年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 2000年     《千年一叹》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2001年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   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   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
晨雨初听
  《晨雨初听》 2001年6月   也是余秋雨的作品之一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   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   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蠢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2004年     《借我一生》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笛声何处
  《笛声何处》 2004年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 2008年   纵观《寻觅中华》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秋雨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中华文化的壮阔和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余秋雨先生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首批推出有关中国的两本《寻觅中华》和《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2008年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一书,精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的一些著名篇章,但每一篇都由作者本人进行了大幅度的精心修改。书中的后半部分有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   从此,余秋雨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的所有的版本不再印刷,免误读者。
历史的暗角
  《历史的暗角》 2009年   收录的篇什历来被文学史和读者目为历史、文化美文的典范之作而广泛传诵,堪称秋雨散文中的泰山北斗。读者自会体悟到余秋雨在历史追溯之中体现出来的心灵的震颤、思考的重量。
问学余秋雨
  《问学余秋雨》 2009年   近十余年来,余秋雨先生一直在以亲身历险的方式考察着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果通过电视和书籍在全球华文界造成巨大影响。本书渊源就是余秋雨老师在凤凰卫视主持的文化类座谈节目《秋雨时分》。但在主持完《秋雨时分》之后,秋雨老师并没有匆忙推出改编版的相关图书,而是历时两年,几乎是逐字逐句精心完善和重新创作后,才郑重推出本书。   余秋雨老师将带领读者深入探讨东方及中国各个时代的文化精髓,同时结合文化和电视传媒的传播威力,将极大地激发读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究的欲望。
新作: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2010年     我等不到了
余秋雨在《我等不到了》开篇即说明了创作此书的初衷:“七年前,我写了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没想到,这本书出版后在很多长辈、亲友、同事、邻居间引发了一场回忆热潮。他们不断向我指出需要补充和更正的地方。连一些以前并不认识的读者,也转弯抹角地为我提供各种参考资料。一位教授对《借我一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什么一生,你和妻子近十多年的经历最为惊心动魄,但你显然顾虑太多,写得不清不楚。’他的批评很对,中国文学不应该违避当下的切身磨难,因为这不仅仅是自己的遭遇。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   余秋雨说:“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话,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以平静的语调叙述了家族的历史,曾祖父、曾外祖父从浙江慈溪出发,闯荡上海滩,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姨妈、叔叔、“我”以及妻子马兰,众多家族人物的一生,在近一个世纪历史的光影中沉浮;文革中表哥益生和叔叔之死,折射了畸形年代里的畸形命运,平静的叙述中蕴涵着悲壮的集体挣扎。余秋雨介绍说,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一部深入灵魂的“中国读本”。它告诉读者,在你们出生之前,父辈们有过什么样的精神历程,这种精神历程又如何渗透到今天,成了你们的生存背景。   《我等不到了》是余秋雨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因此他将此书珍惜地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余秋雨说:“也许这个奇怪的名称能够引发读者的一种想象: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握笔支颐,想想,写写,涂涂,改改,抄抄,再把一页页手稿撕掉,又把一截截稿纸贴上。这种非常原始的‘纯手工写作’,与‘记忆’两字连起一起,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