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税收制度的差异

2024-05-11 13:06

1. 中美税收制度的差异

税收制度是指国家(政府)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方法的总称。它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政府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也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律规范。从一般意义上说,税收制度是由税收主体、税收客体、税率和违章处置等要素构成的。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道路、税收制度方面都有着很大差异。尤其是税收制度方面的差别更为明显,税负高低也各不相同。通过分析、比较两国之间的差异,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两国税收制度的不同特点,以及各自的利弊,认真学习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      美国税收制度迄今已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历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完备的税收体系,但在美国也有另一种声音,他们认为本国税收体制具有“过于复杂、税收负担过重、缺乏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有失公平”等弊端。      因此,许多美国财税专家及学者正在朝着简化税制、推行增值税的方向做深入的探索,以求建立一个更科学、合理的税制。      下面笔者就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比较一下中美税收体制,看看存在哪些差异:      一、税制结构不同      美国的税收体系分为联邦、州、地方三个独立层级,对各层级的议会和选民负责,不存在上下级关系。中国于1994年建立了“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虽然按照中央和地方划分了税种和收入,但实际上税权仍高度集中,税收立法权统一归于中央。      美国是一个以直接税为主体的国家,直接税主要面向个人征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更为突出。中国则以间接税为主,有利于筹集财政收入,主要由企业纳税,“顺周期”特征显著。      在美国2020财政年度中,直接税占比为其中个人所得税和社保税是主要来源,在美国税收总收入中分别占比为和联邦政府以个人所得税和社保税为主,州政府以个人所得税和销售税为主,地方政府以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财产税为主。
      联邦一级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联邦财政收入的36%,社会保险占比为31%,公司所得税占比为8%,消费税、关税、遗产税、赠与税和其他各项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为7%。      2020年,中国约90%的税收以企业为征收对象,包括增值税占比、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而个税由于覆盖的人群较少,并且在基本扣除额持续提高的情况下,个税占比仅为从税收结构上看,中美两国的税种设置不同。美国没有增值税,而增值税则是中国的主要税种。社保在美国是以税的形式征收,在中国是以费用的形式收取,目前正在逐步改为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二、税负不同      税负,是指因国家征税而造成的一种经济负担。税负是国家税收对社会经济发生影响的结果,是国家税收所反映的经济分配关系的一个表现方面,也称为税收负担率,是应交税费与主营收入的比率。      从中美两国税负情况的对比来看,存在较大差别;中国企业缴纳的各种税占税收总额度90%,个人缴纳的各种税仅占税收总额度美国企业纳税额占全部税收总额度25%,而个人纳税在税收总额中的占比为75%。      中国企业所得税采取单一比例税率,税率为25%,一次性征收。而美国企业所得税是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重复征收,而且对企业所得分红和企业留存部分再按15%的税率征收一次,这样算下来,美国的企业所得税要征收4次,最高税率达70%。      中国虽然没有设置社保税,但中国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实际上相当于美国的社保税。中国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的比例为工资额的22%左右,美国企业缴纳的社保税为工资额的 src="https://pics4.baidu.com/feed/cefc1e178a82b901e31c0cc36b87e17d3812efa6.jpeg@f_auto?token=c0a45a40b837e553855aab3841991e1f"/>
      中国企业缴纳的医疗保险金为工资额的10%左右,美国企业仅为美国为老年医保,覆盖面窄)。此外,中国企业还承担了其余“4金”,占工资总额的40%左右。而美国企业没有住房公积金,为员工承担的各类保险加起来还不到工资总额的8%。      今年3月,美国财长耶伦表示,美国的企业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过低,未来可能会通过加税的方式,来支持拜登政府的10年长期投资计划。3月30日,美国媒体详细披露了拜登的加税计划。      该计划包括: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目前的21%大幅提升至28%,并且将收入超过40万美元高收入人群的最高个人所得税税率,恢复至特朗普减税之前的水平如果这项加税计划得以实施,未来10年,将可以为美国政府增加接近1万亿美元的财政收入。      美国整体的税收负担率一直在16%-20%之间,2016年特朗普实施减税政策后,下降至中国人均收入虽然低于美国,但整体的税收负担率从2008年起就已经超过了美国。目前我国的整体税负为从个人收入所得税税率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美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是高于中国的,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要远高于中国。中国最低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而美国这部分人群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总之,从国家整体税收负担的情况来看,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的税负水平,也就是说,我国国民收入中用来交税的部分超过了美国。      三、个税设置、税率以及计算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      所得税的设置不同      美国为综合所得税;中国为分类所得税。美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一般以家庭为单位,纳税人全年的各种形式的收入都必须纳入税基。中国则是根据不同来源,配以适用税率来计算其所得税。
      税率结构不同      美国个人所得税实行统一的6级超额累进税率。对纳税申报者按照单身、已婚夫妇、户主、鳏夫或寡妇等4类划分,每一种身份都有其适用税率表,并依据一定指数,每年对税率表进行调整。      中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工资、薪金所得超额累进税率为7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劳务报酬适用3级超额累进税率。      计算方法不同      美国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是对纳税者的年度纯收益的计算,是对纳税者的年度纯收益进行统一征税,税基较宽,涉及到费用扣除项目种类较多,在初算税负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一定抵免扣除。      中国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分为4种情形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而且在纳税时间上,选择按月或按年对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在计算方法上,引入了速算扣除数来简化应纳税额的计算。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90%以上的收入由工资薪金组成,而这部分收入已经全部被纳入了税收体系,而很多高收入群体的收入都来源于其他渠道,或各种隐性收入,而这部分收入按照当前中国的税收体制,是无法将其纳入其中的。      这一现状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起不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国家一直强调的共同富裕目标也难以实现。
      由此可见,税收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应该尽快地完善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适当降低对中等收入群体的个税征收,将高收入群体的各种非法避税渠道和避税行为,全部纳入到税收体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税收作为杠杆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      四、企业所得税差别较大      美国2019年公布了税法改革方案,名为“减税与就业法案”,对企业与家庭实施减免税款,鼓励企业带回留存在海外的收入,阻止就业与企业外流。这一税收法案的实行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方面,推动企业税负水平的大幅降低,减轻企业负担,将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5%降为15%。      另一方面,进一步减轻个人税收负担,简化了个人所得税税率档次,降低了最高档税率,即由原来的10%、15%、25%、28%、33%和简化为10%、25%和35%,此举取消了最低限税额、全球课税收制和净投资所得额,提高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降低了中产阶级的税负水平。      与美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税负明显偏重。曹德旺曾指出,自己之所以要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之前已经对中美两国在土地、能源、劳动力成本等方面进行过比较,他特别提到,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并认为这是导致中国制造业踟蹰不前的原因之一。      中国企业除了正常的纳税之外,还要承担许多其他收费,如行政收费、基金、社保等各种收费,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造成了企业整体经营负担过重。
      五、中国非税收入占比大幅超过美国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部分,在非税收入方面中国占比远超美国。美国的非税收入主要包括公共设施使用者收费,机场和公园收费、行政性收费、捐赠、政府所有的企业和公共财产收入。      中国的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由于收费行为难以约束,存在收费主体多元化的现象。美国联邦非税收入在其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为5%,而中国2018年的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为结语      税收的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通过中美两国税收制度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税收体制中存在的最大的弊端,一是企业税负过重;二是个人所得税税制仍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这就使得税收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难以发挥出来,而国家以消费拉动经济,促进中国经济经济实现双循环的目标也缺乏内需动力。      笔者认为,下一步应该加快税收体制改革,一是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行政费用,降低企业负担;二是要深化个税改革,扩大征税群体,尤其是要加大对高收入群体隐形收入的征收覆盖面,同时继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抵扣,使税收制度真正起到调节纳税人之间利益分配的杠杆作用。

中美税收制度的差异

2. 中美税制结构差异

税收制度是指国家(政府)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方法的总称。它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政府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也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律规范。从一般意义上说,税收制度是由税收主体、税收客体、税率和违章处置等要素构成的。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道路、税收制度方面都有着很大差异。尤其是税收制度方面的差别更为明显,税负高低也各不相同。通过分析、比较两国之间的差异,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两国税收制度的不同特点,以及各自的利弊,认真学习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      美国税收制度迄今已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历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完备的税收体系,但在美国也有另一种声音,他们认为本国税收体制具有“过于复杂、税收负担过重、缺乏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有失公平”等弊端。      因此,许多美国财税专家及学者正在朝着简化税制、推行增值税的方向做深入的探索,以求建立一个更科学、合理的税制。      下面笔者就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比较一下中美税收体制,看看存在哪些差异:      一、税制结构不同      美国的税收体系分为联邦、州、地方三个独立层级,对各层级的议会和选民负责,不存在上下级关系。中国于1994年建立了“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虽然按照中央和地方划分了税种和收入,但实际上税权仍高度集中,税收立法权统一归于中央。      美国是一个以直接税为主体的国家,直接税主要面向个人征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更为突出。中国则以间接税为主,有利于筹集财政收入,主要由企业纳税,“顺周期”特征显著。      在美国2020财政年度中,直接税占比为其中个人所得税和社保税是主要来源,在美国税收总收入中分别占比为和联邦政府以个人所得税和社保税为主,州政府以个人所得税和销售税为主,地方政府以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财产税为主。
      联邦一级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联邦财政收入的36%,社会保险占比为31%,公司所得税占比为8%,消费税、关税、遗产税、赠与税和其他各项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为7%。      2020年,中国约90%的税收以企业为征收对象,包括增值税占比、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而个税由于覆盖的人群较少,并且在基本扣除额持续提高的情况下,个税占比仅为从税收结构上看,中美两国的税种设置不同。美国没有增值税,而增值税则是中国的主要税种。社保在美国是以税的形式征收,在中国是以费用的形式收取,目前正在逐步改为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二、税负不同      税负,是指因国家征税而造成的一种经济负担。税负是国家税收对社会经济发生影响的结果,是国家税收所反映的经济分配关系的一个表现方面,也称为税收负担率,是应交税费与主营收入的比率。      从中美两国税负情况的对比来看,存在较大差别;中国企业缴纳的各种税占税收总额度90%,个人缴纳的各种税仅占税收总额度美国企业纳税额占全部税收总额度25%,而个人纳税在税收总额中的占比为75%。      中国企业所得税采取单一比例税率,税率为25%,一次性征收。而美国企业所得税是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重复征收,而且对企业所得分红和企业留存部分再按15%的税率征收一次,这样算下来,美国的企业所得税要征收4次,最高税率达70%。      中国虽然没有设置社保税,但中国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实际上相当于美国的社保税。中国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的比例为工资额的22%左右,美国企业缴纳的社保税为工资额的 src="https://pics4.baidu.com/feed/cefc1e178a82b901e31c0cc36b87e17d3812efa6.jpeg@f_auto?token=c0a45a40b837e553855aab3841991e1f"/>
      中国企业缴纳的医疗保险金为工资额的10%左右,美国企业仅为美国为老年医保,覆盖面窄)。此外,中国企业还承担了其余“4金”,占工资总额的40%左右。而美国企业没有住房公积金,为员工承担的各类保险加起来还不到工资总额的8%。      今年3月,美国财长耶伦表示,美国的企业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过低,未来可能会通过加税的方式,来支持拜登政府的10年长期投资计划。3月30日,美国媒体详细披露了拜登的加税计划。      该计划包括: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目前的21%大幅提升至28%,并且将收入超过40万美元高收入人群的最高个人所得税税率,恢复至特朗普减税之前的水平如果这项加税计划得以实施,未来10年,将可以为美国政府增加接近1万亿美元的财政收入。      美国整体的税收负担率一直在16%-20%之间,2016年特朗普实施减税政策后,下降至中国人均收入虽然低于美国,但整体的税收负担率从2008年起就已经超过了美国。目前我国的整体税负为从个人收入所得税税率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美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是高于中国的,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要远高于中国。中国最低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而美国这部分人群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总之,从国家整体税收负担的情况来看,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的税负水平,也就是说,我国国民收入中用来交税的部分超过了美国。      三、个税设置、税率以及计算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      所得税的设置不同      美国为综合所得税;中国为分类所得税。美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一般以家庭为单位,纳税人全年的各种形式的收入都必须纳入税基。中国则是根据不同来源,配以适用税率来计算其所得税。
      税率结构不同      美国个人所得税实行统一的6级超额累进税率。对纳税申报者按照单身、已婚夫妇、户主、鳏夫或寡妇等4类划分,每一种身份都有其适用税率表,并依据一定指数,每年对税率表进行调整。      中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工资、薪金所得超额累进税率为7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劳务报酬适用3级超额累进税率。      计算方法不同      美国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是对纳税者的年度纯收益的计算,是对纳税者的年度纯收益进行统一征税,税基较宽,涉及到费用扣除项目种类较多,在初算税负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一定抵免扣除。      中国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分为4种情形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而且在纳税时间上,选择按月或按年对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在计算方法上,引入了速算扣除数来简化应纳税额的计算。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90%以上的收入由工资薪金组成,而这部分收入已经全部被纳入了税收体系,而很多高收入群体的收入都来源于其他渠道,或各种隐性收入,而这部分收入按照当前中国的税收体制,是无法将其纳入其中的。      这一现状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起不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国家一直强调的共同富裕目标也难以实现。
      由此可见,税收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应该尽快地完善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适当降低对中等收入群体的个税征收,将高收入群体的各种非法避税渠道和避税行为,全部纳入到税收体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税收作为杠杆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      四、企业所得税差别较大      美国2019年公布了税法改革方案,名为“减税与就业法案”,对企业与家庭实施减免税款,鼓励企业带回留存在海外的收入,阻止就业与企业外流。这一税收法案的实行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方面,推动企业税负水平的大幅降低,减轻企业负担,将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5%降为15%。      另一方面,进一步减轻个人税收负担,简化了个人所得税税率档次,降低了最高档税率,即由原来的10%、15%、25%、28%、33%和简化为10%、25%和35%,此举取消了最低限税额、全球课税收制和净投资所得额,提高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降低了中产阶级的税负水平。      与美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税负明显偏重。曹德旺曾指出,自己之所以要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之前已经对中美两国在土地、能源、劳动力成本等方面进行过比较,他特别提到,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并认为这是导致中国制造业踟蹰不前的原因之一。      中国企业除了正常的纳税之外,还要承担许多其他收费,如行政收费、基金、社保等各种收费,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造成了企业整体经营负担过重。
      五、中国非税收入占比大幅超过美国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部分,在非税收入方面中国占比远超美国。美国的非税收入主要包括公共设施使用者收费,机场和公园收费、行政性收费、捐赠、政府所有的企业和公共财产收入。      中国的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由于收费行为难以约束,存在收费主体多元化的现象。美国联邦非税收入在其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为5%,而中国2018年的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为结语      税收的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      通过中美两国税收制度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税收体制中存在的最大的弊端,一是企业税负过重;二是个人所得税税制仍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这就使得税收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难以发挥出来,而国家以消费拉动经济,促进中国经济经济实现双循环的目标也缺乏内需动力。      笔者认为,下一步应该加快税收体制改革,一是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行政费用,降低企业负担;二是要深化个税改革,扩大征税群体,尤其是要加大对高收入群体隐形收入的征收覆盖面,同时继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抵扣,使税收制度真正起到调节纳税人之间利益分配的杠杆作用。

3. 中美税制结构的差异

税收制度是指国家(政府)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方法的总称。它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政府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也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律规范。从一般意义上说,税收制度是由税收主体、税收客体、税率和违章处置等要素构成的。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道路、税收制度方面都有着很大差异。尤其是税收制度方面的差别更为明显,税负高低也各不相同。通过分析、比较两国之间的差异,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两国税收制度的不同特点,以及各自的利弊,认真学习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      到目前为止,美国的税收制度已经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完整的税收制度。然而,在美国还有另一个声音。他们认为,他们的税收制度有过于复杂、税收负担过重、对经济缺乏刺激、不公平等缺点。      因此,许多美国金融和税务专家和学者正在深入探索简化税收制度和实施增值税的方向,以建立更科学和合理的税收制度。
      一、税制结构不同      美国的税收制度分为三个独立层次: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对各级议会和选民负责,没有上下级关系。中国于1994年建立了税收制度的财政管理体系。虽然税收和收入按中央和地方政府划分,但税收权仍高度集中,税收立法权属于中央政府。      美国是一个以直接税为主体的国家,直接税主要针对个人征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更加突出。中国以间接税为主,有利于筹集财政收入,主要由企业纳税,具有顺周期的特点。      二、税负不同      税负是指国家征税造成的经济负担。税收负担是国家税收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结果,是国家税收反映的经济分配关系的表现,又称税收负担率,是应纳税与主要收入的比例。      从中美税负的比较来看,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企业缴纳的各类税费占税收总额的90%,个人缴纳的各类税费仅占税收总额的美国企业纳税占总税额的25%,个人纳税占总税额的75%。      中国企业所得税采取单一比例税率,税率为25%,一次性征收。美国的企业所得税所得税是由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重复征收的,企业所得分红和企业保留的部分按15%的税率征收。这样,美国的企业所得税将被征收四次,最高税率为70%。      从个人所得税税率的比较可以看出,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高于中国,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远高于中国。中国最低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而美国这部分人群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总之,从国家整体税收负担的情况来看,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的税负水平,也就是说,我国国民收入中用来交税的部分超过了美国。
      三、个人所得税设置、税率和计算方法存在较大差异      (1)所得税的设置不同:美国是综合所得税;中国是分类所得税。美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一般以家庭为单位,纳税人的年收入必须纳入税基。根据不同的来源,中国配合适用税率计算其所得税。不同的税率结构。      (2)税率结构不同:美国个人所得税实行统一的6级超额累进税率。纳税申报人按单身、已婚夫妇、户主、鳏妇或寡妇分为四类。每个身份都有适用的税率表,税率表每年根据一定的指标进行调整。中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工资薪金超额累进税率为7级;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于个体工商户和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收入;劳动报酬适用3级超额累进税率。      (3)不同的计算方法:美国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是纳税人年度纯收入的计算,是纳税人年度纯收入的统一征税。税基较宽,涉及费用扣除项目种类较多。在初始税收负担的基础上,也可以进行一定的扣除。      我国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分为四种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在纳税时间方面,选择月或年度相应的纳税所得额,税收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在计算方法上,引入了快速计算扣除,简化了应纳税额的计算。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90%以上的收入由工资和薪金组成,这部分收入已全部纳入税收制度,许多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来自其他渠道或各种隐性收入。根据中国目前的税收制度,这部分收入不能纳入。这种情况的结果是,中国的个人所得税不能调整收入分配,国家一直强调的共同繁荣目标也难以实现。      因此,税收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尽快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适当减少中等收入群体的个人所得税,高收入群体的各种非法避税渠道和避税行为,全部纳入税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税收作为国民收入杠杆的调整作用。      四、企业所得税差别较大      2019年,美国宣布了一项名为减税和就业法案的税法改革计划,对企业和家庭实施减税,鼓励企业带回海外收入,防止就业和企业外流。与美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税负明显偏重。除了正常纳税外,中国企业还承担许多其他费用,如行政费用、资金、社会保障等费用,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导致企业整体运营负担过重。      五、中国的非税收入比例明显超过美国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中国在非税收入方面的比例远远超过美国。美国的非税收收入主要包括公共设施用户、机场和公园、行政费用、捐赠和所有政府企业和公共财产。      中国的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由于收费行为难以约束,收费主体多样化。美国联邦非税收入占其财政收入的5%,而中国2018年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通过中美税收制度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税收制度的最大缺点,一是企业税收负担;第二,个人所得税制度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难以发挥税收收入分配调整功能,国家通过消费推动经济,促进中国经济实现双重循环目标。

中美税制结构的差异

4. 中美产生税制差异原因

 中美产生税制差异原因  (一)中美消费税税目之比较  一般来说,一国消费税法之税目的规定,大多是基于本国特定时期的经济政策来设定的,以此来引导消费方向、调节消费结构,影响生产结构。从世界各国的消费税目来看,糖、软饮料及其替代品是最广泛地课以消费税的食用产品,有65个国家征收;29个国家对盐征收消费税,有27个国家对奢侈品的化妆品、香水征收消费税。  美国国内收入法典26标题的D部分将消费税分39个税目,涵盖了燃料、环境税、通讯、运输、外国保险、卡车拖车挂车等车辆、制造业、菸草、赌博、酒类、港口税等。每个税目还包含有众多子目,十分繁杂,征税专案大大小小有几百种。这也反映了美国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此外,该法典还规定,酒精饮料税目由国家专卖和财政垄断,这使得这类危害身体健康物品限制上升到国家的高度,便于统筹管理,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消费税的另一个特色是专款专用,对许多课税专案征收消费税形成诸如:公路信托基金、机场和航线信托基金、矽肺残疾信托基金等特定的基金,用于联邦 *** 对相关专案的支出,避免专项资金被占用,值得我们学习。  相比较,我国的消费税法规定,11个税目。分别为:酒、烟、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化妆品、护肤护发品、鞭炮、焰火、汽油、柴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包括小轿车、越野车、小客车)。每个税目还细分为16个子目,总共23个消费税专案。它们都是在原产品税和增值税的基础上经过选择,修改后确定的。  (二)中美消费税税率之比较  目前,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由过去强调直接税转向以直接税和间接税并重,甚至偏重间接税的趋势。各国在商品税收的征收改革中,重点放在了消费税的改革上,特别是在税率方面尤为突出。  从当今消费税的发展趋势来看,已经愈来愈凸现其配套性商品劳务税性质,其特殊调节税功能日趋明显。在日本、义大利和比利时等国家的消费税有一部份现已撤功能为增值税的课税范围,尤其是在日本,虽仍名之为消费税,但实质上已是一种增值税。
  中美两国价值取向产生差异的原因?  原因的话有很多啦, 历史原因个人觉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美国仅仅几百年而已,这就导致了美国比较流行快速的文化,而中国是比较传统的,这点在电影方面就可以看出来,再有就是地域文化等
  中美孩子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教育理念有很多差异。举例来说,中国的家长希望孩子听话服从,美国的家长希望孩子独立有个性。其他还有很多。
  产生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国与国之间的教育差异,是有多方面引起的。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因为中国学生家长为了社会的功利需求干预太多,而美国学生家长干预较少。
  中美贸易逆差产生原因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提供的资料,1979年中美贸易额为24.5亿美元,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2116.3亿美元。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在中美贸易中,1979-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6年贸易逆差达395亿美元。中国方面的统计则表明,在1979-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自1993年转为顺差,1996年顺差为105亿美元。显然,中美两国关于双边贸易平衡状况的统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中美贸易逆差的实际规模究竟有多大?  美方统计方法高估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美国把中国香港转口贸易额笼统地计算在中美贸易之中,但它实际上有很大比例应归于中国之外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香港的贸易转口;另一方面,它在计算美国对中国的进出口时,出口金额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口金额按到岸价格计算,从而将装卸、运输和保险等费用的双倍数额计入中美贸易逆差。中美双方在最近5年的官方统计数字如表1所示,它表明双方计算的贸易逆差的偏差虽有逐年减少之势,但仍然很大,美国现有的统计方法严重高估了中美贸易逆差的实际数额。  即使考虑到统计方法的差异而对中美贸易逆差进行修正(介于二者之间,但更接近于中国官方数字),经过调整的贸易逆差数额仍然远远高于其真实值,其主要原因在于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贸易模式。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逐渐向中国转移,它一方面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加工贸易占总贸易额的5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由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的。加工贸易模式属于两头在外的生产与贸易方式,即原材料依赖进口、最终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并且,由于劳动成本低、对外资企业的税收等优惠措施大,大部分附加值进入了外商的口袋,中国 *** 和中国员工的所得非常有限。  从美国贸易逆差的地区结构看,欧盟和中东等地区所占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作为整体的东南亚地区对美逆差则呈下降趋势;美国对于中国的贸易逆差,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将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而把它们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由于中国劳动工资较低、对外资存在税收优惠,这种产业转移和贸易顺差的转移的大部分利益由外商及其母国获得,但在国际收支中则表现为中国顺差的上升。  从中美经济发展水平和中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中美之间存在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按照国际贸易的正常模式,中美双方各自集中于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生产,并通过贸易互通有无,可以极大地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美国 *** 通过限制高新技术产品向中国的出口,造成了中美合理国际分工的人为扭曲;同时,由于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的加工贸易模式,使得中国尚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快速上升,事实上超过80%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由两头在外的外资企业进行的。  因此,中美钜额贸易逆差的形成,主要由于三方面的原因:美国 *** 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中美贸易不平衡,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加工贸易模式实质上扩大了中美贸易逆差的数额,而美方的统计方法则进一步严重高估了中美贸易逆差的规模。  二、美国得自中美贸易的巨大利益  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经济规律的作用,美国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和制造业在GDP和就业方面的比重日趋下降,美国经济正进入资讯化和服务化的后工业时代。在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中,美国通过进口廉价的日常消费用品、出口附加值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享受到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带来的巨大利益。同时,美国经济和美元的霸权地位,不仅使美国能够充分享受这种利益,而且可以获取钜额的“铸币税”收益。  根据国际贸易利得理论,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美国不仅享受到了国际分工的好处,还获得了参加国际贸易后的利得分配。首先分析中美贸易中美国所获得的交换利得。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成本低,但资金短缺,科技相对落后。美国是经济发达国家,资本充足,科技发达,但劳动成本高。中国主要向美国出口纺织品、服装、鞋、玩具、家用电器和旅行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主要向中国出口飞机、动力装置、机械装置、电子器件、通讯装置和化工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以及粮食、棉花等农产品。贸易产品结构的互补性和互利性,有力地推动了两国贸易的发展。  中国向美国市场提供的价廉物美的商品,不仅可以满足美国广大消费者的需要,而且可以为美国经济带来两大利益:其一,美国可以将大量的资源转向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并维持其国际领先地位;其二,这些价廉物美的中国出口商品有助于维持美国的物价稳定,使得美国 *** 可以在运用低税率、高财政赤字、低利率等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 *** 经济、维持钜额军费开支的同时,不必担心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冲击。  仅就贸易本身而言,尽管中美贸易的快速增长能够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但从中获得最多利益的则是美国企业。中国进出口超过50%属于以外资为主的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在中美贸易中的比例更是接近70%。由于税收减免和土地优惠,中国 *** 从外资企业那里得到的利益低于国内企业,而中国员工则由于较低的工资、较长的工作时间,以及相对滞后于国内企业的社会福利措施,其得到的利益要低于人们通常的预期。相反,外商则通过全球范围的转移定价、利润分享和股利分配,享受到了远超过会计账面上的利益。当然,以上对美国得自中美贸易的利益的分析,还没有包括中国产品出口对美国仓储、运输、批发、零售、保险和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就业和产出的贡献。  根据国际贸易基本原理,美国贸易逆差意味着美元的流出,即美国人要为过多地消费进口商品付钱,他们用什么支付呢?其窍门就在于国际收支的资本和金融账户。美国人为商品进口付钱的途径有三个:一是开动印钞机印刷美元钞票,其成本远远小于美元代表的价值,差额就是铸币税,美元的霸权地位和此种付账方式意味着美国在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征税;二是发行国债供其他国家或地区购买,其实质是以低利率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借钱;三是出口商品进行交换。至于贸易逆差部分,实质上就是前两种途径的某一种:或者通过输出美元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征税,或者通过让其他国家或地区购买美国债券,以低利率向国外借钱。  美国出现钜额外贸逆差原因之一是由其基本经济和制度因素的作用决定的。美国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表现在: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引发的世界产业发展史中第三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美国跨国公司利用其拥有的多种垄断优势,在发展中国家大量投资,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和能源消耗型及污染大的行业和低附加值的加工行业和工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国内集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美国的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其进口步伐。同时,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进一步利用其科技优势、生产优势等塑造出对美国最有利的国际分工格局。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以及国外的产业内贸易成为美国贸易赤字剧增的主要原因。美国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有大量子公司。把原本本国生产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及服务转化为海外子公司的钜额生产与出口,并相应地增加美国公司从海外子公司对美国的进口,从而扩大了美国的“外贸逆差”。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有利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美国利用对中国的贸易,可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海外,国内的需要依靠进口满足,有利于美国集中资金和劳动力,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新技术工业和服务行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近年来中美贸易的主要商品结构来看,双方贸易不平衡基本上属于中国与美国之间合理的国际分工,并由中国发挥两个比较优势-产业之间的比较优势与产业内部的比较优势所导致的结果。2002年中国对美出口排在前5项的商品分别是杂项制品(18.44%)、办公用机械及自动资料处理装置(11.7%)、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装置(10.74%)、鞋靴(8.7%)、电力机械器具(8.09%)。单从以上资料来看,中国近年来对美出口以纺织服装为主的经贸格局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计算机通讯类产品的出口份额在上升。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流仍然是加工贸易方式,具体说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额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9.65%,因此中国对美出口实质上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1997-2001年美国对华出口的20种主要产品中,出口额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飞机、通讯装置、映象管、含油种,以及自动资料处理机器。美对华产品出口明显属于高新技术设计与营销为主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以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但是由于美国一直对华实行严厉的高技术出口管制,使美对华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双方产品的优势互补也难以充分体现出来,这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最根本原因。  表1 中美贸易逆差的规模:美国口径与中国口径 单位:亿美元  专案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美国官方数字(1) 686.77 838.33 830.96 1030.65 1240.68 1619.78  中国官方数字(2) 224.69 297.36 280.80 427.08 586.01 802  (1—2)/2 205.7% 181.9% 195.9% 141.3% 111.7% 102.0%  (《环球视野》摘自2006年第5期《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中美贸易顺差产生原因  应该冷静分析中国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  首先在统计的口径上中美双方并不一样。例如在2004年,中方统计的顺差是800亿美元,美方统计是1600亿美元,约相差一倍。原因是美国在统计上采用的“原产地”原则、不包括服务贸易以及到岸价格等,这些都造成与中方统计有出入。  第二,中美贸易还有个结构性问题。中方出口大多属较低端产品;而美方出口的多为高阶产品,总量较少。据统计,在中国进口的高科技产品总量中,美国商品只占10%左右。成思危开玩笑说:“你不能老让我们买飞机,你还得有其他东西卖给我们,你不增加出口,贸易怎么平衡呢?”  “现在美国有些人把贸易问题政治化,这样就不好了。我曾经听到一位美国议员在演讲中说:‘你看从中国到美国的船都是满当当的,从美国到中国的船都是空荡荡的。可见中美贸易如此不平衡,造成美国多少人失业。’我认为这不足为奇:我们卖给你的是鞋子、玩具、衣服,必须用船运,当然是满的;你卖给我们的是软体、晶片,这不需要用船运,用飞机运就可以了。”成思危希望双方能共同探讨解决好贸易平衡的办法,而不是把贸易问题政治化。  据中方统计,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了2116.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分别增长24.8%、9.1%和30.4%。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就此分析,仅从数字来看,美方出现了比较大的逆差,但是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中美经贸关系实际上是互利双赢的,双方的利益分配大体是平衡的。  易小准认为,首先,国际制造业大量向中国转移,跨国公司、海外销售和专案公司的返销大量增加,导致了美国对华的贸易出现了比较大的逆差。2005年,中国出口总额的5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844亿美元,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3%,如果把这一部分扣除,那么中国的贸易顺差仅为175亿美元。  易小准特别指出,美跨国公司的贸易转移,也带来了大量的贸易逆差。如果扣除跨国公司的海外净销售和进出口,美国的逆差就会大大缩小,甚至出现顺差。扣除跨国公司的关联贸易,美国的贸易逆差就会下降2/3,对中国的逆差则下降了30%。如果扣除中国的加工贸易顺差,或者外商投资企业的顺差,中国对美国的顺差就会分别减少91%和73%。  此外,国际产业的转移也导致了贸易顺差的转移,东亚一些国家对美贸易顺差随着对中国投资转移到了中国。  尽管如此,中国 *** 为了缩小中美贸易逆差做了大量的努力。2005年中国超过英国,成为美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对美国出口增加最快的国家。去年,中国签订购买70架波音飞机的协议,价值近40亿美元,加上进口美国的电信产品,汽车整车和零部件、机电装置等,合同总金额将近95亿美元。中国也一直是美国大豆、棉花的最大进口
  税制结构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税制结构指构成税制的各种税在社会在生产中的分布状况及相互之间的比重关系。当今世界比较普遍的税制结构大致有四种类型:以一般商品和劳务为主体、以所得税为主体、商品劳务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以及避税港的税制结构四种类型。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占有情况、财政支出结构、税收政策目标、征收管理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同国家之间的税制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中美时间观差异原因(急,线上等)  时间观是非语言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文化对于时间有着不同的态度.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文化氛围,起源于不同的传统.基于不同的哲学基础的中国文化及美国文化,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出了比较:1)不同的时间取向,过去取向与未来取向;2)圆式时间与线式时间;3)多时制时间与单时制时间.通过比较,我们不仅可以挖掘出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同时也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促进两国人们之间更好的交流.
  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也可理解为中国是大陆文化与西方是海洋文化之间的差异:
  大陆文化是指以大陆为生成背景的文化  海洋文化是指以海洋为生成背景的文化
  这种不同的生成背景,包括地域地貌、气候气象、自然生态、风土民俗以及历史文化等差异而形成显著区别。
  主要区别:大陆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海洋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  两者代表人类文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早先,人类只能在陆地从事生产与生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从陆地走向海洋,使陆地与陆地沟通,促进航海与商品贸易的发展。
  大陆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陆文化因受山岭江河阻隔而造成狭隘性与封闭性,因对土地的私人占有而产生封疆与世袭观念,又因土地占有的面积大小与山岳的高低形成等级制度。  陆地是稳定的,农业社会要求稳定,风调雨顺;封建政权的代号为“江山”,即使说“四海为家”,也是以四海为边界。传统所谓“六合”、“四方”一般都不包括海洋,明清实行“海禁”政策,也把海疆排除在外。安土重迁,安贫乐道,惜别怀乡,这些都是大陆文化的生成背景:封闭,保守,墨守成规,求稳求太平,害怕社会变动。  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大陆文化虽然平和,厚重、典雅、精致,其局限性则是很明显的。
  海洋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洋文化海洋的广阔与一望无际而表现出大气与开放姿态(李白诗:“海水不满眼,观涛不称心。”);又因海洋无法私人占有而形成平等观念,密切了人间关系(“同舟共济”“风雨同舟”)。  海洋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天风海涛,最能启迪人们想象与幻想;而险恶的风波,又能培养人们的冒险精神,使航海成为勇敢者的事业。海洋是流动的,变化的,宽容的,有较大自由度(普希金诗:“大海,自由的元素。”),较少狭隘观念与保守思想。海洋又是积极的,进取的,浪漫的,有广阔的想象与联想的空间,开拓人的心灵世界。这些构成了海洋文化大气、强悍、机智、热情、浪漫、生气勃勃、充满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基本特征,也构建了海边民豪爽、旷达、灵活、容易接受新事物与新观念的心理素质。海洋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是一种城市文化、市民文化,体现了人类文化最新发展成果,有鲜明的时代标志。其外延涵盖当代的科技发明、商业流通与社会进步;其内涵包含近代的民主理念、平民意识与自由思想,从根本上提高了人的文化素质与精神境界。  它不仅具有地域性与民族性,更具有时代性与世界性,标志当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此外,文化的差异,也可先从饮食文化说起,因为“民以食为天”,它能够反映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世界上有三大美食:中国、法国和义大利,我们看看这些美食方面最基本的差异。在饮食方面,中国人很注重形式,讲究“色、香、味”,所以中国烹调里,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欧洲人很讲实际,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从不下什么工夫,更讲究其营养搭配和保护,注重菜的内在质量。这是中餐和西餐的主要差异。中国人吃饭每次都上很多菜,可都长得很瘦,西方人每次菜很少,但都比中国人长得结识。  再看看餐具的差别: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所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审美情趣与好恶倾向。在中国的文化背景里,红色代表着幸运、财富和吉祥喜庆,而在西方人的观念里,红色是血的颜色,表示冲动、挑衅和动乱,我们看到西班牙斗牛士拿着红布就是向牛挑战,红色可以激怒斗牛,所以,中国人在喜庆的节日里喜欢穿红色的衣服,而西方人一般选择蓝色,因为他们觉得蓝色代表冷静和沉着。
  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是:中国人思维比较抽象,西方人比较具体。
  在生活态度上的差别是:中国人偏重精神感受,西方人注重实用。
  在绘画和雕刻艺术上,中国画是泼墨写意,西方的油画讲究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比如:中国人为了表现神仙可以飞行就在仙女的脚下加上几朵白云,体现飞的意境。西方人就不能理解我们这种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西方的经典的宗教题材画作中,为了说明天使在飞,就得给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加上一双翅膀。因为他们只有想到翅膀会飞。在雕刻作品中,中国人更注重想象力和意境,比如一个猴子蹲在马背上,它们的比例相差无几,只是表现了一种意境:马上封侯。而西方的雕刻作品讲求写实和细腻,绝不会出项这种比例失调的艺术作品。
  中美贸易额差产生的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我国在服装、纺织品、鞋类、塑料制品、箱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大量出口美国。其实这些产品的附加值极低,基本赚点劳务费而已。  美国方面其实有许多先进技术和装置是我国需要进口的,但老美自己又神经兮兮,这个不肯卖给我们,那个限制出口,理由是什么敏感技术啦,怕什么民用转军用啦等等。这么以来,当然贸易逆差就出来了,怪谁呢。  所以,我们只好整天进口人家的波音飞机。一架飞机顶我们二亿件衬衫!
   

5. 中美产生税制差异原因

 中美产生税制差异原因  (一)中美消费税税目之比较  一般来说,一国消费税法之税目的规定,大多是基于本国特定时期的经济政策来设定的,以此来引导消费方向、调节消费结构,影响生产结构。从世界各国的消费税目来看,糖、软饮料及其替代品是最广泛地课以消费税的食用产品,有65个国家征收;29个国家对盐征收消费税,有27个国家对奢侈品的化妆品、香水征收消费税。  美国国内收入法典26标题的D部分将消费税分39个税目,涵盖了燃料、环境税、通讯、运输、外国保险、卡车拖车挂车等车辆、制造业、烟草、赌博、酒类、港口税等。每个税目还包含有众多子目,十分繁杂,征税项目大大小小有几百种。这也反映了美国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此外,该法典还规定,酒精饮料税目由国家专卖和财政垄断,这使得这类危害身体健康物品限制上升到国家的高度,便于统筹管理,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消费税的另一个特色是专款专用,对许多课税项目征收消费税形成诸如:公路信托基金、机场和航线信托基金、矽肺残疾信托基金等特定的基金,用于联邦 *** 对相关项目的支出,避免专项资金被占用,值得我们学习。  相比较,我国的消费税法规定,11个税目。分别为:酒、烟、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化妆品、护肤护发品、鞭炮、焰火、汽油、柴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包括小轿车、越野车、小客车)。每个税目还细分为16个子目,总共23个消费税项目。它们都是在原产品税和增值税的基础上经过选择,修改后确定的。  (二)中美消费税税率之比较  目前,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由过去强调直接税转向以直接税和间接税并重,甚至偏重间接税的趋势。各国在商品税收的征收改革中,重点放在了消费税的改革上,特别是在税率方面尤为突出。  从当今消费税的发展趋势来看,已经愈来愈凸现其配套性商品劳务税性质,其特殊调节税功能日趋明显。在日本、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国家的消费税有一部份现已撤功能为增值税的课税范围,尤其是在日本,虽仍名之为消费税,但实质上已是一种增值税。
  中美两国价值取向产生差异的原因?  原因的话有很多啦, 历史原因个人觉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美国仅仅几百年而已,这就导致了美国比较流行快速的文化,而中国是比较传统的,这点在电影方面就可以看出来,再有就是地域文化等
  中美孩子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教育理念有很多差异。举例来说,中国的家长希望孩子听话服从,美国的家长希望孩子独立有个性。其他还有很多。
  产生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国与国之间的教育差异,是有多方面引起的。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因为中国学生家长为了社会的功利需求干预太多,而美国学生家长干预较少。
  中美贸易逆差产生原因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提供的数据,1979年中美贸易额为24.5亿美元,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2116.3亿美元。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在中美贸易中,1979-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6年贸易逆差达395亿美元。中国方面的统计则表明,在1979-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自1993年转为顺差,1996年顺差为105亿美元。显然,中美两国关于双边贸易平衡状况的统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中美贸易逆差的实际规模究竟有多大?  美方统计方法高估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美国把中国香港转口贸易额笼统地计算在中美贸易之中,但它实际上有很大比例应归于中国之外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香港的贸易转口;另一方面,它在计算美国对中国的进出口时,出口金额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口金额按到岸价格计算,从而将装卸、运输和保险等费用的双倍数额计入中美贸易逆差。中美双方在最近5年的官方统计数字如表1所示,它表明双方计算的贸易逆差的偏差虽有逐年减少之势,但仍然很大,美国现有的统计方法严重高估了中美贸易逆差的实际数额。  即使考虑到统计方法的差异而对中美贸易逆差进行修正(介于二者之间,但更接近于中国官方数字),经过调整的贸易逆差数额仍然远远高于其真实值,其主要原因在于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贸易模式。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逐渐向中国转移,它一方面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加工贸易占总贸易额的5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由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的。加工贸易模式属于两头在外的生产与贸易方式,即原材料依赖进口、最终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并且,由于劳动成本低、对外资企业的税收等优惠措施大,大部分附加值进入了外商的口袋,中国 *** 和中国员工的所得非常有限。  从美国贸易逆差的地区结构看,欧盟和中东等地区所占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作为整体的东南亚地区对美逆差则呈下降趋势;美国对于中国的贸易逆差,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将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而把它们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由于中国劳动工资较低、对外资存在税收优惠,这种产业转移和贸易顺差的转移的大部分利益由外商及其母国获得,但在国际收支中则表现为中国顺差的上升。  从中美经济发展水平和中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中美之间存在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按照国际贸易的正常模式,中美双方各自集中于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生产,并通过贸易互通有无,可以极大地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美国 *** 通过限制高新技术产品向中国的出口,造成了中美合理国际分工的人为扭曲;同时,由于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的加工贸易模式,使得中国尚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快速上升,事实上超过80%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由两头在外的外资企业进行的。  因此,中美巨额贸易逆差的形成,主要由于三方面的原因:美国 *** 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中美贸易不平衡,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加工贸易模式实质上扩大了中美贸易逆差的数额,而美方的统计方法则进一步严重高估了中美贸易逆差的规模。  二、美国得自中美贸易的巨大利益  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经济规律的作用,美国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和制造业在GDP和就业方面的比重日趋下降,美国经济正进入信息化和服务化的后工业时代。在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中,美国通过进口廉价的日常消费用品、出口附加值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享受到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带来的巨大利益。同时,美国经济和美元的霸权地位,不仅使美国能够充分享受这种利益,而且可以获取巨额的“铸币税”收益。  根据国际贸易利得理论,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美国不仅享受到了国际分工的好处,还获得了参加国际贸易后的利得分配。首先分析中美贸易中美国所获得的交换利得。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成本低,但资金短缺,科技相对落后。美国是经济发达国家,资本充足,科技发达,但劳动成本高。中国主要向美国出口纺织品、服装、鞋、玩具、家用电器和旅行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主要向中国出口飞机、动力设备、机械设备、电子器件、通信设备和化工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以及粮食、棉花等农产品。贸易产品结构的互补性和互利性,有力地推动了两国贸易的发展。  中国向美国市场提供的价廉物美的商品,不仅可以满足美国广大消费者的需要,而且可以为美国经济带来两大利益:其一,美国可以将大量的资源转向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并维持其国际领先地位;其二,这些价廉物美的中国出口商品有助于维持美国的物价稳定,使得美国 *** 可以在运用低税率、高财政赤字、低利率等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 *** 经济、维持巨额军费开支的同时,不必担心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冲击。  仅就贸易本身而言,尽管中美贸易的快速增长能够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但从中获得最多利益的则是美国企业。中国进出口超过50%属于以外资为主的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在中美贸易中的比例更是接近70%。由于税收减免和土地优惠,中国 *** 从外资企业那里得到的利益低于国内企业,而中国员工则由于较低的工资、较长的工作时间,以及相对滞后于国内企业的社会福利措施,其得到的利益要低于人们通常的预期。相反,外商则通过全球范围的转移定价、利润分享和股利分配,享受到了远超过会计账面上的利益。当然,以上对美国得自中美贸易的利益的分析,还没有包括中国产品出口对美国仓储、运输、批发、零售、保险和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就业和产出的贡献。  根据国际贸易基本原理,美国贸易逆差意味着美元的流出,即美国人要为过多地消费进口商品付钱,他们用什么支付呢?其窍门就在于国际收支的资本和金融账户。美国人为商品进口付钱的途径有三个:一是开动印钞机印刷美元钞票,其成本远远小于美元代表的价值,差额就是铸币税,美元的霸权地位和此种付账方式意味着美国在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征税;二是发行国债供其他国家或地区购买,其实质是以低利率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借钱;三是出口商品进行交换。至于贸易逆差部分,实质上就是前两种途径的某一种:或者通过输出美元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征税,或者通过让其他国家或地区购买美国债券,以低利率向国外借钱。  美国出现巨额外贸逆差原因之一是由其基本经济和制度因素的作用决定的。美国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表现在: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引发的世界产业发展史中第三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美国跨国公司利用其拥有的多种垄断优势,在发展中国家大量投资,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和能源消耗型及污染大的行业和低附加值的加工行业和工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国内集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美国的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其进口步伐。同时,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进一步利用其科技优势、生产优势等塑造出对美国最有利的国际分工格局。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以及国外的产业内贸易成为美国贸易赤字剧增的主要原因。美国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有大量子公司。把原本本国生产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及服务转化为海外子公司的巨额生产与出口,并相应地增加美国公司从海外子公司对美国的进口,从而扩大了美国的“外贸逆差”。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有利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美国利用对中国的贸易,可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海外,国内的需要依靠进口满足,有利于美国集中资金和劳动力,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新技术工业和服务行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近年来中美贸易的主要商品结构来看,双方贸易不平衡基本上属于中国与美国之间合理的国际分工,并由中国发挥两个比较优势-产业之间的比较优势与产业内部的比较优势所导致的结果。2002年中国对美出口排在前5项的商品分别是杂项制品(18.44%)、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11.7%)、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10.74%)、鞋靴(8.7%)、电力机械器具(8.09%)。单从以上数据来看,中国近年来对美出口以纺织服装为主的经贸格局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计算机通信类产品的出口份额在上升。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流仍然是加工贸易方式,具体说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额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9.65%,因此中国对美出口实质上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1997-2001年美国对华出口的20种主要产品中,出口额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飞机、通信设备、显像管、含油种,以及自动数据处理机器。美对华产品出口明显属于高新技术设计与营销为主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以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但是由于美国一直对华实行严厉的高技术出口管制,使美对华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双方产品的优势互补也难以充分体现出来,这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最根本原因。  表1 中美贸易逆差的规模:美国口径与中国口径 单位:亿美元  项目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美国官方数字(1) 686.77 838.33 830.96 1030.65 1240.68 1619.78  中国官方数字(2) 224.69 297.36 280.80 427.08 586.01 802  (1—2)/2 205.7% 181.9% 195.9% 141.3% 111.7% 102.0%  (《环球视野》摘自2006年第5期《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中美贸易顺差产生原因  应该冷静分析中国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  首先在统计的口径上中美双方并不一样。例如在2004年,中方统计的顺差是800亿美元,美方统计是1600亿美元,约相差一倍。原因是美国在统计上采用的“原产地”原则、不包括服务贸易以及到岸价格等,这些都造成与中方统计有出入。  第二,中美贸易还有个结构性问题。中方出口大多属较低端产品;而美方出口的多为高端产品,总量较少。据统计,在中国进口的高科技产品总量中,美国商品只占10%左右。成思危开玩笑说:“你不能老让我们买飞机,你还得有其他东西卖给我们,你不增加出口,贸易怎么平衡呢?”  “现在美国有些人把贸易问题政治化,这样就不好了。我曾经听到一位美国议员在演讲中说:‘你看从中国到美国的船都是满当当的,从美国到中国的船都是空荡荡的。可见中美贸易如此不平衡,造成美国多少人失业。’我认为这不足为奇:我们卖给你的是鞋子、玩具、衣服,必须用船运,当然是满的;你卖给我们的是软件、芯片,这不需要用船运,用飞机运就可以了。”成思危希望双方能共同探讨解决好贸易平衡的办法,而不是把贸易问题政治化。  据中方统计,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了2116.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分别增长24.8%、9.1%和30.4%。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就此分析,仅从数字来看,美方出现了比较大的逆差,但是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中美经贸关系实际上是互利双赢的,双方的利益分配大体是平衡的。  易小准认为,首先,国际制造业大量向中国转移,跨国公司、海外销售和项目公司的返销大量增加,导致了美国对华的贸易出现了比较大的逆差。2005年,中国出口总额的5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844亿美元,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3%,如果把这一部分扣除,那么中国的贸易顺差仅为175亿美元。  易小准特别指出,美跨国公司的贸易转移,也带来了大量的贸易逆差。如果扣除跨国公司的海外净销售和进出口,美国的逆差就会大大缩小,甚至出现顺差。扣除跨国公司的关联贸易,美国的贸易逆差就会下降2/3,对中国的逆差则下降了30%。如果扣除中国的加工贸易顺差,或者外商投资企业的顺差,中国对美国的顺差就会分别减少91%和73%。  此外,国际产业的转移也导致了贸易顺差的转移,东亚一些国家对美贸易顺差随着对中国投资转移到了中国。  尽管如此,中国 *** 为了缩小中美贸易逆差做了大量的努力。2005年中国超过英国,成为美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对美国出口增加最快的国家。去年,中国签订购买70架波音飞机的协议,价值近40亿美元,加上进口美国的电信产品,汽车整车和零部件、机电设备等,合同总金额将近95亿美元。中国也一直是美国大豆、棉花的最大进口
  税制结构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税制结构指构成税制的各种税在社会在生产中的分布状况及相互之间的比重关系。当今世界比较普遍的税制结构大致有四种类型:以一般商品和劳务为主体、以所得税为主体、商品劳务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以及避税港的税制结构四种类型。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占有情况、财政支出结构、税收政策目标、征收管理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同国家之间的税制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中美时间观差异原因(急,在线等)  时间观是非语言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文化对于时间有着不同的态度.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文化氛围,起源于不同的传统.基于不同的哲学基础的中国文化及美国文化,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出了比较:1)不同的时间取向,过去取向与未来取向;2)圆式时间与线式时间;3)多时制时间与单时制时间.通过比较,我们不仅可以挖掘出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同时也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促进两国人们之间更好的交流.
  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也可理解为中国是大陆文化与西方是海洋文化之间的差异:
  大陆文化是指以大陆为生成背景的文化  海洋文化是指以海洋为生成背景的文化
  这种不同的生成背景,包括地域地貌、气候气象、自然生态、风土民俗以及历史文化等差异而形成显著区别。
  主要区别:大陆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海洋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  两者代表人类文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早先,人类只能在陆地从事生产与生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从陆地走向海洋,使陆地与陆地沟通,促进航海与商品贸易的发展。
  大陆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陆文化因受山岭江河阻隔而造成狭隘性与封闭性,因对土地的私人占有而产生封疆与世袭观念,又因土地占有的面积大小与山岳的高低形成等级制度。  陆地是稳定的,农业社会要求稳定,风调雨顺;封建政权的代号为“江山”,即使说“四海为家”,也是以四海为边界。传统所谓“六合”、“四方”一般都不包括海洋,明清实行“海禁”政策,也把海疆排除在外。安土重迁,安贫乐道,惜别怀乡,这些都是大陆文化的生成背景:封闭,保守,墨守成规,求稳求太平,害怕社会变动。  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大陆文化虽然平和,厚重、典雅、精致,其局限性则是很明显的。
  海洋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洋文化海洋的广阔与一望无际而表现出大气与开放姿态(李白诗:“海水不满眼,观涛不称心。”);又因海洋无法私人占有而形成平等观念,密切了人间关系(“同舟共济”“风雨同舟”)。  海洋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天风海涛,最能启迪人们想象与幻想;而险恶的风波,又能培养人们的冒险精神,使航海成为勇敢者的事业。海洋是流动的,变化的,宽容的,有较大自由度(普希金诗:“大海,自由的元素。”),较少狭隘观念与保守思想。海洋又是积极的,进取的,浪漫的,有广阔的想象与联想的空间,开拓人的心灵世界。这些构成了海洋文化大气、强悍、机智、热情、浪漫、生气勃勃、充满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基本特征,也构建了海边民豪爽、旷达、灵活、容易接受新事物与新观念的心理素质。海洋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是一种城市文化、市民文化,体现了人类文化最新发展成果,有鲜明的时代标志。其外延涵盖当代的科技发明、商业流通与社会进步;其内涵包含近代的民主理念、平民意识与自由思想,从根本上提高了人的文化素质与精神境界。  它不仅具有地域性与民族性,更具有时代性与世界性,标志当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此外,文化的差异,也可先从饮食文化说起,因为“民以食为天”,它能够反映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世界上有三大美食:中国、法国和意大利,我们看看这些美食方面最基本的差异。在饮食方面,中国人很注重形式,讲究“色、香、味”,所以中国烹调里,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欧洲人很讲实际,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从不下什么工夫,更讲究其营养搭配和保护,注重菜的内在质量。这是中餐和西餐的主要差异。中国人吃饭每次都上很多菜,可都长得很瘦,西方人每次菜很少,但都比中国人长得结识。  再看看餐具的差别: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所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审美情趣与好恶倾向。在中国的文化背景里,红色代表着幸运、财富和吉祥喜庆,而在西方人的观念里,红色是血的颜色,表示冲动、挑衅和动乱,我们看到西班牙斗牛士拿着红布就是向牛挑战,红色可以激怒斗牛,所以,中国人在喜庆的节日里喜欢穿红色的衣服,而西方人一般选择蓝色,因为他们觉得蓝色代表冷静和沉着。
  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是:中国人思维比较抽象,西方人比较具体。
  在生活态度上的差别是:中国人偏重精神感受,西方人注重实用。
  在绘画和雕刻艺术上,中国画是泼墨写意,西方的油画讲究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比如:中国人为了表现神仙可以飞行就在仙女的脚下加上几朵白云,体现飞的意境。西方人就不能理解我们这种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西方的经典的宗教题材画作中,为了说明天使在飞,就得给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加上一双翅膀。因为他们只有想到翅膀会飞。在雕刻作品中,中国人更注重想象力和意境,比如一个猴子蹲在马背上,它们的比例相差无几,只是表现了一种意境:马上封侯。而西方的雕刻作品讲求写实和细腻,绝不会出项这种比例失调的艺术作品。
  中美贸易额差产生的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我国在服装、纺织品、鞋类、塑料制品、箱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大量出口美国。其实这些产品的附加值极低,基本赚点劳务费而已。  美国方面其实有许多先进技术和设备是我国需要进口的,但老美自己又神经兮兮,这个不肯卖给我们,那个限制出口,理由是什么敏感技术啦,怕什么民用转军用啦等等。这么以来,当然贸易逆差就出来了,怪谁呢。  所以,我们只好整天进口人家的波音飞机。一架飞机顶我们二亿件衬衫!
   

中美产生税制差异原因

6. 中美税务有何异同之处?

中国的税务更多一些。
中美税法的一大差别就在间接税(间接税的实际纳税人为最终消费者)上。中国有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一般为17%,部分13%,还有11%,6%的情况。
而美国联邦税制中没有增值税。美国州税中有销售税。在最终的购买环节向消费者征收。性质上有一点类似增值税。但是销售税率很低,各州情况不同,从0%-10%不等,大部分州是4%-6%吧。而且对吃的(比如说米面油面包牛奶等)免税。
不过在中国避税的情况比较普遍,而美国对税务审查十分严格,很难避税。
中国的税务更多一些。
中美税法的一大差别就在间接税(间接税的实际纳税人为最终消费者)上。中国有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一般为17%,部分13%,还有11%,6%的情况。
而美国联邦税制中没有增值税。美国州税中有销售税。在最终的购买环节向消费者征收。性质上有一点类似增值税。但是销售税率很低,各州情况不同,从0%-10%不等,大部分州是4%-6%吧。而且对吃的(比如说米面油面包牛奶等)免税。
不过在中国避税的情况比较普遍,而美国对税务审查十分严格,很难避税。

7. 中美之间有什么不同的税务吗?

中国的税务更多一些。
中美税法的一大差别就在间接税(间接税的实际纳税人为最终消费者)上。中国有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一般为17%,部分13%,还有11%,6%的情况。
而美国联邦税制中没有增值税。美国州税中有销售税。在最终的购买环节向消费者征收。性质上有一点类似增值税。但是销售税率很低,各州情况不同,从0%-10%不等,大部分州是4%-6%吧。而且对吃的(比如说米面油面包牛奶等)免税。
不过在中国避税的情况比较普遍,而美国对税务审查十分严格,很难避税。
中国的税务更多一些。
中美税法的一大差别就在间接税(间接税的实际纳税人为最终消费者)上。中国有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一般为17%,部分13%,还有11%,6%的情况。
而美国联邦税制中没有增值税。美国州税中有销售税。在最终的购买环节向消费者征收。性质上有一点类似增值税。但是销售税率很低,各州情况不同,从0%-10%不等,大部分州是4%-6%吧。而且对吃的(比如说米面油面包牛奶等)免税。
不过在中国避税的情况比较普遍,而美国对税务审查十分严格,很难避税。

中美之间有什么不同的税务吗?

8. 为何中方反制采用差异化税率?

8月4日报道,针对美方近日宣布拟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中方于3日晚宣布,将依法对自美进口的约600亿美元产品按照四档不同税率加征关税,具体实施日期将视美方行动而动。中方的差别化税率反制措施是理性和克制的。

事实上,美国早在7月11日就抛出了对我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10%关税的清单,考虑到征税对两国企业和人民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并未轻易公布反制清单。但美国一如既往地威胁讹诈,升级事态,日前又将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税率提高到25%,面对这种危害到我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我们不得不出手,坚决依法进行正当防卫。
有人可能质疑,为何双方的产品征税金额不同?我们知道,这不是一场数字游戏,每一个数字的变动都可能涉及成千上万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特朗普政府可以不考虑征税后果,不顾美国内反对声音,为眼前选票牺牲多数人利益,拍脑袋随意升级税率,但我们不能“随美起舞”。
面对对方的不理智,中方在广泛听取意见,认真评估影响后,对原产于美国的5207个税目采取的差异化税率,就是根据自美进口不同产品的替代性程度进行划分,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对中国企业和百姓生活的影响,保证全球产业链运转。差异化税率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充分体现,也反映了中方的理性克制以及反制灵活性和精准度的统一。

当然,这只是一份征税清单,何时实施将取决于美方的表现。中方不愿打,但并不缺子弹,随时准备好综合使用“数量型和质量型”结合的反制措施。
如果贸易战是一场持久战,那么双方比拼的不应是谁开火更猛,而是谁撑得更久。正如不少国际人士所说,美国经济强劲增长难以持续,贸易战、减税影响减弱等因素将损其经济“近喜”而现“远忧”。而且美国内对“关税之伤”不满声音也越来越多,就在7月底美国举行的针对中国160亿美元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听证会上,82名发言人中仅6人赞成,占比只有7%左右。相比之下,我国经济运行稳定性增强,经济运行更加协调,再加上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定不移的对外开放战略、万众一心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撑……这都为我们赢得了应对外部冲击的时间、空间和信心。
中方谈判的大门始终敞开,也从来没有消减为解决分歧努力的诚意,但正如中方一直强调的,磋商前提是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希望美方也能回归理性冷静,拿出诚意来,不要再试图用威胁讹诈来解决问题。 
来源:观察者网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