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怎么样

2024-04-30 13:41

1. 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怎么样

在互联网理财冲击下,银行理财产品暴露出了诸多问题。首先,过高的门槛,难以满足中低收入客户的理财需求;其次,创新性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客户市场细分方面不够;最后,银行理财产品结构失衡严重,刚性兑付问题的普遍性与严重性突出。

为了解决目前理财产品业务的问题,前瞻产业研究院《银行理财产品行业运营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提出如下对策:
提高服务质量,分层次细化服务。银行的工作人员是直接和客户接触的,能够面对面地进行相关咨询服务,比起手机app来说,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客户也能享受到贵宾级的待遇,在舒适的环境中解决自身的疑惑。另外,很多客户不知道理财产品的投资细节,这就需要银行工作人员耐心和专业的指导,购买不同产品的客户服务应该分层化。
拓展产品种类,创新用户模式。银行要想使得自己的理财产品和别的银行不同,就应该从产品自身入手,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私募机构、投资咨询公司等的合作可以更加细化,开发新的用户模式。
改变销售思路,大力开发业务。传统的销售方式是电话、短信营销和现场推销,以及网络的宣传,其实从用户的角度讲,应该更加个性化和系统化,如果建立一套客户服务体系,根据收集到的用户资料和使用数据,定制属于客户自己的理财产品。
营造正确的监管引导。监管机构流于形式的东西太多,应该加强监管人员的素质和修养,真正地监督理财产品的去向和收益情况,这也是为了服务未来潜在用户做铺垫。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更加广泛,存贷差不是盈利的唯一途径,其次,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信托机构等的合作,开发出新的业务模式,能够依靠其网点规模的优势来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与保险公司等的协同效应也非常明显,如果对理财产品能够更进一步地完善,那么理财产品市场未来将会呈现欣欣向荣的一番景象。
在互联网理财冲击下,银行理财产品暴露出了诸多问题。首先,过高的门槛,难以满足中低收入客户的理财需求;其次,创新性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客户市场细分方面不够;最后,银行理财产品结构失衡严重,刚性兑付问题的普遍性与严重性突出。
为了解决目前理财产品业务的问题,前瞻产业研究院《银行理财产品行业运营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提出如下对策:
提高服务质量,分层次细化服务。银行的工作人员是直接和客户接触的,能够面对面地进行相关咨询服务,比起手机app来说,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客户也能享受到贵宾级的待遇,在舒适的环境中解决自身的疑惑。另外,很多客户不知道理财产品的投资细节,这就需要银行工作人员耐心和专业的指导,购买不同产品的客户服务应该分层化。
拓展产品种类,创新用户模式。银行要想使得自己的理财产品和别的银行不同,就应该从产品自身入手,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私募机构、投资咨询公司等的合作可以更加细化,开发新的用户模式。
改变销售思路,大力开发业务。传统的销售方式是电话、短信营销和现场推销,以及网络的宣传,其实从用户的角度讲,应该更加个性化和系统化,如果建立一套客户服务体系,根据收集到的用户资料和使用数据,定制属于客户自己的理财产品。
营造正确的监管引导。监管机构流于形式的东西太多,应该加强监管人员的素质和修养,真正地监督理财产品的去向和收益情况,这也是为了服务未来潜在用户做铺垫。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更加广泛,存贷差不是盈利的唯一途径,其次,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信托机构等的合作,开发出新的业务模式,能够依靠其网点规模的优势来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与保险公司等的协同效应也非常明显,如果对理财产品能够更进一步地完善,那么理财产品市场未来将会呈现欣欣向荣的一番景象。

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怎么样

2. 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怎么样

理财产品是一种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是商业银行研究分析了潜在目标客户群,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特定的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的。银行只是经过客户授权后,满足管理资金的需求,而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承担,或者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双方承担。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的迅速发展要追溯到2004年8月,那时候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中国的股市也逐渐回暖,因此为理财业务开拓了比较好的市场环境。随后的几年中,理财产品的成长犹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全国90多家商业银行不同程度上都开发出本行的理财产品,产品的种类的领域也是各有差异,这些都给客户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客户在基本存款稳定的情况下,不妨把一部分闲散资金投入理财,进行资金的最优化利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理财的机构多种多样,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私企银行,以中农工建交五大行为领导的国有商业银行拥有较多的理财产品,在全国各地的分行也是占到了所有银行的76%,但是能够进行理财业务办理的并不只有银行类金融机构,还有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以及一些涉及投资咨询,投资理财项目的个体或者集体企业,都在抢夺理财产品这块大蛋糕。
乡镇商业银行兴起迅速,伴随着的理财业务也如火如荼,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教育程度也改善地越来越好,人们开始关注理财,因为资金在账户里放着,活期存款或者短期定期存款的利率非常低,相比较之下,理财产品的众多优势被大家认可,人们愿意将钱交给信托机构,用他们专业的知识去理财,同时人们也加强自身的学习,以便能够在众多银行理财产品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的交易量显著增长,上市公司的流动资金非常大,如果将理财和股指期货、可转换债券、黄金白银价格、汇率结合起来,就能够为自身创造更多利益,信托机构的发展也离不开上市公司,优秀的理财方案如果得到公司董事会的认可,那么就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说理财产品的发展前景非常不错,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主要有:
理财产品的种类虽然很多,但是缺乏差异化,客户去每家银行打听,除了收益率的略微差异,其他的几乎大同小异,没有新颖的产品,就没有理财的市场,客户对银行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银行也需要创新自身的业务,才能增强竞争力。
监管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理财产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就要求监管机构严格地进行监管,现实中反映出的不少案例说明现阶段有很多地方是监管机构力所不能及的,加之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存在漏洞,理财产品的推广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缺乏专业的理财师和分析员,因为能够开展理财业务的机构众多,这就对理财师和分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对于银行、债券、股票、基金、黄金、外汇等的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管理能力,还要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内部最新政策及时跟进,对于其他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要经常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和本行的业务进行对比,使得开发的理财产品更能够受到客户的青睐。
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较低。理财产品如果是非保证收益的,获得利润的空间会很大,但是大多数的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不想承担风险,或者在面临风险时,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应对自如,风险防范的意识相对不足。

3. 企业理财未来发展有什么趋势

去中介化

和在个人的理财、融资领域去中介化的态势一样,对于企业来说同样也有去中介化的需求,这种去中介化就是坚持P2P理念,资金和资产直接对接的理念,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对企业的理财来说,中间收费水平比较低,也受到很多企业的欢迎。

互联网化

最近成立了很多基于互联网的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而这一类的交易中心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机构投资人。如果金融资产的交易能通过互联网进行,一来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二来也让原本处于一个非常不透明领域的这种企业理财业务,走向公开化、走向透明化。

标准化

对于企业理财来说,他们可能对于收益率的要求不像个人理财那么高。但是他们需要在金额、期限、收益上,要求比较规范。特别对一些大型企业、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要求非常高,之前为什么他们没有去广泛的开展企业理财业务,因为对于资产端安全性考虑,还有企业固收产品能不能灵活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种市场认可度高,而且流动性比较好的产品,如果有一个标准化的产品,那么对企业理财今后的发展会是很有利的。

定制化

有一些企业他有投贷联动的需求,还想投资一部分,一部分作为贷款。所以企业理财和个人理财不一样,需要更加精确的去匹配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甚至在企业需要转让的时候要帮助其进行转让和撮合。所以这些方面可能需要线下投的力量相对大一点。

企业理财未来发展有什么趋势

4. 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

首先,根据资管新规要求,多数银行会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90天以内的银行理财产品在过渡期限内将逐渐由资产管理子公司发行的货币市场基金代替。这意味着,银行资管子公司将与有多年操作经验的公募基金业者直接交锋,银行自身的投研能力和净值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有待加强,初期的胜算不大。

其次,银行高净值客户理财产品可能和私募产品直接对接,银行的高端理财门槛或将提高到资管新规要求的“合格投资者需拥有500万元金融资产”的门槛。



再次,对于保本类产品,包括与指数或其他标的挂钩的结构式产品,将以表内业务的结构型存款替代,视同存款管理,相应纳人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基金的缴纳范围。

最后,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的目的是“更高收益的定期存款”,而不是要“投资某一类特定资产”,且以持有到期为主要获取收益方式,因此投资者对于银行理财的需求高度稳定。若改为公募开放式的产品,其豁性将低于封闭式理财产品,很难取代以往占75%以上的非保本理财产品的份额。因此,未来一两年内银行理财产品的余额或将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以往,多数银行理财产品在到期后以预期收益率兑付,因此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与投资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对承担风险的认知不同。根据资管新规,今后将很难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的产品,也禁止以资金池的方式投资,即使没有净值化,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会降低。以往,债券以成本计价,净值化以后按市值计算,理财产品净值的波动性较大。在禁止刚性兑付的要求下,投资者很可能需要承受亏损。因此,如何帮助投资者转变心态,让原有投资封闭式理财产品的群体接受形势的转变,对银行理财经理而言是极大的考验。

5. 理财早期是不是越早越好?

俗话说:“出名要趁早”,事实上一个人若想达成某个愿望,都要提早准备,因为人生没有假设,没有可逆性,因为时不待人,时机不等人,同样你越早理财,形成习惯了,钱也就越来越多,你的理财意识也会大大提升。


投资理财的时期,当然也应是越早越好!早到从小就要有理财的意识。在国外一些国家,他们的孩子从几岁起就开始教导理财意识,让他们有那个意识自己去存钱理财,等稍微大了上学了学的理财知识也就更多,平时还有许多相关的培训,国外很多的成功人士,他们从小就有很强的理财意识,很早就开始理财行动,早早地打工,存钱、投资、买证券等,他们很早就开始送报赚钱,然后买股票,等他们成年以后,他们基本上就有了创业这些的本金,有了改变他们命运的本钱,现在我们国内从一个计划经济相对贫穷的时代到现在走向市场经济开放的时代,个人和家庭的财富也越来越多,投资也成为了家庭的任务之一,现在有几个没投资的,放在银行存定期都算是投资,在这会有人问我放银行怎么能算是投资呢?你没亲自投资,可是银行替你投资了,那些利息就是你的回报,现在国内经济市场已经相对开放,无论是我们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开始学习理财,特别是孩子更应该向国外孩子学习,早日成为一名自强自立的现代中国人。从小学会理财,就是为以后走向社会获得了生存能力以及获取财富的技能。只有从小树立起投资理财的意识与追求财富的观念,才能在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更易更快更早地获得成功。现代社会是经济时代,或者叫财富时代,衡量一个人的主流价值标准就是财富,现在社会就是两极分化,一部分是在站在金字塔尖的有钱人,一部分是生活在底层整天为生活奔波的贫苦百姓。目前这样的社会结构已经基本固定,要想太大的变动基本上这几年是不行了,当然现在短视频这些红利风口还在但要想赚大钱就太难了,而且你要有那个才华,如果没有那么我还是劝你趁早理财吧,越早越好,这两年又因为疫情经济状况也不是太好,在现在这个国内环境比较适合理财,理财出一笔资金,等疫情过了,你做什么也方便,想创业你也有那个本金,所以理财要趁早。很多人觉得理财没必要,那么我们打个比方,你5年前买房子才几十万就可买到了,5年后你现在去买房子却是几一两百万,试问你几年前的价格和现在的价格对等吗?你几年前就开始理财,几年前的经济是高速发展期,基本上理财产品是稳赚的,你5年前投资了1000快,到现在那1000块变成了3000块,这其中的两千块就是你的回报,这两年由于疫情很多人投资理财产品都亏损了。但不要紧现在只是暂时的,等疫情过了以后一切都会好了,理财讲究方式方法它不像买股票,买了亏了就没办法,理财产品买了它始终是会赚的,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我们知道了时间的神奇后,也就了解了同样的资金在5年前的投资和5年后的投资的回报将会不同。所以越早投资也就越快获得财富。就算从今天开始投资,或你感觉晚了,也会比明天才开始投资要好!这就是趁早投资理财的理由。由时间来给你创造财富!现在你理的一块钱它经过理财投资它将会变成十块百块,所以我们学习要趁早,理财投资也要趁早,早做总比晚做好。

理财早期是不是越早越好?

6. 银行理财产品的产品发展

10日从银监会获悉,截至2012年11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余额达7.61万亿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自2005年开办以来发展迅速。2011年商业银行共发行8.91万款理财产品,2011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4.59万亿元。中国银行业协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2》显示,近八成银行家对理财产品业务发展持支持态度。同时,理财产品市场高速发展背后的风险也引起关注。50.9%的银行家认为理财产品形成的大量表外资产,可能会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经营稳定性带来影响。银行家认为,理财产品的发展是银行从以产品为导向转变为以客户为导向的重要实践,当前更是面临多种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需要在平衡风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

7. 近几年理财趋势是什么

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净值化转型加速
资管新规落地已“满月”
今年4月末,备受关注的资管新规正式发布,为百万亿元体量的资管行业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如今,资管新规落地已“满月”,在资管行业中举足轻重的银行理财市场也拉开了商业模式转换和行业格局重塑的大幕。
在打破刚性兑付、转型净值化的要求下,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正发生不小的变化:一方面,保本理财和3个月以内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占比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则是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速度加快,促进了表外公募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
短期理财产品占比明显下降
资管新规落地一个月后,银行理财已经出现了发行数量持续下降、保本型产品预期收益率下降、非保本型预期收益率上升的显著变化。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行业运营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5月份460家银行共发行了9861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比上期减少26家,产品发行量增加249款减少1329款。从银行理财产品类型来看,5月份新发行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1002款,占比较4月份下降0.36%;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2549款,占比较4月份下降1.94%;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7914款,占比较4月份增长1.62%。而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136款,环比增长72.15%,占比为1.12%。
从理财产品的发行期限来看,在资管新规影响下,5月份3个月以内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明显下降。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发行的理财产品中,3个月以内(含)理财产品占比为24.44%,环比下降4.87个百分点。同时,3至6个月、6至12个月(含12个月)理财产品分别较4月份环比上升3.28和1.96个百分点;大于1年期的理财产品占比较4月环比下降0.36个百分点。
资管限制下,外公募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
鉴于监管要求,未来3个月以内期限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将逐步减少,但银行也会考虑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因此3至12个月的中长期理财产品数量占比将上升。2018年,在资管新规的限制下,预计未来的银行理财平均期限仍不会低于半年。
现阶段银行理财客户风险偏好低、对净值型产品接受程度低,快速打破刚性兑付,将导致客户大量赎回理财产品,造成理财资产无产品承接的局面,很可能触发流动性风险。
此次发布的新规中,明确商业银行不得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考评指标,意味着银行“冲时点”压力将得到缓解,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集中于月末、收益率翘尾现象或将改善。
整体来看,新规对存款偏离度指标的考核要求较之前有所放松,特别是删除了禁止高息揽储的规定,可能是为后期表内存款利率市场化做铺垫。中长期来看,‘表内存款利率市场化+大额存单工具’代替保本理财和具有‘刚兑’性质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将促进表外公募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
委外资产掌控力不足问题凸显
控制资管产品杠杆水平是资管新规的一大要点。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市场的另一个变化就是狂飙近3年的银行委外业务几近停摆。
本轮监管打击的是乱加杠杆和资金空转,但规范化、高质量的委外是有助于委托方和受托方“双赢”的。管理层针对的并不是委外模式本身,而是充当高杠杆和高风险“帮凶”的这类委外模式。未来,高质量、规范化的委外将迎来更加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而作为高杠杆和高风险“帮凶”的委外模式将在监管高压下逐渐销声匿迹。
对于主动管理能力过弱,或无主动管理能力的商业银行而言,未来对于委外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预测称,但由于业务规模及专业能力等因素,中小银行对接委外机构时话语权偏弱,对于委外资产掌控力不足的问题或将进一步凸显。
尤其是在刚性兑付打破的大环境中,对于资产过弱的掌控可能增大产品亏损的可能,进而增大银行的声誉风险。因此,在开展委外业务的同时,中小银行应考虑通过委外系统的建立,增大对于委外资产的监控力度,降低不可控风险的发生。

近几年理财趋势是什么

8. 理财产品趋势是怎样的?现在买什么种类的理财 产品好?

当然是复利啦!
24美元买下曼哈顿!这并不是一个荒唐的痴人说梦,而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也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愿望,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投资方式,但是做得到人不多。

故事是这样的:1626年,荷属美洲新尼德兰省总督Peter Minuit花了大约24美元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了曼哈顿岛。而到2000年1月1日,曼哈顿岛的价值已经达到了约2.5万亿美元。以24美元买下曼哈顿,Peter Minuit无疑占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但是,如果转换一下思路,Peter Minuit也许并没有占到便宜。如果当时的印第安人拿着这24美元去投资,按照11%(美国近70年股市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的投资收益计算,到2000年,这24美元将变成2380000亿美元,远远高于曼哈顿岛的价值2.5万亿,几乎是其现在价值的十万倍。如此看来,Peter Minuit是吃了一个大亏。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资产实现了如此巨大的倍增?

是复利。长期投资的复利效应将实现资产的翻倍增值。爱因斯坦就说过,“宇宙间最大的能量是复利,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是复利”。一个不大的基数,以一个即使很微小的量增长,假以时日,都将膨胀为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那么,即使以像24美元这样的起点,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你也一样可以买得起曼哈顿这样的超级岛屿。
对投资而言,投资人必须找到能抗危机实现长期盈利的项目和产品,坚定信心、坚持长期持有,就能分享到复利效应,实现资产的倍增奇迹。
100万现在去买房,20年后还能翻几倍?
如果100万现在去买复利型的理财产品,如果复利率能达到是15%,20年后将增长15倍,达到1637万,如果复利率能达到25%则可增长85倍,达到8674万元。这是投资房产不可能实现的。所以结论应该是投资复利型的理财产品。
复利型的理财产品有很多种,银行、保险公司各自都有复利型的理财产品,但复利率较低,考虑到通胀因素,算是贬值了。目前有把握高于通胀实现复利效应的产品应该数孔子国际的环球复利理财是最有可能来实现了。他过去十多年已经实现了20%以上的复利增长,化解了1997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05年股市大跌,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在危机里,还实现了财富倍增的奇迹,已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荣获了“中国复利理财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