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企业营销

2024-05-16 08:38

1. 哪些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企业营销

浅议文化因素对企业国际营销活动的影响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自然会渗透到社会的每一角落。现代社会以国界为主形成不同的地域,因而国与国之间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产品出口、专利许可、控股兼并到境外设厂投资,各国的企业界正在把越来越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向国际市场。如何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取胜和发展,已成为企业决策层考虑的大事。在企业国际营销活动中,考虑东道国的文化因素差异及差异程度十分重要。国际营销人员只有善于分析和掌握异国的文化环境,

国度、不同区域甚至不同的民族都会产生不同的审美观念。各国消费者在审美观念上差别很大。如绿色在中国代表生机勃然、健康和活力。所以凡代表绿色环境的商品、绿色食品都在中国大受欢迎。而在泰国、马来西亚绿色代表着疾病和危险,是为人所忌讳的一种色彩。又如亚洲人比较喜欢传统的具有东方古文明的美,而欧洲人却有着保守、沉稳以及浪漫的欣赏角度。企业应根据既定市场所在地消费群体的审美观来开发和包装宣传自己的产品,否则会因审美观的差异而受到消费者抵制。我国某企业生产的高品质瓷器、餐具出口,中方设计人员考虑到向美国出口,善于分析和掌握异国的文化环境,进而了解并满足异国顾客的不同需求,才能取得经营的成功。重视文化因素是开展国际营销活动的一个基本准则。

哪些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企业营销

2. 哪些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企业营销?

浅议文化因素对企业国际营销活动的影响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自然会渗透到社会的每一角落。现代社会以国界为主形成不同的地域,因而国与国之间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产品出口、专利许可、控股兼并到境外设厂投资,各国的企业界正在把越来越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向国际市场。如何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取胜和发展,已成为企业决策层考虑的大事。在企业国际营销活动中,考虑东道国的文化因素差异及差异程度十分重要。国际营销人员只有善于分析和掌握异国的文化环境,
 
 国度、不同区域甚至不同的民族都会产生不同的审美观念。各国消费者在审美观念上差别很大。如绿色在中国代表生机勃然、健康和活力。所以凡代表绿色环境的商品、绿色食品都在中国大受欢迎。而在泰国、马来西亚绿色代表着疾病和危险,是为人所忌讳的一种色彩。又如亚洲人比较喜欢传统的具有东方古文明的美,而欧洲人却有着保守、沉稳以及浪漫的欣赏角度。企业应根据既定市场所在地消费群体的审美观来开发和包装宣传自己的产品,否则会因审美观的差异而受到消费者抵制。我国某企业生产的高品质瓷器、餐具出口,中方设计人员考虑到向美国出口,善于分析和掌握异国的文化环境,进而了解并满足异国顾客的不同需求,才能取得经营的成功。重视文化因素是开展国际营销活动的一个基本准则。

3. 我国企业营销市场环境中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的变化有哪些

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意识及内涵的总称,其能以企业组织行为所体现。具体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与企业组织行为相关联的、并事实上成为全体员工主流意识而被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的总和。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比较认同的观点是: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工作实践所形成的、为全体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通俗点讲,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粪坑。

  按照最新的观点和研究显示,企业文化可以企业由领导者或策划者设定和策划后在企业中形成,也可以由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文化。无论企业文化如何形成,它都是一种通过凝聚人心来实现员工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管理工程,它不是一个标语,更不是一句口号,它有一个实践和认同的过程。

  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宗旨、道德风尚以及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等等。

  一、企业文化的特点与分类

  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对内又有一定的凝聚力,总体来看,优秀的企业文化都具备如下四大特点:

  1、企业的价值观能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

  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全体成员都有着明显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在国内挂牌从事培训和咨询业务的大小企业多达13万余家,唯有位于深圳的聚成资讯集团之所以能在创业至今的短短7年内成长为行业领头羊,与其倡导的“学校?军队?家庭”文化理念密切相关,凡是参加过聚成课堂的讲师或学员无不被其强烈的氛围所震撼。

  2、简约明了,可操作性强。

  如“高盛14条业务原则”、“联想核心价值观”等文化理念之所以能够成为行业标杆,比的不是文化语言的华丽,而是文化的行为清晰度,说了就能做到,做到就能做好。有文化不在于“语言特征”,而在于企业的群体行为特征。研究发现,越是优秀的企业,越重视“文化的转换力”,而越是成长型的中小企业,或一些急于想表现“自己很文化”的企业,越重视“文化的表现力”。而一旦过度追求“文化的表现力”,则很容易让企业文化衍生为“企业神话”。

  3、对外具有吸引力,对内形成凝聚力。

  优秀企业文化形成的良好商誉,不但对于合作伙伴如客户、供应商、消费者以及社会大众都会形成很大的吸引力,而且可以把员工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使员工万众一心、步调一致,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当然,企业员工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明确的目标,而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如果企业的目标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绝大多数员工个人的利益,形成集体与个人目标的双赢,就具备了企业凝聚力产生的利益基础。

我国企业营销市场环境中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的变化有哪些

4. 举例说明文化环境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1、教育状况分析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影响到消费者对商品功能、款式、包装和服务要求的差异性。
通常文化教育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要求商品包装典雅华贵、对附加功能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企业营销开展的市场开发、产品定价和促销等活动都要考虑到消费者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采取不同的策略。 
2、宗教信仰分析 宗教是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因素,宗教对人们消费需求和购买行为的影响很大。不同的宗教有自己独特的对节日礼仪、商品使用的要求和禁忌。
某些宗教组织甚至在教徒购买决策中有决定性的影响。为此,企业可以把影响大的宗教组织作为自己的重要公共关系对象,在营销活动中也要注意到不同的宗教信仰,以避免由于矛盾和冲突给企业营销活动带来的损失。 
3、价值观念分析 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往往有着很大的差异,消费者对商品的色彩、标识、式样以及促销方式都有自己褒贬不同的意见和态度。企业营销必须根据消费者不同的价值观念设计产品,提供服务。 
4、消费习俗分析 消费习俗是指人们在长期经济与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消费方式与习惯。不同的消费习俗,具有不同的商品要求。
研究消费习俗,不但有利于组织好消费用品的生产与销售,而且有利于正确、主动地引导健康的消费。了解目标市场消费者的禁忌、习惯、避讳等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重要前提。

扩展资料:物质文化质量的高低和完善程度直接影响了国际营销的方式、规模,如运输、能源、沟通媒体包括广告促销策略、商业设施包括分销渠道选择等。
国际营销者在把握东道国的物质文化时,要注意到各国不同的物质文化水平直接影响购买者对其所需产品的质量、品种、使用特点及其生产、销售方式的要求。
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发生变化的,文化变化的过程中总是文化借鉴和文化融合的现象,从总体来看,文化变化总是向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变化。文化变化有时为企业从事国际市场营销带来机会,有时却造成企业国际营销的威胁。

5. 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应如何适应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要求?

1、无差异性营销:无差异性营销的优点是由于产品单一,有利于标准化与大规模生产,从而有利于降低研究开发、生产、储存、运输、促销等成本费用,能以低成本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2、差异性营销:差异性营销的优点是由于企业在产品设计、推销宣传等营销策略方面能针对不同的子市场,有的放矢,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此外还有利于建立企业及品牌的知名度,有利于提高企业威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集中性营销:集中性营销的优点是目标市场集中,企业资源集中,能快速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树立和强化企业和产品形象,也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营销费用,增加企业盈利。
4、定制营销定制营销的突出优点是:能极大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以需定产,有利于减少库存积压,加快企业的资金周转,有利于产品、技术上的创新,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扩展资料:
企业营销策划注意事项:
1、注意项目的可实施性:服务一流的企业营销策划公司提醒,需关注营销投入以及反向口碑两个问题,即项目的可实施性问题。
2、注意方案的时效性(应预留弹性空间):通常企业营销策划方案分为长线型营销以及时效型宣传,其中实效型宣传比例更大,在确定企业营销策划方案时,要注意实效性和对应性的问题,并预留出营销的弹性空间,避免到时措手不及。
3、注意方案是否稳定:长远型企业营销策划需要注意稳定性的问题,因为营销作为市场性宣传战略,会起到直接性的宣传效果,但需要与市场匹配,如果市场资源出现变动时,那么营销策划方案便不复存在,所以企业营销策划需要具备战略性的眼光,判断市场资源的稳定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市场营销策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销策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市场营销

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应如何适应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要求?

6. 市场营销活动的社会文化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复:作为广告营销的创作与实践的经验,以发展新创意的广告元素为实质内涵,以新创意广告策划体现人文、社会景观、人们的需求价值及欲望,以集中表现为社会文化的体制创新,和社会文化的舆论宣传力度。
从广告创意上表现为富有文化知识和新颖的主题创作。
从广告策划上表现为主题人文和人们开放思想一齐迸发出来的美丽画卷。
从广告寓意上表现为客户的需求与客户意愿,进而促进客户的订单需求增长和客户群体的消费需求,让广告情感元素成为客户的追求或时尚潮流的市场发展趋势。
以广告文案的市场营销管理人员为制订适合的文案策划,以战略决策层探讨和研究广告策划部的工作计划流程,以调研决策为策划部提供支持和服务的。
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论点,以‘顾客就是上帝’为终极目标,以带动购物、休闲、消费、体验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以拉动消费者对于产品市场需求和变化。
以‘顾客创造价值’为理念和承诺,以倾力打造顾客首选可信赖的合作品牌,以全心全意提升产品的品质服务,以全心全力打造客户的高端品位及品牌。
谢谢!

7. 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市场情况有何影响?

  专家述评:日元剧烈贬值对中国和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
  发布时间:2002-2-18 文章来源:本站 文章作者:佚名

  日元贬值有利于日本出口,从而有助于刺激国内经济,但日元急剧贬值,损害了日本政府长期以来的使日元成为重要国际结算、储备货币的努力。日元贬值及其预期,导致日本股市的暴跌(反过来推动日元贬值),使日本不良债权形势恶化。它降低了拥有大量海外资产的日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一步加剧其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同时,加剧亚洲国家的经济衰退和金融混乱。亚洲国家是日本的主要资本输出国和贸易对象国,这种衰退和混乱反过来将损害日本的自身利益。总之,日元贬值对日本自身有利也有弊,但过度贬值很可能是弊大于利。日本对外需的依赖90年代以来已大大下降,目前出口只占GDP的10%左右,净出口只有GDP的1%—2%。1990—1997年GDP平均增长2.15%,而净出口的贡献只有0.14个百分点。日本要想取得经济增长,必须首先保证居民消费的增长,其次是投资的增长,再次是政府支出的增长,最后才是净出口的增长。希望通过日元贬值维持出口的高速增长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是行不通的。
    现在,一些日本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希望通过贬值导致的进口价格上升来创造通货膨胀,通过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打破通货收缩和实际债务增加的恶性循环。这是1998年所不曾出现过的一个论点。这种想法是令人费解的。通过提高进口价格刺激经济无异于缘木求鱼。当然,汇率贬值可以是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结果而不是政策目标本身。为增加基础货币的发行量,日本银行可能会直接购买美元资产特别是美国库券。但是,在通货收缩形势下,即便基础货币得到扩张,有效需求也未必会增加。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考虑,日本银行总裁发表了与财政省不同的观点,认为引导日元下跌不好,不希望看到日元跌到131日元兑1美元的水平。

    今年,如果仅从基本面(日美两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对比、日美两国的利差、日美两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对比等)来看,同以前的情况相对比而言,美国对资金吸引力的减少,从日本流向美国的资金将会减少。这将造成美元贬值压力。同时,一般情况下,美国对外部资金的需求将因经济衰退而有所减少(美国将因国内储蓄的增加而减少对外贸易逆差)。这种资金需求的减少(外贸逆差的减少),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外部资金供给减少对美元产生的贬值压力。因而,今年日元对美元汇率同时存在着不变、贬值(如果日本经济增长前景进一步恶化)和升值的可能性。但如果日本政府有意引导日元贬值,在一段时间内日元可能会在130日元兑换1美元为中心的区间中波动。一般而言,日元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尽管目前日元对美元正在加速贬值,由于日元贬值的无效性和对日本经济的副作用,贬值的势头将会减弱。更何况美国政府应不会容忍日元的过度贬值。此外,不能排除日元因日本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抽回资金,而以较大幅度上升的可能性。

    日元贬值,人民币怎么办?

    张曙光 天则研究所所长

    随着我国出口走低和日元贬值,汇率政策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去年年中,当出口出现下降时,有人就提出了使用汇率贬值的方法促进出口的问题,随着世界经济从严重失速走向衰退,而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人民币实际汇率还在升值。近来,日本政府为了挽救十年沉疴、一病不起的日本经济,不仅有意让日元贬值,近日已经贬至134日元兑1美元,而且放话施压,要人民币汇率升值。中国也针锋相对,对日元贬值提出警告。其实,日元贬值既救不了日本经济,也难以持续。日本经济的病根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在于日本经济的体制和结构。单就汇率政策而论,其本身就是双刃剑,贬值能促进出口,同时也会抑制进口。日本出口的比重并不算大,进口比重也不算小,贬值的利弊还很难说。

    就人民币汇率而论,我认为目前是宜静而不宜动,但需要作长期考虑和安排。一是不要随意宣布人民币不贬值;二是要确定人民币所能容忍日元贬值的最大限度,并密切关注日元走势;三要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四要借机加快偿还日元债务;五是借人民币强势地位,加快建立亚洲(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货币联动机制。这也许是拟议中与东盟以及与港澳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重要一步,或者是比之更为现实的一步。因为,日元贬值的最大危险在于有可能引起亚洲国家竞争性货币贬值,进而恶化整个经济的外部环境。

    中国应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

    梁春满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

    面对近期世界性的经济衰退,日本政府为改善贸易状况、恢复本国经济,操纵外汇市场,放任日元大幅贬值,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广泛注意。日本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元大幅贬值不可避免地会对国际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并加剧世界经济的衰退。对于日元贬值问题,我们在对日本政府这种不负责任的作法提出批评的同时,也应反思我国现行经济政策,特别是汇率政策,尤其是在目前中国加入WTO、经济国际化趋势进一步显现的宏观背景之下。

    汇率政策是开放经济中一个国家维护经济稳定、实现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封闭经济中,一国的经济活动相对简单,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内部均衡——也相对单一,可以通过计划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的实施来解决。开放条件下,由于国外因素的加入,一国经济中存在着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发生冲突的可能,内外经济均衡成了政府经济发展中需要着力解决的关键,而内外均衡的实现则离不开汇率政策的运用。一国政府通过对外汇市场上的外汇进行干预,调整外汇供求状况及相对价格——汇率的水平,达到扩大本国出口、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开放程度的提高,汇率政策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并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在经济调控中运用更多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则很少采用,这与中国现行汇率制度密切相关。当前中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质上是一种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其政策操作的空间很小,缺乏应有的灵活性。加入WTO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必然加快,要求中国货币当局采取务实的态度转而采取灵活的汇率政策以确保经济内外均衡。因此,面对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政府应以加入WTO为契机,认真、审慎地评价现行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必要时采取更加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和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日元贬值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马拴友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经济学博士

    日本政府默认日元贬值,以刺激出口,并通过进口产品价格的上升,来提高国内价格水平以遏制通货紧缩,本身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与其经济大国地位不相符,因为这对亚洲地区经济和货币冲击很大。截至目前,韩元、新台币、新加坡币、泰铢等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贬值。日元贬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可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日元贬值影响我国总需求。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我国对日出口仅次于对美国和香港地区出口,日本也是我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2000年,我国对日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6.7%,从日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8.4%。日元贬值直接减少我国对日出口,扩大我国从日进口,从而贸易逆差扩大。考虑到中国的出口结构与日本直接竞争性不大,那么日元贬值更多的是间接影响我国的外需。日元贬值引发亚洲其他货币贬值,我国人民币相对这些国家升值,一方面不利于我国对亚洲地区出口;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因其货币贬值而提高,从而使我国对亚洲以外地区出口也受到较大冲击。另外,日元贬值会影响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从而影响我国的投资需求。因此,日元贬值抑制我国外需的效应不可低估。

    其次,日元贬值引起国际财富再分配。

    与我国有关的有两点:一是我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资产的价值缩水,造成损失;二是从外债角度说,我国政府和企业负担的日元外债减轻,从而受益。例如1994年财政部发行了600亿日元为期7年和10年的武士债,1995年发行100亿日元20年期的武士债,日元贬值降低了我国的外债负担。但日元贬值对再分配的净影响,取决于我国的日元资产和日元外债的对比。

    第三,日元贬值产生人民币贬值压力。目前,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还不是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加上我国外汇储备充足,吸引较多国际资本流入,经济增长在世界上仍是一枝独秀,日元贬值不会直接冲击人民币汇率。但我国加入WTO后要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加强,汇率波动的幅度逐渐放宽,日元贬值及其引发的亚洲货币贬值可能加剧我国汇率的波动。当前,我国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变,维持亚洲经济的稳定,是一种政治上负责任的做法,但我国的承受是有限度的。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政府向美日两国表明,1∶135的美元兑日元汇价是不能接受的,迫使两国干预汇市,支持日元回升。这次如果日元贬值过度,超过我们的容忍限度,例如140日元对1美元的汇价,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这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也极为不利,那时不排除人民币被迫贬值的可能。

    警惕日元贬值背后的远期经济意图

    李早航 中国银行副行长

    最近一段时期,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持续走低,最低已跌破1美元兑换134日元大关。日元大幅贬值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问题,同时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和中国政府的广泛关注。有些人认为,日元贬值是近十年来日本经济长期不振的必然结果,日本政府放弃对日元的市场干预是不得已的事。我对上述观点不敢苟同。去年我对日本进行了一次访问,并未感受到日本经济的萧条景象,并且从目前日本的国际收支、国际资本流动、银行资产质量以及代表新经济的高科技产品等各项经济指标看,日本经济虽不能称状况良好,但也不能称之严重衰退。我个人认为,所谓经济衰退是日本政府对外宣传上实施“衰兵经济”的策略之一,目的是隐蔽本国经济实力,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借口。

    这次日元大幅贬值恐怕有三个背景:一是去年特别是9·11事件以来美国经济的不振与衰退;二是欧元现钞从2002年1月1日起在欧盟12国流通;三是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形势下中国经济却保持了7%以上的增长。在此背景下,日本通过日元贬值可以“一剑三雕”,即将日本经济因美国衰退所导致的经济压力转嫁给在出口方面与之竞争的东南亚各国和中国,在欧元现钞流通之初对欧元进行打压从而避免其对美元、日元霸主地位提出挑战,挤压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外部空间来削弱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由此看来,日元贬值决非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其背后有着强烈的远期经济意图。

    在此情形下,中国政府应当从两方面做出积极反应,一是继续实行以扩大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目前中国政府应利用加入WTO的大好时机,从扩大有效需求和提供有效供给两方面入手,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经济增长寻求持久动力,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中央货币当局应考虑调整目前相对固定的汇率体制转而实行更加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必要时应当对人民币进行适度贬值,减轻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形成的出口困难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

    日元贬值三大效应:获利、得势、遏制对手

    崔孟修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自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一直萎靡不振。而这种局面是在日本当局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情况下发生的,超低的利率水平到了“利率陷阱”的边沿,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一般性会计支出对公债的依存度高达34.3%。“9·11事件”又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通过“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无望,目光自然转向“扩大外需”。通过货币贬值扩大外需拉动本国经济增长,这种“外汇倾销”手段,客观上确实对日本经济能够起到一种釜底加薪的作用。此为日元贬值的第一大政策效应———经济获利。

    去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就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随着中国大陆和台湾相继加入WTO,加上香港和澳门,中国政府正在为推动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而努力。对此,日本加重了危机感。日元贬值,是一种以邻为壑的作法。但由此所引发的一片谴责和纷纷要求负责任的呐喊声,在客观上证明并提醒了亚洲各国,日本仍然是亚洲经济的主导者和核心。用失势的方法达到得势的目的,因为当今世界毕竟仍是实力说话的世界。此为日元贬值的第二大政策效应————政治得势。

    中国加入WTO后将面临贸易平衡的压力。一方面,由于关税减让和一些非关税壁垒的取消,进口将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受世界经济增势明显放缓,世界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外贸出口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和压力。日本连续九年作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日元贬值,将起到限制中国产品对日本出口和鼓励中国企业对日本产品进口的作用,日元贬值使中国2002年的对外贸易形势变得更加严峻。经常项目一旦出现逆差,中国外汇储备将受到影响,同时,一部分内需将转化成对净进口的需求,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效果将大打折扣,从而动摇人民币的经济基础。日元贬值直接威胁人民币币值稳定。美洲有美元,欧洲有欧元,在亚洲谁主沉浮?日元贬值,以退为进,可以遏制人民币的强势。此为日元贬值的第三大政策效应———遏制对手。

    以邻为壑之策 损人未必利己

    马王君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博士

    二战之后,国际上的经济民族主义逐渐取代了自由贸易政策,民族国家的利益越来越清晰,对内平衡取代对外平衡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首要目标;中产阶级的崛起和势力的不断增强,强化了这一趋势。他们关注的是稳定的就业机会,以及稳定的收入前景。在政治选举中,中间投票人决定政策的形成,政治家为了得到最多的选票,往往使中间选民的目标成为现实。

    在世界经济一片萧条之际,日元大幅贬值再一次令世人特别是东亚各国人民侧目。如从上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不难为其找出答案。众所周知,日本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就一直未能走出衰退的阴影。目前,失业率居高不下,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负。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已无回天之力的情况下,从日本国内的利益来看,日元贬值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结构性矛盾固然是日本经济的痼疾,但如果拖延改革能够换得政权的稳定,政治家们决不介意一面承诺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一面尝试其他似乎更能立竿见影的手段。然而从外部看,日元贬值客观上等于把国内危机转嫁给他国人民来负担。人们恐怕不会忘记,上个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在面对世界性的萧条时,纷纷寻求利己主义的对外政策,结果是,全球经济加速恶化,谁也无法自保。就在几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中,日元也曾大幅贬值,但日本从中获得它所需要的经济转机了吗?

    尽管日本这种以邻为壑的行为并不一定能够奏效,它还是再次冒险为之,恰恰是国际社会通行的“丛林法则”,纵容了这种损人并不一定利己的行为。假如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通过发行世界货币从其他国家赚足了铸币税,却在世界经济陷入萧条时,无视自己应负的维护国际经济稳定的义务,那么这样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合理性是否值得反思?开放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固定汇率制度解体之后,各国普遍利用本币币值相对外币的调整作为实现国内经济平衡的手段。吊诡的是,一旦各国纷纷采取利己主义政策,通过合成谬误效应,所有的国家都将遭受损失。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在寻求日元贬值的应对策略的时候,除了呼吁实行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等技术性要求外,我们更要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上,发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应有的声音。

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市场情况有何影响?

8. 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市场状况有何影响?

  专家述评:日元剧烈贬值对中国和世界经济有何影响

  --------------------------------------------------------------------------------
  发布时间:2002-2-18 文章来源:本站 文章作者:佚名

  日元贬值有利于日本出口,从而有助于刺激国内经济,但日元急剧贬值,损害了日本政府长期以来的使日元成为重要国际结算、储备货币的努力。日元贬值及其预期,导致日本股市的暴跌(反过来推动日元贬值),使日本不良债权形势恶化。它降低了拥有大量海外资产的日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一步加剧其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同时,加剧亚洲国家的经济衰退和金融混乱。亚洲国家是日本的主要资本输出国和贸易对象国,这种衰退和混乱反过来将损害日本的自身利益。总之,日元贬值对日本自身有利也有弊,但过度贬值很可能是弊大于利。日本对外需的依赖90年代以来已大大下降,目前出口只占GDP的10%左右,净出口只有GDP的1%—2%。1990—1997年GDP平均增长2.15%,而净出口的贡献只有0.14个百分点。日本要想取得经济增长,必须首先保证居民消费的增长,其次是投资的增长,再次是政府支出的增长,最后才是净出口的增长。希望通过日元贬值维持出口的高速增长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是行不通的。
    现在,一些日本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希望通过贬值导致的进口价格上升来创造通货膨胀,通过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打破通货收缩和实际债务增加的恶性循环。这是1998年所不曾出现过的一个论点。这种想法是令人费解的。通过提高进口价格刺激经济无异于缘木求鱼。当然,汇率贬值可以是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结果而不是政策目标本身。为增加基础货币的发行量,日本银行可能会直接购买美元资产特别是美国库券。但是,在通货收缩形势下,即便基础货币得到扩张,有效需求也未必会增加。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考虑,日本银行总裁发表了与财政省不同的观点,认为引导日元下跌不好,不希望看到日元跌到131日元兑1美元的水平。

    今年,如果仅从基本面(日美两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对比、日美两国的利差、日美两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对比等)来看,同以前的情况相对比而言,美国对资金吸引力的减少,从日本流向美国的资金将会减少。这将造成美元贬值压力。同时,一般情况下,美国对外部资金的需求将因经济衰退而有所减少(美国将因国内储蓄的增加而减少对外贸易逆差)。这种资金需求的减少(外贸逆差的减少),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外部资金供给减少对美元产生的贬值压力。因而,今年日元对美元汇率同时存在着不变、贬值(如果日本经济增长前景进一步恶化)和升值的可能性。但如果日本政府有意引导日元贬值,在一段时间内日元可能会在130日元兑换1美元为中心的区间中波动。一般而言,日元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尽管目前日元对美元正在加速贬值,由于日元贬值的无效性和对日本经济的副作用,贬值的势头将会减弱。更何况美国政府应不会容忍日元的过度贬值。此外,不能排除日元因日本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抽回资金,而以较大幅度上升的可能性。

    日元贬值,人民币怎么办?

    张曙光 天则研究所所长

    随着我国出口走低和日元贬值,汇率政策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去年年中,当出口出现下降时,有人就提出了使用汇率贬值的方法促进出口的问题,随着世界经济从严重失速走向衰退,而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人民币实际汇率还在升值。近来,日本政府为了挽救十年沉疴、一病不起的日本经济,不仅有意让日元贬值,近日已经贬至134日元兑1美元,而且放话施压,要人民币汇率升值。中国也针锋相对,对日元贬值提出警告。其实,日元贬值既救不了日本经济,也难以持续。日本经济的病根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在于日本经济的体制和结构。单就汇率政策而论,其本身就是双刃剑,贬值能促进出口,同时也会抑制进口。日本出口的比重并不算大,进口比重也不算小,贬值的利弊还很难说。

    就人民币汇率而论,我认为目前是宜静而不宜动,但需要作长期考虑和安排。一是不要随意宣布人民币不贬值;二是要确定人民币所能容忍日元贬值的最大限度,并密切关注日元走势;三要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四要借机加快偿还日元债务;五是借人民币强势地位,加快建立亚洲(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货币联动机制。这也许是拟议中与东盟以及与港澳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重要一步,或者是比之更为现实的一步。因为,日元贬值的最大危险在于有可能引起亚洲国家竞争性货币贬值,进而恶化整个经济的外部环境。

    中国应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

    梁春满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

    面对近期世界性的经济衰退,日本政府为改善贸易状况、恢复本国经济,操纵外汇市场,放任日元大幅贬值,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广泛注意。日本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元大幅贬值不可避免地会对国际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并加剧世界经济的衰退。对于日元贬值问题,我们在对日本政府这种不负责任的作法提出批评的同时,也应反思我国现行经济政策,特别是汇率政策,尤其是在目前中国加入WTO、经济国际化趋势进一步显现的宏观背景之下。

    汇率政策是开放经济中一个国家维护经济稳定、实现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封闭经济中,一国的经济活动相对简单,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内部均衡——也相对单一,可以通过计划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的实施来解决。开放条件下,由于国外因素的加入,一国经济中存在着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发生冲突的可能,内外经济均衡成了政府经济发展中需要着力解决的关键,而内外均衡的实现则离不开汇率政策的运用。一国政府通过对外汇市场上的外汇进行干预,调整外汇供求状况及相对价格——汇率的水平,达到扩大本国出口、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开放程度的提高,汇率政策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并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在经济调控中运用更多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则很少采用,这与中国现行汇率制度密切相关。当前中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质上是一种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其政策操作的空间很小,缺乏应有的灵活性。加入WTO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必然加快,要求中国货币当局采取务实的态度转而采取灵活的汇率政策以确保经济内外均衡。因此,面对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政府应以加入WTO为契机,认真、审慎地评价现行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必要时采取更加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和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日元贬值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马拴友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经济学博士

    日本政府默认日元贬值,以刺激出口,并通过进口产品价格的上升,来提高国内价格水平以遏制通货紧缩,本身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与其经济大国地位不相符,因为这对亚洲地区经济和货币冲击很大。截至目前,韩元、新台币、新加坡币、泰铢等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贬值。日元贬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可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日元贬值影响我国总需求。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我国对日出口仅次于对美国和香港地区出口,日本也是我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2000年,我国对日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6.7%,从日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8.4%。日元贬值直接减少我国对日出口,扩大我国从日进口,从而贸易逆差扩大。考虑到中国的出口结构与日本直接竞争性不大,那么日元贬值更多的是间接影响我国的外需。日元贬值引发亚洲其他货币贬值,我国人民币相对这些国家升值,一方面不利于我国对亚洲地区出口;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因其货币贬值而提高,从而使我国对亚洲以外地区出口也受到较大冲击。另外,日元贬值会影响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从而影响我国的投资需求。因此,日元贬值抑制我国外需的效应不可低估。

    其次,日元贬值引起国际财富再分配。

    与我国有关的有两点:一是我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资产的价值缩水,造成损失;二是从外债角度说,我国政府和企业负担的日元外债减轻,从而受益。例如1994年财政部发行了600亿日元为期7年和10年的武士债,1995年发行100亿日元20年期的武士债,日元贬值降低了我国的外债负担。但日元贬值对再分配的净影响,取决于我国的日元资产和日元外债的对比。

    第三,日元贬值产生人民币贬值压力。目前,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还不是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加上我国外汇储备充足,吸引较多国际资本流入,经济增长在世界上仍是一枝独秀,日元贬值不会直接冲击人民币汇率。但我国加入WTO后要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加强,汇率波动的幅度逐渐放宽,日元贬值及其引发的亚洲货币贬值可能加剧我国汇率的波动。当前,我国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变,维持亚洲经济的稳定,是一种政治上负责任的做法,但我国的承受是有限度的。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政府向美日两国表明,1∶135的美元兑日元汇价是不能接受的,迫使两国干预汇市,支持日元回升。这次如果日元贬值过度,超过我们的容忍限度,例如140日元对1美元的汇价,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这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也极为不利,那时不排除人民币被迫贬值的可能。

    警惕日元贬值背后的远期经济意图

    李早航 中国银行副行长

    最近一段时期,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持续走低,最低已跌破1美元兑换134日元大关。日元大幅贬值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问题,同时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和中国政府的广泛关注。有些人认为,日元贬值是近十年来日本经济长期不振的必然结果,日本政府放弃对日元的市场干预是不得已的事。我对上述观点不敢苟同。去年我对日本进行了一次访问,并未感受到日本经济的萧条景象,并且从目前日本的国际收支、国际资本流动、银行资产质量以及代表新经济的高科技产品等各项经济指标看,日本经济虽不能称状况良好,但也不能称之严重衰退。我个人认为,所谓经济衰退是日本政府对外宣传上实施“衰兵经济”的策略之一,目的是隐蔽本国经济实力,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借口。

    这次日元大幅贬值恐怕有三个背景:一是去年特别是9·11事件以来美国经济的不振与衰退;二是欧元现钞从2002年1月1日起在欧盟12国流通;三是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形势下中国经济却保持了7%以上的增长。在此背景下,日本通过日元贬值可以“一剑三雕”,即将日本经济因美国衰退所导致的经济压力转嫁给在出口方面与之竞争的东南亚各国和中国,在欧元现钞流通之初对欧元进行打压从而避免其对美元、日元霸主地位提出挑战,挤压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外部空间来削弱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由此看来,日元贬值决非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其背后有着强烈的远期经济意图。

    在此情形下,中国政府应当从两方面做出积极反应,一是继续实行以扩大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目前中国政府应利用加入WTO的大好时机,从扩大有效需求和提供有效供给两方面入手,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经济增长寻求持久动力,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中央货币当局应考虑调整目前相对固定的汇率体制转而实行更加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必要时应当对人民币进行适度贬值,减轻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形成的出口困难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

    日元贬值三大效应:获利、得势、遏制对手

    崔孟修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自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一直萎靡不振。而这种局面是在日本当局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情况下发生的,超低的利率水平到了“利率陷阱”的边沿,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一般性会计支出对公债的依存度高达34.3%。“9·11事件”又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通过“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无望,目光自然转向“扩大外需”。通过货币贬值扩大外需拉动本国经济增长,这种“外汇倾销”手段,客观上确实对日本经济能够起到一种釜底加薪的作用。此为日元贬值的第一大政策效应———经济获利。

    去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就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随着中国大陆和台湾相继加入WTO,加上香港和澳门,中国政府正在为推动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而努力。对此,日本加重了危机感。日元贬值,是一种以邻为壑的作法。但由此所引发的一片谴责和纷纷要求负责任的呐喊声,在客观上证明并提醒了亚洲各国,日本仍然是亚洲经济的主导者和核心。用失势的方法达到得势的目的,因为当今世界毕竟仍是实力说话的世界。此为日元贬值的第二大政策效应————政治得势。

    中国加入WTO后将面临贸易平衡的压力。一方面,由于关税减让和一些非关税壁垒的取消,进口将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受世界经济增势明显放缓,世界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外贸出口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和压力。日本连续九年作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日元贬值,将起到限制中国产品对日本出口和鼓励中国企业对日本产品进口的作用,日元贬值使中国2002年的对外贸易形势变得更加严峻。经常项目一旦出现逆差,中国外汇储备将受到影响,同时,一部分内需将转化成对净进口的需求,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效果将大打折扣,从而动摇人民币的经济基础。日元贬值直接威胁人民币币值稳定。美洲有美元,欧洲有欧元,在亚洲谁主沉浮?日元贬值,以退为进,可以遏制人民币的强势。此为日元贬值的第三大政策效应———遏制对手。

    以邻为壑之策 损人未必利己

    马王君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博士

    二战之后,国际上的经济民族主义逐渐取代了自由贸易政策,民族国家的利益越来越清晰,对内平衡取代对外平衡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首要目标;中产阶级的崛起和势力的不断增强,强化了这一趋势。他们关注的是稳定的就业机会,以及稳定的收入前景。在政治选举中,中间投票人决定政策的形成,政治家为了得到最多的选票,往往使中间选民的目标成为现实。

    在世界经济一片萧条之际,日元大幅贬值再一次令世人特别是东亚各国人民侧目。如从上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不难为其找出答案。众所周知,日本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就一直未能走出衰退的阴影。目前,失业率居高不下,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负。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已无回天之力的情况下,从日本国内的利益来看,日元贬值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结构性矛盾固然是日本经济的痼疾,但如果拖延改革能够换得政权的稳定,政治家们决不介意一面承诺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一面尝试其他似乎更能立竿见影的手段。然而从外部看,日元贬值客观上等于把国内危机转嫁给他国人民来负担。人们恐怕不会忘记,上个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在面对世界性的萧条时,纷纷寻求利己主义的对外政策,结果是,全球经济加速恶化,谁也无法自保。就在几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中,日元也曾大幅贬值,但日本从中获得它所需要的经济转机了吗?

    尽管日本这种以邻为壑的行为并不一定能够奏效,它还是再次冒险为之,恰恰是国际社会通行的“丛林法则”,纵容了这种损人并不一定利己的行为。假如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通过发行世界货币从其他国家赚足了铸币税,却在世界经济陷入萧条时,无视自己应负的维护国际经济稳定的义务,那么这样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合理性是否值得反思?开放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固定汇率制度解体之后,各国普遍利用本币币值相对外币的调整作为实现国内经济平衡的手段。吊诡的是,一旦各国纷纷采取利己主义政策,通过合成谬误效应,所有的国家都将遭受损失。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在寻求日元贬值的应对策略的时候,除了呼吁实行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等技术性要求外,我们更要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上,发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应有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