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宋襄公之仁

2024-05-01 19:29

1. 也谈宋襄公之仁

 暮春时节,笔者乘着“河南杂文名家走进睢县采风”活动的春风,挟风带雨,呼啸而至,小憩睢县北湖岸边。短短三天,纵使浮光掠影,总有美好记忆,但最感慨的还是宋襄公,这里抛却其他不表,只谈谈宋襄之仁。
  宋襄之仁,泛指对敌人讲仁慈的可笑行为。简单地说,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与楚国的泓水之战中(泓水在今河南柘城县北30里),由于坚持自己的战术而失败,从此,人们便将宋襄公的这种战术思想称为“宋襄之仁”。
  宋襄公,子姓,宋氏,名兹甫(?——公元前637年),是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50年至公元前637年在位14年,齐桓公死后,宋襄公帮助齐国平定内乱,拥立齐孝公,宋襄公从此声名鹊起。宋襄公欲继承齐桓公的霸业,与楚国争霸。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郑国,与救郑的楚国展开泓水之战,宋襄公固守“仁义”,致使在泓水惨败,次年伤重而死,后葬于襄陵(今睢县北湖)。
  宋襄公死后92年,孙武出生。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春秋末期齐国人,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被誉为“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子兵法始计篇》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论什么手段,计谋为取胜而设,战而胜之才是王道。漫步襄园,听解说员讲解得知,泓水之战后,兵者,诡道也,阴谋诡计,大行其道,所谓义战,荡然无存。
  揽古今之变,探文化密码,怎样看待宋襄之仁?政道之谋,随情势而变。有宋襄公不知权变、教条主义之说,宋襄公和齐桓公一样,是个胸怀大志而又命运多舛的人,一心想当霸主,却连遭挫折,自己在经过了几次战争的焦灼之后,反而殒命沙场,特别是面对打败对手的大好时机,他偏偏要行“仁义”,他“仁义”,对手却不仁不义。无情的战败,不但断送了他的称霸梦,更令他因此含恨九泉。他称霸不成,仁义无果,后人说起来,无不扼腕叹息。
  人格分裂之说。有学者认为,纵观宋襄公的作为,行事矛盾之处很多,很不好解释,他患有严重的人格分裂症。你看,他“仁义”起来,以国让兄,沽名钓誉,“不鼓不成列”;暴虐起来,竟拿着小国之君去祭神。低调起来,被楚成王释放后,假惺惺不好意思回国;耍横起来,目中无人,一意孤行。这种人,外强中干,欺软怕硬,对强者(例如王兄子鱼和楚成王)讲“仁义”,对弱者(例如各个小国)施残暴……宋桓公不察,让他为君当政,委实是勉为其难。
  宋襄之仁,类似的故事《中山狼传》的东郭先生和狼如是,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狼如是,外国寓言《农夫和蛇》《披着羊皮的狼》亦如是,古今中外不乏其例。今人似乎可以展开想象,继续寻找答案。
  见仁见智。泓水之战后,历史进入转型期,“春秋无义战”成为现实。崇尚“仁义”的价值观开始改变,“礼崩乐坏”,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成为常态。特别是兵家以仁义为耻、以强势为体,以诡道为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功利主义盛行。再过70年左右,进入战国时代。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说:“周室既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转相吞灭,数百年间,列国耗尽;至春秋时尚有数十国,五伯迭兴,总其盟会;陵夷至于战国,天下分而为七……”战国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思想家的时代——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就要喷薄而出了。
  回眸泓水之战,假如宋襄公听了子鱼的话,就能战胜楚军,势力发展到南方,巩固霸主地位,历史将走向何方?难以揣测,也无法揣测。但春秋无义战,偏偏宋襄公靠仁义立身,靠仁义继位,靠仁义称霸,又因仁义败于泓水之战,为此丢了性命不说,还留下仁义之战的最末篇章。忠孝仁义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也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宋襄公死后,周天子给予高度评价,今襄陵神道牌坊前,有“仁德垂范”四个大字,即为周天子所赐。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解读三字经时说,宋襄公高举仁义的大旗,想称霸中原,却被强大的楚国打败,但正因为他的仁义、讲信用,而使弱小的宋国位列春秋五霸的第二位。更有传奇色彩的是,春秋五霸中唯有宋襄公墓茔至今尚存。睢县北湖岸边柳树青青,望母台上襄公巨塑高耸,今人建有宋襄公公园、仁义广场、仁义楼,驻足观瞻,念兹在兹,宋襄公忠孝仁义的光芒仍然熠熠生辉。
  笔者以为,以宋襄公为例,天下大势已定,仁义在也好,诡计兴也罢,宋襄公就是宋襄公,他无法改变的是历史,历史也无法改变他——时代就是时代,它总是要打上时代的烙印。无法改变的是历史,该发生的一定发生,不该发生的故事永远不会发生。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人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也正是“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千秋功罪任评说,海雨天风独往来”。宋襄公已逝,二千六百多年已过,漫步北湖岸边,不禁忧思:睢水留白,自有后人评说。
   

也谈宋襄公之仁

2. 宋襄公对敌人的仁义之举,究竟是该盛赞,还是嘲笑呢?

宋襄公的翩翩君子之风深受齐桓王的赏识。宋襄公所坚持的“古之为军,临大事不忘大理”。其实是他们坚持的贵族礼仪。维护作为贵族的尊严,合乎礼义,顺乎我心。这就是宋襄公说的,如果靠不仁取得了胜利,那就不叫胜利了。

齐恒公老时,诸位公子争执许久,齐恒公将公子昭托付给了宋襄公。希望待齐国内乱平定之后,宋襄公能帮助公子昭取得皇位。而宋襄公果然不负所望。这件事使宋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不少。影响力也增高了不少。为宋襄公进入“春秋霸主”排名奠定了基础。

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嫡子,但非长子。王位本来非他莫属,他居然要让贤给庶出的哥哥目夷。王位这种东西从来都是被争的你死我活,主动谦让者实在是世间罕有。所以哥哥太感动了,认为宋襄公比自己更“仁义”,更适合做宋国国君,这下宋襄公才勉强答应的。

宋朝是殷商后裔之封地,受周天子赐予的公爵之位。别看他们地盘儿不大。活力不强,但实属前朝正宗血统,三个“公爵国”之一。那些比他强大的国家。如齐国是“伯爵”,然而楚国是“子爵”。爵位比宋国低很多。所以,宋国国君从骨子到行为都体现着贵族精神。尼采曾经说过,贵族最重要的一个精神就是自尊的精神。这种自尊是对自己尊严的维护,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所以立身处世中要讲原则,用规矩,时时处处符合礼节。

3. 被天下人耻笑的宋襄公,他的仁义是用错了地方吗?

宋襄公,春秋时期一宋国君主,千百年来一直饱受争议,有人嘲笑他是蠢猪,对敌人讲究“仁义”,结果葬送了性命。也有人盛赞他是最后的“仁义”之师,从此之后,中国就进入到礼崩乐坏的时代。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宋襄公的仁义之举究竟该盛赞,还是该嘲笑?

先介绍一下宋襄公:
宋襄公是宋国的国君,宋国是一个小国,以现在的河南商丘为中心,周边国家包括卫国、鲁国、郑国、陈国、徐国、蔡国、邾国等。基本都是姬姓诸侯国,而宋国实际上是殷商遗民国家。
之所以宋襄公千百年来褒贬不一,主要还是因为做了这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推位让国:
宋襄公作为嫡长子是宋国君主继承人,但是他觉得自己还不够格,趁着老爹宋桓公未死,决定礼让给自己的庶兄目夷:
“目夷年龄比我大,而且忠义仁义,请立目夷为国君吧。”
宋桓公竟然认为言之有理,真去找了目夷,结果目夷自惭形秽,还有比让位更大的仁吗?结果因此跑到卫国去了,不肯接受让位。
第二件事,是乘车之会:
宋襄公还是有着伟大理想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去世后,他想依靠自己的“仁义”称霸。
于是趁着齐国内乱,秦国和晋国打仗的机会,强迫把周边的几个小国联合起来,组成联盟,自己当盟主。不顾齐国和楚国国君的不满,约定秋天再到盂这个地方会盟,大家都不带军队,只有国君参加。
目夷劝他带上军队,但是宋襄公认为,会盟是自己提出来的,约定也是自己提出来的,当然得遵守。
结果到了地方后,被事先埋伏好的楚军抓住,关了足足好几个月,才在宋目夷的斡旋下救出。

第三件事,是泓水之战:
这也是宋襄公被嘲笑最多的一件事,有一个成语叫做“宋襄之仁”,就是讽刺这次战争的。
宋襄公被放出来后,不找楚国报仇,冲支持楚国当霸主的郑国开刀,结果楚国来救,双方布兵在泓水两岸。
在《史记》中是这样记载这次战斗的:
“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
大体意思就是宋襄公讲究仁义,不肯在楚军处于劣势的时候发动进攻,结果导致大败。
在《左传》中这样记载对于此次战斗失败,宋襄公的看法: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在宋襄公看来,君子不应该重复去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能去伤害或者抓捕儿童或老人,而且打仗不能凭借天险,对于敌人不利时,不能进攻。

有人说宋襄公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不惜以亡国为代价,也要捍卫文明和守信的理想。之所以大家认为他蠢,实际上是没有把眼光放到春秋时期,宋襄公就是“春秋大家精神”的完美诠释,那个时代的战争也讲究“礼节”,脱离了这条规定,那就是耍流氓。
实际上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就是围绕在周朝天子身边的,都是兄弟。即使出现了矛盾要兵戎相见,也是讲究军礼,所谓的军礼,大约是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两军交战是要下“战书”的,没有战书,或者对方没应战,是不能随便发兵的;其次,既然要交战,就必须要说明原因,不能打不明不白的仗;第三,即使到了交战那一天,也得等对方战车摆好,士兵排开,擂鼓后才能开战,如果对方不擂鼓,是不能进攻的。
大家小时候都背诵过一篇课文,讲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其中有一句: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实际上,五十步笑百步是有另外一层意思的,在古代兵书《司马法》中记载:
“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
打仗,敌军败退,追击步兵追一百步就得停止追击,追击驾车逃跑的敌军也不能超过九十里,这才叫“礼义之兵”!
所以说,后退了一百步基本就脱离了危险,而退后了五十步,那还是相当勇敢的,所以五十步笑百步,也不是没有道理。

如果说宋襄公之前,战争不过是分胜负的游戏,这之后,战争就变得“诡计多端”,无所不用其极,不再顾及伤亡率,而是追求杀人的数量,比如商鞅变法中就有根据杀敌多少领赏的规定。
从战争再延伸到现在,什么地沟油,什么苏丹红,什么扶不扶老人,都出来了。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礼乐崩坏之后造成的,人们为了达到目的开始使用下三滥的手段,毫不顾忌,毫无人性……
但写到这里,我们其实搞错了一个概念,这种现状跟讽刺宋襄公愚蠢的人并无关,因为宋襄公根本就不是“仁君”,他不过是打着“仁义”的幌子来实现自己的野心!
我们不妨倒推宋襄公的一生:
公元前637年,宋襄公因为伤病折磨,一命呜呼,走完了自己“仁义”的一生。之所以会伤病,是因为公元前638年泓水一战,因为太过“仁义”,才使得战争失利,中箭负伤。之所以会发生泓水之战,是因为宋襄公进攻郑国,楚国来帮郑国,采取了“围魏救赵”的方式。之所以宋襄公进攻郑国,是因为郑国不支持宋襄公称霸,支持楚国称霸。之所以郑国不支持宋襄公称霸,是因为公元前639年,宋襄公强行要求大家会盟,选自己当盟主,而楚国笑话他不自量力,从而设计抓了他……

实际上宋襄公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是因为他本身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我们来看宋襄公在这之前所做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看到齐桓公去世,自己的野心急速膨胀,不顾目夷的劝阻:
“以小国之力会合诸侯是祸患。”
咦,宋襄公不是还曾经把国君位置让给目夷吗?既然不在乎名位,为什么又贪慕虚荣想当霸主呢?
就因为有了野心,才想方设法去实现自己的野心,而要实现野心,必然就会出现不仁义的事情。他第一个下手的对象就是滕宣公,通过非法扣押人家国君,迫使其奉自己为盟主。
这时候再看当年他的推位让国,难道不是他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
第二件事更加不仁义!
扣押了滕宣公之后,又武力胁迫曹、邾两国在曹南会盟。而后,又命邾文公把鄫国国君当作祭品,押到睢水郊外去祭祀,想借此来威胁东夷臣服。
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不惜拿活人来祭祀,怎么这个时候不提“仁义”,不提“周礼”了?
要知道在周朝,祭祀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即使是最残忍的血祭,也有相关的要求:
“用牲血,先进献后灌地,使血气达于地下,以供神享。”
宋襄公为了杀鸡吓猴,竟然把鄫国国君给生祭了,这是“仁义”之君能干的事?

第三件事则是进攻曹国!
为什么进攻曹国呢?
就是因为宋襄公的残暴行为不仅吓住了猴,还把猴子给吓反了,一个不服,就要发兵攻打,这难道也是“仁义”之君?
难怪事后鲁国臧文仲感慨道:
“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有欲望不可怕,只要这个欲望是顺从于他人的,那么就可以有。如果自己的私欲是强迫他人顺从,是损害人家利益的,那么要想成功,难!
所以,宋襄公就是一精神分裂症患者,仁义起来,连国君的位置都让,蛮横起来,别人一个白眼,他就要把这个人祭天。
其实看看春秋时期地图就知道了,以宋国之力怎么可能扛得住楚国大军,说到底泓水之战是力量不对等的战争。就算是宋襄公出其不意攻击楚军,就算是他不那么“仁义”,也根本就改变不了这场战争的胜负。
他不过是为自己的失败而找的一个借口罢了!
难怪我们伟人在《论持久战》时就提到:
“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战争不是儿戏,仁义是讲究对象的,你跟流氓讲什么仁义?就像当年你站在南京城门口,跟侵略者讲,我们还没准备好,你等我们生产出大炮和坦克后,咱们摆开阵势再打吧?

仁义,大家都遵守,那叫仁义,都进攻到家门口了,你跟侵略者讲仁义,岂不是贻笑大方?
当然,我们评价宋襄公愚蠢,绝不是抨击那些遵守规则的人,这是两个概念,请不要弄混。

被天下人耻笑的宋襄公,他的仁义是用错了地方吗?

4. 宋襄公之仁 宋襄公仁义错了?

 春秋前期,旧礼犹存,战争有规则可讲。两国打仗要宣战,偷袭是要被人看不起的。又不能趁着人家有国丧的时候开战,陈成公卒,正准备伐陈的楚军闻丧乃止;晋国的士匄率军侵齐,听说齐丧,立刻还军,都是例子。当然也有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如秦国。
  宋襄公与楚国交战,宋军已经成列,楚军正在渡过泓水,军官劝宋襄公击其未济,他不同意。楚军既已渡河,尚未成阵,宋襄公又一次拒绝进攻。直到楚军结阵已成,这才鸣鼓而攻。宋军大败。
  那时车战用方阵,战阵十分重要。阵型一旦被冲散,如《国殇》里说的“凌余阵兮躐余行”,多半就要“首身离兮心不逞”了。当年周武王伐商,每行进十来步,就要停下来整顿队型,并不是为了样子好看。战阵不整而致失败的例子很多,如著名的鄢陵之战中的楚军。
  宋襄公是在遵守古义。《司马法》中记录了一些古代的军礼,其中一条便是“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宋襄公是骄傲的人,在他看来,自己是中原旧国,商王之后,楚国是南蛮子;与楚国打仗,如果不讲身份,岂不把自己降低到对手的水平?
  打了败仗,国人抱怨宋襄公。他辩解说:君子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擒捉上了年纪的老人,不攻击尚未成阵的敌车。我虽然是亡国之余,也不忍有违这些古礼。
  所谓“亡国之余”,指的是宋国是殷商后裔。周人灭亡商朝,在其故土建立一个新公国,把遗民集中起来,有方便管理之意,亦有存亡续绝之德。这些后裔不肯放弃遗民身份,其礼制和宗教,和周人都有不同。他们在文化上的骄傲,使别国的人侧目而视,认为他们既顽固又迂阔。
  先秦的笑话,主角往往是宋人,如野人献曝的故事,“资章甫而适诸越”的故事以及有名的守株待兔的故事。韩非子还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宋人,看到书里讲“绅之束之”,就给自己系上两重腰带,别人对他的装束不解,他就说:“书言之。”——韩非喜欢讽刺宋人。宋人的风格,与韩子正相抵牾。
  宋人秘密地怀有复国的抱负。《诗经》的最后一篇《殷武》,可能便是宋襄公的诗。诗里歌颂祖先伐楚的功绩,有滋有味地怀念商朝的“赫赫厥声,濯濯厥灵”。泓之战的几年前,曾有六只水鸟倒退着飞过宋都的天空。宋襄公以为这是明显的预兆,预示着霸业可成。他的不自量力,急于求成,也可能是觉得时不我待吧。
  宋的复国只是梦想。不过,宋襄公倒是有个后人当上了“素王”。孔子正是襄公的后裔,他长大后,还要回到宋国,穿一穿故国衣冠。孔子重仁,重礼,有襄公遗风。
  春秋时期,在原则与权变之间的选择,并非易事。城濮之战前,晋文公向咎犯和雍季问计。咎犯说,打仗的事,诈伪是没关系的,请君用诈。雍季说,诈伪虽可得志于一时,却断了后路,请君用正。晋文公用咎犯的建议打败了楚军,回来行赏,雍季在上,理由是雍季讲的是万世之利,咎犯讲的是一时之务。
  连晋文公这样的人物,也不再有了。孙子的兵法,清清楚楚地说要“乘人所不及”,吴子的兵法,也明明白白地说“行列未定可击”。当年秦军袭郑,路过天子之城的北门,仅仅脱去头盔以示敬,而未按礼法要求的去甲束兵,有人议论说,这样无礼的军队,一定会吃败仗。那一仗秦人虽然打败了,最后得天下的却是他们。
  《左传》对泓之战的记录给选在中学语文课本里,题目却叫《子鱼论战》。子鱼是驳斥宋襄公的人,多听他的聪明话,想必能帮助孩子成长。课文没有讲的是,宋襄公敢和强大的楚国交战,是仗着自己是仁义之师,以为仁者无敌。这种信念,果然是讲也不是,不讲也不是。
  而伐丧,到了战国便已屡见了。但古义毕竟是古义,伐丧一直是有争议的。刘表之死,鲁肃说孙权“伐丧乱之国,克可必也”,孙权欣然;刘裕死,崔浩劝阻北魏的皇帝伐宋,皇帝不从,便是两边的例子。至于隋朝高颎督师伐陈,闻丧而还,则如王夫之所论,只是形势使然,装装样子,惠而不费的事。(4)
   

5. 论宋襄公之仁

春秋时代的宋襄公备受争议。他与楚国交战,因坚持战争礼仪被楚军大败,自己身负重伤第二年去世。孟子、董仲舒、司马迁等大儒盛赞宋襄公,把他列为春秋五霸之一。
  
 宋襄公那个时代,诸侯各国已逐渐不尊周礼、不敬周王室。宋襄公力图复兴周礼,身体力行倡导仁义,守住周礼底线。周礼繁细,涉及社会各方面,包括战争。战争首先要师出有名,打仗之前下战书,明确作战时间、出战人数、作战地点;双方都做好准备才开始打仗,不许使用偷袭、设伏兵等不光明正大的举动;打仗时遇到对方的国君,不能攻击,要行礼……
                                          
 宋襄公与楚成王对战,当楚军正在渡河时,或渡过河还没有排好阵型时,宋国将领屡次劝他进攻楚军。他说,“我们是仁义之师,怎能攻人不备呢?”人数占优势的楚军列好阵势,两军战鼓擂响,宋襄公挺长戈、驾战车第一个冲向楚军,被困。宋军诸将奋不顾身,将宋襄公救出,逃回国内,宋军大败。宋襄公回国后,说,“君子作战,不打伤者、不俘白发老者、不凭藉地利,我即使成亡国之君,也不攻打没列好阵的敌人。”
  
 在泓水之战前一年,宋国与楚国等诸侯国约定在盂地会盟。大臣劝宋襄公带上军队,以防不讲信义的楚国。宋襄公说,“我倡议举行和平会盟,怎能自己背约呢?”他坚持不带兵马会盟,被设下伏兵的楚国活捉。楚军押着宋襄公攻打宋国,几次攻城失败,后来放了宋襄公。
  
 宋襄公就是这样一位为了仁义、承诺,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仁义之君!宋襄公的谥号“襄”字,有辟地有德、甲胄有劳、威德服远等涵义。
                                          
 宋襄公以仁义治国,臣民对他忠心耿耿。当楚军围困他时,宋军将士奋力死战去营救他;当他被楚国俘虏时,他安排哥哥做宋国新国君,拒绝向楚国割地;宋襄公回国后,哥哥马上把王位让回给他。
  
 楚成王不守规矩,上梁不正下梁歪,他的将军、儿子也不守规矩。将军子玉不听楚成王告诫,执意与晋国开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的“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以为晋文公与宋襄公一样死守仁义,轻敌冒进,被晋军打得大败。楚成王晚年遭太子兵变,被逼上吊自杀。
                                          
 守规矩的人,虽然一时失利,却赢得了他人的尊重与帮助;不守规矩的人虽得一时之利,但欠下的,终究是要还的!

论宋襄公之仁

6. 以史为镜|假仁假义的宋襄公

在春秋时期,各国之间尔虞我诈,互相攻伐的事情层出不穷。而在这些国家之中,有一个国家的君王因为其“假仁假义”,最后落的兵败如山倒的局面。这个人就是被人熟知的宋襄公。
  
 (一)畏强欺弱
  
 自齐国发生内乱以来,宋国国君宋襄公便萌生了争做霸主的想法。
  
 宋襄公为做霸主,与楚约定会盟。不料楚国奸诈,于半途中抓获宋襄公。并挟持宋襄公攻击宋都商丘。幸好宋国太宰子鱼率领全城人民顽强抵抗才遏制住楚军的攻势。后宋襄公在鲁僖公的调停下得以回国。
  
 宋襄公为报复楚国,便决定攻打楚国的属国郑国以挽回自己的颜面。宋国大司马与公子目夷都认为,攻打郑国会引起楚国的不满。可是宋襄公一意孤行,率军伐郑。
  
 郑文公得到宋军入侵的消息,连忙向楚国求救。楚国得知宋军攻郑,于是便起兵伐宋。
  
  
 宋襄公得知楚国救郑的消息,便从郑撤军,做回防态势。
  
 一个真正的强者从来都不是以欺负弱者来显示自己的强大。宋襄公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去进攻弱小的郑国,这反而是一种弱者的表现。
  
 做人其实也如同打仗一样,如果我们只想着做轻松的事情,而去躲避困难的事情。那么我们将永远得不到进步。人的成长都是逆人性的,当我们学会面对困难时,我们也就真正的学会长大了。
  
 (二)虚伪的宋襄公
  
 公元前638年,宋军回到国内,并于宋边界处阻挡楚军的进攻。
  
 公元前638年十一月,楚军在泓水南岸渡河。公子目夷建议趁着楚军渡河,赶忙攻击楚军,这样获胜的可能性很大,可是宋襄公并没有接受这个建议。而是说:“宋国是一个讲仁义的国家,不能趁着敌人虚弱去攻击他们,即便这样胜了也是胜之不武。”
  
 当宋军渡过河水,公子目夷又建议道:“趁敌军刚渡过河水,军阵未稳,这个时候攻击楚军也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可宋襄公又拒绝了这个建议,并认为“在敌军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就去攻打别人,不能提现自己的大度。”于是又放弃了这个机会。
  
 等到楚国兵马整顿完成之后,宋楚交战,宋大败于楚。
  
 宋襄公灰溜溜的逃回了宋国,宋国人民都认为宋襄公好大喜功,不懂战事才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这些话传到了宋襄公的耳中,宋襄公却认为“打仗要讲仁义,不能攻击在危险中的敌人,不能欺负年老的士兵。”
  
 总的看来,对于宋襄公,我只有一个字形容,那就是“傻”。
  
 如果不傻,他不会单纯的认为打仗是讲仁义的事情;
  
 如果不傻,他不会认为做霸主就要心慈手软;
  
 如果不傻,他不会觉得打仗获胜的条件居然是上天安排。
  
 兵者,诡道也!
  
 既然我们身处社会之中,就不能再以学校里面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确实,我们每个人都应向往真善美,可是,我们也应该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光明就一定有黑暗。因此,身处社会,一定要学会做生活中的“智者”,而不是被别人带着跑的“傻子”。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生活中的智者,而不是如宋襄公一般的“仁义之人”。

7. 宋襄公的“仁义”的旗帜为何没有所向披靡?失误在哪里呢?

宋襄公非常佩服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
这个齐桓公事业了得,自家后宫的的事也了得。他的三位夫人都没有给他生儿子,六位如夫人倒是每人给他生了个儿子。
王侯总要立世子考虑接班人问题。按规矩该立嫡子,但他没有嫡子。六个庶子中无亏是长子,他的妈长卫姬侍奉桓公的时间最久,加上和桓公最受宠幸的两个权臣雍巫、竖刁关系很好,这样内外一通气,齐桓公就答应立无亏作接班人,但是没有正式册立。
其实,桓公内心是欣赏公子昭的。他认为公子昭在才干和贤德方面都超过无亏。后来在葵丘大会上,齐桓公把心事和管仲商量,接受了管仲的建议,决定立公子昭为世子,还把这事托付给宋襄公,请宋襄公以后主持公子昭即位的事。
齐桓公为什么要托付宋襄公呢?这等于是给公子昭请外援,以后有依仗。另外,觉得宋襄公这个人可靠。
首先是认为他很贤明。你看他老爹去世了,本来该他继位,他却要谦让给哥哥(庶兄)目夷(当然目夷又谦让回来了),这种不争王位的人,品德高尚,可以信赖。
二是他对咱们齐国很尊敬。你看他老爹去世了,他还在服丧,都穿起丧服来开我们这个会,态度谦恭,可以托付。
宋襄公觉得很有面子嘛,当然接受了。



齐桓公一死,五个儿子(有个儿子家族地位不高,知道争不过他们几位,出走到秦国去了)争得个暗天黑地,连齐桓公的尸体生蛆都没有谁去管。雍巫、竖刁要杀公子昭立无亏。公子昭吓得一溜烟就跑到宋国去了。
这下该宋襄公履行承诺了。他的哥哥目夷劝他说我们在各方面都不如齐国,不要去管别人的事。
宋襄公说我以仁义为主,不救遗孤,这不仁;受人托付又不履行,这不义。于是联合了卫、曹、邾三个小国(其他国家不响应)去讨伐齐国。
大兵压境,齐国国内一片混乱。公子无亏才当了三个月的国君,就在乱中被杀,公子昭顺利回国。
宋襄公完成了一件可以刷爆朋友圈的大事,班师回国。但他前脚刚到,公子昭后脚又跑来找他了。
原来公子昭正准备即王位,其他几个兄弟不干了,乘着宋襄公等退兵回国,都起来争夺王位,逼得公子昭只好再次出逃。
这下宋襄公又亲率大军杀到齐国,最终扶助公子昭把位子坐稳了,这就是齐孝公。
宋襄公败了齐兵,扶助公子昭即位,也就是说当年威风凛凛的霸主齐桓公的家事国事他都搞掂了,当世还有什么功劳比这更大呢?在他心里,就已经把自己和齐桓公摆放在同一个位置了。



宋襄公就想建个群,自己来当群主,像齐桓公一样。
你说他有什么能力来建这个群呢?他就依仗着前不久帮助齐国国君恢复了王位,帮助他平定了齐国的内乱,这是他炫耀诸侯的资本。
建群得开一个会。那个时候,诸侯间经常开这种会。与会的国家结成联盟,公推一个盟主,有事相互照应,或者约起一块儿去打不听话的诸侯。
宋襄公毕竟还是底气不足,就先搞个规格级别低点的。他约了滕、曹、邾、鄫几个小国,在曹国南边盟会。在这个盟会上,他自己把老大资格摆出来了。
滕子婴齐来晚了,襄公不许他参加盟会,把它禁闭在一间房子里。这下,鄫国的国君害怕了,就赶紧来参加,但已经晚了两天。
宋襄公俨然以大国之君和盟主自居,指使邾文公把鄫子杀了祭神。腾子婴齐赶紧用重金贿赂襄公脱身,曹国也赶紧告辞回去,这个盟会也就不了了之。
这事本来是宋襄公托大欺凌他人,他却责怪曹君不尽地主之礼,于是发兵攻曹,相持三月不胜。
想当盟主的野心就可以使人膨胀到这种地步。也把他一向标榜的“仁义”置诸脑后。
要不是郑国朝见楚国,约鲁、齐、陈、蔡四国与楚王在齐国边境会盟,担心齐鲁两国中有谁来倡议盟主的话,他怕还不会退兵。

宋襄公的“仁义”的旗帜为何没有所向披靡?失误在哪里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