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英明朝人物介绍?

2024-05-05 21:26

1. 贺英明朝人物介绍?

贺英明朝人物介绍如下:
贺英,(1433—1507)原名贺族昌,明朝末期在都城洛阳侍卫,原籍河南鲁山人,后做官前往洛阳王城,一生坦荡,立功无数。曾和墨子是故人,后二人结识,能文能武。
其实历史上对于明朝贺英这个人物的介绍并不是十分的详细,只是用了非常简短的只言片语来记载。据说他出生在1433年,从小的生活十分的困苦,老家是在河南省的鲁山地区。之后在机缘巧合下进入了锦衣卫的训练营之中,得以有机会成为锦衣卫。
然而锦衣卫在历史上也是比较神秘的组织,而且明朝的历史中锦衣卫的更换十分的频繁,所以对此介绍的也并不是很全面。只知道贺英是锦衣卫中的一员,他的武功十分的高强,逐渐在锦衣卫中崭露头角,而且他为人十分的正义忠诚,对皇帝非常的忠心,因此而受到皇帝的器重和欣赏,经常为皇帝办事。
除此之外有些资料上还说明朝贺英因为深受皇帝器重,而他本人正义勇敢,所以在立了功劳之后得到皇帝的赏封,成为了明末时期的一个官员。然而对此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说法,所以这个说法是否真实还有待确定。
另外关于贺英的资料介绍了最后他在1503年的时候离开了人世。能够确定的是他确实是真实存在的,然而或许是因为锦衣卫的身份神秘,或许是因为他并没有太大的作为,所以历史上关于他的资料非常的少。
拓展资料: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明末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大顺、大西、南明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告终。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至明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明代极盛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官方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贺英明朝人物介绍?

2. 刘羽权是什么人?帮忙介绍一下

刘羽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史类著作《如果这是宋史》《天命不足畏》(上下)都有繁体版,其中《如果这是宋史》是至今为止最畅销的宋朝历史。还擅长写推理悬疑类小说,代表有《潘多拉界面》,《血罂粟》,《蛊室》……影视作品多部。

3. 明朝人的生活方式

明朝人的生活    作者:萧满山    明朝米价在洪武二十八年以后基本上一两银子可以购大米二石。《明史·食货二》:“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明代一石约等于现在的94.4公斤。按2006年大米价均价1.75元/斤计算。一两白银是2*94.4*2*1.75=660.8元。小街边买个馒头要660多元,太贵了吧。
  明朝人的工资
  柴薪皂隶:百姓有给国家服役的义务,不过服役是有工资的。轮到当役了,派给当官的跟班,柴薪皂隶就是买柴烧水、干杂活。年收入20两,计13216元。(明朝国家规定七品正堂可以有四名柴薪皂隶,县丞二员各二名,主簿二名,典史一名;以上官员,每人用马夫一名,国家付工资。)
  马夫:给政府公务员赶马,出差办事使用。年收入40两。计每年26432元。
  明朝县官:正七品每月俸禄7.5石或一年45两白银。实际月收入7.5*188.8*1.75=2478元。每年约3万元。其它收入:柴薪皂隶4个、马夫一个,这5个人工资由国家支付。冬夏官服和笔墨费由国家补贴。新官上任,还可以先拿到40两修理费。看起来七品县官45两白银跟马夫40两白银年俸差不多,(明朝的公务员工资真的是很低的,历朝历代中明代公务员工资收入算少了。)但是县官、典史等的住房、出行、皂隶人员、衣食花费基本由国家支付和补贴,所以年俸基本是净收入,而且笔墨费都是固定按两算由国家拨给,还有多余。马夫就没有那些好处了。
  学生:“廪膳米人日一升,鱼肉盐醯之属官给之。”——《明史·食货志六》。考上了秀才每人每天给一升米约2斤,给鱼肉油盐。(注:明代10升=1斗;10斗=1石。)明代优待秀才时甚至可以拿到每月1两白银的廪膳费。不过明代的学生概念不是现在的学生概念,现代的学生只能算做童生,童生考成了秀才入了县学才算是廪膳生,才可以“食廪”,所以明代秀才不干活也可以生活,只是不干活只吃“廪膳”会很穷,所以有穷秀才之称。
  以上根据明代万历年《宛署杂谈》、《明史》。
  街头挑担卖油的小贩:一年收入约20两。计人民币13216元。冯梦龙在万历年至天启年写有《三言》,其中《卖油郎独专花魁》中秦重只有3两白银的本银,街头卖一年油除去一年日用开支,还能剩余16两白银。“每日所赚的利息,又且俭吃俭用,积下东西来,置办些日用家业,及身上衣服之类,并无妄废。”除去一年用度剩余16两。所以记为年收入20两。
  杀猪的: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对穷秀才范进说,“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一天一钱,一月3两,一年有36两,看来杀猪的收入直逼马夫了。约23789元。
  农民:农民的收入是多少?农民“人给地十五亩,蔬地二亩。”“新耕地免租三年。”假设古代耕种水平低只及现代的1/2或2/3,那么农民每亩约能收入250或350斤大米,按300斤算,南方一年收二季,北方一年收一季,如果丰年加勤恳,南方农民均毛收入15750,北方农民人均毛收入7875,除掉农具、肥料、水利开支、亩税(明朝每亩收税一斗,约20斤大米),如果一家七八口人干起来,几年里盖个优质砖瓦四合院不成问题。
  明朝的物价(万历年)
  明朝物价:
  大米白银1两=2石即377.6斤。合人民币1.75元/斤。
  上等猪肉白银1钱六分=8斤合人民币13.2元/斤。
  上等羊肉白银1钱二分=8斤合人民币9.5元/斤
  牛肉五斤白银七分五厘合人民币9.9元/斤
  五斤重大鲤鱼价白银1钱合人民币13.2元/斤
  栗子五斤价白银6分五厘合人民币8.6元/斤
  活肥鸡一只价白银4分合人民币26.4元/只
  白布四匹价白银8钱合人民币元132.2元/匹
  绵花一斤价白银6分合人民币39.6元/斤
  高级红枣100斤价白银2两5钱合人民币16.5元/斤
  会试用黄绢伞二把价白银六分合人民币3元/把
  刑部用铁锹五把价二钱五分合人民币33元/把
  官用桂圆重二斤八两价一钱二分五厘合人民币29.5元/斤
  以上物价跟据明代万历年《宛署杂记》。
  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一两值1000文,一把菜刀30文约20元,考虑到当时没有工业化炼铁,这个菜刀价格也跟我们现在差不多。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的时候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这600多元钱在我们现在大酒店里还不够,可是在小酒家里也确实可以随便上菜了。
  房产价格:“可成道:‘在坟边左近,有一所空房要卖,只要五十两银子。若买得他的,到也方便。’春儿就凑五十两银子,把与可成买房。”——《三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低档房产50两一宅,约人民币33040元。高等大宅院:1000万以上。“施小舍人急于求售,落其圈套,房产值数千金,郭刁儿于中议估,只值四百金。”——《三言·桂员外途穷忏悔》。看来明朝有钱人的房子还是真够贵的。
  物价的稳定。明朝初几年和末期时物价曾有过一两白银买一石大米,正统年间也有一两可以买四石的年景,崇祯帝国乱时还有过二两一石的物价。但比起民国末年物价天涨,总算银子还是硬通货。明朝的物价基本是平稳的,尤其是官俸硬比例,一两比二石大米。对稳定货币价格有相当作用。
  税收
  《明史·食货五》“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
  《宛署杂谈》“至万历十年内,又蒙题,将铺行下三则免征税契,买价不及四十两及典价,一概免税,其买价至四十两以上者,每两止税银壹分伍厘。”
  《明史·食货二》建文二年诏曰:“江、浙赋独重,而苏、松准私租起科,特以惩一时顽民,岂可为定则以重困一方。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
  《明史·食货二》宣德五年二月诏:“旧额官田租,亩一斗至四斗者各减十之二,四斗一升至一石以上者减十之三。着为令。”
  明朝的商税原先是30取一,也就是3.3%。后来明朝皇帝与内阁考虑减轻国用以减少百姓负担,万历时降到了1.5%。小生意、小商小贩、年营业额在40两白银也就是在营业额少于26432元以下的免税。——这算是照顾弱势群体吗?农民税在洪武初原先有三至四斗,后来民田税收减为每亩一斗米,约18.9斤。官田为一至三斗多一点。人民税收少,也跟明朝的政府机构精减有关,但发生战争时费用大量不够,崇祯国乱时期,为求一点兵费,皇帝几乎四处求告。万历年间最好收成时全国财政一年有200万两白银,还是张居正改革搞下来的。明朝万历时总人口约6000万,人均每年负担国家税支0.033两白银,约人民币22元。
  福利
  《明史·食货一》初,太祖设养济院收无告者,月给粮。设漏泽园葬贫民。天下府州县立义冢。又行养老之政,民年八十以上赐爵。复下诏优恤遭难兵民。然惩元末豪强侮贫弱,立法多右贫抑富。
  明朝没有叫化子和流浪汉,每个县都有养济院免费收留。《宛署杂记》载“每名口月给太仓米三斗,岁给甲字库布一匹。”入养济院的条件是:“查都城内外之老疾孤贫者,籍其年以请。”由于有待遇以至于某些人发达了也不走,“间有家饶衣食、富于士民者。”也在里面混个名字捞个实惠。遇水灾旱灾流亡的人,凡有力可耕者,国家给田每人15亩耕种,给牛和农具。贫民没钱买地葬的,国家给地。老人八十岁以上的,国家赐爵。爵是有收入的。也就是国家养老。不过要等到八十岁。
  过节
  春节、元宵、清明、瑞午、中秋、重阳。  “朝廷每端午节,赐朝官吃糕粽于午门外,酒数行而出。文职大臣仍从驾幸后苑观武臣射柳,事毕皆出。上迎母后幸内沼,看划龙船,炮声不绝。”——明代《菽园杂记》。
  明代人生活如此。反观清兵入关后,强权政治,焚典改史、剃发易服,税收重重,民皆奴才,生活档次降低。
  

明朝人的生活方式

4. 贺英明朝人物介绍?

贺英,(1433—1507)原名贺族昌,明朝末期在都城洛阳侍卫,原籍河南鲁山人,后做官前往洛阳王城,一生坦荡,立功无数。曾和墨子是故人,后二人结识,能文能武,但后则记载和辽人勾结叛逆未遂,具体不详!史记十三册七十八则中记载!

5. 贺英明朝人物介绍?

贺英,(1433—1507)原名贺族昌,明朝末期在都城洛阳侍卫,原籍河南鲁山人,后做官前往洛阳王城,一生坦荡,立功无数。曾和墨子是故人,后二人结识,能文能武,但后则记载和辽人勾结叛逆未遂,具体不详!史记十三册七十八则中记载!

贺英明朝人物介绍?

6. 选择一个你所喜爱的明朝人物,像你的同学做一个介绍嘛?并简单��

明朝崇祯皇帝
明崇祯皇帝即明思宗,名朱由检(公元1610-1644年),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从明熹宗手上接过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一方面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试图重现明皇朝当年辉煌景象;另一方面,他疑心重重,频繁更换和滥杀大臣,以致众叛亲离,最终这位比前朝几代皇帝都要贤明的君主,“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自缢在煤山的清风明月下。

7. 明朝最后一位驸马是谁?他的人物介绍

周世显,生卒年不详,为明朝崇祯帝之女长平公主之驸马。
  长平公主者,明崇祯皇帝女,周皇后产也。甲申之岁,淑龄一十有五,皇帝命掌礼之官,诏司仪之监,妙选良家,议将降主。时有太仆公公子周君都尉名世显者,将筑平阳以馆之,开沁水以宅之,行有日矣。夫何蛾贼鸠张,逆臣不诫,天子志殉宗社,国母嫱嫔慷慨死焉。公主时在稚龄,御剑亲挥,伤颊断腕,颓然玉折,损矣兰摧!贼以贵主即殉,授“尸”国戚,覆以锦茵,载归椒里。五宵旦,宛转复生。泉途已宫,龙髯脱而剑远;兰熏罢殿,蕙性折而神枯。 
  顺治二年,上书今皇帝:“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申罔极。”上不许,诏求元匹,命吾周君,故剑是合。土田邸第,金钱牛车,赐予有加,称备物焉。嗟夫!乘凰扇引,定情于改朔之朝。金犊车来,降礼于故侯之第。人非鹤市,慨紫玉之重生,镜异鸾台,看乐昌之再合。 
  金枝秀发,玉质含章,逢德曜于皇家,迓桓君于帝女。然而心恋宫闱,神伤辇路。重云笔墨,何心金榜之门;飞霖毂林,岂意玉萧之馆!弱不胜悲,溘然薨逝。当扶上仙之日,距侬李下嫁之年。星燧初周,芳华未歇,呜呼悲哉!都尉君悼去凤之不留,嗟沈珠之在殡。银台窃药,想奔月以何年;金殿熏香,思返魂而无术。 
  越明年二月之吉,葬于彰义门之赐庄,礼也。小臣宸薄游京辇,式睹遗容。京兆虽阡,谁披柘馆?祁连象冢,只叩松关,拟伤逝于子荆;朗香空设,代悼亡于潘令。遗挂独存,敢再拜为诔云。 
  又宸记事曰:甲申春,上议降主时,中选者两周君,其一都尉君也,其一人,内臣纠家教失谨,即掖群内侍,环都尉欢曰:‘贵人!贵人!是无疑矣。’顺治二年,召故选子弟,都尉君应诏起。是时有市人子张姓者,冒选应,诡得之矣。召内廷给笔札,各书所从来。是人子书祖若父皆市侩,则大叱去,曰:‘皇帝女配屠沽儿子?!’命都尉书,则书父太仆公,祖仪部公,高曾以下皆簪缨。遂大喜,曰:‘是矣!’即故武清侯之第,赐金钱牛车,庄一区,田若干顷。具汤沐,成吉礼焉。时乙酉六月上浣事也。公主喜诗文,善针饪,视都尉君加礼。御臧获,阳笑语,隐处则饮泣,呼皇父皇母。泣尽继以血,是以坐羸疾,怀娠五月,于丙辰八月十八日薨。淑龄十有七耳。都尉藏所遗容,右颊三剑痕,即上所击也。老内侍见,辄拜曰‘眉似先帝’云。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曰公主名徽 足(有女字旁,音“绰”CHUO,意为谨慎),甲申年十五,伤后臂肩际。明年九月成婚。丁亥(1647)卒(误,当为丙辰年[1646年]八月十八日薨)公主葬周氏宅旁。今地赐丰盛王,垣之不可入。在广宁门内。周世显,父国辅。 
  在民间传说和戏剧中将他和长平公主的故事改编成了多个版本,至今也被屡次搬上荧屏,但其中大多数都是经过艺术创作,缺乏史实。

明朝最后一位驸马是谁?他的人物介绍

8. 《明朝那些事儿》的人物介绍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驾崩后传位于长子朱标之子朱允炆,但朱允炆上台便要削藩。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役”的名义夺位。
  《明朝那些事儿》,网络连载历史小说,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我们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