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审计的要点

2024-05-04 08:20

1. 固定资产审计的要点


固定资产审计的要点

2. 固定资产审计需要审计什么

固定资产审计是对固定资产购建、使用、折旧、实有数、调拨、报废、清理的审计。其主要内容:(1)查核固定资产购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投资的资金来源,以及可行性和经济效益。(2)查核固定资产购建实际成本和现值。

3. 固定资产审计的要点

1、真实性:审查确认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是否转入固定资产清理予以冲销;查明向其他单位投资转出固定资产是否转入长期投资;查明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是否增加企业固定资产账。
2、完整性:审查已完工不结转固定资产和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不入固定资产账的情况。
3、所有权:应区分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两种性质的租入固定资产,查明后者是否已纳入固定资产核算;应确定作为债务担保抵押出去的固定资产。
4、计价:应分别验证购入、自建、投资转入、融资租入、改建扩建、捐赠、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确定折旧计算及累计折旧账户余额的正确性,以便认定固定资产净值的正确性。
5、分类:除审查按实物形态进行分类明细核算外,还应查明使用、未使用和不需用固定资产,经营租入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提折旧与不提折旧固定资产,改扩建支出与修理支出的分类正确性。
6、帐务正确性:审查确认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以及实物资产的一致性,必要时可对固定资产进行监督盘点。
7、合法性:审查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批准手续;查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确定的合规、合法性,查明折旧方法及其运用的合法性。
8、充分揭示性:审查确认会计报表对折旧方法、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资产租赁抵押等情况做了必要的说明。

扩展资料
第一,就是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一个企业资产的投资应该是战略层面的问题,首先审计人员就需要确认固定资产的购置、新建等行为是否得到了统一管理。
如果一个组织对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不到位,就会形成大量的资产积压、闲置、浪费,甚至会因为决策管理的不到位,形成大量的无效投资,这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首要审计内容。审计人员就需要确认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制度、流程和审计期间新增资产,分析是否全部得到了立项审批管理。
第二,就是对资产实物管理。首先是确认是否账实相符,这是基础;在账实是否相符的基础上,确认公司盘点管理的频率和效果;然后进行抽样盘点,确认盘亏和盘盈情况,这个两种方法,根据财务帐盘点资产,只能发现盘亏;先盘点实物,再核对财务账面,可以确定盘盈。
至于如何盘点,根据实际情况和重要性程度确定;同时,必须对资产异动管理进行管理,尤其是生产车间,会将资产在不同的车间来回借用,导致财务永远不能知道真正的资产在哪里?这就需要强化现场资产实物异动的管理,必须通过相关手续执行。
第三、就是对资产的有效利用管理。在审计盘点时,要根据固定资产的外观状态,使用时间、保养记录等判断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情况。
一般长期不用的设备或者资产,不进行管理的话,外面尘土包裹,甚至蜘蛛网纵横等情况,同时查看保养记录或者查询使用时间,通过这些手段来确认资产是否得到了有效利用,同时,对资产折旧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予以关注。同时,资产的有效使用率等相关分析指标。
第四、固定资产折旧准确性及对成本影响程度的管理。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应严格根据会计准则执行,并及时进行分析,尤其是闲置资产、报废资产未处理账务等情况对成本的影响,这是财务部门也是审计部门在经营审计中,对数据准确性确认中需要考虑的一个环节。
第五、就是固定资产的维修、改造等方面的管理,其实在会计准则中对费用化和资本化的管理均有明确的要求,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对维修和技改技措发生的费用进行资本化和费用化管理的分析,以确认资产数据管理的准确性。
同时,就需要关注部分公司不合理资本化管理,甚至在长期待摊费用或者往来账挂账的情形,是否合理就需要进行分析和进一步审计确认。
第六、就是固定资产的处置管理。受管理不规范的影响,存在部分资产已经报废多年,财务账面依旧作为资产管理,且进行折旧计提的情况,这严重导致了账实不符,且影响成本的准确性。
这就需要强化财务部门在资产监督管理过程中重要性,一旦财务听之任之,不做细化管理,那么这种情况会大量的存在,甚至会非常严重。
第七,就是在建工程作为固定资产的前一个管理环节,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的问题。应该对固定资产立项及开始施工后,所发生的费用等在在建工程进行归集,等完工验收,达到可使用状态后转入固定资产管理,这个会计准则里面有详细的规定。
但在现实审计过程中,发现存在资产已经使用多年,但由于发票未到,导致资产长期未进行折旧计提管理等情况,需要审计人员进行一一确认和分析存在的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审计

固定资产审计的要点

4. 固定资产审计的要点

固定资产审计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固定资产预算管理
1、 固定资产预算制度
评价标准: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
审计程序:
⑴审阅部门职责情况,了解各类固定资产的相应的归口管理部门等;
⑵询问被评价单位财务部门,被评价的单位固定资产分类情况、规模;
⑶取得被评价单位公司章程、总经理工作细则等,审阅并了解其中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相关的审核职责、审批权限的设置情况。对被评价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三重一大”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审核职责、审批权限进行比较,检查是否与公司章程、总经理工作细则等中规定相一致,有无有悖于公司章程之处。
⑷取得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审阅其中关于固定资产预算相关内容,检查:A、审阅并了解固定资产预算的编制汇总、审核程序、审批权限等;
⑸询问财务部门、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或计划管理部门,了解固定资产预算的编制汇总、审核程序、审批权限等,结合程序⑶的询问结果,初步判断企业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是否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固定资产预算制度的执行有无偏差。
2、 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审核、审批与下达
评价标准:企业应当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并按规定程序审批,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科学合理。
审计程序:
检查:A.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投资计划是否按照制度规定的审核程序、审批权限审核审批;B.审批人员(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成员)有无在相关决议、会议纪要等文件上签名。
3、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研究
评价标准: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生产经营发展目标等因素拟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
审计程序:
⑴询问计划部门、或规划部门,了解被评价单位有无改扩建、调整产业结构、更新生产工艺等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规划,或有已在实施中的上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了解有无对上述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可行性研究,初步判断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无进行可行性研究。
⑵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其内容有无对须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固定资产投资类型的范围、标准等作出规定,一般性了解可行性研究的编制、审核程序、审批权限,判断可行性研究编制、审核、审批岗位有无违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审批是否为集体审批。
⑶在被评价单位当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中,按照制度规定的须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标准,抽取一笔固定资产投资,取得与该项目相关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论证项目可行性的其他类似功能的文件,检查:A、报告的编制、审核、审批有无违背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B、审批权限是否与制度规定的权限相一致;C、审批是否遵循集体审批的原则。
4、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
评价标准: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当考虑聘请独立的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并由企业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防止出现决策失误而造成严重损失。
审计程序:
⑴询问计划部门、规划部门、实物归口管理部门,了解被评价单位有无重大、或多元化投资(被评价单位非主营、非熟悉的投资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了解被评价单位有无聘请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进行可行性研究。如有则执行程序⑵。
⑵取得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士出具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中介机构的相关资质是否符合规定、可研报告的内容是否完整、结论是否明确。
二、固定资产的取得
1、 固定资产请购的审核审批
审计程序:
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并了解:A、有无设置固定资产预算审核部门或岗位,并明确规定固定资产预算审核的审核职责;B、了解预算外、超预算固定资产购建建的审核程序、审批权限。
⑵询问被评价单位固定资产实物归口管理部门,了解固定资产请购的办理程序,了解有无设置部门或岗位对固定资产购建(外购或自建)进行预算审核,了解预算外、超预算固定资产购建的审核程序,审批权限等。
⑶取得一笔固定资产购建的请购单或类似功能的请购文件,检查:A、请购发起部门有无对固定资产请购的业务方面的必要性或依据等作出说明;B、有无请购部门直接负责人、公司主管等对业务必要性的审核意见、签名等;C、有无预算审核部门或岗位的预算审核意见;D、有权审批人(或机构)有无签署审批意见,有无越权、越级审批的情况;E、请购的审核程序是否遵循“先业务必要性后预算可能性”的审核顺序;F、请购单据有无设置预算外、超预算审批的栏目;G、如抽取的请购单据为预算外、超预算采购,检查审批人权限是否与制度规定相符。
2、 固定资产采购
审计程序:
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检查并了解:A、不同类型固定资产的购建有无规定相应的归口采购部门;B、有无规定不同类别、性质、不同金额等级的固定资产的采购方式,重大固定资产有无规定招标采购方式确定采购价格和选择供应商。
⑵在财务系统固定资产科目明细中,分别抽取一笔符合询价采购、招标采购方式的固定资产采购业务,向归口的采购部门索取证明相应的询价文件、招标文件等,验证固定资产的采购是否按照制度规定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
⑶根据程序⑵中抽取的固定资产购建业务,向固定资产采购部门索取该笔业务的请购单、采购合同及合同审批单,以及一整套询价(或招标)的过程文件,审阅全套文件,按照采购业务循环中相关程序分析固定资产采购过程,重点关注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中有无存在不相容职务,审核程序、审批权限等是否与制度规定相一致,分析有无存在采购环节的漏洞。
三、固定资产的验收与移交
1、 建立验收制度
评价标准: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验收制度,确保固定资产数量、质量等符合使用要求。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验收工作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相关部门共同实施。
2、 外购固定资产的验收及移交
评价标准:企业外购固定资产应当根据合同、供应商发货单等对所购固定资产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技术要求及其他内容进行验收,出具验收单,编制验收报告。
3、 自建固定资产的验收及移交
评价标准: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由建造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填制固定资产移交使用验收单,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部门投入使用。
4、 投资转入固定资产的验收
评价标准:企业对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外企业无偿划拨转入以及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均应办理相应的验收手续。
5、 验收不合格情况的处理
评价标准:未通过验收的不合格资产,不得接收,必须按照合同等有关规定办理退换货或其他弥补措施。
6、 权属证明的办理及保管
评价标准:对于具有权属证明的资产,取得时必须有合法的权属证书。对需要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的固定资产,企业应及时到相关部门办理。
四、资产登记造册
1、 建立固定资产目录、台账
评价标准:企业取得每项固定资产后均需要进行详细登记,编制固定资产目录,建立固定资产卡片,以便固定资产的统计、检查和后续管理。根据固定资产的定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固定资产目录,列明固定资产编号、名称、种类、所在地点、使用部门、责任人、数量、账面价值、使用年限、损耗等内容,有利于企业了解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全貌。
2、 建立固定资产标识牌
评价标准:按照单项资产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资产卡片应在资产编号上与固定资产目录保持对应关系,详细记录各项固定资产的来源、验收、使用地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运转、维修、改造、折旧、盘点等相关内容,便于固定资产的有效识别。
3、 非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单独建立登记薄
评价标准:企业对经营租赁、借用、代管的固定资产应设立登记簿记录备查,避免与本企业财产混淆,并应及时归还。
4、 资产内部调拨或移动
评价标准:固定资产移动应当得到授权。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内部调拨,应填制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单,明确固定资产调拨时间、调拨地点、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等,经有关负责人审批通过后,及时办理调拨手续。固定资产调拨的价值应当由企业财会部门审核批准。
5、 定期核对实物台账和价值台账
评价标准:固定资产目录和固定资产卡片应定期或不定期复核,保证信息的真实和完整。
五、固定资产投保
1、 制定投保范围和投保政策
评价标准: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固定资产投保范围和政策。投保范围和政策应足以应对固定资产因各种原因发生损失的风险。
2、 投保的审核审批
评价标准:投保金额与投保项目力求适当,对应投保的固定资产项目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办理投保手续,规范投保行为,应对固定资产损失风险。
3、 重大固定资产投保
评价标准:对于重大固定资产项目的投保,应当考虑采取招标方式确定保险公司。
4、 索赔
评价标准:已投保的固定资产发生损失的,及时调查原因及受损金额,向保险公司办理相关的索赔手续。
六、固定资产的运行与维护
1、 建立维修保养制度
评价标准: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制度,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会同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将资产日常维护流程体制化、程序化、标准化,定期检查,及时消除风险,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2、 建立资产运行档案
评价标准: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建立固定资产运行管理档案
3、 制定维修计划
评价标准: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日常维修和大修理计划,并经主管领导审批。
4、 资产检修的验收
评价标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审核施工单位资质和资信,并建立管理档案;修理项目应分类,明确需要招投标项目。修理完成,由施工单位出具交工验收报告,经资产使用和实物管理部门核对工程质量并审批。重大项目应专项审计。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定期检查,及时消除风险。固定资产大修理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安排修理。固定资产技术改造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审批通过后予以实施。
5、 关键设备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岗位许可制度
评价标准:企业应当强化对生产线等关键设备运转的监控,严格操作流程,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许可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转。企业生产线等关键设备的运作效率与效果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由具有资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充分的岗前培训,特殊设备实行岗位许可制度,需持证上岗,必须对资产运转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资产使用流程与既定操作流程相符,确保安全运行,提高使用效率。
七、资产盘点清查
1、 建立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制度
评价标准: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全面清查,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及时掌握资产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
2、 资产盘点清查的牵头部门
评价标准:财务部门组织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定期进行清查
3、 编制清查方案或盘点计划
评价标准:在清查作业实施之前编制清查方案,经过管理部门审核后进行相关的清查作业。
4、 盘点清查程序
评价标准:资产清查应明确资产权属,确保实物与卡、财务账表相符。盘点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会部门应当进行固定资产账簿记录的核对,保证账账相符。企业应组成固定资产盘点小组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根据盘点结果填写固定资产盘点表,并与账簿记录核对,对账实不符,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
5、 盘点清查报告的编制及审核
评价标准:在清查结束后,清查人员需要编制清查报告,管理部门需就清查报告进行审核,确保真实性、可靠性。
6、 盘点差异、资产质量不佳的原因分析、报告及处理
评价标准:清查过程中发现的盘盈(盘亏),应分析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报告审核通过后及时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确保账实相符,并上报备案。固定资产发生盘盈、盘亏,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逐笔查明原因,共同编制盘盈、盘亏处理意见,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由财会部门及时调整有关账簿记录,使其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固定资产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应当计算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
对于未使用、不需用或使用不当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应当及时提出处理措施,报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实施。
7、 封存固定资产的定期检查
评价标准:对封存的固定资产,应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定期检查,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八、关于资产抵押质押
1、 建立固定资产抵押、质押管理制度
评价标准:加强固定资产抵押、质押的管理,明晰固定资产抵押、质押流程,规定固定资产抵押、质押的程序和审批权限等,确保资产抵押、质押经过授权审批及适当程序。同时,应做好相应记录,保障企业资产安全。
2、 资产抵押、质押的执行
评价标准:企业应当规范固定资产抵押管理,确定固定资产抵押程序和审批权限等。企业将固定资产用作抵押的,应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由资产管理部门办理抵押手续。
3、 委托中介机构对抵押、质押资产进行评估
评价标准:企业应当加强对接收的抵押资产的管理,编制专门的资产目录,合理评估抵押资产的价值。财务部门办理资产抵押时,如需要委托专业中介机构鉴定评估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应当会同金融机构有关人员、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现场勘验抵押品,对抵押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对于抵押资产,应编制专门的抵押资产目录。九、固定资产的处置
1、 建立固定资产处置制度
评价标准: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处置的相关制度,区分固定资产不同的处置方式,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确定固定资产处置的范围、标准、程序和审批权限,保证固定资产处置的科学性,使企业的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企业应特别关注固定资产处置中的关联交易和处置定价,固定资产的处置应由独立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其他部门或人员办理。固定资产处置价格应报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审批后确定。
2、 正常报废
评价标准:对使用期满、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或管理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单,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对该固定资产进行报废清理。
对使用期限未满、非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注明报废理由、估计清理费用和可回收残值、预计处置价格等。企业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按规定程序审批后进行报废清理。
3、 非正常报废的审批
审计程序:
⑴取得一笔固定资产非正常报废的申请文件(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单据或签报等),检查:A、报废申请有无说明报废原因、预计清理费用、可回收残值、拟采取的处置方式、处置价格等;B、有无技术部门、财务部门进行技术鉴定、价值评估后的审核意见记录,或中介机构的评估报告;C、报废申请的审批权限是否与制度规定相一致。
⑵取得处置上述资产处置的结果性文件,如处置合同、发票、处置报告等,检查:A、资产处置部门是否由资产处置发起、审核、审批以外的部门办理;B、对照审批文件,对处置合同、处置后的发票、处置报告、银行或现金入账单据等,核对处置的收益、交易对方等是否与审批文件相一致。
4、 固定资产出租、出借
评价标准:对出租的固定资产由相关管理部门提出出租或出借的申请,写明申请的理由和原因,并由相关授权人员和部门就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应签订出租或出借合同,包括合同双方的具体情况,出租的原因和期限等内容。企业出租、出借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会部门按规定报经批准后予以办理,并签订合同协议,对固定资产出租、出借期间所发生的维护保养、税负责任、租金、归还期限等相关事项予以约定。
5、 固定资产产权转出的申请审批
评价标准:对拟出售或投资转出及非货币交换的固定资产,应由有关部门或人员提出处置申请,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并出具资产评估报告。报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予以出售或转让。对于重大固定资产处置,应当考虑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采取集体审议或联签制度。涉及产权变更的,应及时办理产权变更手续。对于重大固定资产的处置,应当采取集体合议审批制度,并建立集体审批记录机制。
审计程序:
⑴取得固定资产产权转出的申请文件、签报等,检查有无对资产产权转出的原由、交易对方、交割方式、交易金额等的分析、说明。
⑵取得被评价单位作出决策的会议纪要、决议等,检查:A、审批权限是否与制度规定相一致;B、重大资产产权转出的相关签报、会议纪要、决议等有无集体审批、联签的记录。
⑶涉及重大固定资产产权转出的,询问财务部门,了解是否须经中介机构进行评估;了解中介机构由何部门经办聘请,重点关注有无资产处置发起部门、实物管理部门聘请资产评估机构的情况。
⑷取得重大固定资产产权转出的评估报告,一般性检查了解评估机构有无相应的评估资质。
⑸取得处置上述资产处置的结果性文件,如处置合同、发票、处置报告等,检查:A、资产处置部门是否由资产处置发起、审核、审批以外的部门办理;B、对照审批文件,对处置合同、处置后的发票、处置报告、银行或现金入账单据等,核对处置的收益、交易对方等是否与审批文件相一致。
十、会计控制
1、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评价标准:确保固定资产价值准确计量。
审计程序:
⑴取得被评价单位会计核算办法,了解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⑵取得一笔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会计凭证,检查:A、凭证附件是否包括固定资产购建时的合同、发票、报关单等;B、有关与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税费有无完全计入固定资产原值;C、会计分录是否正确;D、会计凭证有无经制证人以外的会计人员审核。
2、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评价标准:企业应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确定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净残值率等折旧政策。折旧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审批。
审计程序:
⑴审阅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检查并了解:有无对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作出规定;有无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并设定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率等。
⑵取得被评价单位近两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检查财务报告附注中有关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有无变化。
⑶依据固定资产名称简单判断固定资产分类是否正确、统一;相应的折旧率、折旧年限是否与制度规定相符。
3、 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处理
评价标准:确保固定资产价值准确计量。
审计程序:
⑴取得一笔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凭证,检查:是否包括报废的审批文件;会计分录是否正确;会计凭证有无经制证人以外的会计人员复核。
4、 资产处置收益的会计处理
评价标准:确保固定资产价值准确计量,处置收益入账。
审计程序:
⑴取得一笔确认固定资产处置收益的会计凭证,检查:A、附件是否包括资产处置的审批文件、处置合同、处置后的发票、处置报告、银行或现金入账单据等;B、核对处置收入金额;C、,判断处置收益是否及时入账。
5、 盘点差异的会计处理
审计程序:
⑴取得一笔处理固定资产盘点差异的会计凭证,检查:A、附件是否包含处理固定资产盘点差异的审批文件;B、是否包含差异对象固定资产的原值、净值等的清单。

5. 固定资产审计程序主要有哪些

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过程:a、新客户:审计人员向客户获取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底稿见ZO002),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将该表与报表、总账数、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b、老客户则取得上年底稿,将今年新增固定资产按上年底稿要素进行填写,填写完成后与明细账、总账及报表进度核对是否相符。
编制、核对本表时,常见的问题有:a、企业的账面没有按照明细表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b、企业在分类时没有按一贯性原则处理,即同类资产上年与本年分类标准不一致;
提示:a、提请企业在账面按明细表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每个类别核算的资产是固定的,没有说上一年在房屋建筑物核算,本年度变成机器设备);b、提请企业按一贯性原则处理,即将本年的固定资产各类明细表与上一年的期末数进行比较,如果存在差异,提请客户说明原因或进行调整。
实施固定资产监盘程序:
(1)在本期新增的固定资产中,选择适量的项目,实地观察和检查固定资产(如为首次接受委托,应针对期初固定资产实施相应程序),确定其是否存在,记录当前实际使用情况;
(2)观察是否存在已报废但仍未核销的固定资产;
(3)观察是否存在封存或闲置的固定资产;
(4)检查是否存在尚未入帐的固定资产。
过程:a、从客户设备管理部门取得固定资产台账,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明细清单核对相符,如果不相符则核实过错方并提请该方进行相应的调整;b、会同客户财务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对照台账上固定资产的名称、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对实物进行盘点核对(从账到实物,确认真实性),并抽查部分实物,将其与台账进行核对(从实物到账,确认完整性),做好盘点核对记录;c、汇总盘点记录,统计盘点结果,形成盘点小结。
提示:a、客户设备管理部门的台账上一般包括固定资产编号,固定资产名称、数量、规格,存放地点,责任保管人等,在初次审计时,将台账与固定资产账核对十分必要,但不是每个都进行抽查,需结合重要性和各公司的特殊性进行盘点;b、核对时可能出现两账不对应的情况,主要是名称、分类等,如果差异较小,尽量找出原因,核对相符,如差异较大,无法核对,应以财务记录为准,并与实物核对,核对出现差异,则需全部记录;c、如果参与了客户的期末盘点,固定资产盘点检查表应是审计人员现场抽查记录,如是客户盘点日后抽盘,固定资产盘点检查表应是审计人员抽盘记录,无论哪种情况,都应获取客户的盘点表,并在盘点小结中记录相关信息,但是不必复印客户所有的盘点表;d、如果是常年审计客户,固定资产盘点抽查核对应主要是新增固定资产;e、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情况一般不会经常出现,如盘点中存在盘盈、盘亏情况,应查明原因,形成追查记录,可采用通用底稿,一般应记录盘盈、盘亏的原因、应如何调整及调整分录,并获取相关证据。
注意事项:a、如果财务与设备管理部分两个部门的固定资产明细表不一致,则说明客户的管理存在漏洞,可能存在账外资产的情况,需额外关注;b、如果固定资产明细表与实物对应不相符,则需当场记录,并让所有在场人员签字,待盘点结束后再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调整,防止扯皮。
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并关注是否存在“他项权”:
(1)对外购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审核采购发票、采购合同等;
(2)对于房地产类固定资产,查阅有关的合同、产权证明、财产税单、抵押借款的还款凭据、保险单等书面文件;
(3)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检查有关融资租赁合同;
(4)对汽车等运输设备,检查有关运营证件等;
(5)结合银行借款等有关负债项目的检查,了解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抵押等担保情况。
过程:a、获取固定资产明细表中资产权证明文件,如房产证、土地证、车辆行驶证、车辆登记证;b、检查权证上权利人名称是否与被审计单位名称一致;c、检查产权证上所记录的资产相关明细信息与账面记录是否相符;d、关注有无抵押、质押、担保、查封、冻结等权利受限制事项;如果抵押或质押等,则在相关权证上会有所体现,或直接向客户获取他项权利证书,或直接上当地房产局或交通局等政府公开平台查询相关资产权利状况(一般审计不主动查询,专项或特殊情况才会去查询)。

固定资产审计程序主要有哪些

6. 审计固定资产?

什么是固定资产审计

7. 固定资产审计的介绍

什么是固定资产审计

固定资产审计的介绍

8. 专项审计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专项审计,其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特定事项进行审核、稽查。通常情况下,专项审计包含离任审计、清算审计、改制审计、司法鉴定审计、财产转移审计、贷款审计、移民审计等。具体说明如下:(1)离任审计。离任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对法定代表人整个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查、鉴证和总体评价,其是考核责任人任职期间的业绩,明确划分前后任经济责任的有效方法。(2)清算审计。清算审计是指企业由于各种原因终止,对其清算期间的债权债务清偿情况、资产变现情况、 清算期间的收益、损失、费用支出情况及清算截止日净资产分配情况进行的审计,以确认清算企业是否合法、公开、公正进行全部清算活动,并对清算结果发表合法、公允的审计意见。(3)改制审计。改制审计是指全民所有制企业或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变其所有权性质,通常是在变更为按《公司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中需要进行的审计。其具体包括初始投资认定审计、财产损失认定审计、财务状况认定审计。该审计报告可提供给财政局、工商局、企业上级单位等相关部门。(4)司法鉴定审计。其是指在诉讼中接受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或当事人的委托,对涉及诉讼经济事项的事实、形成过程、原因及结果进行的专项审计。通常我们对这种审计实施特殊的审计程序,其结果具备法律效力。(5)财产转移审计。财产转移审计对股东投入到公司的实物资产是否已移交给公司、是否已登记入账、并办理了相关财产转移手续进行的一种专项审计。该审计报告通常是提供给工商局办理登记的必要文件。(6)贷款审计。贷款审计提供给银行,作为审查企业是否具备银行要求的贷款条件,以及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的专项审计。在审计报告中不仅会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同时也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财务状况、贷款使用情况等发表意见。是银行规避贷款风险,企业展示经营状况必不可少的依据。(7)移民审计。移民审计提供给使馆,以反映申请移民人士所拥有企业的经营结果的专项审计。通常包括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指标分析等内容。同时提供专业人员翻译的英文报告。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有一支专业CPA的执业队伍,他们熟悉中国各行业及国际会计准则,拥有先进的审计软件系统,可为包括大型国企、外企及民企在内的各类企业提供各种法定要求的审计及鉴证服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