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现任领导

2024-05-16 18:02

1.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刘鹏展院长:吴善中党委副书记:茅卫东副院长:刘建臻、居再宏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现任领导

2.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学院文化

校训  坚苦自立“坚苦自立”,取自近代中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为其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即扬州大学的源头)所立校训。坚苦自立”的内涵十分丰富。“坚,刚也”(《说文》)。“坚”的本意是牢固、结实,含执着、刚正、笃实之意。“坚苦”是指抱定宗旨,矢志不移,勇往直前;含有信念执着、意志坚强,勤勉刻苦、务实笃行之意。“自立”是指不依赖他人,凭自己的劳动而独立生活,靠自身的努力而有所建树,含有自尊自信,自强不息之意。“坚苦自立”,关键在“坚苦”,根本是“自立”。一方面,非“坚苦”无以“自立”,另一方面,坚毅刻苦的意志品格,又源于“自立”者强烈的自我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中国自古就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后世学人更是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张载)视为至高至善的人生追求。   学生特色活动  学院每年举办“超越梦想”训练营活动,培训率达40%;学院学生组织铁血夕阳红——扬州老兵抗战口述史研究”志愿团,为扬州抗战老兵记录抗战口述史,并建立省首个民间区域抗日活证据库,该组织对老兵的寻访记录仍在进行中。 此外,该院周恩来班历史1301班定期到史可法纪念馆做志愿讲解员,为了将这种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该院与史可法纪念馆将展开长期合作,建立志愿服务基地。

3.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介绍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位于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内,紧靠风景秀丽的扬州瘦西湖景区。学院源自通州师范学校文史专修科,于1952年并入苏北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扬州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学院改为“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1992年随扬州师范学院,同其余五所在扬高校成立扬州大学。根据2015年9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哲学、历史学(师范)、档案学、社会工作4个本科专业,并承担全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学院有本科生690多人,博、硕士研究生100多人;该院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伦理学等研究领域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介绍

4.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院史沿革

1902年,张謇在南通创办通州师范学校; 1952年5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和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在苏北设立四所大专院校。扬州成立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并成立历史系。著名历史学家祁龙威、卞孝萱等名师先后在该专业任教。1952年8月全国院系调整,通州师范学校文史专修科与扬州中学数理专修科、苏南丹阳艺术学校艺术专修科、苏北师资训练学校教育专修科合并建立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学校设立历史专修科,并在高邮分部设有史地班; 1959年4月,中共江苏省委决定扬州师专与苏北师专合并,建立扬州师范学院。这一时期本专科并存,始设有历史系(附专修科); 1963年,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因故解散; 1966年至1976年,扬州师范学院遭受破坏,学校财产受到极大破坏,停止招生六年;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扬州师范学院建立包括历史专修科在内的六系一科;1978年,停办十五年的历史系重新开始招生,恢复时仅有9名教师,2个教研室;1982年,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得硕士学位点授予权,成为国内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1984年,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8年,学院举行回复十周年纪念活动; 1992年,同扬州师范学院并入扬州大学,成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05年,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得博士学位点授予权;2010年,历史学学科获得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2011年,中国史学科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授予权。

5.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教育学原理专业:
陈家麟、薛晓阳、吴坚、李庆钧、蔡澄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潘洪建、刘久成、张锡娟、周岚、张金良、吴星、吕琳、袁诗海、杨华、刘永福、张美林、潘绍伟、金玉、朱煜、刁书仁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方洪锦、郭桂英、史华楠、陈秋苹
应用心理学专业:
郭兆明、吴承红、邰启扬

教学特色
学院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办学模式与培养模式。学院设有教师教育办公室,“全国综合大学教师教育协作会”秘书处也设在本院。在教师教育科研上,学院重视高等师范教育发展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相结合的科研立项。
设有15个校外教育科研基地,并已在85所中学和6所小学建有教育实习基地。学院在为基础教育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中赢得自身的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师资队伍

6.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教育学原理专业:
陈家麟、薛晓阳、吴坚、李庆钧、蔡澄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潘洪建、刘久成、张锡娟、周岚、张金良、吴星、吕琳、袁诗海、杨华、刘永福、张美林、潘绍伟、金玉、朱煜、刁书仁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方洪锦、郭桂英、史华楠、陈秋苹
应用心理学专业:
郭兆明、吴承红、邰启扬

教学特色
学院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办学模式与培养模式。学院设有教师教育办公室,“全国综合大学教师教育协作会”秘书处也设在本院。在教师教育科研上,学院重视高等师范教育发展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相结合的科研立项。
设有15个校外教育科研基地,并已在85所中学和6所小学建有教育实习基地。学院在为基础教育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中赢得自身的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7.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学科研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支柱,学科建设为龙头的总体策略,按照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努力培养社会所急需的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市政建设、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域的实用型人才。完成和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科研经费600余万元,显示了很强的发展势头。 学院有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及水和废水检测、空气品质检测、振动与噪声检测和空调器性能检测等国家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学院具备较好的教学与科学研究条件,满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对外服务的要求。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学科研

8.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的科研立项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立项时间  项目负责人  1  《庄子》名物考辨及其意蕴的文学阐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008.6  贾学鸿  2  “忠孝礼义”的当代性研究与传播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2007.10  邓杰  3  忠孝礼义:中国根性文化的当代性研究与传播  江苏省社科联  2007.12  邓杰  4  教育技术的艺术化与中小学创新思维培养的整体研究  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  2006.12  邓杰  5  学习科学与技术支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2006.12  冯锐  6  网络学习环境下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  2006.12  范文霈  7  舞台声场处理及音频制作方法的研究  江苏省文化科技和艺术科学规划科研项目  2008.2  倪其育  8  用图思考_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发展研究  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2006.12  石晋阳  9  真人秀电视节目的传播伦理失范  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2006.12  朱鸿军  10  发挥媒介导向功能提高市民综合素质  扬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2007.9  徐文策  11  高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  校教改  2007.07  冯锐  12  《电脑平面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性探索  校教改  2007.07  何亭  13  新闻叙事学研究  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2007.12  蔡之国  14  转型期地方传媒的“失范”研究  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2007.12  徐文策  15  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有效整合研究  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2007.12  周静  16  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  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2007.12  钱厚斌  17  工具理性膨胀与传媒失范研究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2008.7  徐文策  18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课程的开发  校教改  2006.12  倪其育  19  新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校教改  2006.12  张爱凤  20  摄影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评价标准的建构与完善  校教改  2008.12  范文霈  21  重温经典:借鉴与超越---《电视编导与节目制作》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  校教改  2008.12  武新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