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院概况

2024-05-13 13:09

1.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院概况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具有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是四川大学学校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职工近268人,其中院士3人(其中特聘、兼职各1人),博士生导师20多人,在职教授(研究员)60多人[2010年资料],有一支以老、中、青专家组成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学院办学体系完备、科研实力雄厚,学科配备齐全。有本科专业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物理学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建立了核科学与核技术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分中心;“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两门课程被列为四川省重点建设课程;1999年被确定为四川省第一批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多年来获得国家和省、部、市级科研奖 17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 6项,教学优秀成果奖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 120余部。公开发表的SCI、 EI文章在全校名列前茅,承担国家重点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数十项,经费超过1000万元。学院每年除了承担本院招收的博、硕、本科专业学生近一千人的培养及科研工作外,还承担了全校理、工、医科5000余名学生的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两大公共基础课教学工作。多年来,学院为社会输送研究生近700人,本科生近万人,专科生2500多人,为全校各相关专业20多万学生教授多门物理类课程。学院还发展了成人教育、成人自考、网络远程教育。学院拥有1.2米回旋加速器、2.5MeV质子静电加速器、600KV离子电子加速器、二级氢气炮、高温激波管、瞬态光谱仪、多功能高分辨原子碰撞装置和Cadence集成电路设计软件等一批大型仪器设备和充足的教学科研场地。学院同时还是四川省物理学会、成都市物理学会和四川省医学物理学会的挂靠单位,为学术交流、科普教育、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另承办有《原子分子物理学报》、《光散射学报》等全国性学术刊物。学院特别重视与国内外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瑞典 Karolinska研究院、美国西雅图医学研究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乌克兰基辅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香港的多所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院概况

2.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

 自从1926年建系伊始,开始招收物理学本科学生,是中国大学最早系统培养本科物理学人才的院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建立了理论、电学、固体、光学和核物理等专门组,在本科高年级进行专门化教育;1958年成为国内最早建立半导体和核物理专业的几个学校之一;1960年起,按专业招生,是当时国内物理学本科专业最齐的高等学校。设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核工程与核技术、微电子学和核物理5个本科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为教育部首批特色专业。1999年被确定为四川省第一批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物理学成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探索和学生就业实践,形成了理科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工科以培养高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的清晰的办学思路。本科专业及培养目标  专业  培养目标  物理学  培养具有坚实物理学理论和数学基础,掌握现代物理学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应用现代物理学手段及计算机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物理学及相关的基础学科、技术学科、交叉边缘学科等领域进一步深造并从事科学前沿研究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物理学  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验技能,具备物理工程、电子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具有深造潜力,并从事前沿交叉学科基础问题研究和先进应用开发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微电子学  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基础、熟悉电子系统和计算机,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其它新型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理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制造工艺原理,具有先进器件和芯片研发基本能力、深造潜力和了解行业发展动向的专门技术人才。  核工程与核技术  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核技术实验方法,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新型能源、核分析及影像、以及其它核技术应用等方面进一步深造,并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物理  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具有核物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和较深入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并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能在核物理及相关的基础学科、技术学科、交叉边缘学科等领域进一步深造并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管理的的专门人才。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方向一览表  专业  硕士研究方向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理论原子态的制备与控制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核技术及应用核信息获取和处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  原子分子与光相互作用原子、分子与团蔟结构与光谱高压下材料的原子分子状态及其变化材料的原子分子设计与合成凝聚态中的原子分子物理问题生物大分子与天然药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等离子体中的原子分子物理过程  等离子体物理  等离子体光谱学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等离子体输送与数值模拟等离子体诊断方法与技术  凝聚态物理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低维与介观物理薄膜材料与器件生物医学材料功能材料计算材料(光电)物性光电材料与器件  光学  光电信号处理光电子器件与技术激光物理与激光技术  生物医学物理  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放射性核素与物质相互作用放射化学与核化学核废物处理处置与环境恢复轻锕系元素的表面物理与化学  核技术及应用  辐射物理与医学物理材料改性技术测控技术及应用同位素研究与应用  高压科学与技术  高温高压下新型材料的合成、表征与应用静高压科学与技术高压下的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研究超硬及复合材料的高压合成与应用高压下凝聚态物质的行为及物性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材料与人工器官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微电子材料与器件工艺微电子光学集成电路设计  应用电子物理  传感物理及技术测控系统  放射物理及技术  放射治疗物理辐射与剂量物理图像引导到放射治疗技术磁共振物理PET/CT影像物理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辐射物理与辐射防护环境应用化学  环境科学  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放射化学环境分析与监测  无机化学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同位素研究与应用生物医学中的核技术与标记化学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辐射物理与医学物理测试技术及应用材料改性技术同位素研究与应用    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方向一览表  专业  博士研究方向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凝聚态理论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理论核物理实验核物理核信息获取与处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  高温高压下原子分子相互作用高压下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状态方程分子结构与分子激发态外场作用下的分子结构与相互作用电子与原子分子碰撞凝聚物质中分子结构与物性原子分子与光相互作用原子与分子结构与光谱分析原子分子与表面的相互作用  等离子体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等离子体输运等离子体诊断等离子体光谱学等离子体输送与数值模拟等离子体诊断方法与技术  凝聚态物理  介观与低维电子物理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辐射固体物理高压凝聚态低维与介观量子磁性材料科学理论计算新材料的高压合成新型功能与结构材料的凝聚态问题凝聚态物质的行为凝聚态物理与波谱学  光学  信息光学衍射光学与微光学激光物理与激光技术  生物医学物理  生物医学光子学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放射性核素与物质相互作用放射化学与核化学核废物处理处置与环境恢复轻锕系元素的表面物理与化学  核技术及应用  辐射物理与医学物理材料改性技术同位素及辐射生物技术辐射探测技术及应用核测控技术  高压科学与技术  高压下新材料的合成、表征与应用高压下凝聚态物质弹性模量及强度的测定材料的高压物理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材料纳米生物材料功能材料

3.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科研基地

 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前身为国家计委1972年立项的“七二〇工程”,经教育部和原二机部共同批准于1980年成立,主要从事核科学及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是教育部系统内最大的研究所之一。现有教职员工5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9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拥有一批大型仪器设备和充足的教学科研场地。为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并建有核科学与核技术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分中心。拥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其中核技术及应用为国家重点学科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7-2012年,研究所承担了一批国家级和部委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包括总装备部民口配套十五重点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科技部ITER专项、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项目等,科研经费4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SCI、EI收录论文100多篇,一些论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系列等国际著名期刊上。研究所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0多项。经过近30年的努力,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仅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一些工作还得到国际公认。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5个研究方向:1)辐射物理与医学物理,2)团簇及固体中原子碰撞物理,3)材料的辐射改性技术,4)同位素及辐射生物技术,5)核监测与自动控制技术。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84年,是原子与分子物理全国重点学科的主要依托单位。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1985年被评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被评为原子与分子物理全国唯一重点学科,2001年和2007年再次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现有一支结构合理、精干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其中包括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1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研究所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并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有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先后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成立了高温高压物理研究所和原子与分子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高温高压下的原子与分子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团簇物理与新材料的原子分子设计与高压合成、大腔体静高压技术与瞬态光谱技术、生物凝聚态的原子与分子物理、高性能纳米 / 非晶材料及新型能源材料在高压下的制备与行为等领域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至21世纪,进一步加强了对国防尖端科技与国家重大基础课题中提出的原子与分子物理问题的研究,并为相关领域提供了若干理论成果和数据。2007-2012年,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承担了各种科研项目共计123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备部预研基金、科技部支撑计划、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863”计划等项目共80余项。先后获部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学术专著优秀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近千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54篇,影响因子>=6有3篇,影响因子>=2有38篇;EI收录86篇;申请专利10余项。学科的总体水平一直居于国内前列,并有一定国际影响。  高能量密度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于2008年5月获准建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林祥棣研究员,实验室主任为龚敏教授。实验室紧密围绕国家国防科技中长其发展规划,依托我校物理学和核科学技术两个一级学科,以及原子分子物理、核技术及应用国家重点学科和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开展高能量密度物理学相关领域的关键基础理论及应用基础技术研究,为我国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和进行高水平人才培养。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高功率激光器光束传输与控制理论及技术、制靶科学与薄膜和陶瓷技术、强场与高温高压下的原子分子物理及技术、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理论及技术。实验室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教学、科研队伍,共有科研人员50余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研究员3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人),在以上四个研究方向均形成了老中青结合、充满活力的研究团队,具有很强的创新科研能力。2008批准建立至今,实验室已承担了国防973、863、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18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SCI收录1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0的论文8篇。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科研基地

4.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介绍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四川大学规模最大和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由原四川大学的物理系和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720所)、原成都科技大学的应用物理系和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以及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华西基础医学物理教研室于2001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其中,原四川大学物理系正式建立于1926年,已有八十余年历史,新的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集基础应用学科、电子信息学科、工程技术学科于一体。

5.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的学科建设

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  ·  固体力学  ·  岩土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4个)  ·  力学  ·  土木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一级科学省级重点学科(3个)  ·  力学  ·  土木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  二级科学省级重点学科(2个)  ·  建筑设计及理论  ·  建筑技术科学  博士后流动站(4个)  ·  力学  ·  土木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8个)  代码学科、专业名称批次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10* 080102 固体力学 3 080103 流体力学 10* 080104 工程力学 10 081400 土木工程 10 083001 环境科学 9 083002 环境工程 10*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4 注:*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所涵盖的授权点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16个)  代码学科、专业名称批次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10* 080102 固体力学 1 080103 流体力学 3 080104 工程力学 9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9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 9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 9 081401 岩土工程 3 081402 结构工程 5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10*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10*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10* 081403 市政工程 9 083001 环境科学 3 083002 环境工程 4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3 注:*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所涵盖的授权点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的学科建设

6. 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

学院在“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加强与信息、生物医学等学科的交叉,发掘并培养新的学科生长点。学院近两年来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新增加机械设计及理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两个博士点;获得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钢铁冶金、人机与环境工程四个硕士点;建立了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学院现有博士学科点6个,硕士学科点1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在学科建设上形成了布局合理的平台,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川省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先进制造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人机系统及仿生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中心:四川省CIMS工程中心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博士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领域:5个本科教育专业:4个

7.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组织机构

机构设置成员学院党委党委办公室袁菁(主任) 唐瑗璘学生工作办公室廖勇明 董春美 许 弋 纪智宏 吴海英 寿刘星 谷方蕊党委会周世跃(书记)刘 宁(副书记)廖勇明(副书记)龚 敏 曹养书 朱俊 彭 放纪委会刘 宁(书记) 王广照 王磊李 娟 陈 钢 吴丽萍学院行政行政办公室董春美(主任) 杨德华 鲍 彬图书资料室杨 硕教务办公室黄小燕(主任) 杨宇芷 周富刚教学创建迎评办公室龚 敏(主任)伍登学(副主任)黄小燕(副主任) 程 艳 杨宇芷院长、副院长办公室龚 敏(院长)朱 俊(副院长)朱建华(副院长)张 红(副院长)  学院教学秘书姚 欣学院科研秘书张软玉学院设备秘书刘 军学院工会陈钢(主席)李 娟(副主席兼文体委员)陈顺礼(副主席兼民管委员)邓爱红(女工委员) 汪仕元(组织委员) 张怡宵(青工委员)蒋 刚(宣教委员) 程 艳(生活委员) 廖勇明(经审委员)  学院团委纪智宏(书记)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组织机构

8.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的学科建设

四川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拥有4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4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专业学位点,学科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12个门类。拥有本科专业136个,博士后流动站3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养学科4个,一级学科部省级重点学科32个,二级学科部省级重点学科26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12个和“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6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学校现有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及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4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课程教学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学校组建了30个学科型学院,建有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等。 在学科建设方面,四川大学实施了“学科跨越发展工程”,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老牌学科实施重振雄威的“学科振兴计划”,优势学科实施瞄准世界前沿的“学科攀登计划”,新型交叉学科实施开拓创新的“学科发展计划”,坚持“优化结构、鼓励交叉、促进融合、重点建设、提高水平、形成特色”的建设方针,在巩固已有的46个国家重点学科和58个部省级重点学科的同时,紧紧抓住影响21世纪科技发展趋势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环保技术等,大力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建设好“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促进生物医学—纳米技术—材料科学—信息技术领域,资源—环境—工程领域,数学—物理—信息、数学—经济—管理领域,化学—化工—药学领域等的交叉融合,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尽快在1~2个学科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加强“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鼓励和促进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社会,国际关系—民族学—社会学—区域经济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实现重点跨越,以带动整体发展,同时大力加强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有条件的社会科学学科快速发展,加快文科整体前进步伐。在理工医科,在加强已有优势学科建设同时,努力提高对一些需求大、基础好的“中游学科”的投入支持力度,争取新增一批博、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点;通过实施“十五”“211工程”14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切实按照精选建设重点、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完善公共平台、造就拔尖人才、争取重大任务、创造标志成果、加强国际合作、提高管理水平等十个方面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发展一批国家急需的、有前景的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加速建成一批名、特、优学科和学科群,整体实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部分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从而构建起基础学科力量雄厚、应用学科前景广阔、交叉学科活跃强劲、新兴学科不断生长、基础与应用相互促进,文理工医多学科相互支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能够较好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趋势的、充满活力的、充分体现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内涵和特征的学科体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