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不进口美国大豆对中国的农业和生产又怎样的影响

2024-05-11 03:42

1. 如果中国不进口美国大豆对中国的农业和生产又怎样的影响

中国目前的大豆进口达到80%以上。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而且我国目前大豆的种植和产量暂时不能够满足国内需要量。
大豆的用途主要就是榨油,榨油之后的豆粕主要用作动物饲料。
因此一旦突然停止进口大豆,而国内的大豆生产能力跟不上,首先就是对畜禽饲料和畜禽养殖业产生重大打击。饲料成本升高,养殖成本升高,猪肉价格紧跟着就是上涨。另外还需要迅速寻找替代性的蛋白质来源饲料,可能会新兴一些产业。

如果中国不进口美国大豆对中国的农业和生产又怎样的影响

2. 为什么中国需要大量进口美国大豆

进口大豆,当然是需要。
1、中国人多地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肉蛋的逐年提高。
2、我们自己的土地,供就人民的生活还差不多。
3、如果工来用量,必须进口才能解决。
4、另外美国对农业有大量补贴,大豆价格比本土还低。也相当于美国补贴大豆给中国了。
肯定是有利可图。

3. 中国为什么要进口美国大豆?有什么说法呢?

美国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大量农田种植大豆为主要作物,特别是转基因大豆,产量高,油品产量也很好。每年,数百万吨大豆出口到中国,以弥补国内食用油供应的不足。除了豆油,还有一种最重要的豆粕,它是很好的饲料,对于养猪、养鸡、养鸭、养羊来说,都是很好的食品,所以进口大豆是最划算的,美国的大豆比我们自己种的成本要低得多,这也是我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


美国大豆种植,产业化规模非常高,科技能力强,最主要的就是政府补贴,据说美国每年给大豆每英亩能得到几千美元的补贴,很多农民都愿意种植大豆,即使大豆赚不到钱,他们也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并且有很多收入,很多农民每年都有很多土地,大豆,单是补贴就有很多钱。此外,美国对我国的高科技限制,很多项目都没有办法进口,只有在农业合作中,进口大豆成为中美之间的主要贸易,正如我们也需要,那就是只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


虽然受供给侧改革、种植结构调整、甚至部分大豆产区改革的影响,我们加大了补贴力度,但产量低、价格低、效率低,农民积极性不高,目前,国家也意识到大豆产业发展的严峻形势,认为国家将从粮食安全战略等方面加以考虑,并规划、加强大豆产业宏观调控政策,鼓励国内大豆的使用,深入研究和应用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种植技术和保护政策,充分发挥国内大豆高蛋白优势,增加国内大豆需求,增进大豆产业发展。


2016年,中国进口大豆8391万吨。把进口大豆全部换成国产大豆,种植面积需要增加到7.9亿亩。截至2016年农业普查,中国耕地总面积20.24亿亩。2016年,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仅25亿亩(部分地区一年多次播种)。综上所述,进口大豆是中美两国间的主要合作,也是对国内食用油的巨大需求,买豆比种豆便宜。中国的耕地可以用来种植其他农产品,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种植合理的农产品,满足国内快速育种的需求。

中国为什么要进口美国大豆?有什么说法呢?

4. 为什么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大豆播种面积变化不大,在缓慢上升约15%之后又下降到原位。但中国每年进口的大豆数量则直线上升,2012年达到5300万吨,大约是该年中国自己生产的1300万吨的四倍。这意味着中国大豆消费总量的80%是进口的。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曾经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而且直至1995年,中国消费的大豆基本由国内生产提供。如此短期之内、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呢?是像有的观察者所强调的那样,由于国外跨国资本凭借转基因大豆入侵和倾销,从而占领了中国的市场,中国政府则因加入世贸组织,迫不得已而委曲求全地接纳了损己利人的关税和贸易条件,由此协助外国跨国公司获得了绝对的优势?还是简单因为高科学技术的优质转基因大豆压倒了中国的天然大豆,反映的是农业必然的“现代化”和“高科技化”的全球趋势?还是另有别的更根本的原因?
2013年9月7日,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发起活动提倡公众“品尝”转基因食品,自称是一项“科普”工作,引起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的激烈评击,导致两人的“五轮激战”,一时转基因食品问题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其中大豆问题特别突出。方舟子主要从科学主义和现代主义角度来看待问题,而在同一时段,王绍光、严海蓉等知名“左派”学者则主要从反对跨国资本和提倡民族主权角度出发来论证转基因食品对小生产者、中国农业和相关产业所带来的破坏性冲击,同时也把问题纳入长远的食物安全和环境污染框架内来进行讨论。本文重点论证了未曾得到双方重视的两点:一是当前大豆生产和进口背后的经济逻辑;二是中国政府政策中可取的抉择以及其所隐含的有可能成为充满建设性潜力的未来出路。
大豆生产
首先要明确的是,大豆生产是占用相对较多土地和使用相对较少劳动力的农业生产,其单位面积产值较低。它的单位面积产值要远低于高值农产品——诸如(我们称之为)“新农业”的拱棚/温室蔬菜、水果和肉鱼养殖。与大豆生产不同,后者是“劳力和(非机械)资本(如肥料、优质种子、拱棚、薄膜等)双密集”的农业,用地相对较少——其单位面积产值要远高于大豆和粮食生产的“旧农业”。新农业是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农业革命——农业总产值(不变价格)达到了之前的足足六倍——的基本动力。
由于这个农业革命并不广为人知,我们称之为“隐性的农业革命”:和历史上的农业革命,特别是18世纪英国的农业革命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绿色革命”不同,它不是体现于主要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而更多是体现于从低值农产品转向越来越高比例的高值农产品。
显然,这三十年来的农林牧渔“大农业”总产值提高的来源主要不在于种植业的亩产量(亦即传统意义上的农业革命)增加,而在于农业结构的重组,主要是高值农产品在农业中所占比例的提高,尤其反映于牧业和渔业产值所代表的养殖业的大规模扩增。这期间,种植业的产值虽然增加了307%,但牧业则增加了943%,渔业更增加了1804%。
种植业本身之中,最能代表新农业的是拱棚和温室蔬菜,在产值增加方面起到远高于旧农业的谷物种植所起的作用。表2首先解剖种植业中的大豆和蔬菜所占的播种面积比例和产值比例。显而易见,蔬菜产值(相对农林牧副渔总产值的)比例要比其占用土地面积的比例高出甚多,而大豆的产值则相反地只是其所占土地面积比例的约六分之一。我们如果能够区分旧式的露地蔬菜种植和新型的拱棚或温室蔬菜(但目前的统计数据不允许这样做),其间差别会更加悬殊(我们缺乏水果的精确数据)。相对高产值的蔬菜和相对低产值的谷物种植间有很大的不同:蔬菜中的“设施农业”是基本和新型养殖业、渔业相似的,其按亩产值要数倍于谷物和大豆种植的旧农业。显而易见,在旧农业的谷物和大豆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基本稳定的同时,其所占产值比例日益收缩,从不止四分之一收缩到不到六分之一。同时,新农业——蔬菜、养殖、渔业——的产值则和农业总产值的快速增加同步扩增,所占总产值比例已经快速扩增到谷物的四倍。这个农业结构的转变正是近三十年的“隐性农业革命”的核心。而在旧农业的谷物和大豆种植之中,大豆是单位面积产值最低的作物:其产值所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只是其播种面积的约六分之一,比谷物平均的四分之一还要低一半。
从土地使用(播种面积)角度来考虑,变化也非常显著。牧业,包括小农场的种养结合,以及渔业所用鱼塘的耕地面积,不好统计,但蔬菜和水果面积的变化则非常突出。蔬菜的播种面积从1980年的0.47亿亩扩增到2010年的2.85亿亩,达到之前的606%。同时期,水果的播种面积从0.27亿亩剧增到1.73亿亩,即641%。1980年,蔬菜只占到总播种面积的2.2%,水果占1.2%,菜果共占3.4%;2010年,蔬菜占到总播种面积的11.8%,水果占7.1%。两者合并起来达到18.9%。这个变化非常显著。
显然,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农业结构越来越多转向高值农产品。这也是中国农业越来越依赖进口大豆和谷物的基本经济原因,更是中国积极在巴西购买土地来生产大豆的基本经济动因。纯粹从经济角度来考虑,用新农业替代旧农业,是划得来的。将用地较少、产值较高的新农业产品(蔬菜、水果、肉鱼)的出口与用地较多、产值较低的旧农业的进口来交换,也是划得来的。
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考虑:如果中国想要完全由自己来生产每年所消费的大豆,每年需要另外播种多少亩大豆,占用全国总播种面积多少?表4和图1按照历年大豆进口量和国内大豆单产量来估算答案。显而易见,2009年以来,每年需要另外播种约四亿亩以上的大豆,占到全国总播种面积的15%~20%。这意味着必须减少如此幅度的谷物或高值新农业产品,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考虑。这是国内大豆产量没有显著增加而大豆进口快速增长的基本原因。
而近二十年来大豆的播种面积之所以没有更多地缩减(虽然,最近几年——从2009到2013年——也显示了令人担忧的急剧下降;这个问题下面还要讨论),主要是因为国家出于保证基本食品供应独立性的考虑,一直都在补贴不那么高效益的大豆和粮食种植(包括粮食种植按亩补贴和机械购买补贴),并大规模储备粮食借以稳定价格(在价格过低时买进、过高时抛出,于2008年所储备粮食达到总产的20%以上)。②在大豆主产区,如黑龙江,大豆和小麦、水稻、玉米享受一样的种粮补贴。③在内地非大豆主产区,大豆一般不享受种粮补贴,这和那些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小和零散有关。但近年来各地政策执行中,出现一种趋势,即按照承包地面积进行种粮补贴,而不考虑实际种植品种。同时,国家针对大豆,最近正在设计所谓的“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如果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按两者的价差核定补贴额,由政府直接补贴给农民;如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启动补贴。预计“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将成为大豆这一农产品最主要的补贴方式,未来也许可以起到稳定大豆生产的作用。④国家的保护措施是大豆播种面积在近二十年来没有更大幅度缩减的基本原因。如果简单按照中国劳动力相对丰富和便宜,以及美国、巴西等国家的土地相对丰富和便宜的“比较优势”逻辑来考虑,更为经济的结合是更高度的分工和交换:由中国来负担更多的劳动相对密集的蔬菜、水果的种植和肉鱼养殖,由美国、巴西、阿根廷来负担更多的土地密集粮食生产。但是,粮食结构从来就不简单决定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也起了一定作用。
对中国进口大豆的来源地美国来说,其经济逻辑则正好相反。转基因大豆占到绝对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抗农达”(RR,Roundup Ready )转基因大豆的一个关键特征:“农达”(Roundup )草柑膦是美国最广泛使用的除杂草剂,而所谓的“抗农达”的含义就是RR转基因大豆具有抗拒这种除草剂的能力。这是个关键特征,因为对地多人少的美国农业来说,节省劳动力而不是节省用地才是最关键的因素。这里应该说明,迄今转基因大豆并没有能够实现比天然大豆要高的单位面积产量。美国之所以能够相对廉价生产这种转基因大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借草柑膦的使用而节省了除草所需的劳动成本,而不是因为它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这也是美国这种转基因大豆之所以能够占据到其本国90%的大豆生产以及大规模占据中国进口大豆市场的重要因素。
大豆需求
当然,促成当前的大豆经济结构背后的另一主要经济动力是市场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其中的关键因素是近三十年来伴随人民收入提高而来的中国食品消费的转型,从(我们称之为)原来的8:1:1(粮食:蔬菜:肉食)比例朝向(黄宗智和彭玉生根据目前大陆城市中上层收入人群以及台湾地区消费状况而预测的)4:3:3的演变。图3显示1980年以来这些不同食品所占的总食品消费比例的演变。近三十年来,中国人均肉—鱼消费有显著的增加,水果同样,蔬菜消费的变化则体现于不是简单的量性增加,而是越来越多的不同品种和高档蔬菜的消费,而粮食消费则大规模减少。
大豆消费总量在近二十年来所增加的部分(约四倍)主要并不是大豆或传统豆制品(豆腐、豆皮、酱油、腐乳等)消费的增加,而是新式豆制品消费的增加,主要是人们食用的豆油和养殖业所用饲料中的豆粕。豆油消费的增加主要来自伴随人们收入提高而来的更多食用油的需求。与菜油相比,豆油脂肪含量较低,比较健康。之前,菜油一直是中国的主要食用油,但近年来其地位已经被大豆油所取代。虽然如此,这些年来油菜的播种面积仍然基本稳定,豆油消费的增加是加在之前的菜油消费之上的,反映了人们伴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食用植物油消费的大趋势。
豆油之所以多用进口转基因大豆不仅是因为其原料相对便宜,也因为其含油量(19%)要高于中国的天然大豆(17%)。对比近年来各种不同食用油的消费量,说明豆油使用扩增的总体趋势。今天其总量已经达到将近一千万吨,消耗的大豆原料在五千万吨以上,一部分来自国内自产,更多来自进口大豆和豆油。
豆粕用于饲料则主要源自肉食消费增加及其所导致的养殖业的快速扩增,由此促使饲料需求的大规模扩增。而大豆之所以被用于饲料的关键原因在于大豆豆粕所起的作用: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发现,一份豆粕加上四份玉米或其他饲料,能够使猪、牛、鸡、鸭、鱼更高效地把饲料消化为蛋白质。近年来新添加的饲料使用基本属于这种新的高效豆粕饲料。说明近年来进口的大豆约三分之二是用于生产饲料的。饲料中的“饲用豆粕”之所以主要依赖进口转基因大豆主要是因为其价格相对便宜。有的相关论述认为中国是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在大豆方面迫不得已只征收3%的进口税。有论者指控,1995年黑龙江省因其大豆减产而把本省所产大豆限于省内使用,由此触发从境外进口大豆的长期趋势。美国生产商由此看到商机,借助于其先进的饲料生产技术而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这些观察都没错,但如果没有上述相对便宜的基本动因,进口大豆绝对不会达到如今的规模。当然,美国政府大力补贴出口的转基因大豆生产也起了一定作用。但对中国来说,地多人少国家所产的大豆既然基本比地少人多的中国便宜,更便宜点只会更加强使用进口大豆的动机。也就是说,中国政府之所以继续接受低关税是有其经济考虑的。当代的中国政府是一个主权性较强的国家,也是个精打细算的政府,绝对不应错认为是类似于帝国主义时期关税完全受人摆布的国家。
至于中国的土产天然大豆(迄今国家不允许转移因大豆在国内种植——原因之一是转基因大豆与天然大豆混合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天然大豆基因的变异),与转基因大豆相比,一个重要的优点是蛋白质含量普遍要比转基因大豆高。这是中国能够出口大豆蛋白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国出口天然大豆蛋白快速增长,2010年达到22万吨的规模,占全球总大豆蛋白出口量的一半以上。虽然如此,大豆蛋白出口量还只相当于进口大豆的较小比例:2010年总值才约四亿美元,只是进口大豆总值250亿美元的1.6%。

5. 为什么中国进口美国大豆

中国生产的大豆很多,为什么还要进口美国大豆呢?

为什么中国进口美国大豆

6.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大豆进口缺口?

2018年8月11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表示,进口大豆,一是满足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二是满足对蛋白饲料的需求。

韩俊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我国对食用油和蛋白饲料的需求持续增长。但是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很难让我们在保证小麦、水稻等主粮产品基本自给的同时,还能保障大豆等其他土地密集型产品的有效供给。
韩俊表示,目前国内大豆的产需缺口为9000多万吨,需要依靠国际市场补充。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产量在1亿吨左右,但其国内消费量有限,一半左右依赖出口国际市场。

目前,我国大豆需求仍呈增加趋势,国内供需缺口较大这一趋势仍将存在。2017年,我国饲料消耗1.05亿吨蛋白类原料中,豆粕占7230万吨。中国对美采取反制措施,自美大豆进口会大幅度下降。一些人担心可能在短期对我国食用油、畜禽养殖饲料供应产生一定影响。

韩俊认为,为了防止产生联动效应,增加国内食品价格上涨压力,我们进行了周密而充分的准备,可以说,我国完全有能力应对美国大豆进口减少的缺口。一是积极拓展大豆进口来源。二是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减少豆粕用量,应用配制新技术降低蛋白类原料需求,并增加其他油籽和粕类进口,弥补豆粕缺口。三是加大其他食用植物油供给力度。四是完善大豆扶持政策,提高国产大豆综合生产能力。

7. 中国进口大豆占总粮食进口的八成以上,为何要大量进口呢?

因为中国本土大豆的需求高于供给,如果单纯靠本土种植的话根本不够吃,而且进口国外的大豆比较划算,成本较低,也可以保证本土的粮食生产安全。中国有14亿人口,大家有各式各样的需求,很多都需要大豆,养活这么多人,满足这么大的需求真的不容易。
一、本土大豆需求高于供给在我国,大豆需求是远高于供给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本土耕地要首先保证用于粮食生产,这样中国人民的粮食产量才够吃,所以本土的耕地大多数都用来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而不能大面积种植大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鸡鸭鱼肉的需求越来越多,而这些牲畜大多数也要吃以大豆为主要成分的饲料。所以我国的大豆需求特别高,光靠本土种植是远远不够的。

二、美洲大豆产量高,进口性价比高第二个原因是美洲大豆产量比较高,进口性价比高,我们进口比较划算。对于同一亩耕地来说,种植大豆的产量是种植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一半。在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大的情况下,我们自己种植大豆非常不划算。而在美国,大豆已经形成大规模种植,工业化水平比较高,进口的价格也比较划算。

三、大豆并非中国优势品种,与各国贸易交流是必然所以说大豆并非中国本土优势品种,根据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我们进口大豆性价比比较高。中国作为农业大国,首先要毫不放松地保证人民群众的粮食安全。中国又是WTO的成员之一,所以参与国际贸易也是必然现象,这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国内本土生产的大豆主要用来食用,而进口的大豆主要用来榨油。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现在明白了吗?

中国进口大豆占总粮食进口的八成以上,为何要大量进口呢?

8. 为什么中国大量进口美国大豆而不收购我们国产的大豆?

并非不收购国内大豆,只是国产大豆在同进口大豆对比时显得没有优势而已。从当前国情看,进口大豆主要有以下原因1、国产大豆供给不足,2、美国大豆质优价廉。下面从这两方面看一下。
国产大豆供给
据统计我国2017年全年进口大豆量在9500万吨左右,而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我国豆类产量仅1916.9万吨,近5倍的差距。难不成我国大豆面积再增加5倍?显然不可能的,之前已经做过分析,倘若不去进口大豆,单纯的依赖国产大豆满足国内需求,国内就会陷入粮食危机。因为粮食作物产量比大豆产量高出很多。
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主粮保障实现自给自足,而进口大豆,可以说这是国家既定方略。而今在粮食已经实现相对富足之际,对玉米实施调减,只能说这也是略微的缓解。从2017年的种植面积看,大豆面积提高了978万亩。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大豆面积不会这么无止境的增下去。既要满足国内需求,又要避免国内粮食危机,只能依赖于进口大豆。
有人会质疑,为何进口美国转基因大豆,我们不也可以进口非转基因大豆吗?
无论你对转基因农作物怎么看,就目前国际形势看,转基因大豆已经占领了整个大豆的流通市场。美国、巴西、阿根廷,这是世界三大转基因大豆生产国也是大豆主产出口国。美国大豆转基因比例高达90%,而巴西占到了75%,阿根廷则基本上全部都是转基因大豆。可以说,国际市场所流通的大豆都是转基因大豆,要解决国内大豆需求,别无选择,总不能去俄罗斯夺一些地盘种大豆吧?。因此,当前国家也是为了保险起见,进口大豆用途只做豆粕和榨油。
关于转基因大豆安全性问题,目前尚有争议。但是我们应当看清一个事实,自从转基因大豆1996年美国商业化种植以来,至今已经超过20多年,尚未发现科学有力的安全性质疑证据。目前,全球范围看,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加拿大等59个(不完全统计,有准确数字的可提供)国家或地区都批准了转基因作物的进口。
我国的转基因大豆用途方面规定的很清楚,就是榨油和豆粕。之前本人文章也有介绍转基因大豆油并没有蛋白成分。我们所食用的豆油成分为脂肪,基因表达产物为蛋白,在大豆油的加工中,蛋白即便压榨时候存在,通过层层过滤的精加工也剔除了,消费者大可放心,本质来说,转基因大豆油和传统豆油没有什么区别。
价位
以2018年3月2日到港进口大豆价位看3420元/吨(1.71元/斤),而国内大豆市场价在1.8-1.9元/斤。作为企业来讲,怎么可能会抛弃利润,拿出所谓的爱国心支持国产大豆。面对低廉优质的的进口大豆,为什么不进口呢?从榨油用途来说,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普遍要比国产大豆出油率高出2个百分点,这也是受到企业欢迎的一方面。至于美国方面大豆为何便宜,一方面那边转基因大豆便于管理,种植成本偏低,另外,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人工成本低。
基于以上分析,从目前国情看,甭管进口的是不是转基因大豆,都必须进口,否则的话国产大豆是难以满足供给需求的。上世纪90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腾飞而改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油、肉、蛋、豆类蛋白质品需求量急剧攀升自1996年国家开放进口,98年进口大豆400多万吨,到了2017年达到9500万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还将长期进口大豆,这是不可避免的事。
欢迎评论区留言或者添加关注,为您分享更多农业科学信息。